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冬日江南、乍寒還暖。最近,來自全國各地的菜農,紛紛走進溫州花椰菜基地,看品種、選種苗。“七三二水一分田”的溫州,為何能把農業也搞得轟轟烈烈?
15年前,浙江省發展農村新型合作經濟工作現場會在溫州瑞安召開。來自浙江省各界的代表來到馬嶼、梅嶼、飛云等地的農民合作社、供銷社以及農村金融機構,探尋關于“三位一體”改革在當地的實踐。
15年來,溫州圍繞“三位一體”,秉持“農有、農治、農享”理念,實現了產業鏈、服務鏈、創新鏈的密切協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走上了一條全體農民共建共享、奔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抱團聚力 激發新活力
溫州人歷來善于抱團,小農戶大聯合,才有更多的出路。15年來,溫州市大力推進農合聯建設,集成“統”的功能,探索農村經營制度的改革創新范例,有效激發和釋放農村生產力。
走進溫州瑞安,濱海花椰菜長勢正好。近10萬畝基地,涉及農戶4000多戶,涌現出一大批上規模的種植大戶以及合作社。當地成立花椰菜產業農合聯,銜接種子種苗、生產種植、加工營銷、金融信用全產業鏈,實現“抱團發展”。“農合聯在生產方面擰成一條繩,在供銷方面握成一個拳,在信用方面形成一股力。”首任理事長肖權國說,在農合聯成立當天就獲得銀行1.5億元授信,用于花椰菜全產業鏈發展。
聚力小農大合作,溫州建立市、縣、鄉三級農合聯組織體系,已組建特色產業農合聯52家,培育市級以上農民合作社302家、聯合社66家,涉農鄉鎮(街道)覆蓋率100%。抱團聯合,讓農戶嘗到了甜頭,農資采購成本降低、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在溫州樂清,由金穗水稻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立大米加工中心、烘干中心與稻谷倉儲中心,開展糧食產后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五代”服務,形成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每年耕作前,該聯合社會提前將社員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進行統計,以電子商務招投標或“抱團式”直接與生產廠家、商家談判采購,該聯合社統一結算,每年可為社員單位減少成本150多萬元。
開展技術、品種、植保、機收等方面生產合作,溫州全市728家合作社提供農業生產全過程托管服務,1385家合作社實施農業標準化,1530家合作社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引導農民開展技術、品種、植保等全方位合作,培育產值超10億元農業產業鏈10條,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此外,溫州還成立全國供銷系統第一家農信擔保公司、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農村資金互助會和資金互助社聯合會、農村保險互助會等,建成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服務站點近千家,為農民提供代耕代種、加工銷售等系列服務,推動涉農服務社會化、聚合化。
深度鏈接 服務全周期
番茄種植是溫州的傳統農業產業,卻一直受種苗這一瓶頸制約。位于蒼南縣的溫州意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蒼南馬站區域59家番茄農民專業合作社、131家家庭農場、1513戶農戶,成立意達農業聯合體,與產業深度鏈接。項目建成兩年以來,已篩選試種近900個番茄品種,選出既適宜蒼南地理環境,又深受市場歡迎的品種,在蒼南推廣種植,深受農戶歡迎。建立以企業為主導,以種植戶為主體、以金融機構為后盾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服務,形成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聯合發展模式。
把農戶聯合起來做大市場,把產業鏈做深。溫州圍繞早茶、鐵皮石斛、優質稻米、楊梅(甌柑)、番茄、花椰菜、大黃魚、紫菜、禽蛋、奶業十大產業,培育打造10條十億元級的標志性農業全產業鏈,建設30個左右的“甌越鮮風”現代農業產業園、30個左右特色產業強鎮。
近日,“溫州大黃魚”正式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意味著“溫州大黃魚”這一區域公共品牌拿到了“國字號”商標。構建品牌引領的產業供需鏈,這是溫州“三位一體”的實踐成果之一。近年來,溫州推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甌越鮮風”,搭建“老供銷”經營服務網絡,建成高標準農田198.48萬畝、標準化生產基地300個,形成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產業鏈條。
“早上剛報險,下午就送來預賠付款,真是意想不到。”農作物受凍,種植大戶王存堯收到了4200元絲瓜凍害預理賠款。當天賠款給付,得益于瑞安市興民農村保險互助社靈活的運行機制。該互助社由瑞安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552名農戶自愿籌資組建,為入社社員提供保險服務,覆蓋大部分農產品,7年來,累計承保金額達8296萬元,覆蓋農戶6600余人次,為廣大農戶撐起了保護傘。
深化小農戶和現代金融有機銜接國家試點,全國首創農民資產授托代管融資模式,推進“訂單農業+保險”“保險+信貸”試點,創新推廣“特色產業貸”,“十三五”期間全市涉農貸款、農戶貸款余額分別增長71.7%、117.1%。
此外,溫州構建增值增效的利益聯結鏈。成立農合聯資產經營公司和農民合作基金,健全農合聯資產經營公司引領,農民合作基金支持,農合聯會員、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小微企業、“兩回”人員等共同參與的合作投資機制。如甌海農合實業公司聯合53家合作社農戶眾籌打造花城項目;10家產業農合聯探索公司化運作模式,走出合作制與股份制融合的新路子。
數字賦能 勾畫新未來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資本、技術等現代生產要素投入農業。15年來,溫州市扎實推進數字化賦能,迭代治理的變革,塑造服務平臺整體智治的全新形態,努力形成為農服務高效協同、整體智治的格局。
溫州推動農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建成5G+智慧農業示范點。比如,瑞安曹村艾米田園綜合體,通過在萬畝稻田上實現生態農業大數據采集、特種稻田機器人自動執行工作,對天、地、空進行全方位實時采集數據,猶如給稻田插上“AI”芯片。與世界500強中化農業合作打造全國首家“三位一體+MAP”服務平臺,提供機器人作業等全產業鏈、全周期數字化服務,預計畝均每季減少化肥50公斤、節水1.9噸。
以信息化、數字化加快農業技術革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是未來鄉村的主旋律。依托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建設,搭建數字化智慧鄉村平臺,推動生產管理線上化、流通營銷網絡化、信用服務數字化,豐富“三位一體”改革內涵。不斷革新農業生產技術,實現農業、水利、氣象、地理數據資源的共享和主要作物精準監測。數字化賦能,建成“三位一體”智農共富平臺,構建貫穿生產、供銷、信用的全周期閉環精準服務,實現農民“無憂種植”“無憂銷售”“無憂貸款”“無憂補貼”。打造未來交通、未來教育、未來醫療等智能化生活場景,實現鄉村產業、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的全面智能化。
數字賦能,溫州鄉村處處動能足。近幾年,全市建成鄉村振興示范帶81條、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項目425個,其中建成“三位一體”示范帶22條、跨區域精品帶2條,實現“帶帶有精品、村村有元素、人人有紅利”。2020年,溫州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經營性收入為2016年的2.7倍和3.3倍,發展速度領跑全省。
立足農戶需求和產業發展,構建多元化、開放性、立體式、復合型的新型合作經濟,帶領農民走向共同富裕。通過“三位一體”改革,以“統分結合、利益聯結”促進一體化,有效完善了農村生產關系。通過“三位一體”改革,以“城鄉融合、供需對接”促進一體化,有序暢通了農村生產要素。促進資源要素在產業、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促進農業與工業、供銷、金融、科技等深度融合,把各環節的生產要素和各種服務有機整合在一起,通過農產品深加工實現收益增值、農產品跨地區跨季節流通獲得銷售溢價。通過“三位一體”改革,以“創新聚合、數字賦能”促進一體化,深刻轉變了農村生產方式。關鍵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提高農產品品質,降低農產品成本,逐步將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形成與數字變革時代相適應的生產方式、服務方式、治理方式。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0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