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位于海牙的前飛利浦工廠 De Schilde 的屋頂和六樓被改造成了歐洲最大的城市農場之一。建筑包括屋頂上 1200 平方米的溫室和樓下 900 平方米的魚類養殖區。這兩個區域共同打造了一個完美的共生系統,用于在城市中生產魚類和蔬菜。
該建筑是一座現有的高大工業建筑,溫室于 2015 年直接建在屋頂上,并于 2016 年開始生產。該建筑位于靠近海牙市中心的工業區。
該建筑的前身是飛利浦的一家工廠。它已被廢棄,Urban Farmer 向海牙市政府提出,希望對其進行翻新,并在屋頂建造一個溫室,在頂層建造一個魚類生產單元。
翻新工程包括加固 5 層的結構、擴建 6 層的平屋頂以及在屋頂建造溫室結構。
UF 002 De Schilde "溫室安裝在上世紀 50 年代的一棟空置辦公樓的頂層,該辦公樓曾屬于荷蘭電信巨頭飛利浦公司。它位于一個廢棄的接待臺和六層空置辦公空間的上方。溫室位于屋頂的最高層,但城市農場主的活動也在 6 層,設有接待臺、商店、露臺和魚類生產單元。
該建筑是一座磚砌玻璃的七層樓建筑。它是 20 世紀 50 年代由現代主義建筑師德克-羅森伯格(Dirk Roosenburg)為飛利浦公司建造的電視和電話工廠。建筑總面積約為 12 400 平方米,大部分已經廢棄,但由于過于堅固和昂貴而無法拆除。
主要數據:屋頂 1,200 平方米、溫室 700 平方米、魚菜共生 300 平方米
建筑師:Space & matter 創始人:Andreas Graber 安德烈亞斯-格拉貝爾
主要活動:植物和魚類生產、活動、參觀、商店等,種植 45 噸蔬菜(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羅勒)和 19 噸魚類(羅非魚)。
建筑
通過電梯和樓梯可安全進入溫室。屋頂四周由 2 米高的木框架圍住。在溫室內部,外墻的最低部分由硬質夾芯板制成。在 6 層,現有的露臺沒有進行改造(安全屏障似乎方便使用)。
現有的屋頂被保留下來。屋頂原本由硬質混凝土制成,上面覆蓋著瀝青防水材料。溫室結構的一部分直接建在屋頂上。
現有屋頂的延伸部分建在 6 層現有露臺的上方。擴建部分采用混凝土結構。新的混凝土板平均厚度為 30 厘米。沿現有的六層平臺增加了六根新支柱。
溫室既可以通過主電梯上到 6 層,也可以通過樓梯上到屋頂。溫室的總荷載分布在現有的承重墻和梁上。外墻采用了單層鋼化玻璃。溫室屋頂的混凝土板穿孔很少,只有一個區域可以通過水管和暖氣管。
溫室分為兩個區域。
第一個區域直接在現有的防水卷材上實施。耕作設備采用輕型鋼架,在地面的自由軌道上滾動。RTG 結構由鋼制成,沿混凝土結構墻固定。
第二個結構建在額外的混凝土板上。農業設備懸掛在屋頂的鋼架上。小車軌道固定在混凝土板上。軌道系統還配有加熱管。
外墻采用夾芯板和單層鋼化玻璃。屋頂采用單層鋼化玻璃。
暖氣管道沿著溫室四周連接到垂直鋼架上。
外墻采用夾芯板和單層鋼化玻璃。屋頂采用單層鋼化玻璃。
暖氣管道沿著溫室四周連接到垂直鋼架上。
溫室內沒有出水口。所有的雨水出口都在室外,從表面(屋頂和外墻)收集雨水。將水引入 RTG 的管道位于灌溉室,灌溉室安裝了 PRIVA 控制系統。該軟件程序可管理水質參數:pH 值 6 至 6.5 和電導率。入口區有一個鈣罐、一個硫酸罐等。
另一個專門用于儲存魚食的房間則對溫度和濕度進行了調節。
現有地板上鋪了一層混凝土。安裝了一個虹吸系統來管理水的收集。混凝土上沒有鋪地板、瓷磚和樹脂。我們對混凝土板的坡度進行了研究;看起來,在第一次裝滿水箱后,該結構確實承受了巨大的荷載,但在加載后又穩定在一個新的坡度上。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積水的痕跡。此外,集水系統運行正常。
水箱由塑料制成。共有 20 個 4.5 立方米的水箱和 10 個 3 立方米的水箱,共計 120 立方米。罐腳由不銹鋼制成,每個罐腳長 30 毫米,寬 30 毫米。它們直接安裝在混凝土地面上。管道鋪設在地面上。水泵靠近水處理池。
能源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登哈格的外部氣候條件(月平均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受到監測,以了解潛在的能源需求。
溫室類型是標準的芬洛溫室。根據海拔高度(大于 30 米)進行了調整,玻璃外殼采用雙層玻璃,溫室結構本身也進行了加固。不過,不同溫室(游客溫室、水果溫室和沙拉溫室)之間的分隔是由單層玻璃制成的。
RTG 使用燃氣鍋爐,通過水管進行供暖。除了自然通風和遮陽外,它沒有冷卻系統。不過,它有一個可移動的遮陽網,雖然是多孔透氣的,但有助于減少熱量損失。
溫室采用傳統的芬洛式通風器(屋頂通風器,無側通風器)進行通風。由于 RTG 位于大樓 5 層頂部,風力比地面風力大,因此即使在最熱的天氣,通風口也足以保證良好的生長條件。
造成能源消耗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工種植燈。綠葉溫室的鈉蒸氣燈每盞 400 瓦,水果溫室的鈉蒸氣燈每盞 600 瓦。
生產
RTG 分為三個主要區域:
綠葉溫室(300 平方米),用于種植微型蔬菜和綠葉蔬菜
水果溫室(750 平方米),生產西紅柿、辣椒、黃瓜和茄子
共享服務區、訪客大廳等。玻璃覆蓋區域總面積為 1,200 平方米
育苗池中的幼魚在幾周內會一直待在這里,直到發育成熟。然后,它們會被轉移到更大的水箱中,直至收獲。殺魚的操作模式基于特定水箱中的放電。魚直接在 "新農場 "的一個房間里處理,然后送到一家加工公司,由該公司切割魚片并送回 "新農場 "包裝。
魚缸最初裝的是當地的自來水。養魚的水用來給溫室里的植物施肥。基于生物芯片的處理池可降低硝酸鹽含量,并為水充氧。紫外線處理可中和微生物。二氧化碳塔可以捕捉二氧化碳排放。凈化水每兩周送入溫室一次。水中可添加添加劑(鈣、硫酸等)。如果水容量不足,則向魚缸中添加自來水。不直接使用自來水灌溉植物。
植物是人工栽培的;蔬菜采摘后放在塑料箱中,直接運到六樓的商店。有機廢物定期收集并直接運到地面層。蔬菜生長在梯形巖棉種植介質上。西紅柿的枝條很長很結實,平均每根長 5 到 10 米。
建筑物
新農場是一座八層高的建筑,包括屋頂溫室,代表著一個全面的生態區。在該建筑中有歐洲最大的屋頂農場、孵化項目、會議場所、零售及餐飲區。
建筑底層設有大型露臺餐廳和市場,作為入口接待和商品零售區。二樓是初創企業的孵化器,其中包括生產牡蠣蘑菇的HaagseZwam公司、城市綠色植物生產商Rebelurbanfarms公司、以及垂直農場UpTown Greens公司。三樓則作為辦公區,四樓則是烹飪工廠和多功能區。
從五樓開始便是“新農場”的農業活動區域,五樓的LIVINGLAB和小型垂直農業為創新型公司提供了在實踐中應用垂直城市農業的機會,六樓則是農場的知識中心和FIELDLAB。七樓的屋頂溫室生產區安裝了工業規模的水培系統,該空間也可以用作養魚場。在頂樓,“新農場”建造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屋頂溫室,種植了西紅柿、茄子、西葫蘆、辣椒和多葉蔬菜。
有數據統計顯示,荷蘭辦公樓的空置率很可能達到了25%。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新農場”魚類養殖場里,羅非魚的排泄物隨著水流被輸送到屋頂巨大的培養皿中。果蔬在生長時,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同時凈化水質。隨后潔凈的水又被輸送到樓下養殖場中,循環使用。
整個封閉養殖系統被稱為生態水培技術,其中循環利用的概念已被農民們使用了幾個世紀。當地城市食品系統研究員簡·威廉姆表示,工業化社會的到來,帶走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連接。
食物可以從任何地方生長出來,又被運輸到任何地方。這讓消費者感覺自己正遠離食物鏈,因而更偏愛當地出產,來源透明的食品。此時,城市農場就占據上風。屋頂耕作的農民們不僅能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更能培育出理想的優質食物品種。
在這個創新的生態系統中,“新農場”不僅開發了突破性的農業產品,而且還與世界各地的地區和國家分享了相關農業的專業知識,為全球范圍內的客戶提供城市農業的解決方案。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