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封面人物:果樂樂創始人兼CEO 陳功偉)
三農日報第361期
今日名言: 你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你做所有事的方式,思維決定行為, 行為決定結果?!?/span>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AI進軍農作物病害檢測
AI監測病蟲害主要指利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技術,采用特定的計算機算法和模型,對農業病蟲害發生的光譜或圖像信號進行挖掘,獲得有效的數據特征,實現對病蟲害情況的實時識別和鑒定的過程。
以往,病蟲害的檢測需要人工巡視,而且一旦發現不及時,就容易導致農作物大片死亡。通過AI圖像識別技術的引入,可以不停拍照和比對,提供不間斷的監測和預報,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美國和墨西哥農場AI實際應用結果顯示,農產品每周的收成提高了2%—4%。
2、全面提升中藥材品質是關鍵
當前,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333萬公頃,在中醫常用的600多種藥材中,約300種實現了人工種養。專家認為,提升中醫藥產品的質量水平,必須從控制和提升源頭藥材質量做起。一方面要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嚴格把控藥材質量;另一方面要強化管理,保護種植地自然環境和種植環境。
3、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技術世界首創
日前,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和揚州大學合作研發的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技術列入2018年農業農村部十大引領性技術。目前,已累計推廣應用3萬多畝。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技術在世界上首創了油菜毯狀苗育苗技術和高效移栽機械,改變了傳統人工裸苗移栽方式,創造了毯狀苗帶土對縫插栽的方式。
其突出優點一是效率高;二是對土壤適應性強;三是產量高,綜合效益好。
4、我國大豆產量減少 明年種植面積有望擴大
近日,黑龍江省2018年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發放工作正式啟動。今年,黑龍江大豆補貼高達320元/畝。分析師張瑾節認為,面對大豆與其他作物補貼的巨大差異,明年大豆的種植面積大概率會有所增長,玉米面積下降的同時有可能水稻種植面積也將下降,但由于水稻種植收益總體高于玉米及大豆,預計水稻面積下降的總量仍然有限。根據玉米與水稻的種植利潤,初步預判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空間500-800萬畝,增幅在10%-15%。
「地方大動作」
5、廣東每年擬整合10億元扶持百鎮千村
對于《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方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透露,在整合資金投入方面,未來廣東省將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支持,整合省級鄉村振興專項,計劃每年整合資金10億元,每年扶持100個鎮、1000個村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創新資金撥付方式,項目資金直接撥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等實施主體,加快資金使用進度?!鳖櫺覀フf。
6、重慶:3年融資2億用于土地宜機化整治
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產業布局,重慶市將引導社會資本3年融資2億元,用于10萬畝以上土地宜機化整治建設。重點引導土地宜機化整治整村整鎮(鄉)推進項目和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招商引資、農村“三變”改革、農業示范項目通過社會融資的方式開展土地宜機化整治建設。
7、青島不存在轉基因作物種植
11月26日,山東青島市農委副主任張永昌,就市民提出的土地確權、轉基因農作物等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張永昌表示,青島市對轉基因種子的管理很嚴格,目前青島不存在轉基因種子的種植問題。
據了解,如果市民想要種植轉基因農作物,需要到國家農業部和省農業廳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由青島市農委進行管理。張永昌明確表示,目前青島市地域內沒有已經經過審批的轉基因農作物的生產。
8、海南擬建17家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
11月26日,從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海南省擬創建17家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旨在不斷提升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全面提升畜牧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加快推進畜牧業現代化。
據介紹,示范場是指以標準化、現代化生產為核心,以生產高效、環境友好、產品安全、管理先進等為創建標準,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經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認可公布的畜禽規模養殖場。
9、河南公布首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近日,河南省高標準糧田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于公布2018年河南省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名單的通知》,認定思念速凍食品、平安種業、懷山堂懷藥、伊賽肉牛、豐之源核桃、金豫南面業等163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為首批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據悉,2017年,國家六部委聯合下發了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并明確了試點省份,河南省是試點之一。
10、北京育鱘魚苗種占全國七成以上
在日前舉行的鱘魚、鮭鱒魚產業發展形勢研討會上獲悉,北京鱘魚、鮭鱒魚種業實現較快發展,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目前,京育鱘魚苗種產量占全國的70%以上,鮭鱒魚苗種產量也占國內的30%左右。
據了解,近年來,市鱘魚、鮭鱒魚創新團隊圍繞提高鱘魚、鮭鱒魚育種技術、“三節兩高”技術、環保和節能減排技術、產品開發技術的研究攻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集成了鱘魚池塘微流水綜合養殖技術,采用水生植物種養、魚類混養模式,結合液氧增氧技術,放養密度增加50%,生長速度可提高15%以上,節水率達到10%至15%。
「產業新勢力」
11、未來生物農藥的發展已經是必然趨勢
生物農藥行業分析表示,由于近年來農業發展速度過快,農藥研發和施用技術沒有跟上,導致對自然環境的危害逐漸加大,新型安全高效綠色農藥的發展迫在眉睫,生物農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未來生物農藥的發展已經是必然趨勢。
12、中國食用菌行業迅猛發展 企業需實現智能化突圍新跨越
截止到目前,我國食用菌產量仍在持續增長,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產品附加值不斷增加,發展勢頭良好,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反之我們也必須正視當前行業的現狀:市場競爭白刃化、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水平較低、產品總體供過于求、生產升本節節攀升、技術研發相對落后、新型栽培基質開發不足、環保政策趨緊、品牌價值影響力薄弱等問題。
對此,中國工程學院院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表示,在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企業要以現代農業和大健康產業需求為導向,從四個方面入手:更新換代設備、優化升級品種、提高產品附加值、細分產品渠道。
13、智慧農業生產環節四大應用場景分析:數據平臺服務占比最大
智慧農業生產環節的四大應用場景分別是:數據平臺服務、無人機植保、精細化養殖、農機自動駕駛。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數據平臺服務在智慧農業生產環節應用場景中占比最高,占比為40%。無人機植保在智慧農業生產環節中其占比為35%。精細化養殖在智慧農業生產環節中則占15%。農機自動駕駛在智慧農業生產環節中占10%。
14、中科院:找到水稻硒轉運有效途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成才課題組和河南科技大學教授張聯合在一項研究中找到了提高水稻根中硒向莖葉轉運的有效途徑,為富硒水稻品種的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雜志》。
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水稻根中的硒代蛋氨酸能通過肽轉運蛋白家族成員中的一個硝酸鹽轉運蛋白吸收和轉運,將編碼該轉運子的基因在水稻中過量表達可顯著提高根中硒向莖葉轉運,尤其該基因在維管組織中表達時,能大幅度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該成果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水稻吸收亞硒酸鹽后難于轉運的難題。
「公司」
15、食恪生鮮:用技術創新生鮮新零售才是正確姿勢
食恪生鮮:科技將是生鮮新零售的唯一驅動力,用科技提升消費者體驗,用智能零售賦能食品安全與健康,將是生鮮新零售的根本。放眼整個零售行業來看,技術也在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不可或缺。
據悉,食恪生鮮是依靠全球豐富的產地供應商及食客買手為消費者提供新鮮、健康、優質產品的O2O生鮮平臺。致力于提供健康、綠色、優質的生鮮產品和一站式生鮮服務。
16、快消黑馬1號生活入局社區拼團:社群+會員制
廣東1號生活日前上線了社區電商平臺,定位點包括其旗下云兜便利店、對米便利店和對米生活超市的門店,1號生活CEO譚小平表示平臺的“全品類產品支持社區團購”。
值得注意的是,名為“1號生活會員卡”的小程序功能不止于社區拼團,它定位在為會員服務的電商平臺,采取30分鐘送貨到家的方式。
「新商機」
17、秸稈"變廢為寶"降解成為肥料
一種零售價每斤25元至30元之間的大球蓋菇,出現在上海菜市。
上海林地菌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青恩:“這些大球蓋菇是一種‘不吃腐木吃秸稈’的草腐菌。通過食用菌菌絲與秸稈搭配,使得秸稈“變廢為寶”,自然發酵、經過生物降解后成為“機料”,這樣培育而出的大球蓋菇有了松茸的口感。”
通過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轉換大球蓋菇,廢菌渣還林還田改良土壤,實現了“林下食用菌生態種植模式”。
“今年,崇明區的18噸稻秸稈有了新去處。”李青恩說,以平均一平方米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就需要秸稈50到70公斤,按500畝種植面積計算,理論上可以“消化”2萬畝水稻所產生的秸稈。今年,林地菌業基地將以150元每草捆(400多公斤)的價格向崇明區農戶收購秸稈,用于大球蓋菇的規?;N植。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7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