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運營涉及的定義實在是太廣又太細了,方方面面都離不開運營。
我剛做運營的時候,那會兒部門還在建設產品的報表系統,我被抓著做業務報表。你們能理解,一個還沒開始做業務的人,一上來就做業務報表并處理業務投訴的那種迷茫嗎?
但是,當我漸漸上手,規劃了一個又一個報表后,我再接管渠道,沒有經歷過渡期,直接就上手了。因為通過數據,我已經很了解整個業務的形態,以及業務的需求了。
今天,我想分享作為運營如何通過數據驅動運營,得到更有效的運營策略。
作為運營,我們每天都跟數據打交道,甚至可以說,滲透到了工作的方方面面。
但是,很多人也會感到迷茫,數據這么多,到底什么情況下應該看什么數據?數據應該怎么分析?怎么分析數據,才能給運營甚至產品帶來正面的導向?
從宏觀角度看,做數據分析可以了解行業環境,知道整個市場有多大,用戶總量有多少,同類競品有多少,用戶屬性,自己的產品占比等。
從產品角度看, 做數據分析可以更清楚的知道產品的功能表現好不好,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從KPI角度看,做數據分析可以知道有哪些指標沒有完成,差距還有多少,怎么做才能按時完成目標?
在產品運營中,數據的分析,是為了更好的產品體驗,更多的在基于產品特性的情況下,滿足用戶的需求。
那么運營在數據分析中,需要關注哪些指標呢?
如果是靠廣告收入(如媒體)盈利的企業,則需要關注的指標是:流量*轉化率*單次點擊價格。
如果是靠傭金收入(如淘寶客)盈利的企業,則需要關注的指標是:GMV*傭金比例。
如果是靠訂單收入(如電商)盈利的企業,則需要關注的指標是:訪客數量uv*轉化率*客單價。
如果是靠增值服務(如視頻會員)盈利的企業,則需要關注的指標是:訪客數量uv*轉化率*APRU值。
綜上所述,運營分析需要關注的通用指標為:
我們再拆分得細致一些,比如,靠訂單收入盈利的企業,更細致的數據公式就是:
訂購金額=瀏覽UV*瀏覽轉化率*下單轉化率*付款轉化率*客單價
大家可以看到,瀏覽UV對應的其實就是導流,這是運營最需要去關注的。
當瀏覽UV很低的時候,意味著你的產品沒有人用。沒有人用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沒有人知道,也可能是產品不好用。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警惕,到底問題出在哪里。
導流的方式千千萬,獲得流量的渠道非常多種,你必須認識到你的渠道。可以參考波士頓矩陣理論,會把流量渠道分為明星類、瘦狗類、問題類、現金流類,給導流的渠道分類,定義優先級,再去進行不同的運營。
第一類
占比高、轉化高的渠道,比如活動運營,就是有效導流的一種方式。
那什么樣的活動才能吸引用戶?怎么做活動,才能在有限成本的情況下取得最高的效果?
平時我們的活動,我會關注的數據有活動頁面打開數,活動頁面打開數等,目的是為了知道活動推廣力度,以及活動的受歡迎程度。假如加大力度去推了,但是實際效果卻不理想,那有可能是活動不夠吸引。
舉個例子,我們過年的時候做過一個活動,用戶玩游戲可以獲得一定的充值折扣。
一直以來,我們做的都是抽獎活動。這次,想做個新的嘗試,先玩游戲后打折。由于今年是豬年,所以我們做的是“一起來喂豬”的游戲,既呼應豬年這個新年梗,又融合了養成小游戲的玩法。
結果呢,我們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去嘗試一種新的玩法,用戶卻不買單。公眾號的后臺幾乎每天至少10條留言是關于“我不就來充個值嘛,你還讓我玩游戲,玩就算了,玩完了也就9折而已”的內容。
所以,結合當時的活動頁面打開數,到參與活動人數,我們判斷,這個活動并不適合充值的用戶玩耍。
新老用戶也是如此,假如這個活動最初是為了吸引新用戶而做的,結果最后參加的老用戶卻遠遠多于新用戶。那可以說明,這個活動的設定有問題,沒有摸清楚新老用戶的脾性。
假如是針對老用戶做的活動,那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那就是留存率。針對老用戶做的活動,次月的留存率少得可憐,說明活動的作用有限,沒有有效去提高用戶的粘性。
前面我說了,我們做的活動,幾乎只有一種形式,就是抽獎。設計不同的界面不同的玩法,比如大轉盤,比如老虎機,比如福袋等。
為什么?
因為從數據分析我們得出,這樣的形式很受用戶的歡迎,用戶接受這樣的形式。用戶成功充值后,可以領取到不同的紅包金額,用于下一次充值抵扣。
由于用戶成功充值才能獲取,紅包可以下一次使用。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活動成本產生時,實際上用戶已經充值了至少2筆,這樣大大提高了用戶的粘性。因為用戶本來就是來充值的,你給一定的抵扣券,用戶會覺得你讓利了,也會積極參與。
第二類
增速慢但是占比高的渠道,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培育這些渠道。
比如說,圖文推送。
在說圖文推送之前,我們先說,什么是用戶運營?
顧名思義就是以用戶為中心,遵循用戶的需求去設置運營活動和規則,制定運營戰略與運營目標,最終達到預期所設置的運營目標與任務。
以微信公眾號舉例:
對于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我們的觸達方式無法就三種:
圖文消息推送,針對所有用戶無差別的進行運營;
模板消息推送,不同的用戶收到信息可能完全不一樣;
菜單欄引導。
圖文推送的特點就是,效果來得快,去得也快。
下面這個表,是我們平時的圖文消息推送后會看的一些數據。
我一直覺得,數據,并不是簡單的羅列,也不是盡可能的多。而是要知道,我們看到的數據,背后的結論是什么?數據怎么引導我們去運營?
下面這個表中,有2個標題我是標紅的,大家可以來看一下。
其實,這2篇推文講的內容意思是一樣的,就是充值達到一定的金額后,就能獲得對應的獎品。這2個標題推送位置一致,推送時間差不多,都是在早上的11點左右,但是推送的日期不一樣。
我們先看最后一個標題“9350個流量幣”,對于我們自己而言,一看就知道說的是可以兌換實物的一種虛擬券類。
但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有多少用戶知道流量幣是什么?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這個名詞,他們沒有任何感知。
所以,同樣的內容,當標題換成“9G流量”后,閱讀量翻了接近10倍。
——這就是數據分析的意義。
通過對每一期圖文推送的數據分析,我們得到了一些針對我們公眾號的結論。比如,我們嘗試過周一至周日不同時間段去推送。
有一年除夕,大家歡騰團圓的時候,我絞盡腦汁兒寫了篇我以為是文藝與情感兼得、圖文并茂的文章,記錄了從小到離家后一個個與父母相處的片刻時光。結果,閱讀量是4萬,留言22,分享55。
可以說,這是我運營公眾號以來,寫過最走心的一篇文章,我簡直要沉浸在大伙兒看完后產生了無數共鳴、買買買來報答我的意淫中了。
然而,事實上,閱讀量不是最多的一次,留言和分享也表現平平。最尷尬的是收入,簡直不敢說這是做了一個活動。
換言之,往往我們覺得好的,用戶未必會買單。這時候,數據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總之,作為充值類產品的公眾號推文,我們通過長期的實踐以及數據分析中,得到的一些結論就是:
每周五上午11點-12點推送,效果會最好。
假期前夕推流量,比話費效果好。
月底推話費,比月初效果好,8-10日推話費,效果最好。
用戶隨便一瞄就能看完并理解的標題,更吸引點擊。
第三類
這就是更差的一些引流方式了,就是邊角料。
針對這些方式,我會選擇性去優化,有時間的時候會去琢磨;沒有時間則放棄,減少人力成本。
訂購轉化率,假如下單轉化率是不錯的,但付款轉化率卻比較低,就有可能是產品的支付方式或支付步驟,給了用戶一定的門檻。
像3月初的時候,我們的付款轉化率一下子就掉到了10%左右;也就是說,100個用戶下了單,最后成功付款的用戶就10個,這個轉化率低得嚇人。
我們一查,發現是因為支付匯率的影響,我們把所有支付方式都下了,只保留了一個匯率很低的支付方式。但是,很多用戶并沒有關聯這種支付方式,如果要購買,則需要注冊一種新的支付方式,無異于提高了用戶的支付門檻。
后來,我們保留了匯率低的支付方式,也把熱門的支付方式重新上線。但是,默認匯率低的支付方式為第一選擇,付款轉化率一下子到了65%左右。
對比前面的10%,看起來是不是很不錯?
但是,我們在分析對比歷史數據的時候發現,以前默認最熱門的支付方式作為付款第一選擇時,付款轉化率達到80%。所以,看起來這么簡單的一個調整,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客單價,受到產品屬性以及推廣的影響。
舉個例子:
一個產品有不同的規格,默認的規格是100元的,用戶下單最多的也是100元。
夏天的時候,連衣裙的訂購量比較多,冬天的時候,則大衣的訂購量比較多。當然,如果完全不按照規則走,比如夏天反季清倉大衣,即使大肆推廣,效果也非常有限。
所以說,每天都要觀察數據,根據數據并結合用戶的使用行為,去調整運營策略,往往很小的運營手段,也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到這里,我相信大家對運營數據分析的重要性,已經有很清楚的認知了。
那么,如何做運營數據分析呢?
在策劃執行一個運營策略之前,要先梳理清楚流程,明確運營目標,理清運營動作,并最終將梳理的結果體現在報表中。
比如,要做一個活動,我們關注的數據有哪些?這個在前文已經說過,就不再贅述。明確需要關注的數據,方便在執行過程中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問題。
當我們梳理好了需要關注的數據后,就需要監控指標。通過報表中的日常數據,理清這個運營動作的全貌,及時發現異常,并找到異常的原因。
出現異常時,如何找到問題點呢?
一般分為以下幾個點:
定位問題;
拆解問題;
提出假設;
分析驗證;
結論呈現。
定位問題,其實比較容易,數據中哪個環節出現了異常,就可以鎖定那個環節了;接下來就是拆解問題,一步步拆解分析之后,挖掘出變化異常的原因;再一步步驗證,最后得到結論并指導下一步的運營動作。
舉個例子:
12月1日,網站的訂購量突然增長了50%。那我們看一下數據,從訂購量分拆,是渠道訂購量增長,還是轉化率提高,還是人均訂購筆數增加?
再一層層分拆下去,發現是某一篇最近寫的文章閱讀量破了10W,而平時的文章閱讀量只有不到1W。因此,推斷是文章帶來的引流效果。
那接下來,繼續分析,是什么類型文章吸引了這么多的用戶,跟平時的文章主題有什么區別?
一層層抽絲剝繭之后,發現是娛樂主題帶來的效果。因為推送的是跟娛樂相關的產品,主題呼應,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當我們從數據得到了這個結論后,以后推送不同的產品,就可以往對應的往相關主題里靠攏,以達到更好的導流效果。
找到了問題之后,接下來就是提供運營建議了。
如之前的例子,我們的訂購量增長是因為廣告文章導流效果好,那我們就需要驗證一下是否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首先,對12月1日的訂購用戶進行用戶分層。
通過RFM模型,建立用戶標簽,再回過頭驗證我們最初的設想—文章主題與推廣內容一致。
比如,再次推送同類型主題,看看閱讀量和轉化效果是否還是這么好?或者,看看新老用戶占比,假如老用戶占比大,說明可能不是靠文章導流的效果。
整個運營動作結束后,需要進行效果評估。
效果評估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評估:與自身比較、與目標比較、與往期同類運營動作比較、與同期其他運營動作比較、與行業基準數據比較……根據這一系列的維度分析后,得出最后的經驗總結,為下一次運營動作打下鋪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分析,可以說是運營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通過數據,可以對流量、對人群、對產品進行分層運營,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芩小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