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碧桂園做農業,是認真的!
楊國強:失業的我,后半生要獻給現代農業
“40年前我種田,40年后我還是回去種田。”——楊國強
目前,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將再往后延長30年。楊國強覺得,這30年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好機會。
楊國強認為:目前,碧桂園已經具備了進軍現代農業的能力,碧桂園的農業公司能夠用科技手段,在中國不同的土地上,走出一條現代化農業之路。
2018年6月15日上午,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身著筆挺的灰色西裝、腳蹬一雙黑白相間的運動鞋,健步走上舞臺,向在場嘉賓深鞠一躬后道:“40年前,我是一位種田的農民,工錢一天5毛錢;改革開放后,我是一名建筑工人;現在,我64歲,之后的時間,我想投身到農業事業中去。”
關于碧桂園的農業版圖,楊國強的夢想則是這樣的:包括現代設施農業、現代化農機、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等,將覆蓋從土壤、種子、品質到生產流通的全過程。
到當天為碧桂園農業的揭牌儀式站臺,可以看出楊國強投身于農業事業的決心。
未來,碧桂園農業該怎么干呢?
首先,推農業全產業鏈模式。(解決賺錢問題)
楊國強可算是全產業鏈模式的信徒,楊國強的目標是實現種養銷一條龍。
碧桂園就是一家典型的全產業鏈房企。從前端設計到中端建設,及至末端的物業管理,都是自己在做。這種模式最顯性的好處在于降低成本,但對于碧桂園這種規模的企業來說,更為重要的意義還是提高效率。
例如,碧桂園也曾嘗試過采用外部設計單位,但發現從招標到最后出方案,流程太長,溝通成本也高。于是碧桂園自己養了一個龐大的設計團隊,只要前方一拿地,后方在極短的時間里可以拿出方案。
因此,碧桂園農業產業鏈的起點不在種植,而在銷售。
目前的“主戰場”是碧桂園旗下的連鎖超市“鳳凰優選”。中間的經銷環節被省去了,鳳凰優選直接向產地訂貨,無論是品種還是貨量,都是以銷定采。
截至2017年末,碧桂園擁有1468個不同發展階段的項目,其中1456個位于中國大陸,共服務用戶超過300萬人。目前,鳳凰優選的規模是500間
只要有好的農產品產品,碧桂園憑借渠道和用戶就可以銷售出去。
其次,請農民入股 一起分享利益(解決利益問題)
傳統意義上的跨界做農業的辦法是,企業將農戶手上的田租下來,再聘請農戶進行耕種。這種模式在實際操作中,時常受到人性的考驗。有時候,工人有時會偷偷拿韭黃出去賣,為此經營者得時常盯在田頭。
但碧桂園沒有采取這種方式。
我們發現,除自建基地外,碧桂園在生產端主要采取合作模式,根據市場需求,企業制定生產計劃,但不負責生產,而是通過與農村合作社等簽訂采購合同,由后者來生產,生產成本也由他們承擔。
若說楊國強有什么成功秘訣,懂得利益分享大概是第一要義。有人說,楊國強是最懂人性的企業家,他抓住了人利己的一面。
“我們不是去要農民的田,我們是跟他們成立合作社,請他們入股。”楊國強說,碧桂園會和農民一起分享利益。
先從大米入手,攜手袁隆平
全國13億人口,大米是剛需!
因此,碧桂園投資了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與發展,并將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合作成立第三代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隆平表示,“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的投資對我們而言是一個重要助力。我們將在五年之內把第三代雜交水稻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到1000萬畝,按每畝增產100公斤來算,增產的糧食可以滿足300多萬人口一年的口糧。我希望十年內,第三代雜交水稻能夠推廣到3000萬畝,增產的糧食可以養活武漢、廣州這樣大城市人口一年的口糧。”
除第三代雜交水稻之外,碧桂園在現代化農業探索的道路上還付出了諸多努力。
據了解,碧桂園通過參股現代先進農業企業海南潤達,參與投資建設了海南陵水縣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成之后,上述項目將會是一個集熱帶特色農業、現代高效農業、生態科技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為一體的先行示范區。
該項目采用鋼化玻璃大棚,引進了國外全自動智能一體化包裝加工生產線,打造出一套立體垂直種植系統,進一步提高了農產品的生產效率。
同時,碧桂園還著力打造自己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為每一份農產品保駕護航。在其安全體系規劃中,碧桂園將借助第三方檢驗檢疫、檢測、認證機構的力量,為農業項目提供生產過程管理、終端產品質量保證及全過程溯源體系,力爭為老百姓提供健康、安全、好吃、實惠的食品。
招人!招牛人
農業需要人才,跨界進入農業的企業更需要人才。
2018年8月3日,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在全國媒體見面會上,對此事進行回應,表示碧桂園農業正在尋求與華大農業的合作,期待共同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企業。"希望未來在科技研發,現代種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精準扶貧現代農業等方面進行充分對接,形成完整配套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楊國強表示,今后,梅永紅將統領雙方的農業板塊,實現合作共贏。而碧桂園總裁莫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梅永紅將擔任碧桂園農業板塊總裁的職位,其實就是 碧桂園農業的第一把手。
據了解,梅永紅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原山東濟寧市長梅永紅、有豐富的農業工作經驗,曾任山東省濟寧市市長一職。2015年9月,梅永紅辭去山東濟寧市長公職,加盟華大基因,隨后成為華大基因旗下深圳國家基因庫負責人。
另外,農業君看到碧桂園農業的招聘廣告,采用碧桂園招人的模式:學習高,月薪高,其中農業類博士 月薪25000元、農業技術崗位不低于23000元。
未來,楊國強將會繼續加碼農業布局,我們將持續關注楊國強的“農業夢”....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