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很多經營有機農業的朋友都在抱怨:虧損。虧損!虧損!
其中,干有機農業村在虧損的原因有2個
1、市場體量不大。有機農業還是一個細分的需求,尤其是有機農業產品。即使有企業在開拓高端精英群體,那也只是一小小部分。相比于普通農產品消費來說,有機農產品不足掛齒。
2、利潤問題。這個利潤不僅僅是單個產品利潤,而是整個利潤。包括人工成本、收成問題、市場價格等。有機農業得收成遠遠小于打農藥、施用化肥的農產品。同時,有機農業的價格有高于普通農產品價格。如此,直接拉低單個產品的利潤。
央視網也曾經報道:做有機農業,現在有90%在虧損,5年達到盈虧平衡就非常不錯了。
中國消費者對其他健康食品需求旺盛,除了保健品之外,中國消費者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例如有機食品、低脂低鹽食品、全麥食品等以健康飲食、平衡營養為理念的產品越來越多的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根據Statista2013的數據,中國是全球有機食品第四大市場,市場規模達27億美元。2015年中國有機食品消費規模約為500億元。
有機農業7大產業模式
因此,很多人找到有機農業的出路。同時,有機農業產業化更是被有機農業創業者認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機農業的產業化有哪些模式?
1、有機農業綜合體
這個類似房地產城市綜合體,包含有機農業產業生態,比如鄉村旅游、創業、有機農業小鎮。有機農業綜合體不是一個簡單的有機農產品體驗園,它是把有機農業根植于整個綜合體里,形成一個循環于生態。
成都市郫都區紅光鎮的成都市首家有機農業綜合體——成都多利農莊。其作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成都市改革試點項目和省、市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該項目是成都市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六次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田園綜合體和有機小鎮。
自2013年該農莊繞打造國際鄉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區紅光鎮、三道堰鎮等6村連片規劃建設多利有機小鎮。
預計總投資150億元,總規劃面積約2萬畝,區域內集體建設用地約2900畝,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用地約1000畝,特色小鎮和家庭農莊建設用地約1900畝,規劃建設52萬平方米農村新型社區、63萬平方米家庭農莊和打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周邊5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發展。
作為依托于高端有機農業發展的農業綜合體,這里還是成都市為數不多的農業“雙創”園區之一。農莊內,2000平方米文創空間的農業雙創載體平臺,通過設立都市農業雙創基金、提供涵蓋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投資對接、市場開發等全程雙創孵化服務等支持政策,相繼引入了創客咖啡吧、有機蔬菜沙拉吧、farm私房菜、園區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30多家市場主體,28個農業創業項目相繼入駐園區開展農業發展上的創業創新。
2、加產銷一體模式
焉耆縣從1998年開始,立足其獨特的區位、氣候、資源和產業優勢,舉全縣之力完成了10萬畝釀酒葡萄基地建設,并獲得了有機認證。經過近20年的發展,目前該縣已建成各類酒莊、酒堡15家,年加工能力突破3.5萬千升,葡萄酒企業在國內、國際大賽中獲獎152項,成為全區獲獎最多的縣級產區,形成了集有機葡萄種植、釀造、營銷為一體的葡萄酒全產業鏈集群優勢。
該示范基地位于焉耆縣七個星鎮,基地單元涉及的企業有新疆儀爾高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新疆中菲釀酒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望中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巴州瀚海葡園葡萄酒有限公司等,面積3萬畝,認證有效期3年,是自治區首個“全國有機農業(釀酒葡萄)示范基地”。
3、互聯網+有機農業
近年來,西充縣通過互聯網+有機種植模式以及興辦桃花節、品果節等,讓充國香桃實現了從默默無聞到身價倍增。香桃產業已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新疆天山奇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互聯網+有機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嘗到了甜頭。該公司副總經理陳宥龍說:“我們非常重視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正不斷的尋求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通過合作,我希望讓新疆的好產品走出去,讓外地的好產品走進來,將市場做大,讓新疆農產品更加互聯網化,推動新疆互聯網+農業的發展
4、訂單農業模式
黑龍江省19個縣(區)申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的過程中,大慶市肇源縣在產品銷售方式上,采取了借助電商平臺推出“C2F”( 終端消費者對工廠)訂單農業等模式,打開了有機產品的銷售渠道。
借助電商平臺,肇源縣的鯰魚溝生態莊園率先實踐了“C2F”( 終端消費者對工廠)訂單農業模式,既將土地策劃成2分或3分田為單位的互聯網產品,以認購的方式,通過網絡預售邀請消費者到莊園做“地主”。“地主”可通過全程溯源體系,時實視頻觀測所預購地塊兒的情況。秋收時節,有機產品生產企業將按照“地主”所購地塊兒的平均產量,按月將有機產品以快遞的形式配送到“地主”手中,并贈送應季雜糧。通過“C2F”訂單農業銷售模式,目前,鯰魚溝生態莊園已經累計征集“地主”12500個,預售土地2500畝,實現線上交易額達850萬元。鯰魚溝生態莊園董事長蔡云樓表示,“C2F”訂單農業銷售模式,解決了有機產品銷售難問題,降低企業生產風險的同時,搭建了消費者與企業的溝通橋梁。
5、有機農業全產業鏈模式
湖南瑞臻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從建立有機種植養殖基地入手,采取貫穿全產業鏈模式,把控產品源頭質量,立足長沙服務廣大市民,走出了生鮮產品O2O直銷配送到戶的一條新路。
此模式可以從農場源頭,到物流配送,再到消費終端全程管控,雖然對資金占用量要求高,但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該公司已完成近一千二百畝地的土地流轉手續,嚴格按有機種植、養殖要求完成了100畝早稻和700畝中晚稻的種植、收割,5000只放養桃源雞鴨和2萬斤水庫魚的養殖,400畝油菜的種植,10萬斤碰柑的采摘和1000斤野生山茶油的加工生產,以及500頭桃源黑豬養殖和月供36噸蔬菜種植的準備工作。其生產的產品杜絕使用一切化學合成的化肥、農藥、殺蟲劑、除草劑和轉基因,在用地的同時更注重養地,并且只銷售自己生產的產品。全部產品在采摘和宰殺8小時內配送到戶,確保全部產品有機新鮮。
6、眾籌模式
四季分享有機農場便是這樣一家切切實實利用眾籌模式發展壯大,并運行良好的有機農產品企業。兩年前,資深有機農業人張和平跟朋友發起該農場的眾籌項目,其初衷是讓一部分人吃上健康環保的有機農產品。四季分享的眾籌屬于地道的股權眾籌模式:由愿意參與眾籌項目的市民每人出資5萬元,獲得企業股權平分的一部分,同時5年之內的有機蔬菜供應由企業承擔,5年之后股東的股權依然存在。最終經過三輪認權,張和平募集了120個股東投資的600萬資金,啟動了占地200畝的四季分享有機農場項目。僅僅兩年,農場便增加了1000多位會員,目前已開始略有盈利。
眾籌還高效地解決了有機農業的營銷問題。一來每位股東每年享有36人次的免費農場體驗餐,這批種子客戶通過自己的人脈帶來了許多新客戶到農場體驗,從而分攤了營銷成本,對企業而言算得上“零成本營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早些時候遭遇資金鏈問題的田園牧歌獲取一位會員平均需要消耗5000元的成本。其次股東的參與也促進了新客戶對農場建立信任。因此農場不采用任何營銷手段,客戶卻自動增長,口碑效應無形被放大。
7、有機農業生態園
什么是有機農業生態園呢?有機農業生態園就是采用生態園模式進行觀光園內農業的布局和生產,將農業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范、休閑娛樂、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有機農業生態園(Agriculture ecological garden)也稱農業休閑園,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國民休閑,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的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是集旅游功能、農業增效功能、綠化、美化和改善環境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產業園。
有機農業痛點:補貼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堅持質量興農,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引導企業爭取國際有機農產品認證,加快提升國內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但近年來,雖然國家在“三農”各方面制定了多種補貼政策,但相對常規農業,有機農業的發展需要投入更多資金,補貼之困也成為縈繞在企業心頭的心病。
在梳理近年來國家農業補貼政策時發現,盡管補貼力度很大,但主要以常規農業為主,如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且補貼多按照耕地面積或人口數進行分配,專門針對有機農業的補貼相對較少。
首農電商CEO李志起認為,有機農業本身承擔著一定的自然與社會責任,包括改良土壤、水源等自然環境,客觀上解決了農村大量勞動力問題,對精準扶貧有一定貢獻。但這些完全靠經營者自覺承擔無法具有可持續性,國家應該給予有機農業一定的專項補貼。
隨著農村機械化規模擴大、農業現代化程度提高等,近年來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正從分散經營向集約化、產業化方向轉變。產業化或將成為農業農業的方向。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7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