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食行生鮮創始人兼CEO 張洪良)
三農日報第362期
今日名言:誰對時間越吝嗇,時間對誰就越慷慨。——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公布了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2元,比上年下調0.03元。這是小麥最低收購價繼2018年調整后的第二次調價。盡管兩次小麥最低收購價調低的幅度都只有0.03元,但其釋放的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信號卻十分明顯。
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與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2、我國共享住宿領域首個標準性文件《共享住宿服務規范》發布
近日,我國共享住宿領域首個標準性文件《共享住宿服務規范》(簡稱《服務規范》)發布,其旨在提升共享住宿服務的標準化和品質化。
據了解,新發布的《共享住宿服務規范》對共享住宿活動做了具體界定,并對平臺、經營者(房東)及消費者(房客)三方主體的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規范,內容涵蓋房源審核、安全保障、用戶隱私保護、交易與爭議解決等諸多方面,并探索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其旨在提升共享住宿服務的標準化和品質化,強化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發展秩序,營造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3、我國將為世界糧食安全與貿易注入持久動力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會長于旭波說,中國人口占全球19%,但耕地只占全球9.5%,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消費者從“吃飽”向“吃好”轉變,食物消費結構持續升級。2011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2017年中國進口各類農產品超過1.5億噸,在世界糧食市場地位舉足輕重,為世界糧食貿易注入持久動力。
4、農業農村部提出提升植保六大能力,為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近日,農業農村部提出,要全面提升植保六大能力。一是提升疫情監管能力,緊盯重大疫情、關注新發動向、強化種子種苗監管、補好風險分析短板。二是提升監測預警能力,以植保能力提升工程、實時監測和精準預警決策、手機等移動端信息服務為抓手,穩步推進病蟲監測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三是提升綠色防控能力,把握投入品、環境和農產品“綠化”的核心要素,加大政策扶持、集成融合、示范引領和宣傳培訓力度。四是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創新發展模式,引入防控效果檢驗、經營風險防范和服務質量跟蹤評價機制,爭取農機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扶持專業化組織做強做優。五是提升法治保障能力,推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早日出臺,積極修訂植物檢疫相關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加快制定與綠色投入品關系密切的生產、管理、試驗示范及應用效果評價標準,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制度。六是提升人才支撐能力,建立農作物有害防控專家組制度,策劃實施植保體系素質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持續加強作風建設。
5、朱嘯虎:互聯網創企價值增長透支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朋友圈發文稱,相比當年亞馬遜4億美金、微軟5億美金、騰訊6億美金市值上市,今天的互聯網創業企業價值增長基本都已在一級市場完成,甚至透支,所以上市破發潮毫不奇怪。
「地方大動作」
6、山西: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級追溯平臺試運行
近日,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開展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平臺試運行工作的通知》,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平臺(簡稱“省級追溯平臺”)將于近期正式上線試運行,在長治市所轄各縣及第一批20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先行開展省級追溯平臺試運行工作。
7、黑龍江:推出農業金融服務項目
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建設銀行、哈工大聯合推出的農業金融服務項目日前在全省首批26個試點縣上線試運行,已有186萬戶、6069萬畝土地的信息錄入平臺,通過全省農村金融服務手機APP,為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服務,大幅降低融資成本,為破解農村融資難、融資貴提供有效路徑。
8、哈爾濱出臺“推進方案”規劃馬鈴薯主食化路徑
哈爾濱市農委近日印發《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試點推進方案》(征求意見稿)。《方案》提出,到2019年,使哈市馬鈴薯主食消費占馬鈴薯消費量的比例顯著提高,哈市馬鈴薯主食產品加工銷售將超5000噸。
依據《方案》,哈市馬鈴薯主食產品將以饅頭、面條為主,同時將研發適合哈市消費習慣的馬鈴薯面包、糕點、湯圓、餃子、包子、煎餅、薯餅等主食食品。按照研發品種數量、不同馬鈴薯主食加工產品類型以及馬鈴薯粉的配比予以補貼,主食中馬鈴薯粉的占比(以薯泥為原料時按5:1折算)需超20%,最終需依國家支持補貼資金額度確定補貼標準。
9、青島:到2022年壯大100家過億元農業龍頭企業
近日,經市政府授權,市農委印發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青農發〔2018〕17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聚焦制約鄉村振興的矛盾和問題,提出實施“四大行動、十項工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實現“三個百千萬”的目標,即到2022年,建成100個農業“新六產”產業園、壯大100家過億元農業龍頭企業、培育100個農業節會;建設1000個美麗鄉村達標村、培育1000個“三品一標”產品、培育10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3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100萬畝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00萬畝節水農業示范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10、海南:三亞扶持農村電商 最高補貼25萬元
近日,海南市政府近日制定并印發了《三亞市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建設扶持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資金補貼采取“先建設后補貼”的方式。扶持周期為三年(2018—2020年);補貼資金從三亞市互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其中,建設補貼:每個市級電商運營中心最高補貼15萬元,每個區級電商服務中心最高補貼10萬元,每個村級電商服務站最高補貼3萬元;
運營補貼:每年每個市級電商運營中心最高補貼25萬元,每年每個區級電商運營中心最高補貼20萬元,每年每個村級電商服務站最高補貼12萬元。
「產業新勢力」
11、全國生豬養殖企業要共謀發展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表示,生豬養殖是產業發展和市場保供的基礎,保護規模場和種豬場的生產能力,對于穩定生豬生產發展、保障肉品市場有效供給至關重要。要認真落實養殖企業防疫主體責任,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切實落實防控措施,認真查找問題,堵塞漏洞,完善生物安全條件,提高企業生物安全水平,看好自家門。要加強企業員工的培訓和監管,遵法守規,堅守底線,不越紅線。
12、毛塔首例胚胎移植中國奶牛誕生
近日,中國援毛里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范中心第一頭荷斯坦胚胎移植犢牛誕生。這是毛里塔尼亞首例胚胎移植奶牛,填補了該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2017年年底,中國援毛里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范中心,從中國引進荷斯坦牛胚胎450枚和從法國引進蒙貝里亞牛胚胎50枚,利用當地母牛作為受體,通過借腹懷胎,培育具備種子資質的純種蒙貝里亞和荷斯坦奶牛核心群。
11月22日,代孕“媽媽”——非洲當地瘤牛順利產下一頭小公犢黑白花小牛,初生體重比當地土種牛小牛犢(15-17公斤)和雜交小紅牛(23公斤)都重,體格更大。犢公牛成年后將用于生產凍精,結束受援國依賴進口凍精的歷史。
13、2019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2018年,我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總體發生平穩,輕于近年。全國發生面積2.89億公頃次(43.35億畝次),比2017年減少8.3%;防治面積3.84億公頃次(57.60億畝次),同比減少6.6%。
預計2019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發生將重于常年,累計發生面積約48億畝次。其中,小麥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棉鈴蟲重發風險高;二化螟、水稻紋枯病、小麥蚜蟲、玉米螟發生范圍廣、為害程度重;黏蟲、稻瘟病、小麥條銹病、玉米大斑病、馬鈴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區偏重發生;飛蝗總體發生平穩,草地螟進入新的發生周期,局地可能出現高密度點片。
14、我國年蔬菜集約化育苗量近2000億株
據了解,全國已建蔬菜規模化育苗企業(中心、基地、專業合作社)1500余個,年蔬菜集約化育苗量近2000億株,約占年蔬菜種植總需苗量的30%。
據悉,蔬菜集約化育苗顯著節約了蔬菜育苗設施建設用地和建造成本、勞動用工成本、用種成本,大幅度降低了蔬菜育苗加溫、降溫能耗,有效提高了蔬菜商品苗供給率、勞動生產率,帶動了蔬菜種子加工、高品質水溶肥料、商品栽培基質、機械制造等分支產業發展。
15、“機器換人”推進京郊林果殘枝綜合利用
近年來,隨著北京市百萬畝造林工程的推進和林果種植業的發展,每年都產生大量的殘枝廢棄物。針對此問題,北京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以機械化為手段,陸續引進應用可移動式樹枝粉碎機、樹枝快速粉碎發酵一體機、樹枝粉碎染色一體機、專用抓取設備等一系列先進設備,實現了林果殘枝收集拉運和處理加工全程機械化。
據北京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技術人員介紹,下一步將優化技術模式、加大宣傳力度,早日實現全市范圍內的殘枝廢棄物全量化利用。
16、優質專用是我國小麥未來發展方向
在市場需求拉動和政策引導下,近年來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發展迅速,尤其是在最低收購價水平穩中略降的情況下,小麥種植更加需要從市場要銷路、向質量要效益。隨著土地流轉加快、適度規模經營戶占比提高,以及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在我國將具有更好的推廣基礎。在市場機制和政府之手的共同作用下,預計未來小麥生產將呈現小農戶以生產普通麥為主、規模戶以生產專用小麥為主的格局,口糧安全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將得到有效保障。
17、當前蘋果產銷分析與建議
蘋果期貨上市后,引發了生產、經銷、投資等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從上市以來的情況來看,蘋果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和現貨市場能夠基本一致,都反映了對蘋果價格的較高預期。同時,由于期貨市場的交割標準與現貨市場并不一致,所以蘋果期貨價格對現貨市場價格的影響尚不明顯,僅可作為市場預期的參考。
建議大規模的生產商、經銷商積極利用蘋果期貨發揮其發現價格、套期保值的作用,但是要避免盲目跟風炒作,脫離蘋果現貨市場的實際,做多或做空,擾亂市場,導致價格大起大落,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8、硝基肥有望改變肥料業格局
近日,在一場硝基肥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與會代表高度看好硝基肥發展前景,稱有望改變肥料業格局。他們認為,新型硝基肥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國際口碑”;在國內,其所醞釀積累的商業價值猶如一座巨大的“地下金礦”,蓄勢待發。
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張健秋表示,各大企業不斷推出硝基復合肥新品,滿足了高效農業新需求。硝基肥高效、環保的特點深入人心,具有吸收快、增產顯著、優化作物品質、抗旱保水、改善土壤等優勢,與現代化的新型農業需求高度吻合,其市場價值逐步得到體現。
「公司」
19、進軍社區團購 京東上線“友家鋪子”
近日一個“友家鋪子”的小程序進入大眾眼簾,這或許是京東入局社區團購之舉。
據了解,“友家鋪子”的主體信息為“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也是“京東購物”小程序的開發主體,系京東集團子公司,由劉強東擔任法人。
目前“友家鋪子”有三個版本,即“友家鋪子店長版”、“友家鋪子”以及“友家鋪子beta”。其中友家鋪子定位為“京東官方推出的社區購物平臺”,主打社區日常生活所需,包含生鮮水果和日用百貨。這或許能幫京東獲取更多的線上流量,從而達到提升整體整體銷量的目的。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