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萬物土中生,土壤是農業之基,是人類及動植物生存、繁衍生息的依靠。由于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導致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等問題異常嚴重,土壤有機質被大量消耗,缺少大量中微量元素,土壤平衡被打破,重金屬超標……
會議現場
為有效解決當前農田土壤與養分資源化配置、土壤培肥與污染治理等問題,提高作物產量、保障農產品品質、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12月28日,由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主辦、北京京農克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有機農業專業委員會,寰域雅迪(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農業新媒體聯盟,新農資360網,土壤改良及修復微信公眾號承辦的“2019土壤改良及修復與新型肥料應用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辦。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質檢中心主任李俊、耕地質量檢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榮,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原所長王道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趙秉強、張樹清,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農業區劃研究所研肥料評審登記管理處處長閆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胡樹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徐明崗以及來自土壤及修復、新型肥料研發的科研機構、科研院所、生產企業、經銷商、種植戶等100余人與會。
土壤環境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王道龍
隨著人口的增長,人類對糧食和農產品需求增多,只有加快新型肥料的發展速度,才能保證農業生產沿著高產、優質、低耗和高效的方向發展。王道龍指出,當前土壤調理劑、微生物肥、肥料增效劑等新型功能性肥料品種多樣,產品質量和效果都很好。希望借助此次交流會,能推動新技術的應用,為企業發展增加新動力,從而推動土壤健康和新型肥料的應用,助力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
劉建明
化學肥料的過量投入導致土壤酸化、板結、重金屬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受污染等耕地面積約1.5億畝,占耕地面積10%以上。因此,土壤修復調理迫在眉睫。劉建明認為,土壤修復改良可通過礦物質技術、有機質技術和微生物技術三大途徑進行,以土壤調理劑、有機肥、微生物肥等為代表等產品是當下土壤修復的首要選擇。
胡樹文
據統計,我國鹽堿地面積約3500萬公頃,其中1400萬公頃可改造利用。胡樹文為與會者介紹鹽堿土壤生態修復技術。他指出,鹽堿地土壤改良不僅是農民豐產增收、實現脫貧的迫切需求,也是國家新增優質土地的重要途徑。
徐明崗
耕地質量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提升耕地質量是促進糧食安全生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徐明崗指出,歐美國家糧食產量70%-80%靠基礎地力,而我國耕地基礎地力對糧食的貢獻率僅為50%,遠遠低于歐美國家。隨后,他與會者分析我國耕地質量主要問題和紅壤酸化的特征,并提出具體防控措施。
李榮
李榮進一步指出,耕地質量保護提升、退化土壤修復和污染土壤治理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焦點,耕地質量紅線越加重要。當前我國耕地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管理缺位、錯位、越位、混亂等問題,并強調,統籌耕地質量保護和環境修復治理問題,一定要統一建立建設、修復、治理模式。
新型肥料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李俊
在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微生物肥料因其多功能和環境友好等特點,成為不可或缺的新型肥料產品。李俊在《微生物肥料產業技術發展及展望》報告中指出,微生物能產生代謝產物,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減輕土壤板結,在農業生產中扮演營養師、治療師、清潔師、造就師等多重角色。研發和應用微生物肥料是發展綠色農業的必然選擇,是農業新的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
張樹清
循環生態、綠色有機農業是當前農業發展的主旋律,推動農業“減肥”“增綠”已成為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張樹清在《肥料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中指出,化肥是保障糧食安全不可替代的支撐因素,確保糧食穩產、高產離不開化肥。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對綠色農業、有機農產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有機+無機+生物”將成為我國肥料行業和科學施肥的發展方向。
趙秉強
近年來,全球化肥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化肥行業盈利低、產能過剩,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如何把握化肥產業的創新方向?趙秉強在《化肥品創新的理論、技術策略和產業途徑》報告中為與會者做出解答。他認為,產品創新只有通過肥料營養功能、根系吸收功能和土壤環境功能的系統改善,實現對“肥料-作物-土壤”的綜合調控,才能大幅提高肥料的綜合利用率;未來5-10年,農用常規尿素、磷銨、復合肥、水溶肥等將全面升級為有效養分高效化的綠色產品;大產能、低成本、效果好、使用技術簡便的綠色高效增值肥料將為我國化肥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做出重要貢獻。
閆湘
對于新型肥料來說,沒有標準就意味著無法評估生產的產品能否面世。中國農科院農業資劃所肥料評審登記管理處處長閆湘從肥料登記管理制度沿革、登記目錄和程序、標準體系和要求等方面出發,為與會者詳細解讀新型肥料及土壤調理劑登記管理及審批要求。
左上:燕國勝 右上:孔 波
左下:閆 華 右下:才宏瑩
隨著土壤健康問題日漸受到重視,新型肥料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該行業,分享巨大的市場蛋糕。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燕國勝為與會者分析肥料行業的需求變化,介紹土壤障礙大三元修復產品的特點與應用技術;山東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波介紹生物刺激素的類別、發展趨勢以及新型生物刺激素ZNC的研究應用;江蘇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華介紹公司的技術優勢和商業運營模式;北京京農克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才宏瑩介紹菌美多的特點、優勢以及在不同作物上的應用效果。他們直言,作為新型肥料生產企業,一定會堅守行業責任,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把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環境友好型產品,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