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封面人物:青島波尼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向進
三農日報第641期
今日名言:夢由自己來創造,路由自己來走好。——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業內人士:小農戶對農業產能貢獻率超50%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是大國小農,小農戶數量占農業經營主體98%,小農戶從業人員占農業從業人員90%。雖然我國也有北大荒,八一農墾,而且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通過資源配置使得農業產能得到提升,但是小農戶的對農業產能的貢獻還是超過50%。
2、商務部高峰:將繼續把農村電商作為重點工作
據悉,今年第一季度,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村電商實現逆勢增長,網絡零售額達565.6億元,同比增長5.0%。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商務部將繼續把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作為重點工作。一是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加快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提升農村電商發展水平。二是加強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地冷鏈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物流共同配送,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提升農產品進城效率。三是強化電商扶貧頻道建設,推動電商企業與貧困縣對接,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展銷,帶動扶貧增收。
「地方大動作」
3、江蘇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啟“快進模式”
近年來,江蘇省農業農村系統把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抓手,聚焦重點區域,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設內容,切實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目前,總投資60多億元的495個在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預計6月上中旬水稻栽插時全部投入使用。
據悉,今年江蘇還將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式上加大創新力度。重點包括鼓勵各地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增加村級集體收入試點,鼓勵各地通過財政補貼、先建后補等方式吸引鎮村集體和社會資金投入農田建設等。
4、廣東構建生豬產業質量安全監管閉環
日前,廣東省政府出臺意見,切實加強生豬和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從生豬養殖、運輸、屠宰到生豬產品市場銷售、食品生產經營的全環節、全鏈條、全流程質量安全閉環監管長效機制,推進屠宰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
在市場銷售和食品生產經營環節監管方面,鼓勵大型肉制品生產企業逐步建立“養殖場+屠宰場+工廠”全產業鏈模式。制定肉菜市場建設標準,以肉類經營區為重點,對肉菜市場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
「產業新勢力」
5、數據顯示:我國烘焙食品人均消費量低于世界
據歐睿國際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大陸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為6.9kg,遠低于世界平均的烘焙人均消費量18.7kg。雖然人均消費量低于其他國家,但近年來,中國烘焙業的市場規模正以相當快的速度增長。據歐睿國際統計,2014-2018年國內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6%,更有中國烘焙者消費協會預測,到2025年烘焙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可達45%。
6、工商資本下鄉可獲得很好的回報
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部分工業產能過剩,工商資本的投資收益率下降,工商資本總體過剩。而農業新型規模化之路進程剛剛開啟,其制度性紅利尚未得以充分釋放,資金成為必不可少的資源,工商資本下鄉在與其他農業生產資料的整合所創造的新增財富中可以分配到較多的份額。因此工商資本下鄉既有現實需求,也可以獲得很好的回報。
7、預測:我國新型職業農民2021年將達到2200萬人
當前我國先進的農業生產力已經具備了充足的各種生產資料要素,包括種植技術、良種、水利、土壤、肥料、農藥、機械、資金等等。相對而言,最為缺乏的是新型職業農民,是使用這些先進生產力各項生產資料的勞動者。當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體規模已突破1500萬人,到2021年預計將達到2200萬人。培養造就更多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才能把農民職業有前景、農業發展有奔頭、農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變為現實。
8、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大勢所趨
旅游+農業,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通過發展旅游,培育生態游、鄉村游、觀光游、休閑游、農業體驗游等農旅融合產業,開發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從而很好的解決“三農”問題。
9、休閑食品整合空間非常大
根據食品工業協會數據,國內休閑食品行業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0000億元,從2016年到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在12.1%。雖然整個市場體量很大,但現在前幾名加起來,都到不了總體份額的10%。所以行業整合空間非常大。
「公司情報」
10、桃李面包新增農副產品加工等業務
5月13日,桃李面包發布關于變更公司經營范圍的公告稱,鑒于經營發展需要,桃李面包擬將原經營范圍“糕點生產加工”等項目,變更為“食品制造、銷售;農副食品加工、銷售;自有設備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的經營活動)”。此次經營范圍變更以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準結果為準。
對比發現,桃李面包新增食品制造、銷售;農副食品加工、銷售;食品生產專用設備、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制造、銷售...
11、河南漯河簽約中國百強民企億利集團
5月12日,河南漯河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與中國百強民營企業億利集團舉行都市生態農業產業園綜合開發項目簽約儀式。
雙方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沙河兩岸、許慎文化園、鄉土植物園、三河灣生態濕地等區域,開發建設高效生態農業、旅游觀光農業、生態工程和特色小鎮等,建設集現代農業、研學旅游、田園社區、商貿物流于一體的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產業園區。
12、灣仔碼頭推植物肉水餃
5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灣仔碼頭正式推出一款植物肉水餃,并標榜這是“全球首款工業化生產冷凍預包裝純植物肉水餃”,已在中國香港市場上市銷售。業內人士認為,灣仔碼頭植物肉水餃的意義就在于實現了工業化制造植物肉的產品。
「觀點」
13、業內人士:植物肉行業仍處在發展初期
在眾多企業入局植物肉領域時,有業內人士稱,植物肉行業仍處在發展初期,還有諸多因素制約,生產端主要是成本較高,導致了前端銷售價格高,推廣存在一定難度。
一位植物肉從業者透露,目前,植物肉與動物肉的成本仍有較大差距。以豬肉為例,植物基的豬肉成本約為豬肉的2倍。
14、詹富翔:人才是現代農業的關鍵
臺灣農業專家詹富翔認為,做好現代農業有三個要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大環境的政策因素和農業發展戰略的方向。地利指因地制宜,要充分考慮海拔、氣候、土壤、降水等等因素。人和就是人才,要大量起用有想法的年輕人,引入科技助力。三個要件,人才是最關鍵的。”
15、英國經濟學家:2025年,智慧農業將完全進入成熟期
英國演化經濟學家卡蘿塔·佩蕾絲認為,每一次大的技術革命都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技術-經濟范式。這個過程會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第二個階段是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和收獲,每一個階段大概需要20~30年的時間。當前互聯網進入中國已經有21個年頭,進入農業不過10年左右,物聯網、云計算和智能終端作為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才剛剛開始,因此,從現在開始大概到2025年都是智慧農業的培育階段,智慧農業的成熟推進和蓬勃發展大概還需要20~25年的時間,大概到2050年,智慧農業將完全進入成熟期。
「融資」
16、自熱火鍋品牌莫小仙獲金鼎資本數千萬A輪融資
5月15日,自熱火鍋品牌“莫小仙”獲得數千萬融資,金鼎資本獨家投資。莫小仙創始人王正齊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線下渠道拓展、優化全產業鏈、品牌打造等方面,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打造新生代專業的國民自熱火鍋品牌。
金鼎資本方面表示,在自熱食品領域發展的新機遇中,將與莫小仙在全產業鏈優化、強化品牌定位,以及全渠道布局上完成更深度合作。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