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家媒體在自吹自擂:我們參加聽課的80%學員都是跨界做農業。
似乎,跨界做農業已經成為房地產、互聯網、建筑公司、食品企業等企業大佬們的資本試驗田。
我們也看到柳傳志、雷軍、劉強東、馬云、張近東、潘石屹、王健林、丁磊等大佬們都實打實地涉足了農業或農業配套領域。
但各位看客不要理解錯了“轉型做農業成為趨勢”。其實,這些只是他們資本化的一角。作為資本運作來說,能賺錢就繼續,不能賺錢就撤,因為資本都是逐利。
大家也看到王健林曾經千萬投資農業,現在沒有聲音了;潘石屹的蘋果貌似也不怎么火了.....
曾經,馬云在公眾場合一直說:自己不懂技術和互聯網,卻能帶著阿里巴巴上市,還能把阿里巴巴做成互聯網公司的優秀公司。
很多人都認為跨界,成功真的很簡單!
或許,馬云能在互聯網行業里的成功,除了馬云個人的眼光、智慧之外,更多是資本的借用吧。
另外,我還是比較心痛的。看到一組數據:
據統計,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約130萬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下鄉創業創新。
我不是不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而是思考一個問題:農業真的適合大家打拼嗎?
我有一位農村遠方的表兄弟,之前一直在浙江一家知名鞋長打工,通過努力已經做到公司的管理層,年薪也近20萬。然而,在2015年,他辭職回家種地。他租了200畝地,打算干有機農產品。他的思路比較清晰:種出優質農產品,做好包裝與品牌,之后弄到浙江賣。他做快2年了,投入近200多萬,只收回了40萬元,該回報還不到五分之一。今年春節與我談起這件事情,他當年的雄心壯志已經沒有了,2017年他打算不投了,想回杭州繼續打工。
我表兄的案例,也刺激我不斷地思考“跨界做農業”為何會失敗,以下就是從我表兄身上返鄉創業的反思!其中,有10個方面:
1、不懂農業也能成功
大家都被馬云的話給騙了!首先,我們不是馬云;其次,馬云的互聯網行業是新興產業。
做農業,你不懂農業真的會“死得快”。為什么這么說呢?這里有3點:1)農業是個技術活,你至少也對種植、養殖技術要懂;2)農業是個季節性強的行業,你要懂這些季節規律,適合其他行業的思路在農業行業永遠不適用;3)農業是傳統產業、需要慢工出細活。
2、農業賺錢最容易
很多人看到農村家庭隨隨便便弄一個地或者養幾頭豬,到了收成的季節,把種的菜挑到鎮上賣就能賺錢;等豬長肥了,賣給殺豬廠也能賺錢。
但你想過沒有,這樣賺的錢都是辛苦錢,也只能勉強養家糊口而已。
如果一旦遇到天災人禍之類的,一年的收成也就沒了。
3、有錢就適合做農業
這個條件是“你有錢”,但你不是馬云、王健林,因此“你沒有錢”。
即使,你在外打工十年,有點積蓄,憑借這點積蓄想干農業,“困難也很大”。
我們看到很多大佬們的報道:投資農業都是千萬元往項目里扔,扔了這些多錢也沒有看到好轉的跡象。
你想在農業領域,干出一番事業,單單憑“錢”恐怕希望不大。
4、做農業補貼多
依靠補貼的農業項目必死無疑!這句話就扔在這里,不信大家看看身邊的例子。
這幾年農業補貼政策的確很多,但補貼的錢還不夠投農業的利息錢。
倘若,你的農業項目只是等著吃補貼或者財政政策,我勸你還是盡早放棄。
5、農業就是規模化
規模化,國家也在提倡適度規模化。畢竟,單體的農業賺錢有限。比如一頭豬可以賺500元,100頭豬就能轉50000元。
但,大家想過沒,養一頭豬比養一百頭豬投入的錢不至大十倍。因此,想要做大規模,同樣需要你投資更多的錢與資源。
萬一遇到災害,規模化更是一場“血本無歸”的結局。
6、多學習就能干好農業
我們也經看到很多跨界做農業的朋友經常參加各種培訓班、技術研討會、出國考察。
美其名曰:學習經驗。
當然,圈子里流傳著一句話:別人的成功,只是別人的,與你無關!
農業領域本身就有千差萬別,同樣養殖100頭牛,與你的養殖基地環境不一樣,賺錢都有很多的差別。
因此,學習別人的成功技術或經營,還不如思考他們是如何成功的。
7、找專家幫忙
跨界做農業的人都是財大氣粗,他們經常在朋友面前吹噓“我認識XX技術大牛”、“XX品牌大師幫我做品牌”、“我聘請了XX營銷專家”。
貌似,身邊沒有幾位專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干農業。
其實,這些都是跨界做農業的人給自己掙面子。做農業靠這些專家,你能干好農業?這也是個偽命題。
8、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做農業
做農業真的不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或“不成功就撤”的心態。
農業也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創業者的沉住氣、隱忍與堅持。
如果你給自己退路太多,抱著“這個不成就換”的心態做農業,也許失敗是必然的。
網易丁磊堅持養了7年的豬,終于去年才賣豬。
因此,不堅持,干不好農業。
9、坐辦公室能做好農業
很多跨界做農業的朋友都喜歡坐在辦公室指揮,有些朋友干了農業,從來沒有一次“擼起褲子下過地”。
似乎,下地都是員工們的事情。自己遙控、指揮就能把農業項目做起來。
10、多項目跨界
這是很多跨界做農業朋友的通病。很可能是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吧,大家都在做“農業+”,比如:農業與金融、農業與互聯網、農業與旅游、農業與房地產、農業與酒店。
大家都在想單純做農業很難,把農業與其他產業結合,或許能賺到錢。
總之,做農業不會這么簡單!同樣,需要創業者們的專注、堅持、眼光。
農業的紅利期已來。但,我還是勸告跨界做農業的朋友應該要多多審視自己,我們“為何做農業”,是為了錢還是情懷?!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