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封面人物:圣元國際集團董事長 張亮
三農日報第568期
今日名言:寧愿做過了后悔,也不要錯過了后悔。——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中央廚房+門店”將成為餐飲行業發展趨勢
“中央廚房+門店”的標準化餐飲連鎖經營模式已經成為國內餐飲行業今后的發展趨勢,我國已有超過70%的連鎖餐飲企業自建了中央廚房,且各連鎖餐飲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實行了標準化的生產,是餐飲連鎖企業實現高水平規模效應的必要配置。
2、數據顯示:功能農業潛力巨大
從種種數據來看,發展經濟、方便,適合長期食用的富硒食品已經勢在必行。根據我國著名土壤科學家、中科院院士趙其國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功能農產品將有80-100種,產值達1000億元。功能農業是一片潛力巨大的新藍海。對于農民、農業企業、投資機構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戰略機遇。
「地方大動作」
3、皖滬深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合作
日前,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協會、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與安徽省旅行社協會簽約。
簽約后,皖滬兩地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深化休閑農業合作,推進產品對接、服務對接,強化市場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享,加快推動安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
4、廣西貴港:主打“富硒牌”農業
據有關權威部門檢測,貴港市77.05%的土壤為富硒土壤,是目前中國富硒土壤含量較高、最連片、最具有開發富硒農產品的優質地區之一。近年來,貴港市港南區充分發揮富硒資源的優勢,精心打造以富硒農業為特色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特色現代特色農業示范示范點,當地“富硒牌”農產品逐漸走俏市場。
「產業新勢力」
5、數據:農產品冷鏈決定最終差異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11%左右、20%以上、8%、10%。而在發達國家,果蔬損失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其中,美國由于農產品全產業鏈以冷鏈物流為支撐,果蔬從田間到餐桌過程中的損耗率僅有1%-2%。可見,易腐農產品冷鏈應用率的差距,決定了農產品最終效益的差異。
6、農業經理人的缺口將繼續擴大
未來,農業經理人的缺口將繼續擴大。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將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發展。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對農業經理人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50萬人左右;勞動分工將更加精細化。當下,農業經理人的職業活動領域過于寬泛。隨著規模化經營的規模擴大和精度提高,職業內部可能會細化勞動分工,形成生產管理、銷售管理等職位;在這兩個趨勢的驅動下,農業經理人的年收入水平將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同時,隨著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農業經理人的室外工作時間將有所減少,勞動強度也將有所降低。
7、評估:“可持續集約化”可降低農民成本
根據五個國家的17位科學家的全球評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農場采用了更環保的做法,同時繼續保持高效。研究人員分析了使用某種形式的“可持續集約化”的農場,包括有機農業,利用土地,水,生物多樣性,勞動力,知識和技術來種植作物并減少農藥污染,土壤等環境影響。侵蝕和溫室氣體排放。研究人員在“自然可持續發展 ”雜志上撰文估計,世界上近十分之一的農田正處于某種形式的可持續集約化狀態,往往會產生戲劇性的結果。他們已經看到,新的做法可以提高生產力,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同時降低農民的成本。
8、休閑農業呈現的四大特點
中國農村雜志社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美麗鄉村休閑農業呈現幾個特點,一是結構布局不斷優化,涌現出一批經營規模大、鄉土氣息濃的農家樂聚集村,特色鮮明、服務優異的休閑農莊(園區),功能多樣、產業融合的田園綜合體和特色小鎮。二是融合發展漸成趨勢,“農業+旅游”、“農業+教育、“農業+文化”、“農業+康養”深度融合。三是發展模式不斷豐富,推動“五變”轉化,圍繞“田園變公園、農區變景區、勞動變運動、民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經營主體挖掘鄉間塵封的遺存,喚醒鄉村沉睡的資源,健全產業利益分享的機制,讓農民實現沒有收獲就有收益。四是農民就業收入增加,一方面讓更多的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另一方面也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9、報告:農業科技公司偏愛大數據領域
報告顯示,農業科技公司極度偏愛大數據領域,這類公司的領域通常也包含了物聯網、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術。同時,生物科技和生鮮電商的也不遜色。
10、報告:中國農產品市場體系仍不成熟
報告也指出,我國農產品市場經常表現出來數量、價格的劇烈波動,這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產品市場體系仍然不成熟。中國農業展覽協會農產品電商工作委員會會長洪濤表示,在談到中國農業發展時,經常說“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直到近年來才提到“四靠改革”,但是總是不提“五靠市場”。農產品市場基礎地位有待進一步提高,要通過市場的基礎配置作用,加上政府宏觀調控,才能更好發展。
「公司情報」
11、安徽農墾集團正式加入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聯盟
近日,安徽農墾集團作為安徽省屬國有唯一農業企業,正式加入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聯盟。
聯盟由滬蘇浙皖農業農村部門發起成立,是旨在推動長三角地區現代農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跨區域合作組織。聯盟將開展綠色農產品合作、共建農產品加工聯合體和農產品加工區、建設一批農產品物流基地和重要農產品物流產業項目、產三角農產品品牌和區域公共品牌推介、農業科技交流等。這對于安徽農墾致力打造長三角大糧倉、大廚房和大菜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12、海大集團副總裁操作失誤導致減持超額
12月23日,主營水產飼料的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及董事會秘書黃志健完成13.7萬股的減持計劃,并因實際減持股份超出原定計劃進行致歉。
海大集團指出,本次的超額減持屬于失誤操作,超出的348股共涉及交易金額約1.15萬元,占本次減持總金額的0.25%。黃志健發現上述超額減持情況后,已主動向監管機構及海大集團提交說明,將本次其超額減持交易款1.15萬元上繳歸海大集團所有,并對此深表歉意。
13、福州市面粉公司與中糧集團合作投資面粉產業總投資3.8億元
日前,福州市面粉公司與中糧集團旗下中糧糧谷投資有限公司合資項目簽約儀式在福州舉行。
此次合作,雙方共同設立合資公司,總投資3.8億元,擴建產能,日加工小麥900噸,主營小麥加工、倉儲物流、糧食貿易、批發零售等業務,提供更加優質的糧油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轉變的糧油消費需求。
「觀點」
14、證券:生豬生產:豬飼料和豬疫苗
俗話說“豬糧安天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全面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都出臺了文件,細化了生豬生產扶持政策,形成了恢復生豬生產的強大推動力。平安證券首席投顧李信軍表示,生豬生產主要涉及兩個方面:豬飼料和豬疫苗。
15、朱丹蓬:生鮮最大問題是前期投入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生鮮電商最大的問題是前期投入太大,投資周期太長,所以風險非常高。95%以上的生鮮電商都是虧損,主要原因是運營模式的同質化、服務同質化和產品同質化,企業需要在產品、資源及服務體系上形成差異化,但這跟成本是掛鉤的,目前很多資本正在收縮,所以很多新進企業結局應該都不太好。
16、劉國清:農機板塊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太平洋證券劉國清認為,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經之路,未來重點投資領域有望向農村傾斜,農機板塊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新知」
17、什么是過程農業?
據了解,過程農業是借鑒過程工業和全過程管理學的經驗,以投入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以及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以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管理為基本思路,注重和強調產品從數量到質量的精細化管理,是一種以農業全產業、全過程的綠色化、智能化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8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