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01 生態農業品牌建設的重要性
農業品牌建設在提升產品價值和競爭力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以高青縣為例,通過品牌化建設,高青黑牛、高青西紅柿等特色農產品成為標志性品牌產品,成功打入國內外市場。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社會化服務的過程,能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引導生產要素優化配置,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揮農業規劃效益,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由數量型、粗放型增長向質量型、效益型增長的轉變。
在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方面,農業品牌建設可將農產品從原始產品轉變為具有附加值的品牌產品。如銅仁市的 “梵凈山珍?健康養生” 區域公用品牌,通過整合資源,將特色農產品與地域文化相結合,打造獨特品牌形象,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和溢價能力。同時,品牌建設有助于建立品牌信譽和口碑。例如,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發的情況下,消費者更信賴有品牌的農產品。像山東部分地區大白菜滯銷時,膠州的大白菜卻因品牌效應保持暢銷且價格不降,說明品牌能夠建立穩定的消費群體和市場份額,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此外,農業品牌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發展。通過引領農業產業向高品質、高附加值、高效益方向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包裝、物流等環節提升,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缺少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農業品牌。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是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和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能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確保農業產業安全。
02 生態農業品牌建設的成功經驗
01、麗水山耕:生態農業金名片
麗水整合景寧惠明茶、慶元香菇、遂昌菊米、處州白蓮等聲名遠播的農產精品,創建了 “麗水山耕” 品牌。從 “小打小鬧” 賣土產山貨,到做大做強區域品牌,麗水認準農旅融合之路。
2013 年,麗水市成立國有農投公司,對精品農業實行生態化規劃、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電商化營銷。2014 年,委托浙江大學 CARD 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進行品牌戰略規劃,創建了公用品牌 “麗水山耕”。由麗水市生態農業協會注冊后,委托國資公司麗水市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確保了品牌既有政府背書的公信力,又有市場主體的靈活性。
在好山好水好空氣養育之下的農產品,集體穿上了 “麗水山耕” 的區域品牌外衣,彰顯著 “生態精品農業” 的真正內涵。如今,在麗水各地,無論景區景點、民宿農家樂,還是高鐵站、汽車站、高速服務區,都有著風格統一的旅游地商品購物網點,擺放著印有 “麗水山耕” 標識的農特產品。原價 60 元一只的縉云麻鴨現如今賣到了 118 元一只,蓮都區梅獻山的有機茶賣到了每斤 1880 元的好價。近 4 年來,“麗水山耕” 品牌銷售額累計達到 101.58 億元,平均溢價超 30%。
02、呼倫貝爾城投生態農業公司:創新發展之路
呼倫貝爾城投生態農業公司在水稻種植管理方面,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和水源條件,采用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在孕穗灌漿期,加強田間的水分管理,保持適宜的水位,以促進養分的吸收和運輸。合理施肥,同時配合著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策略,水稻的孕穗灌漿過程展現出了極為喜人的態勢。
在產品銷售方面,通過農產品展銷會、品牌建設和互聯網平臺擴大銷售渠道。公司參加電商選品會,提升品牌形象,打開合作大門。進駐內蒙古味道天牧朔方青島及呼和浩特旗艦店,鞏固市場地位。入駐郵樂網和國家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 832 平臺,拓展線上市場。公司還深化與超市及合作伙伴關系,與黑龍江心選好物商貿公司達成初步合作共識,聚焦網紅直播賣貨;與呼倫貝爾蒙東電力建設公司合作進展顯著;與永輝超市對接合作,拓寬銷售渠道。
03、合作社品牌打造方法分享
合作社打造品牌可從六個維度入手。第一維度是品牌商標,一個好的商標名稱是品牌成功的關鍵,如 “圣上壹品” 高端大米、“沙米” 有機大米。第二維度是品牌定位,確立品牌的差異化價值,給顧客一個購買理由,如 “圣上壹品” 定位是新一代的皇家貢米,“沙米” 定位是純凈、無污染的有機大米。第三維度是品牌口號,是品牌定位的延伸和口語化表達,如 “圣上壹品” 的口號是米中鉆石,一品天下;“沙米” 的口號是沙漠里種出的有機米。第四維度是品牌形象,好的品牌形象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和忠誠度。第五維度是品牌包裝,能承載品牌價值的包裝就是好包裝。第六維度是品牌執行,在清晰的品牌戰略指引下,借助新媒體平臺擴大品牌影響力,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銷策略。品牌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努力和耐心。
03 生態農業品牌建設方法
01、搶占公共資源
農業品牌建設的第一步是搶占公共資源,包括產地資源和品類資源。例如,洪湖蓮藕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區域品牌,利用區域品牌,特色農產品可以抱團發展,共同推廣。企業應將產地和品類 “私有化” 即企業化,用品牌代表之,把品牌與原產地、正宗這些概念緊密掛鉤,并且植入消費者心智之中。如新西蘭從中國引種獼猴桃后,對原先口味偏酸的綠色果肉獼猴桃進行了改良,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黃色果肉的全新品種 —— 黃金奇異果,并將其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占據了市場份額。
02、用文化塑造提升品牌
農產品要想賣得多賣得貴賣得持久,就一定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使品牌增值。與農產品相關的文化資源豐富多樣,包括消費者認知、消費習慣和飲食習俗,以及人文歷史資源等。比如高州荔枝品牌價值達 122.2 億元,背后是高州 “大唐荔鄉” 千年文化底蘊的加持,“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的千古名句為其背書,讓高州荔枝在市場上頗具辨識度。清遠雞的品牌推廣中,通過講述在桃林下散養、吃草吃蟲喝山泉水的故事,突出其獨特之處。這些都是利用文化資源為農產品品牌增值的例子。
03、內在品質差異化、外在化
面對高度均質類產品,可以從品種改良和挖掘價值兩個方面實現差異化。一方面,從種養方式和品種改良入手,在產品上制造不同。例如新西蘭改良獼猴桃品種,推出黃金奇異果;橫沙島引進高端柑橘品種 “紅美人”,在畝產量不變甚至略減的情況下,實現了產值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如果產品本身現成的差異化不足,就需要下功夫挖掘,在產品和品牌價值上制造出不同。比如盛產大桃的北京平谷,挖掘桃子吉祥長壽的涵義,通過技術讓桃子長成壽星模樣,一個賣到 100 元的高價。
04、外在形象品質化、差異化
要塑造品牌和產品形象,可以運用多種手段。一是創意建立品牌識別符號,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認出品牌。二是選準品牌代言人,做正確的廣告,提升品牌知名度。三是用好包裝彰顯價值和差異,一個好的包裝設計應該符合產品的定位和目標群體的需求,能夠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四是利用新型產業模式創造差異,利用終端設計塑造形象。例如哈根達斯入鄉隨俗,創造出 “月餅冰激凌”,就是雜交創新的成功案例。
05、雜交創新
雜交創新包括不同行業間的互動借鑒及營銷要素整合,能夠創造全新產業和營銷思路。比如農業與健康業的升級與發展,將遵循農業健康化,健康業農業化的規律,未來即將出現 “大農業大健康復合產業”。農業一般從產業鏈的上游做起,逐漸向下游發展;健康業一般從產業鏈的下游做起,逐漸向產業鏈的上游延伸。兩者相互融合,創造出新型產業。
06、深加工,讓產品與眾不同
農產品市場高度同質化,通過深加工可以改變產品原始形態,大幅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一公斤鮮辣椒價格約為 1.2 元;曬制成干辣椒后,收購價格約為每公斤 5 元;把 1 公斤干辣椒制成辣椒醬,市場價格最高也不過 10 元左右。而同樣的辣椒,換成深加工方法,1 公斤干辣椒能增值到 35 元,是干辣椒價值的整整 7 倍。四川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鎖定糧油、肉奶制品、調味品、果蔬、林竹、方便食品、包裝飲用水 7 個 “川字號” 優勢特色領域,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04 生態農業品牌建設的具體案例
01、佳飛蔬菜合作社:打造生態農業品牌
上海佳飛蔬菜專業合作社在生態農業品牌建設方面有著獨特的歷程。負責人顏家龍在 2012 年承包下一片土壤肥力缺失、土地高差巨大的田地。為使土地符合耕種要求,光土地平整就用了半年時間,還對周圍河道進行清淤和改造,挖出人工湖蓄水并養有花鰱等魚類以凈化水質。同時,對雨水收集也有嚴格要求,最初半小時內的降水排出,半小時后收集沉淀用于灌溉。
投資千萬,養地五年。顏家龍堅信只有把地養好了,種出來的蔬菜才會好。他讓地荒著,長出草后翻入地下,如此往復五年。期間,他和兒子走訪國內多個農業基地學習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并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傳授經驗。合作社采用物理防治手段驅蟲,手拔鋤除去草,堅持生態種植方法。
合作社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大棚內輪換養殖蚯蚓以改善土壤肥力,設置蜂箱利用蜜蜂授粉改善農田生態環境。農作物秸稈集中發酵變成有機肥料回歸農田,每年所用肥料有一半來自于此。如今合作社生態環境良好,生物數量明顯增加。為確保蔬菜品質,合作社設立產品檢測實驗室,種植的蔬菜瓜果必須檢測合格后才能運輸。未來,顏家龍的目標是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計劃發展農業觀光旅游,為青少年科普農業知識。
02、半塔鎮:精耕生態農業,打造“綠色”品牌
半塔鎮位于皖蘇兩省五縣交界處,交通便利,是商貿集散地。近年來,半塔鎮秉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發展理念,引進低污染、低能耗、高質量的招商引資項目。
位于鎮北澗村投資建設的碧根果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 1 億元。該項目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方面,碧根果葉片寬大,對有毒有害氣體吸附能力強,可改善生態環境、凈化空氣;其根系發達,能改善當地農業種植生物多樣性低、土地利用率低等現象。經濟效益方面,截止 2020 年 3 月初,項目基地已栽植碧根果樹 55380 株,栽植面積約 4260 畝。預計到 2025 年豐產后年產量達到 100 萬公斤以上,投資回報率快。社會效益方面,為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目前,基地上班工人有 40 名,其中貧困戶就業 10 名,增加了家庭收入。
半塔鎮還采用 “林糧間作” 模式,大力發展 “林下經濟”。在果林內套種高粱等作物,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效率,實現畝均收益增加 1400 元。未來,半塔鎮有意將碧根果產業園采摘與附近的環釜山水庫風景帶結合起來,打造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
03、德昌縣角半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
德昌縣角半村深耕 “生態農業”,通過不斷試驗、因地制宜,找準了規模化產業。從分散產業轉變為以種植桑椹和櫻桃為主、養豬和羊為輔的規模化產業,主打 “桑椹紫、櫻桃紅” 的產業招牌,目前種植桑椹 3600 余畝、櫻桃 10200 余畝。現有農民合作社 14 家,其中省級示范社 1 家、州級示范社 1 家,家庭農場 6 家,其中省級示范場 1 家;有凍庫 4 個,總容量 600 立方;有礦泉水廠 2 家;休閑農業經營主體 23 個。角半櫻桃大力發展綠色種植,已取得 “綠色食品” 證書,已注冊商標 “角半櫻緣”。
角半村打造 “生態家園”,以 “櫻桃產業園區創建”“4A 景區創建” 和 “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 為契機,編制規劃方案,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住房安全性,硬化生產和生活道路路面 45 公里,實現通電率、網絡信號覆蓋率、有線電視使用率 100%,居民參保率 100%,并成立村集體企業。制定村規民約,加大鄉風文明建設力度,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整潔,人居環境得到改善。
角半村發展 “生態旅游”,三面環山,森林覆蓋率 89.6% 以上,負氧離子含量居四川省前列。以櫻桃、桑椹產業為支撐,樹立榜樣、以節慶為抓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2019 年全村實現總產值 144.63 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23000.00 元。角半村成功舉辦了多屆 “桑椹櫻桃節”“刨湯文化節”,實現年接待游客 62.8 萬余人次,打造了一三產融合發展樣板。
05
生態農業品牌建設的未來展望
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隨著人們對健康、環保食品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政府對生態農業的大力支持,生態農業品牌建設的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從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將促使更多的農業生產者采用生態友好的種植和養殖方式。以海陽市步鶴山茶果專業合作社的 “步鶴山” 茶為例,通過建設特色企業文化,以品牌發展豐富文化內涵,以文化創新促進品牌發展,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未來,會有更多的農業品牌效仿這種模式,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減少化學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推廣有機肥料和生物防治技術,保護土壤、水源和空氣的質量,實現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
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將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為農民帶來更高的收入。如潞州區喜峰村打造生態品牌推動產業富民,通過發展特色果蔬種植,村民們每畝每年可增收 3 至 4 萬元。未來,隨著生態農業品牌的不斷發展壯大,農產品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品牌溢價能力也將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將持續增長。
展望未來,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01、科技創新引領品牌發展
技術創新將成為生態農業品牌建設的重要驅動力。隨著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生態農業技術也將不斷創新和提升。例如,基因編輯技術、生物農藥、智能灌溉系統、無人機植保等技術的應用,將顯著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同時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此外,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也將日益廣泛,推動生態農業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
02、品牌融合與跨界合作
生態農業品牌將與其他行業的品牌進行融合與跨界合作,創造出更多的商業機會。例如,生態農業品牌可以與旅游、文化、教育等行業的品牌進行合作,開發生態農業旅游、生態文化體驗、生態教育基地等項目,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生態農業品牌也可以與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新興渠道進行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03、國際化發展趨勢明顯
隨著全球對生態農業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生態農業品牌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將越來越明顯。中國的生態農業品牌將有機會走向國際市場,與國際知名品牌競爭。例如,“麗水山耕” 品牌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生態農業品牌走向世界。同時,國際生態農業品牌也將進入中國市場,為中國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總之,生態農業品牌建設是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未來,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將在科技創新、品牌融合與跨界合作、國際化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新疆品牌戰略推進中心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