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作者:馬云華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人類自誕生以來,先后經歷了原始采集農業、傳統農業、化學農業、機械農業、工廠農業、智慧農業等發展階段。
然而,高科技進入農業,我們應該持“贊成態度”。
但,我們又不得不思考2個問題:1、農民失業的問題;人工智能、機器人應用農業之后,大批的農民工人將要失業,這是必然;2、失業農民工人的去向問題。就是這波農民工人要如何消解。
但,還是這句話,我們自己的不作出改變,誰都幫不了我們。中國農業面臨新的抉擇。
其實,談得農業機器人,國外的農業機器人應用比較早。有人一點,國家農業應用機器人,都面對農業工人減少的情況下,才開始推廣農業機器人。
根據媒體報道,過去20年間,日本的農戶數量減少了一半,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上升到了66.3歲。
應對農業工人減少的情況,在日本政府提出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構想中,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將被大量引入農業領域,以期通過自動化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從而打破目前農業所面臨的困境。
根據農業君梳理發現:目前,世界上農業較為發達的國家主要開發出了六類農業機器人。分別是:1)除草機器人;2)施肥機器人;3)打藥機器人;4)授粉機器人;5)放牧機器人;6)采摘機器人。
但,目前已研發出多種農業機器人。根據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不同,農業機器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行走系列農業機器人,主要用于在大面積農田中進行作業;另一類機械手系列機器,主要用于在溫室或植物工場中進行作業。
比如:
1、瓢蟲農場機器人
由悉尼大學Sukkarieh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瓢蟲農場機器人。該機器人首次實地作業,在新南威爾士州一片種植洋蔥,甜菜和菠蘿的農場上進行。
根據Sukkarieh教授稱,機器人能夠實現自動化驅動,在每列田地間自如運作。收集感應器數據,包括激光,攝像頭,高光譜鏡頭等,通過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幫助種植者們了解他們農場的作物狀態。
2、多種農業生產機器人
日本是農業機器人研究最早、同時也是市場發育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目前,日本已研制出育苗機器人、扦插機器人、嫁接機器人、番茄采摘機器人、葡萄采摘機器人、黃瓜采摘機器人、農藥噴灑機器人、施肥機器人和移栽機器人等多種農業生產機器人,在理論與應用方面都居世界前列。
3、自動化聯合收割機器人
同日本比,由于領土廣闊及自身先進的工業技術,美國研究的重點在于行走式農業機器人,在理論與技術上都比較成熟。典型代表是美國新荷蘭農業機械公司發明的多用途自動化聯合收割機器人,很適合在美國一些專屬農墾區的大片規劃整齊的農田里收割莊稼。
4、智能植物識別機器人
以前我們要通過查閱資料才能知道的花草,現在只需要各種識圖軟件拍照、掃描就知道了,這就是電腦圖像識別技術。如今智能圖像識別準確率越來越高。
農戶把患有病蟲害農作物的照片上傳,APP就會識別出農作物正在受到哪種病蟲害的侵擾,并給出相應的處理方案。除了人工智能給出的處理方案,APP上還有用戶和專家交流的社區,可以針對相應的病蟲害進行討論交流。
5、禽舍機器人
在由瓦特國際傳媒主辦,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所、喬治亞大學家禽科學學院和美國禽蛋協會協辦的面向全球家禽行業的家禽技術峰會上,推出了兩款禽舍機器人,旨在為改善家禽動物福利提供新的方法,提高生產性能,同時降低勞動力需求。
農場機器人和自動化公司展示了一款能懸掛在禽舍天花板上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裝有傳感器,可同時監測禽舍和禽只的狀況。
喬治亞理工學院發明的Gohbot農場機器人是一款可以智能行走于一個商業化禽舍的機器人,它可以與雞只互動,并執行一些任務,比如撿起地板上的雞蛋。Gohbot搭載了人工智能程序和一套傳感器,包括2D和3D的電子圖像記錄器以及支持在禽舍內行走的基礎結構。人工智能程序可以讓機器人辨別雞只、設備以及定位地板上雞蛋的位置。
除此之外,國外機器人已經呈現普遍性發展,比如,澳大利亞發明的牧羊犬機器人,它能在農場上代替傳統的放牧勞力;德國農業專家采用計算機、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靈巧的多用途拖拉機綜合技術,研制出可準確施用除草劑的除草機器人,法國發明的專門服務于葡萄園的機器人幾乎能代替種植園工人的所有工作,包括修剪藤蔓、剪除嫩芽、監控土壤和藤蔓的健康狀況等。
然而,中國農業機器人研究與開發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我國已開發出的農業機器人有:耕耘機器人、除草機器人、施肥機器人、噴藥機器人、蔬菜嫁接機器人、收割機器人、采摘機器人等。
但,中國農業機器人的玩家也比較多:
1、摘黃瓜機器人、草莓采摘機器人
中國農業大學研制的摘黃瓜機器人利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對采摘對象的成熟度進行判別,并確定收貨目標,引導機械手來抓取黃瓜,再用刀片切割瓜藤;嫁接機器人實現了營養缽苗的供苗、切苗、嫁接和排苗的自動化作業,可廣泛用于黃瓜、西瓜、甜瓜等菜苗的嫁接;北京農林科學院研發的草莓采摘機器人可以自主搜索、識別和采摘成熟草莓果實,不僅可為草莓采摘降低人工成本,還可減輕工作強度。
2、三寶機器人
旗瀚科技定位于服務機器人產品的設計者、制造商和云端服務提供商。
旗瀚科技除了機器人做主持,另外一方面,三寶機器人也和農業結合發展將農業智能化。
2016年9月,在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上三寶機器人就其對農業的智能化支持進行了展示。旗瀚科技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通過運用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三寶平臺機器人擁有強大的云服務,能夠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
3、胡蘿卜分揀機器人
為了實現胡蘿卜更精準的分揀,創業者耿琪超先后與青島農業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在智能農機裝備和現代農業物聯網領域進行開發研究。
早在2013年,公司成功申請為青島市農業智能軟件專家工作站,吸引了數位教授與博士進駐工作站進行科研攻關,經過四年的時間,該團隊成功開發了一套集計算機、人工智能、模式識別、微電子技術等高新技術為一體的胡蘿卜品質檢測系統及設備。
有了這樣一臺機器人,每年不僅可以給公司節省上百萬人工成本,胡蘿卜年出口量也將提高30%,給農民帶來更大收益。
4、京東農牧養殖巡檢機器人、飼喂機器人
2018年12月,京東宣布養豬。因此,京東養豬高科技一直受到關注。
據悉,京東農牧結合自身AI技術,自主研發出適合豬場環境使用的現代化神農物聯網設備,包括農業級攝像頭、養殖巡檢機器人、飼喂機器人、伸縮式半限位豬欄等,在生產環節讓飼養人員不再從事日常繁重又簡單的重復性勞動,更幫助豬場準確紀錄每一只豬的實時信息,并保證每一只豬可以合理進食保持較為標準的體型,提高豬場的整體科技性。
5、江蘇省開展農業機器人試點
根據媒體報道,一個為期7年的農業機器人試點項目在中國江蘇省啟動,試點項目希望通過機器人來取代農戶的工作,該項目主要應用了無人拖拉機、無人農藥噴灑機、無人水稻插秧機等,而這些技術都是尚未在中國普及的,但未來必將成為趨勢。
當人,新的農作模式可減少中國勞動力老齡化帶來的生產力損失。但是農業機器人,或許會另據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的研究報告稱,雖然農業機器人研究已取得很大進展,但目前農業機器人距實用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因此,推廣與普及的主要瓶頸有兩點:一是農業機器人制造成本問題,二是農業機器人智能化程度問題。
但,未來已來,我們既要擁抱時代,還要一起和時代領跑。否則,中國農業將會面臨艱難的抉擇。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