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禾豐牧業董事長 金衛東
三農日報第528期
今日名言: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農業農村部:產業扶貧已覆蓋92%貧困戶
農業農村部14日透露,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全國累計實施了98萬多個扶貧產業項目,覆蓋了92%的貧困戶,已脫貧人口中主要通過產業幫扶實現脫貧的占67%。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2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436個貧困縣摘帽,到今年底,預計全國有95%左右的貧困人口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摘帽,產業扶貧也進入新階段,扶貧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加強。
2、日本企業加大對越南農業領域的投資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數據顯示,多達70%的日本企業擬擴大對越南的投資尤其是農業領域的投資,為越南國內農業的發展開辟巨大的前景。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副理事長Nagura Kazuko 表示,越南農業具有市場規模大、經濟穩步增長、勞動成本低廉等優勢。日本投資商普遍認為越南是高科技農業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
「地方大動作」
3、福建廈門市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
福建省廈門市政府日前印發《廈門市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目標是在明年使福建廈門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8%,2025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農業機械化進入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時期。
爭取在明年使農機總動力達到36萬千瓦,蔬菜、水果、茶葉等重點特色經濟作物生產和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
4、寧夏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決定,采取積極措施,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探索集體經濟實現的有效形式,界定農民“戶籍身份”和“經濟身份”,完善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
寧夏提出,到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初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落實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和對集體經濟活動的民主管理權,形成有效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的治理體系。
「產業新勢力」
5、除草劑安全劑市場價值達5.14億美元
預計2018-2027年間,全球除草劑安全劑市場將以5.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7年市場價值將達到5.14億美元。隨大豆、玉米和高粱作物應用面積的增加,預計解草酮在2019年市場中占據45.4%的市場份額,預測期內保持7.3%的年復合增長率。按應用看,2019年苗后除草應用將占據該產品總用量的68.4%;從應用作物看,玉米和大豆應用占據大部分份額。
6、未來,休閑食品人群將細分
目前,休閑食品行業的變化不斷加快。從企業自身來說,要善用自身品牌以及優勢,不斷豐富自身產品,創新口味、創新模式,打造休閑食品品牌。未來,休閑食品的人群將越來越細分,針對兒童、白領、大學生、中老年等開發的產品也將日益增多,消費者人群跨度將越來越大,這也要求各大企業找準市場機遇,不斷推陳出新,為消費者帶去真正健康美味的產品。
7、報告:零食行業已進入4.0時代
據商務部《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數據統計,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從2006年的4240.3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2156.4億元,增長幅度達422.51%,年復合增長率為7.98%。根據預測,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報告顯示,零食行業已從傳統粗放經營模式“1.0版”,到改進產品品質為根基的“2.0版”,再到多元消費場景的主題零食品牌“3.0版”,直至進入品牌與消費者彼此互動,共同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社會價值的“4.0版”新時代。
8、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發出果園生產智能管控系統
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研發出一套果園生產智能管控系統,可廣泛用于蘋果、柑橘、梨等園藝作物生產的精準管理。這是我國農業科研在智慧農業領域的一項最新成果。
據中國農科院智慧農業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吳文斌研究員介紹,果園生產智能管控系統利用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地面物聯網一體化的技術手段,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果園智能感知技術體系,解決了“數據從哪里來”的基礎問題;集成天空地遙感大數據、果樹模型、圖像視頻識別、深度學習與數據挖掘等方法,實現果園生產的快速監測與診斷,解決了“數據怎么用”的關鍵問題;結合自動控制、傳感器、農機裝備等,利用數據賦能作業裝備,實現果園生產的精準和無人作業,解決了“數據如何服務”的重要問題。
9、數據:植保無人機提高農業利用率30%以上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植保無人機全產業鏈擁有近400家相關企業,植保無人機保有量超過3萬臺,2018年作業面積約2.67億畝次,總體可減少農藥使用量20%以上,提高農藥利用率30%以上。
10、報告:有機農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報告》指出,近些年我國有機產品生產面積及生產產量總體上均保持持續上升的趨勢,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交大的差距和發展空間。在有機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尚不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缺失等都是制約當下我國有機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近些年我國農業生態化進程的明顯加快,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或生態農業的轉型也必將成為未來的趨勢與方向,我國的有機農業與有機產業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11、研究:未來十年,有機農業生產面積將年增長20%-30%
有研究指出,未來十年,中國有機農業生產面積以及產品生產年均增長20%-30%,在農產品生產面積中占有1%-1.5%的份額,達到1800-2300萬畝;有機食品出口占農產品出口比重將達到或超過5%。
「公司情報」
12、物美完成麥德龍80%股份收購 多點為合作伙伴
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
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加速麥德龍中國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
13、中糧糖業聚焦食糖主業
日前,中糧糖業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新疆屯河水泥有限責任公司49%股權,將經營重心進一步轉到食糖業務上。
14、國產奶粉品牌商飛鶴即將在港IPO
據悉,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中國飛鶴有限公司通過了港交所主板IPO上市聆訊,可能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籌集資金10億美元。
從招股書來看,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飛鶴的收益分別為37.24億元、58.87億元及103.9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06億元、11.6億元和22.42億元。2019年Q1,飛鶴收益和利潤分別為27.56億元和7.71億元。2018年,飛鶴成為首家實現百億營收的國產奶粉企業,全年實現營收115億元,稅收25億元。
「觀點」
15、王齊國:文化創意賦能農業的兩個核心要素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王齊國表示,文化創意賦能農業建設有兩個核心要素。首先要有人才和創意,人才市場要有一個很好的、正確的人才觀,引進人才比引進項目更迫切,建設智庫比設立更重要。創意是根本手段。沒有創意,即使有了5G這樣高速度的互聯網,農業的融合也只是在低水平低層次上發力,所以要做好高水平人才引進和高水平人才的創意。
第二要有資本和政府支持。資本不進入或者進入的門檻很高,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同時政府角色不可或缺,從人力到資本,都需要官方的推動和大力支持。
16、券商:休閑零食電商步入中速增長時期
太平洋證券表示,休閑零食電商步入中速增長時期,三強格局穩定。龍頭線上增速亮眼,線下布局積極推進。未來行業中短期來看是線上龍頭的份額爭奪,中長期來看是龍頭競爭優勢的比拼。短期來看,休閑零食電商行業空間依舊存潛力。
17、孫坦:5G助力中國智慧農業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坦表示,5G是大數據實時傳輸和未來的自主性邊緣計算的一個重要樞紐,它是大規模發展深度智慧農業的一個重要基礎。目前,我們發展智慧農業主要面臨三個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一是天、空、地的智能感知技術和設備與國外有差距;二是在智慧農業的前沿研究領域,如智能管控技術方面,無論是激勵模型、模擬仿真,還是大數據決策,我們還無法實現國產化;三是智慧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5G,也存在著挑戰。但未來5G肯定會成為助力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的一個契機。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