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綠色農業本質上是一種高質量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發展綠色農業對于我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愿景以及“30·60”碳減排中長期目標都至關重要。近幾十年來,我國的農業發展有效地保證了糧食安全,但仍然面臨著農業資源過度開發、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地下水超采、農業內外源污染相互疊加以及部分領域碳排放高等問題。要通過發展綠色農業來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更加精準地向種植業、養殖業、三產融合、農機裝備、污染防治和新型主體培育等關鍵領域的綠色農業活動配置充足的金融資源,引導傳統農業向綠色低碳模式轉型。
當前,綠色金融支持綠色農業的方式逐步多樣化,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等綠色金融產品,以及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模式和金融科技等載體。參與方包括銀行、保險機構、多邊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金融科技公司等各類主體。參考國外金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案例經驗,我國應該繼續深入研究綠色農業融資主體的融資需求,大力發掘供應鏈金融和金融科技助力綠色金融產品的勢能,積極進行產品與服務創新以更有效地滿足綠色農業融資主體的需求。
綠色金融支持綠色農業的國內案例
當前,國內支持綠色農業的綠色金融產品已較為豐富,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租賃、供應鏈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等。參與方包括銀行、保險機構、多邊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金融科技公司等不同主體。未來,應該大力發掘供應鏈金融和金融科技與其他綠色金融產品結合的潛力,更有效地滿足綠色農業融資主體的需求,同時提高金融機構提供相應產品與服務的效率與財務可持續性。
1、綠色信貸
(1)浙江省湖州市安吉農商行“兩山白茶貸”
白茶產業是安吉縣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幾年隨著白茶產業不斷壯大、品牌效應逐漸從國內走向國際,白茶經營主體在發展過程中對金融的需求也隨之不斷提升。為充分滿足廣泛的白茶經營主體不斷增長的資金需求,安吉農商銀行對接縣白茶辦獲取白茶經營主體的集中信息,針對“綠色發展”的白茶經營主體(主要指白茶培育過程不使用國家限用或禁用的農藥、使用有機肥栽培、白茶加工場區符合質檢部門衛生標準、經過GAP認證的有機茶葉等)推出“兩山白茶貸”綠色信貸產品。
“兩山白茶貸”引進浙江兩山農林合作社聯合社風險基金池擔保,創新將白茶“茶園證”作為融資反擔保物,對綠色發展的白茶經營主體實施批量授信、發放信用貸款,同時利用財政資金補貼優勢,貸款利率按照人行基準利率下調10%執行,既盤活了白茶資源、幫助解決了客戶融資擔保難的問題,又大大減輕客戶融資負擔,使白茶產業經營者切實享受到國家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的政策紅利。
(2)方正縣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人民銀行充分利用支農再貸款優惠支持龍頭企業,2016年申請5000萬元支農再貸款專項支持龍頭企業秋然米業。農村信用社以人民銀行再貸款基礎利率的優惠利率投放企業,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信貸成本。
經過近三年的推動,方正縣農村承包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保持在每年3億元的貸款規模,受益農戶達6000戶。建立了以粳稻加工、有機農產品為重點的綠色食品產業,其中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7家,食品加工企業5家,產品輻射全國大部分地區,建立了較好的地域品牌效應。通過綠色食品標識認證企業共18家,19個品牌,54.5萬畝基地。
(3)浙江泰隆銀行“生態捕撈貸”和“綠色排污貸”
近年以來,浙江省臺州市松門鎮當地政府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發展模式的創新,推進“綠色金融試點村”“綠色金融試點合作社”建設,結合社區行業特色及環境特點,對于試點村居和合作社進行獨立授信,享受優惠綠色金融信貸支持。浙江泰隆銀行針對當地特色推出綠色信貸產品,一類是“生態捕撈貸”,只要漁民漁具符合標準,如網眼大小、作業方式合法、嚴格按照國家各項要求作業、沒有污點執法記錄,船老大就可以享受“生態捕撈貸”;一類是“綠色排污貸”,針對松門當地水產加工產業普遍面臨排污改造的需求。只要排污符合政策要求,就可以享受。
該綠色信貸產品的特點是以村或合作社為單位發放綠色貸款。例如,松門鎮石板殿村和南港村被選為首批“綠色金融之生態捕撈村”,每村授信3000萬元綠色貸款;溫嶺金星海蝦合作社作為“綠色排污試點合作社”獲得授信2000萬元。
(4)河南西峽農商銀行綠色信貸業務
河南省西峽農商銀行立足“果、藥、菌”三大特色農業,專門制定了綠色信貸發展戰略,引導信貸資金投向這些特色綠色產業領域,并持續調整信貸結構,形成“信貸+多方合作”的共贏模式,拉長金融產業鏈。
按照“宜果則果,宜藥則藥、宜菌則菌”的原則,該行創新推出“果貸通”“藥貸通”“菌貸通”等綠色產業鏈產品,并通過產融對接、銀企合作、項目對接、集中授信等形式,積極開展訂單融資業務,先后向125個“果、藥、菌”專業種植戶、30個專業基地、2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授信3.5億元;向宛藥公司、河南省養生殿酒業等15家“果、藥、菌”深加工企業訂單融資1.5億元,促使15萬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創業致富,助推當地走出了“以農促工、以工哺農”的綠色產業經濟循環發展之路。
2、綠色債券
(1)渤海水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發行企業債發展可持續漁業
國家發改委2019年5月核準批復山東省濰坊市渤海水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發行公司債券不超過9億元,債券期限10年,采用固定利率形式,單利按年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其中3.7億元用于海上糧倉-扇貝養殖項目,3.1億元用于海上糧倉-貝類養殖項目,2.2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海上糧倉是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此次綠色債券的發行對推動地方漁業經濟發展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2)浙江平太榮遠洋漁業集團“海洋漁業資源類資產證券化”產品
2018年6月,浙江省首例海洋綠色金融交易所產品——“平海”資產收益權產品正式在浙江股權交易中心發行。該產品是浙江省海洋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浙江股交資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綠色金融創新產品,通過創新的金融模式,盤活涉海涉漁企業項目補助資金、大宗訂單等等海洋漁業各類資源,有效破解了該類企業在傳統融資中缺少有效抵質押物和擔保難的問題。該類產品有利于解決涉海涉漁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支持遠洋漁業、水產種業、海洋空間資源開發、生態整治修復等項目,同時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平海”項目的產品發行人為平太榮遠洋漁業集團,它是浙江省唯一獲得“農業龍頭骨干企業”稱號的遠洋漁業企業,公司成立了南方金槍魚交易中心,具備從捕撈、加工、運輸到銷售完整的產業鏈,金槍魚捕撈量居全國前三。但這樣的優質漁企同樣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平海”資產收益權產品以該公司擁有的國際海洋資源費作為基礎資產,幫助企業盤活了這些權益,破解了融資難題。
(3)黔東南州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行企業債發展藍莓產業
黔東南州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麻江縣為依托,大力發展藍莓產業集群優勢,并結合當地藍莓產業發展現狀,科學、合理地推動藍莓種植加工一體化項目建設,帶動整個黔東南州農業產業向集團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健康發展。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該公司發行規模為7.9億元的企業債券,所籌資金將用于藍莓產業種植加工一體化建設項目及補充公司營運資金。該支債券不但是貴州省首支農業產業企業債券,也是貴州省首支以地方投融資平臺為主體、以農業種植項目為債券募投項目申請發行的企業債券,有助于拓展農業企業融資渠道,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3、綠色基金
(1)世界銀行支持設立河南高質量綠色農業發展促進基金
2020年3月,世界銀行貸款3億美元支持河南高質量綠色農業發展促進項目資金申請報告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這意味著世界銀行在中國首個綠色農業基金項目落戶河南。世界銀行通過設立河南高質量綠色農業發展促進基金,支持河南從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節水灌溉、農藥減量控害等綠色農業產業及相關領域項目,開展機構能力建設。
基金首期資金規模42億元,其中擬安排世行貸款3億美元,其他資金由地方自籌解決。世行貸款使用類別為:綠色農業基金2.85億美元,技術援助0.15億美元,世行貸款本息由河南負責償還。
(2)甘肅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
2018年,甘肅省政府計劃建立總規模2000億元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采用“母基全+子基金”架構,重點支持循環農業、戈壁農業、高效節水農業等10大綠色生態產業項目建設。
甘肅省計劃5年內新建30萬畝高標準設施農業,項目建成后可新增優質高效園藝作物產品250萬噸,實現年產值120億元。發展戈壁農業等綠色生態產業項目是甘肅省在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上的成功破題,是旨在保護好祁連山國家生態屏障的大前提下,按照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要求,努力探索走出的一條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為一體的生態發展之路。
4、綠色保險
(1)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保險公司的綠色農牧業保險
錫林郭勒盟(簡稱錫盟)以粗放式的農牧業經營模式為主,農畜產品的收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天氣狀況,特別是貧困地區抵御災害能力較弱,損失程度大,農牧民在災年和豐年的收入波動幅度很大。因此,充分的綠色農業風險保障就成為貧困農牧戶脫貧的重要抓手。
2018年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保險公司共計為錫盟6 旗縣(市)4136戶貧困戶承保農業保險7166.61萬元。其中,中華聯財險公司與錫林浩特市(簡稱錫市)扶貧辦合作為錫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冊貧困人員養殖的牛羊和扶貧流動畜提供保險業務支持,共承保肉牛618頭,簽單保費12.98萬元,承保肉羊24789只,簽單保費61.97萬元,為牲畜疾病責任、意外責任、自然災害等造成的損失提供保險保障。中國人保財險公司承保了政策性奶牛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581.64萬元,承保奶牛36279頭)、政策性種植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068.69萬元)、政策性林木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3434萬元),牛羊天氣指數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06.71萬元)四種綠色農業保險。
(2)人保財險衢州市分公司生豬保險
衢州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生豬養殖業在衢州農業產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人保財險衢州市分公司推出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機制,從源頭解決了政府在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監管難題。該保險自推出后,生豬投保率、死亡生豬無害化處理率、死亡生豬理賠率均實現100%。
該保險的特點包括:定制專屬保險條款,擴大生豬保險范圍;實行政府保費補貼,鼓勵養殖農戶參保積極性;建立冷庫和無害化處理中心,集中統一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前置,相互監督確保理賠真實。該保險通過商業保險機制,引導養殖戶將病死豬集中碳化處理,從根本上解決病死豬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促進傳統養殖業綠色轉型。目前這一模式已在全省得到推廣。
5、綠色租賃
(1)中國農業銀行農銀租賃平臺
農業銀行在綠色租賃方面充分利用農銀租賃平臺,開創了“設備直租+項目貸款”新的融資模式。例如,陽山南電生物質發電項目以秸稈和林業廢棄物等為燃料進行生物質發電,同時消化農用廢棄物,具有很好的經濟和環境價值;農銀租賃為其辦理設備直租業務,同時建設資金由農行固定資產貸款支持;該項目每年為農民增加收入約6000萬元,契合當地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護要求。
6、供應鏈金融
(1)農金通之奶金快線業務模式
“農金通之奶金快線”批量業務模式,是“某銀行+原奶供應企業+收奶企業”的合作模式。銀行與貸款方(原奶供應企業)的下游奶制品加工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保證原奶生產企業每月鮮奶銷售款回籠。由下游奶制品加工企業向銀行推薦綠色鮮奶生產優質客戶,并積極配合調研,確保取得信息的真實、準確性。
貸款采用三戶聯保,A合作社為某銀行奶牛批量戶中的一戶,根據半年度月均供應奶量計算的半年度月均奶款約40萬元。由B合作社和C合作社提供保證擔保,B、C合作社的半年度月均奶款也均為40萬元左右。奶制品加工企業每月將合作社的鮮奶銷售款打入借款人在銀行開立的賬戶,用來歸還原奶供應企業的銀行貸款。銀行對原奶供應企業A授信額度為其月均奶款的2-3倍,且三戶借款人一個月的銷售奶款之和需要覆蓋此戶授信額度,全部以流動資金貸款形式發放。資金用來經營周轉購買奶牛、飼料。
此種模式一是有利于批量獲取有真實交易背景的中小企業客戶,供應鏈業務的自償性及封閉性操作降低了業務風險;二是與客戶A的經營、貨款結算高度融合,有助于批量開發客戶,提升客戶活躍度。
(2)益客集團綠色供應鏈融資模式
益客集團是世界第二大肉鴨供應企業,集品種繁育、種鴨養殖與孵化、加工、肉鴨養殖服務等業務于一體。為優化供應鏈,益客集團引進螞蟻金服,形成了以益客集團為核心的供應鏈融資模式。
益客集團在上游委托養殖大戶、養殖農場、養殖企業等養殖主體進行肉鴨飼養,由益客集團提供鴨苗并對產品進行訂單收購。為保證鴨肉的質量安全,益客集團在訂單協議中對上游養殖主體提出了相應要求,包括藥物和飼料的品種、周期、用量等,并在屠宰環節進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對不符合要求者扣除相應款項。同時,益客集團供應鏈團隊定期對養殖基地進行生產檢查與指導,以減少上游生產過程中的操作風險。
上游養殖主體在生產轉型升級過程中經常產生融資需求,但難以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益客集團與螞蟻金服合作,引進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為上游養殖主體提供融資服務。這種模式具有良好的風險防范機制:第一,益客集團作為肉鴨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在每個地區都有屠宰加工中心以及供應鏈團隊,對資金需求方的養殖規模、家庭情況、生產周期、肉鴨養殖預期收益以及整個肉鴨養殖行業都有深入了解。第二,益客集團通過鴨苗的供應與肉鴨回收,使養殖主體對其形成了高度依賴,且保證了信貸資金的專款專用,降低了融資違約風險。
7、金融科技
(1)螞蟻集團“螞蟻森林”植樹護林和生態農產品開發
2016年,螞蟻集團(原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正式推出“螞蟻森林”,螞蟻森林是世界首個通過使用數字技術和社交媒體、自下而上促進居民綠色消費行為的大規模試點。螞蟻森林用戶的減排行為,如在線支付賬單或步行上班,可以獲得“綠色能量”獎勵,當用戶積累到足夠的綠色能量,一棵真正的樹將被種在荒漠化地區。在防治荒漠化、保護環境的同時,螞蟻金服還同合作伙伴一起,幫助農民和電商平臺直接對接,通過開發生態農產品實現農民增收,并讓參與螞蟻森林的用戶和貧困地區形成了連接。
綠色金融支持綠色農業的國際案例
發達國家的綠色金融起步較早,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也較為完善,政府主體、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不少發展中國家在綠色金融創新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就包括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在綠色農業領域的產品與服務創新。特別是在供應鏈金融和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相結合方面,中國應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經驗,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創新。
1、綠色信貸
(1)世界銀行貸款支持摩洛哥“綠色生產”農業戰略
2020年,世界銀行向摩洛哥提供了2.5億美元的貸款用于支持其“綠色生產”農業戰略,該項貸款是世行與法國開發署一個合作金融項目的一部分。“綠色生產”農業戰略旨在引導和支持年輕人投入綠色農業領域,并為綠色農業相關且針對農村年輕人群的創業和培訓項目提供融資。
2、綠色債券
(1)巴西責任商品設施(RCF)
塞拉多是一個以其生物多樣性而聞名的2億公頃熱帶稀樹草原,它的毀滅使巴西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糧農組織預測,全球大豆需求將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有關的投資者正在利用綠色債券來實現當地土地的可持續管理和農生產的可持續集約化。
責任商品設施( Responsible Commodities Facility,RCF)是由可持續投資管理公司(Sustainable Investment Management)牽頭發起的一項倡議,正探索通過使用綠色債券來恢復塞拉多退化的農業用地。RCF要求大豆種植者致力于制止森林砍伐并將大豆種植擴展到現有的砍伐土地上。作為交換,他們將有資格獲得由綠色債券資助的低息循環信用貸款。然后,通過該計劃生產的大豆將通過專門的交易所出售,從而為經過認證的可持續生產的大豆提供了市場。
(2)塞舌爾政府主權藍色債券
塞舌爾是一個經濟高度依賴海洋的小島嶼國家,漁業是其繼旅游業后最重要的產業。2018年,在世界銀行的幫助下,塞舌爾政府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支藍色債券,這只債券實行10年期到期計劃,債券收益將用于支付海洋保護、可持續漁業管理和其他項目,以保障該國所依賴的海洋經濟。渣打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負責管理這只債券的流程和支付。
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世界銀行通過將其500萬美元的信貸擔保納入該藍色債券,使塞舌爾的融資成本每年至少降低2.0%。此外,世行還通過安排全球環境基金提供500萬美元的優惠融資,使塞舌爾的凈融資成本每年進一步降低3%以上,這些措施預計將幫助塞舌爾政府在其后十年內節省800多萬美元的利息費用。
3、綠色基金
(1)森林碳伙伴基金
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以及加強森林經營和增加森林面積增加碳匯”(簡稱REDD+),2007年,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會議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期間,參會國家和組織醞釀建立一個專門的基金支持開展REDD+試點活動。在11個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同意捐贈資金的情況下,2008年6月“森林碳伙伴基金”(FCPF)正式成立并開始運行,并成為全球性的伙伴關系。
該基金試圖通過在國家層面上示范實施REED+政策機制,從而摸索經驗、探索路子,以期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REDD+議題談判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
4、綠色保險
(1)印度天氣指數農業保險
作為發展中國家, 印度的農業保險體系頗為完善。1999年至2000年,印度構造了覆蓋到重要農產品和主產地的“政府-市場結合型”農業保險制度(NAIC制度),由新授權的專業農業保險公司AICIL負責實施。該制度設置為強制參與,由政府提供財政補貼,并同農戶銀行信貸額度掛鉤。
信貸機構首創的嵌入式天氣指數保單開辟了新的農村金融服務領域,其后AICIL及時地將之移植到自身主營的農險業務框架內,借助其在農保領域的優勢于加以推廣。在初步嘗試后,又將之作為重要的農險業務不斷推層出新, 相繼實行了諸多新險種。
目前, 印度AICIL的降雨指數-產量保險大致分為3類。其中,第一類覆蓋了全國各類主要農作物的降雨指數,是AICIL最早的產品,包括3個互相配合的品種:總降雨量保險、降雨分布指數保險、誤耕和營養期保險;第二類是同農業部門聯手的經濟作物降雨/產量保險,典型的品種有:咖啡生產降雨保險、鴉片保險和芒果保險等;第三類是2007年開始嘗試的小麥衛星圖像保險。
(2)孟加拉國綠色三角洲保險有限公司天氣指數農業保險
2013年,綠色三角洲保險有限公司與國際金融公司(IFC)一起推出了基于天氣指數的農業保險,旨在減輕農民在耕作過程中由惡劣的天氣狀況和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
綠色三角洲保險有限公司為這些構想提供了一個實用的平臺,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基于天氣指數的農業保險為孟加拉國的農民和農作物生產場提供服務,可以以一定的保險費率使用該保險設施,以在發生財務風險以及由于天氣變化對農作物的生產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向農民提供保險。
5、金融科技
(1)肯尼亞農業信貸平臺Apollo Agriculture
肯尼亞農業信貸平臺Apollo Agriculture成立于2016年,公司使用機器學習、遙感技術和移動電話,為農民提供融資、農產品和生產建議。
通過使用衛星數據、土壤數據、農民行為數據和作物產量模型評估農民信用風險,并根據農民的具體位置提供定制化的農業保險和信貸服務產品。農民可以利用這些貸款購買高質量種子和肥料,并具有靈活的還款條件。據公司稱,其整體解決方案可以使小型農場的產量翻番,并對肯尼亞農民進行財務教育,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規劃資產。
(2)肯尼亞農業金融科技公司Agri-wallet
在肯尼亞運營的創新型農業金融科技公司Agri-wallet成立于2017年,獲得了包括“世界銀行的顛覆性農業技術獎”等多個獎項。Agri-wallet提供供應鏈融資,以確保價值鏈中的所有參與者(包括農民,買家和供應商)都可以獲取其增長所需的資源。它讓客戶負擔得起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有利可圖,這在涉及小農和農業融資時通常很難達到平衡。
Agri-wallet為那些對主要銀行沒有商業利益的小農戶提供融資,這些農民往往生活在偏遠地區,貸款嚴重短缺,特別是在非洲和亞洲,50%至60%的農民缺乏資金購買種子、化肥、殺蟲劑或農作物保險。通過將Rabo基金會提供的專用貸款轉入一個數字賬戶,農民可以使用他們的農業錢包從參與商店購買種子和肥料,還可以通過數字錢包獲得收入,這使農民能夠購買更高質量的產品并提高他們的收入。此過程都不需要智能手機便可以實現,因為許多非洲人沒有智能手機。
6、供應鏈金融
(1)印度Samunnati公司案例
Samunnati總部位于印度欽奈,是一家非銀行金融科技初創公司,致力于提高供應鏈效率,為產業鏈中的各個參與者提供所需的資金。Samunnati 公司成立于 2014 年,為農民、農民生產者組織、農業社區組織和農業公司提供貸款服務,并從2016年開始作為非銀行金融公司開展業務運營。通過同時滿足價值鏈不同部分的需求,可以不間斷地將輸入的資金流向農民,并向最終買家提供產品。
2017年,Samunnati根據平臺提供的交易數據和源扣減(DAS),向商品交易平臺參與者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這種安排為泛印度范圍內的非線性增長和客戶獲取提供了機會。同時,Samunnati為指定的農業投入品商店引入了基于QR碼的支付卡并向農民發放,用于從合作商店中購買種子、肥料、農藥和農業設備等投入。
雖然綠色金融在支持我國綠色農業方面已有不少實踐案例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臨不少障礙,主要包括:綠色農業的定義和標準尚未統一和規范;綠色金融支持綠色農業的范圍不夠明確和完善;缺乏針對綠色農業融資主體的信用體系;缺少綠色農業供給端的風險分擔機制;綠色農業消費端尚待進一步激活。
為了推動綠色金融更好地支持我國綠色農業發展,需要各方的協同合作。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建議農業主管部門健全綠色農業標準體系,強化綠色農業市場體系,完善支撐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二是建議金融監管部門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中綠色農業相關內容,為金融機構提供指導意見,將普惠金融政策與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相結合,完善綠色農業融資主體的信用體系;三是建議金融機構針對我國綠色農業的發展特點與融資需求加強產品與服務創新;四是建議地方政府積極探索將財稅政策與綠色金融相結合,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有限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并推動完善綠色農業風險分擔機制。
本文摘自:綠色金融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研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2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