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王守義,號稱唯一一個能追上老干媽的男人,曾以每盒8分的低價創造出多達3億的年利潤。在各種品牌紛紛搞多元化的今天,“王守義”還能堅持只賣“十三香”嗎?
“小特產,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干媽引領風騷,但是并非唯一。
王守義,號稱唯一一個能追上老干媽的男人。誕生于河南駐馬店的王守義十三香,32年堅守于一個產業領域,以每盒8分錢的利潤做到年賺3億。和老干媽一樣,獨家秘方獨家生產,經歷一番打假風暴,最終占領全國市場。
一件微利小特產,究竟是如何成就了王守義十三香集團的企業傳奇,成為民族大品牌的?
在北宋時期的都城開封府一家名叫興隆堂藥店,推出了一種秘制調料。因為獨特的味道,十三香很快被帶進宮廷使用,它的配方被興隆堂老板王氏家族一代代流傳下來。
上個世紀50年代,王守義從自己的祖父那里得到了這一神奇的秘方。
1959年,由于貧困所迫,為了生活、為了飽腹,王守義不得不重新拿出這道獨特的秘方,決定靠它養家糊口。
王守義在原有秘方的基礎上配制出了一種多達20多種中藥材及香料的新調味料,并拿到街上售賣。他給這個調味料取了個名字,叫十三香。售價為一包幾分錢!
當時那個年代,沒有高鐵,普通人更坐不起飛機,王守義賣十三香靠的是一雙腳,南至駐馬店,北到石家莊,就這樣一步步用雙腳丈量完大半個河南省。
王守義賣十三香時承諾,買了他的十三香,如果不滿意,只要拿著蓋有十三香印章的袋子回來,可以無條件退貨,十三香的品質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逢年過節時,市場上的攤販都不開張,只有王守義還是一年365天風里來雨里去,一天不落地準時出現,十三香的信譽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逐漸地,十三香慢慢火起來,王守義一家的生活也跟著變好。
很快,到了改革開放年代,越來越多人開始經營起了小生意,兒子王銀良見到風口的到來,開始勸父親王守義:開店做生意。
但是,想到自己已經年過60,而且是個農民,還能做好生意嗎?
然而,一生碌碌無聞,心有不甘的王守義還是聽從了兒子的勸說,決定拿出自己100塊的積蓄,由此一間家庭作坊式的小廠,“十三香調味品廠”誕生。
眼看自家的配料越來越火,王守義開始琢磨著將生意做大。1985年,王守義開始對十三香的包裝進行改良,重新設計。
產品的外包裝盒特別選定了“十三香”三個字的字體和字形,作為十三香清真調味品的主要標識這種包裝盒當時在全國調味品行業還是首家。并將王守義先生的頭像標在上面,作為防偽標志,此后王守義十三香產品以新的形象推向了市場。在兩年后,十三香還獲得了工商局的認證,注冊成功。
在王守義一心的操辦下,1998年,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金8000萬,當年的銷售額為4億多元。
1999年9月,王守義十三香集團公司申請注冊了“十三香”商標。此后,暢銷于中原地區的“十三香”逐漸在全國各地打開了銷路——在30多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銷售點,建立起了覆蓋全國各地的銷售網絡。
2015年,王守義集團的銷售額高達16億元,上交稅金2.6億元,公司人員也達到2000余人。一盒40克的“十三香”利潤僅有8分錢,但是因為銷量太大,千家萬戶都要用到十三香,一年的利潤居然達到3億多。
2016年,王守義十三香年銷售額達到了28.1億。
從豫南的街道小巷到紅遍大江南北,“十三香”的成功軌跡,可歸納為兩點:
搶做老大,特產企業的第一戰略
世界最著名的CEO杰克·韋爾奇指出:第一重要的是做第一。大家只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沒人記得第二高峰;第一名奧運冠軍是許海峰,第二名早已被忘記。可口可樂真的更好喝嗎?不一定,但因為它是老大,所以市場更鐘情于它。這就是老大的價值,是金牌效應。
神農島首席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福來戰略品牌咨詢機構董事長婁向鵬老師說,營銷的本質是差異化,戰略的本質是當老大。
在群龍無首、集體沉默或者高度分散的特產行業和品類中,誰站起,誰率先發聲搶占消費者心智,誰就是老大!
在爭奪老大的戰爭中,只有認知沒有真相,在消費者的心智世界里,世界不是平的,誰升起,誰就是太陽!
所以我們會記得老干媽、記得王守義十三香,因為他們分別是細分市場的“老大”。
為增強差異化優勢,在王守義父子申請注冊了“十三香”和“王守義十三香”商標之后,又先后申請了46項外觀專利,大力向市場推廣,完全成了一類產品領域的代名詞。這種做法不僅讓王守義十三香區別于市場上形形色色的“五香粉”、“八大味”等產品,還形成了純天然調味品的發展潮流。
抓住電視廣告黃金期
著名主持人李詠主持的《幸運 52》是一檔家家戶戶每周都會聚在一起觀看的節目。節目中各個公司的商標都排列在上面,李詠把卡片扔得飛起,還會翻牌子,至今都有人記得翻個王守義十三香總能翻出錢來。
酒香也怕巷子深,越老的品牌越要懂得營銷自己。
在渠道為王的年代,王守義十三香除了在央視經濟頻道大打廣告外,還在經濟品牌的每天美食5分鐘前滾動播出,以此普及十三香的產品領域及特點,讓觀眾對其熟知。
其實,現在的王守義十三香已不是單一的調味品企業,而是將業務擴展至彩印、包裝材料行業的綜合性企業。
在此之前,王守義十三香還于2009年進軍過餐飲業,計劃在全國開500家豆撈店,以實現餐飲和調味品的雙促進,但是新開的豆撈店卻少人無津,最后只能黯然關店。
王守義十三香系列調味品的產品研發主要圍繞十三香類、麻辣鮮類、雞精類、干貨類和其他類這五個類別進行延展。除“王守義十三香”調味料外,還生產有“麻辣鮮調料”、“雞精”等復合調味料、包子餃子、燉肉料、咖喱粉等復合香辛料、胡椒類、花椒、孜然等單粉香辛料以及八角、花椒、小茴等干貨類等100多種規格的清真調味品。
為適應市場需求,集團對每個品類都進行了多種規格、多種口味的全面開發,甚至還精心設計了瓶、聽、禮品袋、禮品箱等多種包裝形式,力求以多層次、多界面的方式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從最初專一經營王守義十三香這一單一香辛料,到如今涵蓋多種品類的系列調味品,王守義十三香試圖憑借多品類發力的戰略,實現企業全面發展與業績的持續增長。
希望“國民男神”王守義的品牌傳奇繼續延續下去。
來源:神農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8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