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逍遙子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近幾年,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已成為電商平臺的核心任務。
同時,國家推出新基建支持政策將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新機遇。未來,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數字紅利將普惠廣大鄉村地區。以互聯網為載體,進一步聚焦數字化在農業全產業鏈條的創新應用,運用數字化技術提供系統集成優化方案,由銷售端梯次向供應鏈、產業鏈直至價值鏈進行改造,最終將重新構建農業生態體系,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其中,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了3975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1.5倍。
除了農產品網銷之外,電商服務、產業賦能也正在中國大地如火如荼的興起。其中,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企業正在推進電商賦能大戲,助力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幫助中國農民過上好日子。
我們看到,電商賦能三農過程中,除了阿里、京東、拼多多、蘇寧等這些巨頭公司,還有類似農產品電商平臺“來三斤”等新興互聯網創業公司,他們采用獨特色模式,與巨頭們分羹千億級的農村互聯網市場。
(來三斤創始人 陳坤祥)
近期,農產品電商平臺“來三斤”正式完成由廣州萊檬集團投資的2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戰略融資。農業行業觀察獨家專訪了來三斤創始人陳坤祥,聽聽他深度講解來三農的創新與蝶變。
-010-
轉型升級 從賣貨升級到服務 創新才能贏
從中國電商助農發展史來看,賣貨屬于初級階段,做電商服務、產業服務、企業服務才是終極目標。這才是電商價值。
陳坤祥說,未來的生意一定是價值服務。尤其是,想在傳統農業領域做生意,先把服務做好、用服務來實現企業與平臺價值,這才是電商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完美統一。
資料顯示,來三斤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廈門,定位于“農特產品社交新零售平臺”,旗下主要產品涵蓋糧油調味、生鮮果蔬、南北干果、特色零食、茗茶酒飲等品類產品。從2019年起,來三斤為全國其他農產品社交電商提供平臺搭建、供應鏈到帶貨、運營的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來三斤已在寧夏、甘肅、江西、福建等地投資建設多個農產品電商平臺,其合作的農產品基地達1000多個,社交商城內SKU有2000多款。
在深耕三農的4年里,陳坤祥悟出了一個道理:純粹的電商平臺是行不通的,一定也深入三農領域做服務,幫助客戶改變成果,平臺才能成功。
于是自2019年起,來三斤增加了整個平臺對外支出的業務,運用自身積累的搭建電商平臺的經驗,為全國其他農產品社交電商提供平臺搭建、供應鏈到帶貨、運營的整體解決方案。據了解,基于云計算體系和供應鏈基礎,來三斤為各大商家機構進行賦能,為其提供立體服務,包括技術支持、運營輔導及策劃等,這也是來三斤另一方面的營收來源。
據了解,來三斤在作為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商方面,逐漸形成了兩種較為成熟的服務模式,一是面向上市公司、旅游景點、連鎖商超等,為其提供以軟件為主的農產品電商解決方案,促進實體門店線上化、數字化轉型升級;二是與各地政府達成合作,進行農產品電商模式的復制推廣。目前,來三斤已在寧夏、甘肅、江西、福建等地投資建設了多個區域性新型農產品電商平臺。
據陳坤祥表示,來三斤不是單純的考慮自身發展的農產品電商平臺,而是希望最終能夠發展成為國家鄉村振興的抓手平臺,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農業發展過程中擔任重要角色。
-020-
賦能供應鏈 助力成功 構筑助農“新基建”
圈子里流傳著一句話,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稱王。
陳坤祥談到做農業初衷表示,來三斤希望成為城市消費者和農民鏈接平臺,幫助城市消費者尋找到優質、健康的農產品,幫助農民把農產品賣出去、提高收入。當然,這個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時間,我們要用做18年的心態來做一件事情,并且持續專注,把一件件事情都做好了,同時要不斷地把基礎建設夯實牢固。
就目前來三農的電商模式來看,來三斤正扮演著:賦能供應鏈。比如:
在布局體系上,來三斤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嚴格品控甄選各地優質農特產,構建日漸完善的全國農特產供應鏈,并通過線下門店,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社交新零售全渠道營銷體系。
在渠道建設上,來三斤嚴選全國各地的特色農產品,通過各類中低端渠道銷售給終端消費者,采用的是一種典型的S2B2C社交電商的商業模式。“一開始我們的銷售渠道主要是寶媽群體和微商團隊,目前寶媽賣家數量已超4萬人,會員用戶1000多萬。”陳坤祥表示。
在業務模式方面,來三斤主要是在微信生態內進行經營,包括公眾號以及小程序內的商城,形成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社區團購三種模式,分別對應來三斤、播三斤、三斤到家三個業務系統。電商業務已積累4萬多個小B(社交賣家),通過社交裂變能夠觸及1000多萬C端用戶。
“賣貨只是電商助農的一個方面,但是如何幫助更多的人成功才是電商平臺的核心”陳坤祥補充道。
于是,從2019年起,來三斤運用自身積累的經驗,為全國其他農產品社交電商提供平臺搭建、供應鏈到帶貨、運營的整體解決方案,扮演起“農產品電商的服務商”角色。
目前,來三斤的優勢在于供應鏈的穩固與整合,并能實現多平臺供應鏈和數據的全面共享。來三斤合作的農產品基地目前有1000多個,社交商城內SKU有2000多款,覆蓋了全國各省的多數地標農特產品。
“另外,從今年疫情來看,線上線下結合趨勢更加明顯,今年,來三斤將以供應鏈和云計算為依托,不斷加大線下門店、物流建設以及店倉一體化,從而幫助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陳坤祥信心滿滿地說。
據悉,目前,來三斤已完成2000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廣州萊檬集團,本輪融資將用于供應鏈和云計算的研發升級、市場開拓及團隊建設等方面。
-030-
超越自我,探索直播,布局自有品牌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產品直播成為熱點。同時,商務部還發布文件,鼓勵電商企業通過直播等帶動農產品銷售。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936.8億元,增長31.0%;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由此可見,電商直播將會成為農產品銷售的常態化!
陳坤祥表示,電商直播將會成為來三斤的一個核心業務,未來將會培育更多主播,同時賦能中小企業,通過培訓、供應鏈、數字化等服務來幫助農業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今年年初,來三斤推出“播三斤”直播電商平臺,目前,已累計直播近2000場。我們看到,播三斤主要有政府直播、基地直播和總部直播三種形式。其中,政府直播可為合作的省市縣鄉四級政府領導進行排期,每天直播2小時,通過持續一周的直播深入介紹產品。基地直播方面,各個農產品合作基地每天可進行2-3場現場直播。此外,播三斤每天在總部舉行2-4場直播作為示范。
在創新上,來三斤除了切入直播之外,還發力自有品牌。
“農產品是一個缺乏標準化,品牌化程度非常低的行業,作為電商平臺必須要加快供應鏈升級,把非標化農產品變成標準化產品,同時還要幫助傳統企業提高品牌意識,打造獨特IP品牌”陳坤祥說。
根據觀察,國內還存在大量中小供應商,產品質量不錯但尋找不到穩定銷路。
來三斤借發揮自己身優勢選擇中小規模的基地合作,這些基地也會伴隨平臺成長,在這過程中雙方的合作也會不斷加深,目前也已經與幾家供應商達深度成戰略合作,對方會為來三斤提供定制化的聯合貼牌產品。目前,來三斤平臺有二十多款自有品牌,產品涉及茶葉、酒、礦泉水等。
另外,今年,來三斤還加快小B合作。比如,以新零售生鮮店的形式進行大規模推廣,模式是不收取加盟費,而是以較低的“品牌授權費”加速門店啟動,由來三斤輸出商品、裝修圖紙、貨架規劃、管理系統等。
數據顯示,得益于來三斤作為服務商的業務占比增長,該平臺從2019年開始實現全面盈利,2019年到2020年毛利預計增長10倍。
-040-
一切才剛剛開始!
鄉村振興戰略落地之后,產業振興成為重要方向。
目前,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公司紛紛下沉業務圍繞著“產業振興”致力于鄉村振興。
眾所周知,傳統農業領域存在眾多問題,包括生產效率、產業聯動不足、品牌化弱,需要我們從必須要以“服務者”、“變革者”的身份幫助傳統農業改變。
賣貨只是其一,帶動產業升級才是關鍵,這不僅僅是作為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的來三斤的價值,也是中國涉農電商的未來!
最后,陳坤祥表示,經過10年沉淀,來三斤還在路上!未來,來三斤在繼續做好電商業務的同時,將更多地在農產品電商的服務商角色上發力,構建產業生態,希望能夠成為一家集供應鏈、云計算、社交電商、投資四位一體的生態型公司和綜合服務平臺。從長遠看,這也符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農業的發展方向。
一切才剛剛開始!(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11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