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之下,農產品領跑電商已經成為長期趨勢。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在2020年初步建成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推動農民創業就業。
到了2021 年,國務院更是下發了本世紀第 18 個關于農業的“一號文件”,強調要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 物質裝備支撐,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從缺乏存在感到如今首頁入口農產品,電商農業正在逐步發展,農產品電商已經深入到了千家萬戶。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基于創新的“拼農貨”體系,幫助千萬級小農戶和8.7億消費者,打造出了農業“超短鏈”。這一模式不僅解決了消費者出高價、生產者不賺錢的難題,更讓中國農業突破土地分散化的制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全新的生產要素和價值分配機制。
在此過程中,電商平臺不斷發揮流量優勢,打通農產品上行的通道,從而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而另一方面,農產品板塊在國內電商生態中,也正在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農產品上行暢通,離不開人、貨、鏈三端的進一步提升,而這則需要平臺、商家、物流等多方的合力前行。
日前,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舉辦了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農產品供應鏈如何重塑?”為主題的在線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浙江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兼博士生導師張晟、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存坤等專家出席,分享了對于農產品電商的觀察、電商平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以及對于農村下沉市場消費的看法。
網上的“新農人”
在青藏高原腹地創業,年銷藜麥超千萬元的青年商家,今年在新電商平臺又打磨推出一款潛力爆品雜糧青稞;在四川大涼山年銷鹽源蘋果1500萬斤的拼多多店鋪,今年加入了新電商蘋果產業帶雙11狂歡;電視劇《山海情》的原型、閩寧鎮上的留守婦女組建了一個電商扶貧車間,通過平臺把閩寧涼皮、蘑菇等產品銷往全寧夏…… 2021年,一批新農人、新業態、新模式,繼續涌現在我國農村電商領域,推動農產品上行主流化發展。
與此同時,今年也迎來了不一樣的蘋果豐收季。10月中旬,生長在北緯35度附近的各地蘋果迎來大面積豐收。但是,這并不代表農民們能有一個好收成,霜降之后,蘋果的口感正變得越來越好,而銷售能否同步向好,關乎民生。
10月27日起,拼多多連續推出“蘋果豐收季直播”及萬人團等活動,聯合山西、陜西、山東、甘肅、四川、新疆六大蘋果產地,開啟蘋果“雙11”。期間,該平臺將在供應端堅持“源頭分級、產地直發”的模式,銷售端借助百億補貼、限時秒殺、萬人團等扶持資源,幫助產地農戶賣得多、賣得遠、賣得好。
一批新農人也層出不窮涌現。益生生鮮的創始人何勇從連鎖生意轉到了電商,到今天已經做到頭部。在他看來,電商平臺與傳統生意相比,資金壓力小這個優勢對年輕人來說非常友好。
何勇表示,在傳統生意中,如果想要實現一個月一千萬的銷售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通過電商、通過平臺,一千萬的銷量可能兩個月就完成了。
對于農民來說,銷量的增大可以彌補農產品在產地的損耗問題。“如果農民采摘果子的周期就只有一個月,通過電商我們就完全可以在這一個多月完成這一部分的銷量。傳統的線下的渠道是不可能完成的,肯定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耗。”他進一步補充。
在連續的困難考驗面前,電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20年,鹽源蘋果在拼多多“蘋果暢銷榜”的排名打敗了其他產區的蘋果;在今年遭遇異常天氣影響的情況下,鹽源蘋果仍在榜單高居第五,且仍有潛力沖擊榜首。
何勇沒日沒夜地守著果園采摘和倉庫發貨。憑著鹽源蘋果的優異品質,他經營的拼多多店鋪益生生鮮已拼出10萬+,成為鹽源蘋果數一數二的收購商和經銷商。
丹棱縣阿饒果業的創始人侯宇也選擇了電商這條路,今年在拼多多的日銷量已經達到了50萬。
另一名90后也同樣投身到了新農業當中。四川丹棱縣阿饒果業創始人侯宇從小在丹棱的柑橘林里長大。他自己每年也賣不知火、粑粑柑,但果凍橙最受歡迎,銷售額能占到一半。“我們從2019年開始做拼多多,之前一直在縣城賣電腦,賣了7年。另外的兩個合伙人一個做廚師,一個有點做電商的經驗,但真正開始還是有點困惑。”
隨后的第一年,他們一家家看果子、嘗甜酸。但等到第二、第三年,連導航都知道哪些園子好,因為,水平高的種植戶,果子品質可以做到持續“不翻車”。
目前,侯宇的店里一天能出三萬單,希望明年能做到日發五萬單。在他看來,電商的加入使得農產品的銷量得到顯著增長,今年已經做到供不應求的局面,12月就已全部銷售完。
他的感觸是,不同于其他平臺對頭部流量的保護,拼多多對新加入的商家比較友好,在短時間內流量和銷量都迎來了翻倍的增長。
對電商商家,尤其是做到頭部的商家來說,品控非常重要,隨著規模不斷發展,他們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嚴格的選品標準。但盡管已經相對成熟,依然無法完全“避坑”,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并節省人力成本需要更多技術的支持。
如今,蘋果已經成為鹽源縣的大產業,帶動了全縣的就業,成為當地百姓主要的收益來源之一。據鹽源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長蘇聯發介紹,2020年,鹽源縣蘋果總面積為42萬畝,產量55萬噸,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四川省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的65%和75%,鹽源已經成為西南地區首屈一指的蘋果生產基地。
過去,鹽源蘋果主要靠線下收購商上門收購再層層分銷,而電商的普及,則直接對接了產地和消費者的需求。在農產品 “零傭金”的基礎上,拼多多首創“農地云拼”模式,實現“拼購+產地直發”,拼購將消費端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為產地提供長期穩定的訂單,幫助小農戶融入大市場。
數字化賦能農村電商
2020年,拼多多連續支持“三區三州”地區農產品開拓農產品上行通路,協同地方政府發起消費扶貧活動,并曾與鹽源縣政府聯合舉辦“電商扶貧蘋果專場直播”,帶動鹽源蘋果直連平臺數億消費者。
這一模式也使“鹽源蘋果“的名氣走出大西南腹地。過去,鹽源蘋果主要被云貴川等地消費者熟知,而拼多多等新電商的走入,則讓全國更多地方的消費者認識和認可鹽源蘋果。
瞭望智庫近日發布的一份《2021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報告》(下稱“報告”)認為,在堅持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新發展格局下,我國的農村電商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近年來持續深耕農村市場,推動農產品上行主流化發展,并在生產端“最初一公里”給偏遠地區帶去新思路、新邏輯,助力重塑農產品價值供應鏈。
與此同時,在鄉村振興背景下,2021年以來,農產品線上“品牌化+平臺化”方向趨勢發展明顯,農業科技、人工智能等正在持續推進農村電商的數字化發展。“新電商”為鄉村振興帶來新思路、新邏輯。
在新疆阿拉爾市,海外碩士畢業的新疆姑娘趙閆,放棄澳大利亞“綠卡”回到家鄉從事新疆紅棗的種植、加工和銷售,迅速成長為平臺頭部商家,年銷紅棗3000萬元,并帶領當地合作社村民一起致富。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年創業者馮常俊創造了一個邊遠地區農產品電商的神話:在當地一間民房,馮常俊每天向全國各地發出2000個藜麥包裹,并不斷開發出具有潛力的高原農產品單品。
過去幾年,拼多多基于開拓性的分布式人工智能“農地云拼”體系,帶動了農產品大規模上行,讓偏遠地區的農產品突破傳統流通模式的限制,直連全國大市場,鹽源蘋果、丹東草莓、永定蜜柚、廣西芒果、贛南臍橙、度尾文旦柚等農產品一躍成為消費者口中的“爆品”。
隨著數字化賦能農業農村,數字科技農業也正引領農村電商發展的新趨勢。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線上“品牌化+平臺化”方向趨勢發展明顯,農業科技、人工智能等正在持續推進農村的數字化發展,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向好,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能、新載體。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農產品電商為解決讓人頭疼的三農問題提供了顛覆性的方案。在農產品的傳統渠道中,質量好的農產品往往賣不出好的價錢,優質優價難以實現,發展品牌也面臨困難。但在電商中,優質優價能夠得到保證,賣出好的價錢就有增收,從而促進品質的進一步提出,品牌因此也得以發展。
農產品電商不僅服務消費者,更惠及農民。在國家重視農業發展的背景下,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成為新農人創業的新舞臺。
“傳統的生意需要你首先拿很多資金過來備貨,對我們年輕人來說的話,需要去承接很多資金,而且還面臨著備了貨不一定能夠銷得出去的問題。電商是反過來的,它是先有訂單,然后我這邊再去備貨,這樣它的反應速度,包括庫存周轉率等是非常快的,資金壓力也是比較小的。”李國祥進一步認為,起步變得容易之后,流通和變現才會變得更加容易。
保鮮難題何解?
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貿易大國,未來潛力巨大。但同時,我國農業也存在標準化、科技化不夠的痛點,這需要產業鏈上的各方協同作戰。
未來要繼續在農業領域做大投入和深度創新,持續加大對農業價值鏈投資。”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多次對外表示。可以看出,拼多多正在嘗試用電商方式改造傳統農業產業鏈,而這或許也是我國農業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實踐。
“到目前為止,我們果蔬的損耗率還在25%-35%之間,這說明差不多有1/3的果蔬在產后流通中損失掉了。”國家農產品保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存坤表示。
在電商農業中,保鮮是農產品上行的重要一環。如何實現全鏈路的保鮮,以保證消費者收到產品的質量是尤為重要的。
陳存坤表示,傳統的農產品保鮮和電商下的農產品保鮮是不一樣的。“在傳統的農產品銷售過程中,農產品在采摘后在產地或者銷地進行儲藏,屬于靜態保鮮。而電商則是動態保鮮,即在運輸過程中實現產品的保鮮,要求在采摘完之后,在極短的時間內,用極快的速度運到消費者手中。”
電商在流通中儲存食品的特性使得保鮮不得不面臨農產品生理基礎的變化,如衰老、腐爛等,因此對產品的包裝材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陳存坤講道,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第一要有抑菌的包裝,第二要有減震的保證,第三就是適當的控溫降溫措施。他認為,在今后,專用的電商保鮮材料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溫度是流通過程中對農產品質量影響最大的因素,把保鮮溫度控制好,農產品的品質會有極大的提升,對于保鮮箱、預冷設施、品質預測等技術也是當下研究的重點。目前,在冰溫保鮮,精準器調,精準控溫智能運輸等中小微型的保鮮設施方面已經取得比較多的成就,如利用臭氧、利用綠色的保鮮技術控制氧氣、二氧化碳含量,從而解決產品的儲藏保鮮。
在此基礎上,對于從業人士的專業培訓也必不可少。陳存坤認為,從事電商的技術人員、流通人員和銷售人員缺乏相關的技術培訓,對電商區別于傳統儲存方式的認知并不明確。
“建立一個培訓體系,對他們從技術上,流通政策上、相關的一些技術使用上,包括一些輔助材料、設施等,給他們提供一些技術培訓及指導,這樣對于廣大電商、廣大果蔬產業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從產前采摘,到產后的儲藏、加工、流通、銷售,整個全產業鏈都適合采用流通保鮮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降低流通損耗率。
陳存坤認為,未來在農產品保鮮上,要注重開發安全的綠色技術,減少化學保鮮劑用量,提高農產品的營養品質。同時,在設備方面,機械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農產品流通的機械化和智能化以及低成本設施的開發和推廣,對農產品流通以及電商農業的發展都有很大好處。
機械化與智能化
農業機械化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大大提高了農產品采摘效率。
在傳統的農業中,農產品的采摘基本靠的是人力,不僅消耗成本巨大,同時面臨采摘勞動力的缺失等問題,常常因為人力限制發生采摘無法達標的情況。而對于具體商戶來說,訂單量激增時的忙碌使其對于采摘更是無暇顧及,對于個體的發展也產生不小的限制。
在此困難之下,科技賦能農業顯得尤為重要。
浙江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晟介紹,現在一些智能采摘設備已經可以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如智能的機器視覺,它可以模擬人的視覺,通過辨別這個芽葉上的幾何形狀,同時可以探測芽葉的品質,可以用到三維成像的接觸式和非接觸式的測量。
除此之外,在高光譜技術方面,可以用一種更綠色、快速、高效的無損檢測技術,來達到一些光譜掃描,可以從中可以知道產品的有效成分、多酚類的植物堿、氨基酸等一些特征信息,因此就知道如何去進行摘采。
高光譜技術也是一個高效的、大面積的技術,可以實現有效的提供品質監控,局部腐爛、害蟲侵害等問題可以被及時監控到,從而實現農產品的保鮮。
在目前,張晟認為,采摘的技術方面國內還有所欠缺。他舉例稱,對于草莓、藍莓等產品的采摘基本還是人工,因為機械容易對其造成破壞,無法實現替代,而適合其的柔性采摘技術在國內還不夠成熟。張晟表示,還需要一個過程,待技術成熟之后,即可以實現替代人工采摘。
在張晟看來,目前農業智能化最大的問題還是技術結合和成本問題,即如何將已經成熟的幾項技術組合到一起并減少錯誤,同時將高昂的成本壓下去。
今年8月24日,拼多多宣布正式設立100億元“百億農研專項”。“百億農研專項”旨在面向農業及鄉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致力于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以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勞動者進一步有動力和獲得感為目標。
“這是一項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我們將耐心投入,本季度的全部利潤及以后幾個季度可能有的利潤,將首先進入這個專項,直至100億的總額得到滿足。”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如此表示。
現代農業的智能化,正在迎來新農人、科研院校和企業的全方位參與。科研真正落地到產業的路途,并不遙遠。
作者:陶力、易佳穎、董靜怡、王雨琪、趙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9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