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作者:馬云華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2019年養殖經營已經迎來新舊交替。京東、阿里布局Ai養豬,溫氏、大北農、新希望布局規模化養殖。
未來誰才是養殖行業的王者?應該屬于創新者。
在傳統農業領域打拼,創新更是成為你取勝市場、干掉競爭對手、引得用戶的關鍵。
無創新,不農業。
但,也有人會問題養豬、養雞、養牛、養羊...這些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行業如何去創新。
有一句話:跳出誤區,擦亮眼睛。
3大養殖創新方向
永遠記住:創新不是顛覆!在傳統養殖行業,我們覺得至少有3點可以去突破:
1、經營模式創新
啥叫經營模式創新?經營模式創新就是從經營的角度來創新。比如,你原來是自己養豬,通過經營模式創新,把養豬場當做盤子通過互聯網眾籌模式,邀請用戶一起來養豬,自己從主人變成豬場的服務者。
2、技術創新模式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改變養殖技術或者養殖品種,從而贏得市場的主動性。比如,飼料養雞變成林下養雞,從工業養雞變成生態養雞。
3、產業創新模式
所謂產業創新就是站在產業的角度去設計創新模式,尤其是產業跨界、產業融合方向等都值得借鑒。比如,魚菜共生、鴨稻共生、立體種植等...通過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的模式,從而刺激兩個產業的相互發展。
7個養殖模式 可以復制
或許,有人也會說,經營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模式都太費錢,下來這7個模式創新,我相信每一個農業人都可以學習和借鑒,而且成本極低。
1、養豬+休閑農業
養豬+休閑農業就是以“豬”為中心嫁接休閑農業的模式,從而帶動豬肉的銷售和品牌發展。
良作工坊農業文創館,是臺灣第一家以豬為題元素的文創館。創始人吳昆民把企業鏈條打造為“6級產業”,1級生產 ╳ 2級流通 ╳ 3級服務,整個企業形成了豬肉生產、加工、產品營銷、文創體驗等完整的產業鏈,年營業額約4億多人民幣。
吳昆民以豬為中心建設豬文化主題展覽介紹養豬、殺豬、香腸加工等全過程,工場設計了各種各樣可愛的豬公仔以供參觀者合影、還有垂直食肆餐廳。直接將工場里產出的優質豬肉,烹飪給游客食用、另外究市集售賣新鮮的分切豬肉以及加工肉品,也可以做成禮盒包裝做伴手禮。
2、“寄養”模式
這套模式等同于訂單農業。養殖戶可以借助“寄養”模式獲得自身的營收。
天賜村在富溪鄉政府引導下,通過由合作社統一提供小牛,再統一收購成年牛,農戶向信用社貸款以零風險零投入的模式養牛,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發展的養殖道路——“黃牛寄養”模式。
這種牛養起來方便,只需用當地的谷草、玉米稈、菜籽稈等干草喂食,一天兩次,絲毫不費功夫,并且有專門的合作社統一提供小牛,統一收購。
這種牛一年能長到1000斤左右,按市場價每斤15元計算,除去成本,一頭牛最少能掙4000元。
3、眾籌養雞
眾籌養殖模式借助眾籌模式來進行養殖,這是經營模式的巨變。
袁靈敏放棄淘寶生意做起來土雞養殖的事業。2012年,袁靈敏在深圳承包了一片荔枝園開始養土雞。本想靠論壇發帖、寫博客可以銷售出去,但1年后沒有知名度、沒有品牌,沒有人相信,他的土雞也賣不動。
袁靈敏想到“眾籌”,想把這模式復制到養雞上,并發布《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而且得到網友的支持,籌集到資金后,她最終決定把土雞養殖基地建在江西。2013年10月1日,我帶著眾多網友的信任和預付款,開始了第一批1100只土雞的養殖,2014年3月8日開始了第二批2200只土雞的養殖。截至2014年11月6日,我的“眾籌農場”共獲得122位網友350,850元的支持、眾籌者可以獲得農場自產土雞和土雞蛋,還有部分收益。
4、循環養殖
循環養殖已經成為這幾年養殖的主流模式。所謂循環養殖就是把養殖業和種植業堪稱一個主體相互支撐。
復員返鄉創業者王建東就是采用循環養殖模式。王建東用秸稈喂牛,牛糞則成為蚯蚓的糧食。養殖的蚯蚓除了做藥材,還可做雞飼料。產出的雞蛋不但營養價值高,還有藥用價值;蚯蚓的糞便還是高檔綠色肥料,施到葡萄園里,產出有機綠色產品。
這樣農場里不僅蚯蚓能賣錢,牛糞是自家產的,要是賣最多一噸20元,而一噸蚯蚓糞能賣500元至800元。要是充分利用起蚯蚓和蚯蚓肥,利潤更可觀。
5、茶園養雞
茶園養雞模式也是生態農業模式,對茶園和雞都有幫助,而且還獲得雙倍收益。當然,茶園養雞模式還可以復制到林下養雞等。
58歲的袁翠華曾是下放知青,當過工人,后來養雞,并且搞特種雞養殖。為實現生態鏈的循環利用,她又承包500畝荒山種植茶樹,嘗試雞茶混“養”。
經過一系列科學創新,袁翠華開始嘗到甜頭,“一年節省成本近半。”目前,她的養殖場有4萬只土雞,每只可賣40元,土雞蛋價格是普通雞蛋的2到3倍,市場供不應求。今年僅這一項純收入就有80萬元。
6、高樓養豬
高樓養豬算得上循環農業的經典案例了。高樓養豬可以解決規模化和循環生態、環保等問題,核心是降低養豬成本,提高養豬收益。
據悉,該豬場位于廣西,是由私企蓋的,樓高有7層,具體位置在貴港市亞計山,遠離村莊,建在山上,距離貴港較近。除了這兩棟,還有一棟13層的高樓正在建設,也將用來養豬。據說,每層可養1000頭豬,可大大節約養豬占地面積,但建筑比單層農場略貴。
隨著養豬工業化之后,黑龍江、浙江、河北、遼寧、福建等多地都出現了真正的高樓養豬。比如,河北玉田縣的興田園生態農場,這座8層樓的豬場占地面積僅12畝,但是年出欄生豬10萬頭。
7、鴨稻共生
鴨稻共生模式也是生態農業模式的經典案例。就是在水稻栽后活棵至抽穗階段將鴨子圈養在成片的水稻田中,共同生長發育。稻田為鴨子的生長提供食物、水域、遮蔭等生活條件,養育鴨子;鴨子的活動為水稻生長除草、滅蟲、施肥、刺激、松土等,養護水稻,兩者互惠互利,相得益彰。
張妹是上海葉榭鎮同建村的黨總支書記,為了保護耕地土壤,生產出安全健康的農產品,同時幫助農民增收,她發動民建立起了第一個“鴨稻共生”綠色生產基地,采用鴨稻共生模式后,水稻品質和產量雙豐收,同時,她的收益還來自鴨子。
未來養殖創新屬于這2類人
其實,養殖行業創新不是我們去做顛覆,而是我們要學會尊重。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一、不要為了改變而去改變的人
改變或者是好事,但滿目的改變也會讓好事變成壞事。在農業領域創新不一定要拼命去做創新或者改變,而是站在現在看未來。
尤其是看農業的政策。搞養殖的人不去關心政策,不關心趨勢,我勸你還是別干了。
在國家政策上,幾乎每一個政策都會涉及到養殖的發展與趨勢。比如,環保政策、生態農業政策、產業融合、休閑農業、土地改革等等這些都直接或者間接影響養殖業的未來趨勢。
作為養豬戶的改變應該圍繞著各類農業政策去思考我們的經營模式和業務模式,如此才不會迷路。
二、敬畏自然的人
搞養殖要敬畏自然,我們的收益不是來自豬雞牛羊本身,我們的收益可能還來自大自然的回報。
搞養豬必須要圍繞著環境保護、自然規律來開展,才不會被大自然拋棄。
國家層面倡導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模式都是在引導養殖戶敬畏自然,合理保護自然資源。
總結一下,養殖創新不僅僅是去顛覆,還要學歷尊重。更核心的就是理解國家各類農業政策,從政策中發展創新的機會和趨勢。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