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我的社群也組建了,但就是特別冷清。”、“平時總是難以有熱烈的討論,但是。”“群里雖然也有人每天討論,但說話的總是那么幾個人,大多數人都在潛水或者沉默。”“群里一直都不火,無奈之下,我們經常發紅包,但群里面的人收取了紅包之后,依然不說話。”
上面這些吐槽成為很多農業企業共同困惑。
為什么高質量的社群數量如此之少。
雖然社群已經成為粉絲聚集的基本形式,但99%的社群都是無效社群,都處于走向消亡或者凋零的趨勢上。
剩下的1%的社群,則是真正高效的社群。
為什么大多數社群是無效的,因為建一個高效的社群絕非易事。建社群固然重要,而后期的維護和運營顯得更為重要,可以說,建立社群只是重要的,萬里正常的第一步,在這方面,絕對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
只有不斷提升社群的價值,不斷提升粘性,堅持吐故納新,才能保證社群的健康和活力。
那么,如何才能構建高效的社群呢?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歸納那成功的1%的社群,做了那些正確的事情。我們通過對社群的運營總結出八大法則:建綱領、聚人群、樹明星、強互動、立規矩、自組織、造勢能、搞裂變。
優秀的企業,通常都有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
所謂企業文化,簡單說就是組織化的企業家精神,就是企業關于企業未來或者愿景的共識。
企業文化,是關于企業的綱領性原則。
同樣,所謂建綱領就是社群有共同的價值觀。
一個社群和一個公司一樣,要有相同的價值觀。社群的價值觀應當在建立社群之前就予以明確。
設定什么樣的綱領,決定了社群應該有怎樣的定位,由哪些成員組成。比如,一個在線教育的共同綱領,可能是不斷學習,面對更好的自己。
中糧腰果的吃貨群,可能是熱愛生活,勇于探索和嘗試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一群人。
為社群設定共同的“三觀”通常是建立社群的第一步。
大三湘旗下的南山會就是建立了共同的價值綱領,南山會核心價值觀叫做“利他、共建、共享”,無論是哪種互動形式,社群要一定要真正為會員提供可見的收益,這才是凝聚力的根本,泛泛的廣告和產品推介只能成為傳統廣告的另一種渠道而已。
如果,打開QQ或者微信,不出意外,幾乎每個人都加入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群。
在粉絲經濟時代,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換言之,應當在共同價值觀和文化的基礎之上去構建社群。粉絲選擇加入社群,通常是基于一些共同的特質,共同的需求就是有用或者喜好。
社群的本質,就是人群中的”同類項”通過網絡空間聚合在一起。
總有一種原因,讓粉絲聚集在一起:
可以是對同一品牌或者同一款產品的熱愛:比如蘋果控,一家哈雷的品牌型社群;
可以是基于同樣一種愛好:比如炒股、期貨群、軍事發燒友群以及戶外驢友群,吃貨中的文藝青年等;
可以是基于一種共同的經歷和機緣:比如在北京的青島人組成的群。
可以是一種生活中的共同角色組成的群:比如偏執狂的寶爸寶媽組成的群等。
可以是基于同一種需求的人:比如秋葉PPT都是,打算學習PPT,提升自身職場技能的人群。
一個健康,有活力的社群,不僅僅要有一批“鐵桿”的粉絲,社群本身還還應當有一個合理的內部結構和角色劃分。
從內部結構上看,社群內部以形成金字塔形或者環裝結構(多中心)結構為宜。
在多數情況下,一個社群中,我們希望是多中心化。
所以更活躍,所以我們一般還需要幾個人。在中糧腰果項目中,我們選出的30隊長,為意見領袖,就是我們選出的“明星”。
比如在秋葉PPT核心團隊,就是一種“中心化”的環裝結構。首先,創始人秋葉處于最核心的地位,其次,就是七名全職工作人員。(全部位于武漢,有考核),再次,就是不超過69個核心成員QQ群。這部分人群不會有工作量指標,但經常會被秋葉團隊邀請完成各種任務。按照工作量來進行打賞,最后就是按照工作量擴大的69微信群,容納一切有才華的下伙伴,為69群動態更新儲備血液。
群內互動水平是衡量社群活活躍的和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
未來提升社群內活躍度,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做好話題引導工作,引導。社群中的意見領袖,通常具有,懂專業,愛分享等特質,其應當經常在群內引起話題,引發粉絲熱議。同時,社群內切忌成為一言堂,這就不僅要鼓勵社群其他成員發言,也應當鼓勵社群成員之間形成話題,自我討論。
社群成員之間應當形成復雜的網狀溝通路徑,只有這樣,在此過程中,社群成員彼此之間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熟絡。
其二,社群內要不斷舉行活動。比如,今天選“皇后”,明天選出”格格“,后天選”公主“等,或者由師傅帶徒弟等。
總之,要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
中糧腰果項目中,我們選出30個隊長,帶著隊員,我們通過吃貨語錄大賽的PK,讓他們HIGH起來,極大提升了群內的活躍度。
其三,適時舉行線下社群活動,也是增強群內互動的有效手段。一旦社群內,形成了個體之間的,重復,交叉和高頻互動,線下見面活動就有基礎。
“見面三分親”,線下活動是拉近彼此距離,將弱關系轉化為強關系的有銷售手段。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線上聊一個月可能還如見面一次,這就是線下活動的威力。
小米的同城會,不就是靠一個個活動同城活動變得更火爆的嗎?最關鍵的是,見面之后,總會有意向不到的故事。
炸彈二鍋頭“尋找炸彈人”活動空之后,社群保持了較長時間的活力。
大三湘的南山會正是靠頻繁互動提升社群活躍度。包括覆蓋全國會員的精準媒體南山會快訊;會員自由對接的商品集市南山商城;精英會員個人故事分享的南山會客廳;相互碰撞交流的南山精英沙龍;山年會、家宴、私廚等活動,以及4月茶山踏青和11月油茶花節。
“國有國法,群有群規”。一個沒有群規的社群,必然會論文廣告和垃圾信息的集散地,這樣的群很快就會成為“死群”。
有人認為,社群加強管理,就是違背了“去中心化”。
要有一些強硬的指令,不能隨意發布廣告或者與主題無關的話題等。
群規是為了規范“違規行為”,但群規也不應當過于嚴厲。比如,有些群由于人數過多,或者曾經深受,廣告發布和違規行為之苦,制定了過于嚴格的群規,這反倒挫傷了社群發言的積極性?;蛘?,有些群,社群創始人過于強勢,不能允許不同意見,或者要求群內聊天必須百分之百都是“干貨”,和主題相關,可能也壓制了群的積極性。
總之,這是一個度的把握問題,沒有群規絕對不行,但群規也應當適度,過于嚴苛或者成為社群創始人的一言堂也會壓制群的活躍度。
美國理論物學家H.Haken認為,從組織的進化形式來看,可以把它分為兩類:他組織和自組織。如果一個系統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組織,就是他組織;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統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種規則,各盡其責而又協調地自動地形成有序結構,就是自組織。自組織現象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社會中都普遍存在。一個系統自組織功能愈強,其保持和產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強。
對社群而言,所謂自組織就是社群要實現自我管理,也就是要從社群成員中選出一個管理班子,實現自我管理。
從熱力學的觀點來說,"自組織"是指一個系統通過與外界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而不斷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提高其有序度的過程。
對社群而言,就是要通過引導,在社群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優化的過程,整個社群 的機構又混沌,粗糙,走向精細。
在生物界,生命必須不斷進行吐故納新,進行新陳代謝,才能能保持生存。
社群也是一樣,一個社群必須保持一定程度的換血率——有人退出,有人新人進入,才能保持社群機體的健康。如果一個社群成員長期沒有更新,很可能就是群走向衰老甚至死亡的開始。新人的到來會給群內帶來活力。
所謂造勢,就是社群成員乃至社群內外成員一致性行為帶來的能量。在中糧腰果項目中,三十個戰隊為爭奪“雙人南非游”大獎,和自己的隊員并肩戰斗,相互PK。
30個戰隊,實際上,就是三個是自組織,每個組織內部有自己的組織架構,比如有隊長,隊員,每個隊長都有自己的性格。
30個戰斗,900名隊員,都在為同一個目標努力的時候,就會在周邊產生巨大的勢能,再加上擔任裁判的大V在朋友圈轉發。
巨大的勢能會對周邊的影響層和外圍層產生巨大的影響。
社群在合適的條件之下,可以進行裂變和復制。
比如,構建粉絲基本盤之后,還應當繼續進行裂變,復制更多的相似的產品型社群。
要從初始群里面找到具有裂變能力的KOL去組建新的社群,然后再新的社群中再產生新的KOL,這樣就能夠產生類似核反應時的鏈式反應,通過不斷復制,建立N個社群。
需要注意的是,社群裂變必須循序漸進,并非所有的群都有裂變的條件。
此外,無限擴大一個社群的,往往會適得其反。比如,伏牛堂就曾經像擴大社群,最終因為管理難度太大,物力維護而最終放棄。
比如說,北京大學總裁辦做了一個總群,其中有些人比較活躍,又組建了一個分群。比如干貨幫,有一個總群,又裂變到每個城市有一個群,每一個省也有一個群,按照地理位置進行裂變。
對農業企業而言,按照科學,嚴謹的流程,必然能夠讓社群火起來,與消費者實現鏈接,享受社群經濟的紅利。(來源:神農島 作者:趙曉萌 )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