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近日,首屆中國農業服務者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合作·共生·新生態”為主題,清華大學中國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應邀作題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歷史機遇》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
各位企業家,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參加首屆生產性服務業大會,這是一個大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1年,實施鄉村振興,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聚焦供給側結構改革,注重產業體系、生產體系,要解決好地怎么種好的問題,解決誰來種地,促使新興主體的健康發展,今天會議的主題與這些高度相關,所以我今天很愿意,以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歷史機遇為主題,給大家講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意義重大;第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概念需要大的拓展;第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要解決關鍵問題;第四,要構建生產性服務體系的功能定位;第五,有大量的國內外實踐需要總結推廣;更重要的是第六個問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需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政府應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第一,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意義重大。改革開放41年來,今年新中國成立70年,我們無疑也在經歷歷史性變革,如何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怎么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生產性服務業的意義重大。
我們講生產性服務業一般有多種的經營方式,我們國家地域廣大,農業的生產特點,包括產業特點、經營特點,包括配置方式都是多元的,都決定生產性服務和生產經營方式,是相伴而生的,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在農業資源稟賦相對豐裕的地方,生產性服務業要求越來越規模化、專業化,在東部還有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的形式多元,考慮勞動力、資本還有土地資源不相匹配,如何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率,包括怎么樣實現多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就產生出多元化的生產性服務需求。
而在西南山區,四川、云南、貴州山區,生產性服務業在很大層面上相對中部地區的話,生產性服務業又怎么面向小農戶提供服務,這些不同地區的表現,豐富了我們對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認知。從宏觀角度來講,生產性服務業意義重大,要使我們國家的農村具有競爭力,要么你的成本更低,要么你的產品在全球范圍內比較獨到,方方面面都要求,通過生產性服務業,一個方面降低成本,一個方面提高它的產業附加值,使我們大國農業變成強國農業,我們不僅是在生產經營方式上要高度關注,在農業服務方面也要給予高度的關注。
從農民的角度來看,生產出來,還要賣得出去,還要賣得出好價錢,所以在工業化、城鎮化的背景之下,去年勞動力已經外出達到2.88億,而農業內部的勞動力只有2.1億左右,還有老齡化的現象也非常的突出,如何通過給老百姓省力,需要技術的發展,如何幫老百姓省錢,降低成本,如何幫助農民省心,需要各個方面提供信息服務。
從企業的角度,有國有企業,也有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兩個方面,第一個,如何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精更細,產業鏈條要更加的延伸,第二個,產業面如何拓展,由縱向向橫向推廣,除了服務農民以外,過去是賣農藥賣化肥的,現在要服務農業服務農民服務農村,有服務拓展的問題,生產性服務業把現代農業發展變成了要求,是規模經營的有效途徑。最直接的來看,剛才講宏觀的角度,農民的角度,企業的角度,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意義都很重大。本身也表明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又到了一個發展的歷史性的關口。
第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概念需要大的拓展。我們過去講生產性服務業更重要的是講種植業的服務業,而現在更多的延伸到產前和產后的生產營銷和品牌塑造,而今天的更多的脫離傳統農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概念,現在是越來越伴隨著生產的細分,生產性服務業在發展中國家的表現,從事農業生產的只有1%、2%,農業生產服務的整個構成10%、15%,而10%、15%就是我們未來巨大的商機也罷或者巨大的潛力也罷,生產性服務業越來越成為獨立完整的產業。這么獨立完整的產業,決定了今天我想給大家報告它的概念是需要大大拓展的。大大的拓展可以從橫縱兩個方面來概括,從縱的方向來分析,大概有五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方面聚焦一下農業生產的產中環節,耕、種、收三個環節。
第二為適應人力資本提升的需要,比如說我們進行科技推廣,他們的工作其實都是在這五個層面給予了充分的展示。
第三是為了使我們農業的價值提升,我們所進行的相關的工作,比如說市場營銷,又比如品牌塑造問題。
第四個方面有了拓展的意味,如何保障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高效運轉,現代的信息傳遞包括物流倉、金融保險。最后還包括我們沒有或者說為生產經營提供的管理性服務,你比如說財務會計問題,這在我也認為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縱深發展所涉及的方面,但是我今天更想說的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到今天由于新產業、新業態的不斷釋放,我們生產性服務業手段也在不斷的強化,或者叫面對面實體經濟發展,現在除了面對面還有線上線下、互聯網+,我們在座的京東、淘寶,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從手段的角度來講,遠遠的超越了我們10年前包括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認知范圍,手段在不斷的拓展,由于手段的拓展我們生產性服務業除了縱向以外,是不是更應該向橫向拓展。
橫向拓展就不僅僅意味著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聚焦農業生產領域,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而且更多的越來越面向生產、生活、生態,由縱軸向橫軸延伸,包括我們講生態環境維護管護的問題,這些新業態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更多或者越來越多的服務需求,這個服務需求,為我們夯實生產性服務業理念更加的堅定。從最早的規劃設計,過去傳統的認知顯然不是我們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概念,但是我問今天在座的各位,你們除了賣化肥、農藥之外我們有多少相關的企業,還在做農業生產,特別是我們鄉村規劃方面的問題,解決我們農業生產中國方案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們認知概念大大的拓展,正是因為早期從傳統的包括我們講的科技推廣、農技服務、農產品營銷,到保險、金融、市場營銷到現階段我們講的新產業、新業態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不斷提升,使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概念越來越和生產經營的概念邊界產生了模糊的地帶,很難講哪個是生產主體,哪個是服務主體。
北大荒、中化、金正大你說它是生產經營主體還是服務主體。如果是種地那它是生產主體,同時還為別人服務,它是服務主體,北大荒、金正大、中化都有生產性的性質,也有服務業的性質,所以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到今天,概念需要我們更新,由此產生的生產體系、發展形態、發展方式都在發生轉變。
這種演變,從未來的趨勢看,越來越像鄉村領域順延,不僅要為農業生產提供高質量,特別是信貸信息服務,而且要為農業生產提供生產規劃、生活事務,不僅要為生產提供服務,也要為生活提供服務,不僅要為農業農民服務,還要為鄉村服務,過去的生產性服務業一句話做大做強從田間到餐桌,今天講生產性服務業從搖籃到墳墓,這是我個人看來的,見仁見智是否準確我就拋出這個磚來,迄今為止我沒有看到有類似的說法,這是我對生產性服務業第二個看法。
第三個大的看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要解決關鍵問題。
概念的拓展,并不影響生產性服務業的本質,本質還是解決生產經營主體,還是解決普通老百姓在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當然也包括新產業新業態,方方面面的訴求,更重要的是要集中在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解決老百姓辦不了、辦不好,或者辦起來不經濟的相關事項,這個角度所謂的生產性服務業要解決為誰服務的問題,在重要的農業生產方面,要提供綜合性、專業型的服務,托管、半托管相關的事務,要針對小農戶解決他們辦不了,或者辦起來很麻煩的事情,省錢省力省心,小農戶也是這樣,小農戶中國有2.6億,我們糧食80%是靠小農戶生產起來,怎么樣解決那些小農戶的問題,我認為無論怎么樣都是我們各類服務主體應該高度關注的重要群體,與此同時我們要解決新興經營主體對各類服務相關的要求。
第二要瞄準需要服務的關鍵問題,現在我們專注的是耕種的階段,老百姓需要的也很多,你比如生產產前的信息提供,產后的品牌塑造,包括為整個生產鏈條提供金融信貸相關服務的要求,這樣就構成了我們講的服務需要解決更多關鍵的問題,一個可以使農民的成本更加降低,一個使農民的產品賣到一個好價錢。
第三要著眼于新產業、新業態,農工、農商、農貿、農旅、農文結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完善利益鏈,這里面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高度的關注,通過我們體制機制的建設,使我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更加的美好。
第四要有助于鄉村建設,我們畢竟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之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實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都需要生產性服務業漸入其間,所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無死角、全覆蓋相關服務,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產生新的領域。
第四個大的問題,生產性服務業的功能定位。如果過去是依附產業現在是獨立的完整的產業,如果說我們過去的生產性服務業更多的聚焦于公益性的服務,比如說全國農業生產推廣,現階段生產性服務業無論是從組織形式,還是說從所有制結構,還是從經濟方式的演變,也越來越多凸顯多元化,我們在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過程中,不同的主體、不同的所有制結構、不同的手段都應該表現出它應有的定位和相應的功能。現階段這些功能和定位要解決什么問題?是因為要解決現階段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的問題。
第一,我們向農業生產提供服務的時候,主要集中在大宗作物的環節,產前、產后這方面我們還是相對薄弱的環節。換句話講集中在大宗作物的產中環節階段,兩頭還有很多服務的領域,需要我們去開發,需要我們去推進。
第二,我們在向產業類型提供的服務,主要表現生產性業務,種植業向畜牧業、水產業拓展,但是面向新產業、新業態的服務需求不適應,比如說原來講到鄉村規劃問題,包括養老產業在農村這是不是服務業,是典型的服務業!至于說它是生活性服務業,還是生產性服務業,我們還可以討論。但是我以為我們認知是應該超越一點。
第三,從向生產經營主體提供服務的需求看,面向經營主體提供的服務我們越來越完善,但是面向小農戶提供的服務還非常的捉襟見肘,還沒滿足小農戶的需要。最近一段時期我到西南很多地方,我覺得西南地區為什么現象非常突出,是因為他得不到社會更多的服務,這個和我們東北地區甚至和我們河南河北,包括我們講的湖南湖北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四,從服務的主體來看,要構建一個,主體多元、功能完備、融合規范、共享共生的生產性服務業完整體系。
主體多元,包括國有的,包括民營的,包括我們合作社,比如說合作社,在生產性服務業這個方面它扮演的角色是什么?第一提高效率,第二降低成本,第三在座的中化來講、金正大來講,他們這樣的企業來講我們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個性化服務,托管、半托管,換句話講定制性服務,這就是不同的定位,這就是不同的功能。沒有哪個說我們的主體更重要,沒有說國有比所有制更優秀,民營相對的不優秀,只有定位不同,只有要求不同,只有效率不同。
功能完備,生產性服務業的功能不僅僅應該涵蓋種植業,也不僅僅涵蓋所謂的耕種收,不僅要滿足生產,還要滿足生活、生態,不僅要滿足農業農民,還要滿足農村,我剛才講的這個問題,縱向,從田間到餐桌,橫向這個面就無限的寬廣,所以怎么樣把我們的生產性服務業打造為主體多元、功能完備、融合規范,這是我們基本要求。
融合規范,現在生產性服務業最大的融合,就是跟世界講我們生產性服務業聯盟,為什么我們去年一直倡導要成立這樣的一個聯盟,我以為我們座在一塊有機會相互交流,切磋為農民服務的最佳手段、最佳方式、最佳效果、最佳模式,這就叫融合,當然也有一個規范問題,我們生產性服務業是不是也要設定相應的門檻,不管有沒有門檻,但是有一句話一定要職業化、工匠化。這就叫功能完備、融合規范!
當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到最后,生產服務主體,與生產經營主體這個邊界未來會越來越模糊,利益一致、方向一致,才能形成可持續發展,這是我講的第四個大的問題。
第五個大的問題,還是要創業,全球你當然要對焦國內,生產性服務業如果在中國還剛剛是一個依附產業的形象,向獨立完整的產業伸延的過程,全球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已經為我們提供很多可借鑒的或者說范例也罷,或者經驗也罷,把發達中國家概括為美國模式、日本模式,我去年寫過很多文章《現代農業第三條道路》講的整個農業的模式規范,提出美國模式、日本模式,美國是規模化模式,日本是精細化的模式,所以美國就要求規模化、專業化,而日本機械農業決定了日本的農業在綜合化、全面化方面應該表現出比美國更強烈的愿望。美國的農業因為規模足夠的大,所以它在生產方面,除了平均數以下以外,平均數以上的,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越來越發現它服務的半徑,和它規模的擴張相關,所以這類生產主體往往就是服務主體,自動服務越來越明顯。家庭農場從播種機開始,一直到收割機、烘干機我不需要服務,我農村有2000公頃有3萬公頃,我不需要,在我們東北地區已經演變出一個大型的合作社,是生產合作社,也是一個服務合作社,我不需要把我的服務外包。
而對應的就是日本模式,日本農業高度兼業化決定對需求是全方位的,包括生產領域、生活領域,有財產的保護,包括養老,都可以轉包給第三者來干,這就是服務也在美國類似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類似的國家,韓國、中國臺灣這樣的地區,都是這樣演變的。
結果這兩個國家的表現,就中國來看,服務內容、覆蓋程度包括主體定位,我以為都表現出一個多元化的探索,但是我國東北地區要求服務的專業化程度很高,像專門的機械耕作,專門的機械化收割,這對東北要求越來越明顯。在勞動力結合程度特別高的地區,托管半托管,職業經理人的需求,就非常的旺盛。
我半個月前,我觀察到的思考的,在西南山區地區,現在還是一個自我生產、自我服務的階段,生產性服務業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我就順便說一句,我沒想到漢源去調研,勞動力外出的比例并不高,為什么在農業內部就業非常明顯,特色農業非常的發達,漢源柑橘也用紙袋,蘋果也有紙袋,甚至你們沒有想到車厘子也是一個一個的套袋在生產,車厘子套袋你說需要多少的勞動力,需要多少的就業崗位,產生出多少的就業崗位,這就促使我想了很多,我說在這個地方生產有特點,服務也有特點,所以生產套袋的企業,包括指導農民套袋的技術人員,都能找到他不同的定位。
我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你在東北地區我也發現,現在弱化到每一畝玉米地上的活勞動力只有0.2個,0.2是什么概念,全部機械化,10畝地才花2個勞動力,不要說農業不掙錢,是因為你規模太小,在東北絕不是不掙錢。我講了物化成本,在整個成本里面勞動力成本已經下降到了很低很低了,成本基本上是物化成本,只要機械投入成本。在漢源,成本更多的表現在勞動力成本,而東北更多表現在機械成本,不同的成本導致不同的需求。
供銷社、郵政、中化農業作為國有企業創下了很多規模性服務的經驗,中化農業的MAP模式,供銷社的托管半托管,金正大對民營企業創造的金豐公司,有不同的定位,每個企業都在自己這個領域里面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間,也表現出了強大的發展后勁,所以我就得了一個結論,不同功能定位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的構建,對我們農業生產發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
由此我也得了幾個結論,我簡單給大家報告一下,第一國內外的經驗充分顯現,生產性服務業大發展,規模一定是基礎,所以我們講生產條件的改善,你比如我們車能下田,我的機械能下地,我的水網建設、路網建設,人行車,我的田間網絡建設,灌水規模化、專業化。
第二我們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所以需要完善相關的利益機制。
第三因地制宜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方向,不管怎么發展,有一條很重要,對專業領域來講提供專業服務,對兼業農戶來講怎么幫他賣出去,這很重要,要讓普通的農民群眾要有獲得感、參與感、幸福感。
第六個大的問題,生產性服務業需要政府的行為調整,換句話講生產性服務業需要政府扶持,國際國內的經驗充分表明了生產性服務業的基礎是市場化,但是政府行為至關重要。
第一要把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到戰略性的地位來考慮,延長產業鏈條,把產業體系多元化、新產業、新業態把這些通通都要考慮進去,作為農業生產性發展要求,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要求。
第二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我剛才也講到這個方面的問題,交通便利、地塊平整、集中連片,包括農民組織化程度要高。在這個方面我們怎么樣基礎設施建設,適應農業生產性服務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三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不斷發展。規模經營有兩個表現形式,一個是土地的規模形式,也就是土地流轉,解決地誰來種?我們今天討論更多的是第二個問題,地怎么樣種好?土地不一定流轉,但是我服務需要相應的跟上。
第四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有工匠精神,要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你這個企業也罷,你是一個個體戶也罷,你才能在我們生產性服務業鏈條中找到你適合你的位置。
最后,生產性服務業要求相關的政策落地、夯實,我在這里邊提出了這樣幾個方面最關鍵的政策。
第一用地,對于生產性服務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最大的利好消息,就是怎么樣盤活用好閑置的校舍、廠房、廢棄地,把它利用起來,在范圍內形成新產業、新業態,包括我們返鄉創業的設施用地,這是最大的用地政策。
第二金融政策,我們做生產性服務業我們農業企業能不能把我們擁有的相關的設備,作為我們抵押的擔保融資,這是中央今年明確提出的,這是可以的政策允許的。
第三財政稅收,按照剛剛閉幕的兩會,總理已經釋放了很好的消息,面向實體經濟我們制造業稅由16個點下降到13個點,我們交通運輸由10個點下降到9個點,這里面有多少的企業,我們從稅收方面可以獲得相關的企業。
至于農業補貼,怎么樣有利于我們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比如說先用后補,或者邊用邊補,只要從事生產性服務業從事公益性活動我都給你相關的補貼,這叫財政稅收。
最后信息化,中央在一號文件提出明確提出互聯網+如何深入到農業,怎么樣為農民釋放更多的利好消息,所以生產性服務業是一篇大文章,有很多需要深度研究的課題。
我今天拋磚引玉講了6個方面,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各位企業家、各位嘉賓批評指正,謝謝在座各位!
內容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