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2017年養殖行業遭遇政策高壓,一大批養殖戶將會倒下。
其實,農資行業也差不多。環保、高科技、轉型成為未來農資行業三大門檻,跨不過去就要跌倒,永遠爬不起來的跌倒。
環保
農產品安全、農業資源保護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層面的問題,國家及各部委高度重視。
早在2015年農業部關于印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該《通知》的主要目標2020年,初步建立科學施肥管理和技術體系,科學施肥水平明顯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將化肥使用量年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2017年可謂是農藥行業政策之年。繼今年6月1日新《農藥管理條例》出臺和8月1日五大配套規章正式實行之后,農業部日前又公布了關于登記、生產、農藥標簽二維碼的4條實施細則,更多的實施細則也將很快落地。
同時,2019年8月份由環保部、發改委等16個部門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已于8月18日開始實施,要求“2+26”個城市全面完成《大氣十條》考核指標。其中,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涉 VOCs 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這意味著28個城市將有一大批農藥企業面臨停產。這意味著28個城市將有一大批農藥企業面臨停產。
因此,面對環保高壓、政策監管之下,未來3類企業必將倒閉:
1、沒有研發能力的企業
從國家各項政策頒布來看,國家希望農藥、化肥生產企業努力改變生產方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如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呢?科技創新就是關鍵的一環。但數據,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研發投入比例占銷售收入的不足1%,遠低于跨國農藥公司的6%~10%。同時,全國36.6萬家農藥經營單位,其中90%分布在鄉村,超過50%的農藥經營人員文化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指導農民科學安全用藥。
2、不重視環保的企業
專家分析,環保督查常態化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與其說企業不想做好環保,不如說很多企業缺少精力、人力、財力去落實環保要求。
雖然,很多上市企業,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都是上億元,高昂的處理費用,規模以下企業根本無法承擔。
去年在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起草的農藥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又提出,到2020年農藥企業數量要減少30%,環保就是最有力的抓手。最終實現淘汰一批、整改一批、規范一批的目的。
3、不懂農藥和經營的經銷商
2017農藥新《條例》指出,一方面設立農藥經營許可,明確農藥經營者應當具備農藥和病蟲害防治專業知識,能正確說明農藥的使用范圍、方法和劑量等,有望一舉改變過去不懂農藥還能賣農藥、推薦農民用藥的情況。
同時,新《條例》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堪稱史上最嚴。
條例明確對無證生產經營、生產經營假劣農藥等違法行為,將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和相應的農藥登記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等食用農產品的,規定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高科技
高科技已經成為農資行業的一把利劍。尤其是,種植和養殖行業,高科技的運用比例已經逐步提升。
時下,農業機器人、植保無人機投入將會裂變農業格局面,也改變農資行業的格局。
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用農業機器人來代替人力進行農業生產,有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相比人類,機器人具有勞作成本低,標準化程度高的優勢。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王玲所在的團隊研發出一種機器人,不僅可以采摘棉花,還能迅速、準確地判斷出籽棉的品級。
北京一家植保公司與意大利、西班牙合作生產的會噴霧打藥的機器人,可以節省大批的勞力成本,還提高打農藥的精準度。
同時,這幾年中國種植戶利用植保無人機比重也節節攀升。植保無人機除了打農藥、監測之外,還能種田。
據《人民網》報道,位于日本東京的一家名為“Drone Japan”的公司正在日本試驗利用無人機協助栽培大米的新一代現代化農業項目“無人機大米項目”。
該“無人機大米項目”的具體做法是,在水田上空飛行搭載了攝像頭的無人機,對稻米的生長狀況、用水、收貨時期等進行緊密跟蹤分析的精密式栽培。此做法就是不適用化肥與農藥就能種植優質的大米,目前在日本7大區域的種植戶參與了該項目。此產品向海外富裕階層而栽培生產的。目前,在日本國內主要以郵購方式出售袋裝大米。
當然,高科技的普及也會淘汰兩類人:
第一類、農民
尤其是農業機器人的普及,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迫使種植基地或者種植企業減少雇傭農民的數量。
同時,有文化、懂科技的高級農民將會大受歡迎。
第二類、傳統的農資經銷商
新時代之下,種植大戶需要農資經銷商不僅賣農藥、更要為其提供完整的種植解決方案。
因此,只會坐店賣農藥的傳統經銷商必將會被種植戶拋棄。
轉型
其實,轉型是雙向的。一些企業主動轉型,這樣的企業適應能力會更強,因為他有充分的準備。另一些企業是被迫轉型,他們會迫于生產的壓力而轉型,因此會因資源準備不足而導致失敗。
所以,農資企業的轉型困難重重。順者成功,不順者失敗。從歷來的轉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轉型的企業都具備3個原因:
1、內部原因
生產結構是農資企業轉型內部原因的關鍵,因企業結構負重或者不平衡,導致成本增加,效率低下。
因此,進行企業內部結構調整與轉型勢在必行。
所謂內部結構轉型一般有2種:第一種放棄不熟悉的業務或者外包給其他企業;第二種直接砍掉不盈利的項目。
2、政策原因
政策因素是導致企業轉型的核動力。因政策生、因政策死的農資項目是農資行業的一大特色。
這幾年,國家相繼頒布政策、法規給農資行業帶來的陣痛會比較大,有些企業因政策而倒閉的比比皆是。
3、競爭原因
這個時代就是“合則生”時代!融合成為農資行業的關鍵詞。
農藥、化肥企業與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物流公司的跨界與合作案例已經影響到未來的農資行業發展趨勢。
那么,未來轉型的方向如何呢?我認為有2個方向:
1、產品轉型
農藥新規發布后,對農藥使用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農藥化肥產品將會成為企業改革的重點。
同時,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大,水肥系產品、生物農藥將會成為未來農資產品的新趨勢。
2、從生產商轉型服務商
植保服務、農技服務已經被農業部重點扶持。同時,種植戶對農資企業的需求不僅僅賣,而且還要其提供解整體的植保決方案。
因此,農資生產企業必要從只管生產的企業轉型成農資服務上,為用戶提供種植、銷售整個產業鏈上的服務。
當然,未來農資行業必將發生聚變,但生產端、技術端、銷售端、服務端的市場機會都是千億級。
挑戰也是機會!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8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