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李子柒”為例如何做好內容營銷策略
{今日名言}利器完不成的工作,鈍器常能派上用場。 —— 狄更斯
“未來”是青年人的一個天堂。 —— 塞拉
政策
#農業部:2017繼續落實草原生態獎政策#
針對當前草原旱情,農業部已派出工作組指導地方應對,著力從增草、減畜、防蟲災三方面,保生態、穩生產。一是落實草原生態 獎政策,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協調調運飼草,抗災保畜。二是優化畜群結構,合理安排出欄,確保基礎母畜和幼畜安全。三是針對干旱極易引起蟲災暴發,各級農牧部門加強監測預警,落實防控措施,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以及周報和零報告制度,努力確保旱災之后無蝗災。(農業部新聞辦公室)
#何謂!獎勵補貼“三品一標”農產品#
近日,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通過了“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獎勵暫行辦法,要求墾區要加大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以下簡稱“三品一標”)開發力度,總局將對獲得認證通過的“三品一標”農產品進行獎勵補貼。(人民日報)
#我國首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落戶山東#
近日,從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山東省成為我國首個獲譽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稱號的省 。
近年來,山東省在完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打造了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升級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申請、質檢總局考核,現批準山東省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益盟操盤手)
地方
#河北:2600余萬畝土地“轉出”現代農業加速度#
截止今年4月底,河北省土地流轉面積2675萬畝,比5年前增長113.7%,32.1%的耕地實現適度規模化經營,去年,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6.6%。截至去年年底,565萬農戶加入農民合作社,約占全省總農戶的39.8%,今年,河北省將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農業產業化經營率將達67.6%。
無論“轉入”還是“轉出”,加快的都是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步伐。土地承包讓農民不再“餓肚子”,通過土地流轉進行適度規模化經營,則讓農民“鼓起錢袋子”。(河北日報)
#湖北:創建10個循環農業示范區 養殖糞污處理率達100%#
從湖北省循環農業推進會上獲悉,今年該省啟動建設10個省級沼氣循環農業示范區,區域內特色產業規模達到萬畝以上,規模養殖糞污收集處理率達到100%,區域內農民比區域外農民增收20%以上。
除此之外,今年全省還將建設100個省級生態能源示范村、100個省級農村沼氣示范工程,匯編推廣“十大沼氣循環農業模式”。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初步形成大中小三級規模及戶用沼氣生產體系,建成各類沼氣工程7935處,年產沼氣及生物氣達9.84億立方米。(湖北日報)
#江蘇:打造世界知名農業硅谷#
近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區建設情況。據了解,該園區是經農業部批準的全國首家國家級農業科創中心。園區將努力建設成為科研中心、轉化中心、開發中心、人才中心和科技體制機制模式創新中心,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農業硅谷。
江蘇省農委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介紹,園區的定位和目標是“雙創、開放、共享”的公共服務平臺,力爭通過幾年努力,打造成“立足江蘇、服務華東、對接全國、面向世界”的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金陵晚報)
#廣西:打造農業品牌協同創新服務生態圈#
近日,廣西農業產業行業協會三農互助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南寧市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中盟科技園正式揭牌成立,中心旨在響應國家農業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下,以“農業產業供應鏈+共享服務”的運營模式構建廣西農業產業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培育廣西特色農業品類品牌,打造農業品牌協同創新服務生態圈。(人民網-廣西頻道)
#陜西:農產品搭上“618”快車#
“618”全民年中購物節中,廣東、北京、江蘇、山東、上海占據了累計下單金額榜單的前五位,而陜西成為下單額同比增速最快的省份之一。
陜西閻良甜瓜、灞橋櫻桃等大量陜西農特產品通過電商平臺賣向全國。( 西安晚報(西安))
#福建:投資8億元建設首個智慧農業體驗谷#
福建省華龍飼料集團、南平市延平區農業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簽署三方合作協議,確認項目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建設福建省首個智慧農業體驗谷,計劃在延平區南山鎮,建設年出欄2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配套建設生物基質工廠、共享QQ農場、食用菌工廠栽培、植物智能溫室,結合鄉村觀光旅游,推進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建設。(央廣網)
產業與市場
#想做農業?牢記這八條忠告!#
①懂政策:農業是一個與政策關聯度極高的產業,過去常講“發展農業,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如今依然;②懂農業:要搞農業,先得明白,什么是農業,或者至少知道,農業不是工業。常識出了問題,后果很嚴重。僅此一點,已讓多少投資競折腰; ③懂合作:農業要掙錢,不是擠農民,而是與農民共贏。褚橙的成功因素之一也是讓農民得了實惠;④懂管理:農業企業也是企業,是企業就得有管理。不要以為農業企業就可以低水平管理,或者甚至可以不要管理。農業企業的管理對象最主要的是農民,別忘了,人民公社二十年,從來就沒有解決農民的管理問題。( 吾谷新聞 )
#農民增收:瞄準旺銷農產品#
農業部門一直在呼吁調整結構,少種點大路貨,因為這類糧食一般只能賣到國有糧庫,價格是“限死”的;多種點品種好、食味佳的品種,這些品種可以賣到加工企業,賣出好價格。
然而據了解,只有極少數大戶走上了調整之路,絕大多數大戶依舊走著一季稻一季麥的種植老路。一位鄉鎮農服中心負責人說,想讓種糧大戶改變種植模式,就像讓足球隊員改打籃球一樣困難。因為種糧農民早已習慣于這種種植模式了,習慣養成后就難以改變了。更徹底的調整應該是瞄準市場上經久旺銷的農產品展開。哪一種農產品沒有經歷價格上的大起大落、經久旺銷?這樣農民才能增收!(新華日報)
#2017年農村這五種職業前景好最賺錢(可賺上億)#
第一種:家庭農場主、合作社負責人 。 2016年國家新政已明確規定,以后補貼越來越多,但補貼范圍將縮小,家庭農場、合作社會成為補貼的主要對象,在得到國家優惠政策及補貼后,新型主體的負責人會成為現代農業的領路人。
第二種:農民經理人(代辦、買手)。新型的農民經濟人將獲得更多的對接機會,新零售、電商等新興平臺會簡化采購流程,直接與農村經濟人對接。
第三種:返鄉創業者。國家提倡農業“雙創”,未來會有更多的非農創業者返鄉,這類人群能調動更多的資源、資金去發展高新農業,他們見識廣、思維超前,最有可能成為新型農業的開拓者,為農業現代化樹立典范。
第四種:農村電商人。目前農村電商人才短缺,一旦電商人才涉足到農業領域,農產品巨大的經濟價值將會被釋放出來,農業電商人也會在這波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第五種:高端農業技術人。有機、生態農業才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戰場,農業技術人才會成為新興農業的踐行者。(農村創業致富網)
#生鮮產品流通5問題突出#
目前我國的生鮮產品在流通中主要存在五項問題,包括冷鏈儲運、運輸比例低;流通環節被人為割裂,流通環節過多,導致農產品流運過程延長;信息處理滯后,農產品供需信息難以及時溝通,物流效率低;專業設施設備不足,增加農產品在運輸和倉儲過程中變質、污染以及損耗幾率;生鮮產品流通主體分散,運營模式組織化、規模化程度較低等。
對于這些情況,報告建議,推廣標準化生鮮周轉筐循環共用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有諸多附加價值,例如直接用于零售門店的上架陳列展示等。(證券日報)
#專家認為:生鮮電商破局須靠生鮮冷鏈#
生鮮冷鏈的技術和設備已經非常成熟,但是,由于很多國內的從業者把生鮮冷鏈僅僅看成“物流+溫控”,造成現在的生鮮冷鏈無法滿足商家,更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生鮮冷鏈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涉及到采前跟蹤、采后管理、加工分撥、專業化存儲、復蘇、催熟等一系列新的環節。
業內人士表示,生鮮產品屬于高頻剛需的消費品,用戶對其價格較為敏感,提高產銷效率的同時,降低中間成本,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各企業應避免各自為戰,可合作建設公共物流體系,破解物流難題。(中國水產頻道)
#想靠農業成億萬富翁3種農業模式#
一、像美國一樣的工業化農業:就是種植可以完全機械化的農作物;二、像日本一樣的精細化農業:其中中西部山區就是可以發展精細化農業的,還可以滿足中高端人群的消費需求,靠品質以及農產品的附加值來獲取高的收益;三、像臺灣一樣的休閑農業:根據當地發展水平,合理發展,未來休閑農業還是很有前途的,也一定會越來越多。
未來我國農業發展模式將是以上三種模式共存發展,各地要以各地實際地形及區域環境確定發展適合當地的農業發展模式,只有這樣,中國農業才能立足世界農業的舞臺!(齊魯苗木)
#報告:互聯網金融3種模式布局農村#
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7》(下稱“報告”)顯示,當下農村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有3類。
首先是基于電商平臺的鏈式金融模式。以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為例,依托自身電商平臺優勢,建立線下實體體驗店或電子商務服務站,并發力完善自有農村物流體系;其次是基于農業產業鏈的鏈式金融模式。以“三農”服務商大北農和新希望集團為例;通過累積多年的線下資源優勢、客戶信用數據累積優勢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以打通自有供應鏈關系,從而建立特有的農村互聯網金融生態圈。最后是涉農互聯網金融平臺模式,主要是P2P網貸平臺和眾籌平臺。(中國經濟網)
#韓長賦:為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近日,第七屆金磚國家農業部長會議在江蘇南京舉辦,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農業科技創新是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國將繼續加強糧食安全、綠色農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努力推動提質、增效、節本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國經濟網)
#80%的農業老板這樣打造差異化農產品#
農產品的差異化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種養過程和品種進行改良,以新西蘭的黃金奇異果為例。它本就是從中國引種后,對原先口味偏酸的綠色果肉獼猴桃進行了改良,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黃色果肉的全新品種;包裝上進行差異化設計,用外在形象彰顯和提升內在價值是大多數產品慣用的方法之一;做深加工產品開發,豬肉的品牌不容易建立,那將豬肉做成火腿腸或者臘腸,那做起品牌來就相對容易些;消費人群的細分。
農產品差異化最關鍵的是農產品從業人員要樹立差異化的思維,在農產品普遍供過于求的情況下,找出自己的核心差異點,從而建立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藍獅農業品牌策劃)
#支招!如何破解跟風種植?#
近年來,農產品價格暴跌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其一,生產技術水平提高,提高了單產水平;其二,消費低迷;其三,近幾年天氣情況整體良好,無大災情也增加了農產品產量。
在種植方面,農戶要多方面了解市場行情,尤其是導致價格漲跌起伏的根本原因。在確定耕種時,不能大量增種、減種,應根據行情變化與自身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地方政府應加大種植計劃指導,避免單一農產品盲目擴種;有關部門聯合民間資本成立農產品平衡收儲資金,平抑價格等。作為農戶,在沒有專業指導與固定收儲渠道的情況下,切勿盲目跟風,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種植作物品種。(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797 篇
瀏覽:1608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