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今年是農業品牌推進年,5月10日又是國務院新設立的“中國品牌日”。農業品牌自然成為眼下人們熱議的話題。
提到我國的農業品牌,有兩句話為業內所熟知,一是“千家茶企不敵一家立頓”,二是“五常大米甲天下,天下大米假五常”。這反映了農業生產大國向農業品牌強國轉型面臨的困惑,也是今后推進品牌農業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在農業部日前舉行的全國品牌農業創建推進大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在農業品牌的引領下,我國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得到充分釋放,中國農業從偏重規模和數量的“吃飯農業”,向更加倚重質量和效益的“品牌農業”發展階段轉換之號角已然吹響。
1.產品多,沒品牌
沒有產不出的產品,只有賣不出的商品。據調查顯示,當前農民不論是種植還是養殖,收入都不是很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品牌,產品市場認可度不高。
近些年,各地時不時出現農產品滯銷賣難,面臨賣難的農產品大多數是沒有品牌的產品。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就是市場號召力,自然應該受到重視。
2.有品牌,叫不響
縱覽神州大地,洛川蘋果、五常大米、西湖龍井、贛南臍橙,這些農產品品牌如一顆顆明珠,散發著中華農業文明的魅力。
數據顯示,我國品牌農業創建從起步到壯大,取得了許多成效。截至2016年底,農業部已認證登記“三品一標”優質農產品10.8萬個,農產品注冊商標已達240余萬件,為培育農業品牌奠定了基礎。
然而,總體看,我國農業還是產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不少農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卻缺少一批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
以茶葉為例,我國是產茶大國,茶園面積4300多萬畝、產量240多萬噸,均居世界第一。但茶葉品牌多而雜,有的甚至一個縣就有幾十種品牌。
盡管這些年也出現了一些特色突出的茶葉品牌,但是總體上跟產茶、加工茶比較強的一些國家品牌相比還有差距。因此,業內有“千家茶企不敵一家立頓”的說法。
3.一些區域公用品牌的保護機制不健全
一些本來具有優勢的區域公用品牌,由于保護機制不健全,無法持續保持影響力。一些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常面臨著假冒困擾。“天下大米假五常”,話雖夸張,卻道出了五常大米近年受到大量假冒產品沖擊的現實。
同時,我國農產品品牌結構不均衡,初加工產品品牌多,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的產品品牌少。
“這些現象的背后有觀念的原因。”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萬寶瑞分析說,一些地方對品牌建設存在認知誤區,認為有商標就是品牌,混淆了品牌和商標的區別,“重生產,輕品牌”的現象比較普遍,打造品牌的意識不強,缺乏對品牌內涵的挖掘。
不少市場主體存在品牌定位意識缺失的問題,商標注冊隨意性較大。一些商家認為只有高端品牌才是品牌,其實中低端品牌也有自身發展的優勢,有其特定消費群體,關鍵是要叫得響。
目前除了極少數知名品牌外,多數農業品牌影響力還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跨區域的品牌不多,國際知名品牌更少。
神農島首席顧問,福來品牌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婁向鵬指出,一些地方特色農產品,如果不走出去,那么在當地人眼里或當地市場,要么價值虛高,要么被完全視為尋常之物。只有走出去,市場才會放大,價值才會被高看。這是規律。
與工業品牌不同,農產品獨有區域公用品牌這一概念,常以地域整體形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但在區域公用品牌的培育中,常會有這樣的尷尬:政府在積極培育、倡導企業使用公用品牌,一些企業卻并不買賬,不愿使用區域的大招牌。
區域公用品牌的品牌建設方法有著與生俱來的硬傷,那就是,在品牌建設顯效之日,就是問題出現之時,品牌效力越顯現,問題就越突出。近年“火爆”的陽澄湖大閘蟹就是最好的反面例證。
但是攜起手來打造一個區域公用品牌,有其天然的合理性。一是人多力量大、熱情高,見效比較快。二是政府和協會也有積極性,在政策、資源上方便支持和推動。三是品牌做好了,對一方經濟的提升能夠輻射到面兒上,不限于某一個企業。
怎么辦?協同發展!農產品和其他產品不一樣,需要原產地的物種、原產地的文化來創造。所以,企業家應當正確理解品牌戰略,區域公用品牌與企業品牌之間的關系,要以區域公用品牌作為背書,以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作為主體走向市場。
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如何協調也是市場主體面臨的問題。陜西洛川蘋果協會辦公室主任雷永剛介紹,洛川采取“公用品牌”加“企業品牌”捆綁使用的辦法,全縣地標授權企業達154家。依照“大企業引領、中小企業支撐、合作社為紐帶、營銷大戶為基礎”的思路,采取財政獎補、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手段,支持品牌做大做強。射陽大米是與五常大米類似的知名區域公用品牌,射陽大米有限公司總經理杜龍軍說,主要從企業自律、行業自律和打假維權三方面維護公用品牌信譽不受損害。
“農業生產自然選擇性非常強,決定了我們在什么樣的區域環境生產什么樣的產品。”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認為,農產品在打造國際品牌時,要立足資源優勢,挖掘農業特色,突出差異化。
盡管現代農業中科技的參與度越來越深,但農產品的地域性、獨占性仍然十分明顯。科技要與傳統農耕文明緊密結合在一起,成為農業品牌最閃亮的名片。尤其要將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貫穿始終,將綠水青山、綠色產品融入品牌價值,把植五谷、飼六畜、漁樵耕讀、耕織結合的生態特色,打造成“金字招牌”。
農業品牌要走出深山,還要揚帆出海。當今國際農業品牌的競爭,實際上是“尖端”與“特色”的競爭,“尖端”主要靠科技創新,“特色”則由民族文化承載。
民族文化、農耕文明為農業品牌沉積了一座無可比擬的精神富礦。并且,國家也在政策方面高度重視農業品牌的建設,農業品牌建設已經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
韓長賦說,未來5年至10年,將是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壯大的黃金時期,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業品牌閃亮登場,豐富中國百姓和世界人民的餐桌,向世界展示中國農業的發展力量。(來源:神農島)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6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