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支撐農業各產業發展的機械化基礎逐步牢固,數據顯示,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4286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61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8.4%,呈現上升趨勢,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根據預測,2023年我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611億元。
在市場與政策的助推下,中國農機的發展與數字化、產業化等元素的結合,從而反哺了中國農業發展進程、助推中國農業從3.0邁向4.0新時代。
當然,中國農機的發展卻痛并快樂,其自身變革與進化勢在必行....
一、中國農機遭遇卡脖子,如何突破
隨著政策助推,我國農機發展與農機普及率逐步攀升。但是,不可否認,我國高端農機在部分零部件領域被歐美國家“卡脖子”嚴重。
然而,我國農業機械發展被歐美國家卡脖子,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門檻高:歐美國家在農業機械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其技術水平遠遠領先于我國,使得我國在技術上難以實現突破。例如,歐美國家在農業機械的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等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這些技術是我國需要從歐美國家引進或購買。
2)知識產權保護:歐美國家對農業機械知識產權保護非常嚴格,我國企業需要獲得歐美國家的授權才能生產銷售相關產品。這使得我國企業在引進和研發農業機械時需要支付高額的知識產權費用,導致我國企業難以承受。
3)市場規模限制:歐美國家在農業機械領域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和穩定的銷售渠道,而我國市場規模相對較小,銷售渠道不夠穩定。這使得歐美國家能夠通過規模優勢和渠道優勢來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獲得競爭優勢。
4)貿易壁壘:歐美國家對我國農業機械的進口設置了各種貿易壁壘,如技術壁壘、關稅壁壘等,使得我國企業難以進入歐美市場。
總的來說,我國農業機械發展被歐美國家卡脖子主要是由于技術門檻高、知識產權保護、市場規模限制和貿易壁壘等因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技術研發:加強技術研發是解決我國農業機械發展被卡脖子問題的關鍵。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大對農業機械研發的投入,吸引優秀的人才,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技術研發的進程。
2)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解決我國農業機械發展被卡脖子問題的必要措施。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遵守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3)擴大市場規模:擴大市場規模是解決我國農業機械發展被卡脖子問題的重要途徑。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強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拓展市場渠道,增加市場份額。
4)推動貿易便利化:推動貿易便利化是解決我國農業機械發展被卡脖子問題的必要手段。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強與歐美國家的溝通和合作,推動貿易便利化,降低貿易壁壘對農業機械進口的影響。
總之,解決我國農業機械發展被卡脖子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強技術研發、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擴大市場規模、推動貿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工作,以實現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發展現狀與問題
農業機械是指在農作物種植、畜牧業、漁業等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工具。農業機械的發展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當前我國農業機械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一)農業機械發展現狀
01、農業機械種類不斷增加
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農業機械的種類不斷增加。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已經涵蓋了種植、畜牧、漁業等多個領域,各種新型的農業機械如烘干機、精準灌溉、智能溫室等也不斷涌現。
02、農業機械數量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持續增長,農業機械已經成為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農民也越來越依賴農業機械進行生產,對于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勞動強度有著重要作用。
03、農業機械類型不斷豐富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業需求的變化,農業機械的類型越來越豐富。從傳統的農業機械設備到智能化、自動化的農業機械設備,從農田耕作到農產品收割和加工,農業機械正在不斷創新和發展。
04、農業機械智能化程度提高
農業機械的智能化程度逐漸提高。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設備具備了智能控制、自動化操作、數據分析等功能。通過傳感器、無人機、機器視覺等技術的應用,農業機械可以自動感知、自主決策、自動作業,提高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質量。
(二)農業機械發展存在的問題
01、農業機械使用效率不高
雖然我國農業機械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并不高。一方面是由于農民缺乏相關的使用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是由于農業生產受季節和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使得農業機械的使用時間相對較短。
02、農業機械科研創新能力不足
雖然我國農業機械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科研創新能力不足是制約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在高端農業機械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技術瓶頸,如大型高端拖拉機、高效智能化種植機等還需依賴進口。
三、行業趨勢
農機的進化出了除了政策、市場、產業科技之外,還與趨勢相融合。接下來我們從用戶使用、發展角度、科技角度、低碳角度和土地改革等多個角度出發,剖析一下未來農機行業的新趨勢:
1)從用戶使用角度:隨著農村勞動力減少和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推進,用戶對高效、智能、便利的農機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25年,中國農業機械總動力將達到11.5億千瓦,比2019年的9.2億千瓦增長24.7%。這意味著農機行業將更加注重產品的易用性和可靠性,以滿足用戶對高效生產和降低勞動強度的需求。例如,通過提高農機的智能化水平,減少操作難度和降低故障率,提高生產效率。
2)從行業發展角度: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機行業將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政府將加大對農機行業的扶持力度,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我國農業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77億元,同比增長4.5%。這表明我國農機行業正在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的需求。
3)從科技角度: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將成為農機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未來,農機將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通過智能傳感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精度。根據農業農村部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農業全過程機械化,智能農機應用范圍達到50%以上。這意味著信息技術將在農機行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精度。
4)從低碳角度: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農機行業將更加注重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的應用。未來,將有更多節能環保型的農機具出現,如電動農機、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等,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我國拖拉機燃油消耗量約為1174萬噸,電動拖拉機具有顯著的節能優勢,預計未來電動拖拉機市場將迅速增長。此外,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也將得到廣泛應用,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5)從土地改革角度:隨著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土地流轉的加速,農機行業將更加注重大型化和集約化。未來,大中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將更加普及,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農業生產效益。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19年全國耕地流轉面積達到5.29億畝,占承包地面積35.2%,比2015年增長30.8%。這意味著土地流轉加速推進,土地集中程度進一步提高,大中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將更加普及。
6)從復合式多功能趨勢:隨著農業生產的復雜化和多樣化,農機行業將朝著復合式多功能方向發展。同一臺農機將實現多種功能的集成,以滿足農業生產的不同需求。例如,一臺拖拉機將可能實現耕、種、收等多種功能,減少農民購買多臺農機的成本和麻煩。這種趨勢將進一步推動農機的高效化和智能化發展。
7)從國際化趨勢: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農機行業將更加注重國際市場的拓展。我國農機企業將加強與國際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提高產品技術和質量水平,以拓展國際市場。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9年我國農業機械出口金額達到86億美元,同比增長3.4%。這表明我國農機產品已經逐漸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國際化趨勢明顯。
8)從售后服務趨勢:隨著農機使用量的增加和用戶需求的提高,農機行業的售后服務將變得更加重要。未來,企業將更加注重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滿足用戶對產品維護和升級的需求。
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我國農業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77億元,同比增長4.5%。這表明我國農機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售后服務市場也將隨之擴大并變得更加重要。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客戶關系維護老客戶的同時吸引新客戶是農機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未來農機行業將更加注重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四、農機智能化:未來已來
如今,中國農業正從3.0邁入4.0新時代,農機自身的迭代、進化、變革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橋頭堡”。尤其是智能農機的誕生。
(一)智能化農機的發展原因
1)提高生產效率:智能化農機能夠實現自動化、精準化作業,減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生產效率。例如,智能化的拖拉機可以實現自動駕駛、精準播種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2)提高產品質量:智能化農機的引入,使得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決策更加科學、精準,從而提高了產品質量。例如,通過智能化的農業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作物的生長狀況,為農民提供更加科學的種植決策。
3)降低生產成本:智能化農機的引入,使得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人力成本等得到了有效控制,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4)適應市場需求: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要求的提高,農業生產需要更加精細、精準的管理。智能化農機的引入,適應了市場的需求,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競爭力。
(二)智能化農機的模式
1)智能硬件模式:通過引入智能化硬件設備,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精準化。例如,智能化的拖拉機、播種機等設備,可以實現自動駕駛、精準播種等功能。
2)軟件服務模式:通過開發智能化的農業管理軟件,為農民提供更加科學、精準的種植決策。例如,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農業管理軟件,可以幫助農民實現自動化種植、精準施肥等功能。
3)互聯網模式:通過將智能化農機與互聯網相結合,實現遠程監控、管理等功能。例如,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農田的遠程監控、智能化管理等功能。
4)綜合解決方案模式:通過整合智能化農機、智能化農業管理軟件、互聯網等技術,為農民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例如,一些農業科技公司推出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農民實現自動化種植、精準施肥、智能化管理等功能。
智能化是農機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其原因是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適應市場需求。
在發展模式上,可以采用智能硬件模式、軟件服務模式、互聯網模式和綜合解決方案模式等。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農機將會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最后,總結一下,中國農機正在從技術、產品的迭代升級層面逐步成為趕超世界。作為農業大國,中國農機的數字化、智能化也加速了農業從3.0邁向4.0時代。中國農機的自身進化與變革必將會發生,但是這條路還很長、很長。(文/任研弘)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0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