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夢想面前人人平等,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將夢想放在同等地位。
可也有人即使已經成功,但因夢想,放棄所有,重零開始。
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2002畢業于武漢大學的汪旭,一個歷史專業卻又酷愛哲學的男生。
汪旭是湖北麻城閻家河鎮人,這里地處大別山余脈山區,生活條件艱苦。1998年,汪旭在經歷了每晚不學到11點不睡覺的苦讀后,不負眾望考上武漢大學。志愿填報法律系的他,被調劑到歷史專業。大學里旁聽的哲學課比上的歷史課還多。學過歷史、研究過哲學后,對批判現實融入思考的搖滾、重金屬音樂瘋狂著迷。出生于1979年的他,在老同學們眼里顯得特別有個性。
曾兩度跨界創業,先是通過10年的電氣行業打拼,自己創業攢下300余萬元資產。2013年,他毅然放下在城市已經成熟的業務,返回老家養豬。
本來可以成為受人尊敬的創業明星,可他卻為了夢想將所有的身家全部投入養豬事業,這讓他再次成為老家麻城市一個眾人矚目的名人。
現在,汪旭的養豬事業已經走上了正道,同時市場前景廣闊,本人也成為了當地養殖戶崇拜的對象。
事實上,做任何事都應該有方法,這才是成功者應走的捷徑,那汪旭回鄉養豬,究竟有何獨家秘訣呢?一起來看看!
一、土法養豬,做差異化產品
汪旭喜歡踢足球,有一次和球友出去玩,大家無意中提起,現在出去玩,即使到農家樂,也不知道吃什么好了,“肉沒肉味,菜沒菜味”。回憶起小時候眼巴巴盼來的一塊豬肉香,汪旭默默地作了個決定——回農村養豬。
如今3年過去了,200多畝地的基建工作已經完成了60%以上,現年存欄量在1500頭左右。為了消化豬糞,他還建起了小水庫養魚,開墾了20畝地種蔬菜,散養了40多只羊和100多只土雞。除了在品種上選擇本地黑土豬外,他在喂養方法上也采用小時候農村養年豬的方法:將豬圈建在高山上少受污染,給豬喂米糧、紅薯、南瓜和菜葉,豬生病了寧愿看著豬死掉也不愿意打含抗生素的針劑。因此,豬的成長周期相對緩慢,最快的也得11個月才能出欄。
他的這種方法雖然成本高,回報低,但養的豬卻是實實在在的生態豬,正好填補了當地的市場空白,因為目前農村的種植、養殖基本是同質化的,而汪旭養殖的生態豬,可以滿足人們對豬肉的差異化定制需求。
其中,汪旭的干法有2點:
1、土方方法養豬。時下,健康、安全的農產品成為消費主流,傳統的養殖方式都是飼料喂養,汪旭采用土方法喂養。這些豬肉的味道更加鮮美,滿足消費者對健康農產品的需求。
2、生態模式切入。單純的經營模式已經很難在成本與利潤之間做取舍。因此,汪旭采用生態模式切入。把種植、養殖結合起來形成“閉環生態鏈”利用資源,節約成本。
二、預接單的模式+朋友圈試水
目前汪旭的農場采用的是預接單模式。每周四凌晨屠宰土豬,將分割好的肉送到位于光谷總部國際的“時光漫步”門店。
同時他反對過度包裝,不走酒店渠道。將更多的精力用于維系終端零售客戶。他建立了名為“豬豬俠”的微信群,不定期帶客戶們去麻城基地體驗鄉村生活,認養自己的菜地,訂購豬肉送土法種植的蔬菜、雞蛋。
盡管已經過了3年時間,但由于前期的投入基礎建設較大,現在的收益幾乎也為零,即便零星地賣點豬肉,除開費用,只能保本,目的是想在朋友圈子試試反應。現在汪旭的微信群迅速增加到200人,大都是這股“豬肉香”引來的,下一步他將利用市場化的營銷手段,同時吸引合伙人和風投加入其隊伍。
其中,汪旭的干法如下:
1、采用直供:直供的好處就是可以直接與消費者互動,并反饋信息。汪旭采用直供方式,把豬肉直接送到消費者手里,讓消費者能信任自己的產品,并加強互動與交流。
2、采用預售制。預售制的好處,精準投放產品,并恩能夠快速收回成本。
汪旭通過預售制可以把控好整個產業鏈,并制定服務客戶的機制,在生產、銷售上進行平衡。
3、社群營銷。汪旭把對自己豬肉感興趣的朋友拉到同一個微信群里,把群當做一個窗口,發布產品信息,加強與用戶的信任度,從而提高品牌粘連。
三、打造生態豬肉品牌,獲得消費者信任
汪旭將全部身心投入打造自己的生態豬肉品牌上來,在他的努力下,他養的生態豬逐漸獲得武漢市民的認可。
同時,汪旭在麻城注冊了兩家公司,一家是“麻城市小時候農場專業合作社”,另一家是“湖北宜耕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沖著生態綠色初衷,除了品種上選擇黑土豬外,他用米糠、紅薯、南瓜等粗糧喂養,豬哪怕是病死也不愿用抗生素。
熊翼,一位37歲的家庭主婦,自從加入了汪旭的微信群,每個月都要訂購幾回豬排、豬肝和豬血,每次送貨到家都已切好,做菜很方便,家里人也越來越喜歡。而價格,她也能接受,跟超市里賣的中糧、家佳康的豬肉,高不了多少。
花了3年的心血,汪旭的生態豬終于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在農業領域,努力終究是有回報的。
對于此,汪旭的干法如下:
1、用公司當做背書。汪旭成立合作社和農業公司,以公司當做背書,提高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組建公司才能更好的服務用戶。
2、打造個性化品牌“小時候”。品牌是溢價的利劍。
汪旭期望打造一款生態豬肉品牌——小時候,并通過這個品牌告訴用戶:安全、健康的豬肉,引起共鳴,從而提高用戶的信任度。
3、提高用戶體驗。做品牌的關鍵就是增加用戶信任。
因此,汪旭借助微信群增進用戶的互動,消除鼓勵,并在用戶體驗上發力,站在用戶思考產品和服務。
四、耐心+初心=成功
汪旭養豬從品種開始就選擇了土種,因此豬的長勢慢,肥肉多;不喂激素飼料,不僅僅使出欄周期從140天左右變為320天,還降低了豬的存活率,增加了豬的折損率;不打抗生素,有些重病豬就無法徹底根治,只能淘汰。
這些舉動,在當地追求出欄率、出肉率的普通養殖戶眼里,曾被當作笑話傳播。3年后的今天,他的農場也依舊沒有盈利,但是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創業初心。
現在,養殖戶對他的態度也開始變得復雜。從當初的嘲笑和不理解到今天的認可,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養殖戶在私下里給汪旭算了一筆賬:“我們喂兩茬豬出欄,他只能喂一茬。一頭220斤左右的毛豬,我們賣給販子的價格9元多一斤,而他能夠精細屠宰分割,以一斤二三十元的價格賣到城里,這點讓我們很佩服。”一些養殖戶表示,“如果真的有市場需求,我們也愿意那樣養”。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汪旭一樣,能不以盈利為目的去養殖,而且還是養差異化的生態豬,這在麻城來說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這個嘗試可能給你帶來機遇,但也可能讓你一年甚至幾年的辛苦白費。
如今的汪旭,褪去了創業明星的光環,實實在在的搞起了養殖,沒有了頻繁的應酬、宴請,也不需要揣摩各色人等的心思,現在的他過得很簡單但也很充實。
農業與銷售不一樣,多投入一點就會有體現,產值取決于付出,王旭的農場從無到有,從一片荒山到現在初具規模,再想到能讓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有肉味的豬肉,現在的汪旭可以說是信心滿滿。
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他的農場定能披荊斬棘,一路向前,他的“小時候”品牌生態豬也必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餐桌上。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