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引言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糧食安全、建設生態文明、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2022年9月15日,由先正達集團中國舉辦的“建芯平臺·育中國種·強農業本——種業共創平臺發布會暨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動儀式”在陜西咸陽楊凌示范區召開。大會與第二十九屆陜西農高會同期舉辦,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正式發布“種業共創平臺”并宣告“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動。
會上,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玉米國創中心”)攜手行業企業發布“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致力以現代科技助力增產增收,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種業共創平臺發布暨楊凌技術中心二期啟用)
陜西省政府副省長葉牛平、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張天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興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院士、陜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賈鋒、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先正達集團首席執行官傅文德(Erik Fyrwald)、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應敏杰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此次行動計劃的發布活動。
行業背景
在百年變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和氣候變化等因素的疊加影響下,機遇與不確定性風險并存,持續加強種源安全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勢在必行。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單產的增長,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保障。中國是世界排名前二的玉米種植大國和進口大國,盡管在種源上實現了基本自給,但與國外仍有差距。
我國種子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種業市場空間巨大。根據Kynetec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達552億元,過去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2.3%,市場規模居全球第二。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73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5.8%,市場增速明顯高于世界其他主要農產地區,增長潛力較大。
面對中國種業的發展現狀與強勁需求,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簡稱“玉米國創中心”)于2021年3月經科技部批復啟動建設,是我國農業領域首批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中心以先正達集團為主體,聯合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等國內領軍科研院校及單位共同建設,打造產學研科企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聯合體,用高水準的科技能力幫助中國種企突破技術壁壘,更好地實現技術成果轉化。
1)建
近年來,為推動中國種業振興,國家密集出臺一系列種業支持與扶持政策。2021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改《種子法》,重點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央召開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2022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扶持國家種業陣型企業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快構建“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種業企業陣型。
政策的傾斜與國家的大力扶持,為種業、種企發展提供了優異的環境與機遇。先正達集團中國是中國領先的農業科技全球化企業,種子業務銷售規模位居行業前列,擁有領先的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和研發創新中心,具有強大的核心研發實力和專利技術。
作為本次大會重要環節,種業共創平臺正式發布。該平臺是先正達集團中國旗下專業服務于種業公司的創新業務團隊,依靠玉米國創中心國家級的戰略性科技力量,匯集中國中化、先正達集團全球優質的生物育種技術資源、種質資源和植保資源,提供豐富、靈活、一站式的產品組合和服務,可滿足大型種企生物育種、種衣劑和潛在合作研發需求,可為中小型種企提供穩定供應的生物育種版本品種,補強數字化能力,提升競爭力。
種業共創平臺以開源、開放、合作的方式,致力推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及優勢資源的快速復用,成果共享,為行業各類企業進行跨越式創新提供科技助力、平臺助力與資源助力,將極大縮短種子企業的創新時間和降低創新成本,加速種業創新速度和創新質量。
(種業共創平臺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
2)育中國種·夯產業基,楊凌技術中心將建成中國首個無極調光技術的大規模自動化溫室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研究表明,未來國際糧食總產增長的20%依靠播種面積的增加,80%依賴于單產水平的提高,而單產增加的60%~80%又來源于良種的科技進步。目前,我國玉米種源自給率達90%以上,但在單產能力方面,我國玉米只有國外發達國家的60%左右,需要進一步加強。
作為玉米國創中心的核心技術載體,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二期正式啟動。目前先正達集團中國擁有領先的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14個和研發創新中心4個,承載先正達集團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楊凌技術中心是先正達集團在中國最大的種子研發中心之一,致力將先正達集團全球的優勢資源和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在楊凌集成和提升,把楊凌打造成現代種業科技創新的新高地。
楊凌技術中心二期項目將新建全自動化溫室7440 平方米,建成中國第一個無極調光技術的大規模自動化溫室。該溫室將應用全新LED無極調光技術,可根據植物生長的需求和外界自然光的變化,隨時實現光強的強弱動態調節,從而實現補光光源的最有效利用,減少能耗。
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黨委書記覃衡德提到“作為玉米國創平臺在西北區域的創新研發中心和核心技術載體,西北中心和楊凌中心將專注西北春播玉米區的品種需求、解決性狀開發和新品種培育等共性問題,實現分子檢測通量翻倍、單倍體工廠化生產規模提高、生物育種技術快速整合,加速打造核心品種、突破關鍵技術、培育精英人才、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種業繁榮。”
(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黨委書記覃衡德)
3)匯智聚力·強農業本,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發布
目前,中國種業企業多達7300多家,10億元以上營收規模的僅有31家,呈現出產業過于分散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的行業競爭格局。與國際種業巨頭相比,我國種企在研發技術、研發投入方面距離全球領先種企仍有較大差距,制約我國種業發展壯大。盡管如此,作為創新與發展的主體,中小種企在我國種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
鑒于中國種業發展現狀及玉米在我國糧食結構中的重要戰略定位,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聯動行業同仁發起“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項目將充分聯動種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選育高產、耐密、宜機收優異品種、應用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尖端育種技術、探索綜合解決方案,實現農藝潛力突破,開展高產示范推廣等貫穿全種業鏈的高產行動,讓現代種業惠及更多的農民和消費者,推動科技更務實、更落地的與產業融合。
(《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發布)
作為“玉米高產提振行動計劃”的發起單位,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執行董事宋維波表示,將借助先正達集團中國全球優異資源和領先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引領貫穿研、育、繁、推、促種業全產業鏈的高產提振行動,助力實現玉米單產取得實質性突破和提升。
糧安天下,種為基石。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總書記強調,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獨行則快,眾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