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投身一場偉大事業,無愧一段美好青春”,作為國內農業大數據服務先行者、布瑞克農業大數據創始人,孫彤所說的“偉大事業”就是用大數據讀懂農業、賦能農村、致富農民。
1982年出生的孫彤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物理學、經濟學雙學位,為他的發展夯實了基礎。同學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從事科研,唯獨他對農業情有獨鐘,大學一畢業就扎進農業數據研究中,并由此開啟了對中國農業數據的調研、搜集、整理、挖掘、監測及研究分析之路。2014年6月他創辦的布瑞克農業互聯網落戶江蘇蘇州,逐步孵化為集農業大數據、大宗農產品電商、縣域品牌農產品電商、農業咨詢、農業物聯網、基于大數據的供應鏈風控和普惠金融接入等業務為一體的專業智慧農業服務企業。2019年,布瑞克“基于農業大數據的農業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被農業農村部評為數字農業農村優秀項目。
用“數據大腦”讀懂農業
本刊記者:您2009年開始組建團隊進行農業數據庫研發的時候,農業大數據還是冷門,為何會選擇這個領域創業?
孫彤:我出生在陜西農村,那里有很多種果樹的,我發現大家都去種某個品種的時候,就不賺錢了,然后就有很多人把果樹砍了,一哄而上換另一個品種,結果還是不賺錢。當時我就覺得應該想辦法幫農民解決這樣的問題,這種想法在進入大學后更明晰了,于是大學畢業我就進了中國農科院,從事農業數據建模研究。工作中越來越覺得沒有數據的支撐,農業生產就無法做到科學合理,用數據對市場進行預測分析,便成了我奮斗的方向。
本刊記者:2012年開始,“大數據”進入公眾視野,這對于信息數據企業來說,應該是一個發展的機遇,您覺得大數據給農業產業帶來的最直接變化是什么?
孫彤:農業領域一直存在“農周期”的問題,有了大數據,我們就可以依托海量的數據對農產品產前規劃、產中管理與產后銷售進行全鏈條大數據管理,農戶可以有效掌握市場供需預期,以需促產,提高產品的供給與市場的匹配度,降低生產風險,提升議價能力。各級政府可充分依托當地農業資源稟賦,利用大數據優化農業要素布局,為農戶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與價值品質,更好服務當地經濟發展。這些年,我們傾心打造的云端“農業數據大腦”已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覆蓋2000多個縣域,收錄了500多種農產品數據信息、1億多條農業資訊信息、16000多篇產業研究報告,收集了100多萬個農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農業電商數據信息及覆蓋國內外生產、氣象、土肥、農技等400多個細分農業數據表單集。我們將所有數據整合后,研究價格波動規律,然后通過我們開發的分析預測模型對產業進行判斷,再結合國際國內該產業多維度的調查與對比分析,可以比較準確地對該產業的市場情況實現預測。
本刊記者:您的大數據來源有哪些?怎么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孫彤:我們的大數據來源主要包括3個層次:一是政府官方、行業協會等數據;二是通過IT等技術手段抓取海量數據,并通過科學算法清洗獲得可靠數據;三是布瑞克長期產業研究積累及行業監測。我們在北京、廣州、東北、華北、華中、西南均有公司或團隊,從行業監測或者通過公司自有平臺不斷產生數據。以蔬菜行業為例,布瑞克是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理事單位,在獲取行業一手數據方面有先天優勢。公司采集到的數據,通過科學算法進行清洗,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另外,公司專業的研究團隊能很好地理解數據內涵及合理范圍,如果數據跟實際的現象偏離,我們研究團隊會對相應行業進行細致研究、調研獲取一手數據,并對現有數據進行相應驗證。
從“第一公里” 鏈通“最后一公里”
本刊記者:讓海量的數據真正服務于產業發展對農業農村發展非常重要,這幾年您和您的團隊專注于農業生產全鏈條的數據服務,在縣級農業大數據解決方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為什么選擇以縣為單位搭建平臺?
孫彤:從地理因素考慮,省市地理面積大,數據采集與場景應用難以落地,尤其是“數據到農村的最后一公里”,省市級別大數據很難做到。通過調研,我們梳理出縣域農業產業的諸多痛點,如縣域產業規劃錯配、招商引資困難、企業不大不強、戰略規劃失衡、產銷決策隨意、風險管理落后、品牌意識不足等等,我們將這些痛點一一對應到實際的應用場景中,提出了布瑞克縣域農業大數據解決方案,針對政府、企業、農民等不同主體提供4項產品應用,多達17項內容模塊,4項重點服務。在整個解決方案中為縣域搭建的農業大數據門戶網站也可以作為展示的渠道,讓對該縣域農業產業感興趣的企業更直觀、有效地了解縣域資源稟賦,最終實現精準招商。
本刊記者:在與各縣的合作中,布瑞克如何通過大數據平臺和服務架構,讓農業大數據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通過云端數據大腦形成良性循環的?
孫彤:各渠道的農業數據分散龐雜,彼此處于不同的“孤島”難以聯通,造成數據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我們把每個縣的數據整合,尤其是生產端的數據,幫助對接大市場。我們打造的縣級農業數據平臺就是打破數據孤島,解決數據資產管理,激活數據應用場景,勾勒出清晰的涉農主體的畫像。我們幫助農戶、合作社、企業做比較精準的畫像。通過這一平臺,縣域農業管理部門可及時了解縣域內涉農產業分布狀態,及時梳理縣域主要產業基本面,以數據分析精準定位縣域產業發展方向,有的放矢開展精準招商;農戶可通過手機APP、小程序等獲取種養技術、市場行情、產品銷售、專家培訓;涉農企業通過大數據平臺提供的“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報告”等功能,獲得更科學的決策支持。
本刊記者: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對農業大數據最直接的訴求就是能把產品賣出去、賣得好,對于這點,您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孫彤:為變革大宗農產品流通貿易模式、助力農業轉型升級,我們創建了國內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B2B垂直電商平臺——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目前平臺采購注冊用戶已超過70000家,長期有采購行為的食品企業及大型農貿商10000多家。迅猛的發展勢頭令農產品集購網在短短幾年內已發展成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及第四方物流服務兩大領域的標桿企業。截止2019年底,平臺自營開票金額突破100億人民幣。這個B2B平臺我們以地級市為單位推進,把農產品賣給食品飲料企業,并且以地級市為單位配送。我們給下游企業畫像,這些企業買什么農產品,一年采購多大量,多長時間采購一次,把這些信息輸入系統,建立一個B端的企業銷售大數據,有了地級市的農產品消費大數據的時候,再利用現有渠道拓展新的品類。我們既有下游B端企業的消費大數據,又有產地生產端的農業大數據,這樣就構建了以“先找市場,再抓生產,產銷結合,以銷定產”為基本特征的訂單農業,有效減少種植的盲目性,幫助農民化解生產風險,實現增產增收。
“產業互聯網”賦能縣域發展
本刊記者:2019年布瑞克“基于農業大數據的農業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被農業農村部評為數字農業農村優秀項目,這個項目能給縣域農業帶來哪些收益?目前為止,布瑞克已為多少縣提供了這樣的服務?
孫彤:這個方案在縣域農業產業的各環節提供全方位的“互聯網+農業+金融”服務支持,具體來說:可以為合作區域的每個縣對接涉農信貸支持;可以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可以梳理、聚集農業大數據,提供數據深度分析服務,為政府及涉農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依據;可以提高基層政府涉農管理工作效率;可以為涉農企業提供產業咨詢、品牌提升、渠道對接、人才培訓等服務,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可以為農民提供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決策支持;可以提供農技人才、品牌電商人才、分析人才培訓服務,提升農民技能,等等。2018年,我們在貴州省銅仁市的石阡縣建設了農業大數據平臺,經過3個月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從當地種植、銷售、市場容量、價格等方面評估,在石阡30多種農產品中挑選出了羊肚菌、竹蓀、臘肉、綠殼雞蛋等10個特色農產品,從品牌打造、市場推廣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針對每個農產品做出了厚厚的數據白皮書。并將石阡特產以“品色石阡”品牌進行統一包裝和推廣,2個月銷量就達2萬份,銷售額近1000萬元。到2019年底,我們已與400余縣達成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智慧農業合作意向,超過20個縣正式開展農業大數據業務。
本刊記者:您說這個方案能在農業產業鏈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環節提供全方位的“互聯網+農業+金融”服務支持,這個金融服務支持包括哪些內容呢?
孫彤:很多金融機構非常看好農村市場,但是要讓金融服務順利“下鄉”,仍存在很多痛點:一是缺乏基礎、規模化的數據“畫像”,涉農主體信用信息缺失;二是缺少核心風控模型;三是缺少獲取涉農主體信用信息的可靠場景。這些因素都導致了農村金融覆蓋成本高、風險控制難的問題。這些痛點的核心是廣大農村還缺少規模化、標準化的數據積累和數據體系。我們通過平臺整合、清洗一線農業生產數據,并對接縣域涉農主體關鍵數據,進行全面整合,用縣域大數據直接勾勒清晰的涉農主體畫像,為第三方金融機構進行金融服務打下良好基礎。農產品集購網和農牧人商城平臺也是大數據落地后變現的主要抓手。我們以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與平臺為依托,從倉儲、物流、金融、數據提供全方位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服務,從信息撮合到深入交易環節,再到切入整個產業鏈,在為這些主體服務的同時,布瑞克也從他們的采購、交易行為中獲取“畫像”,為信用風控建立數據模型。而在農產品電商平臺的交易和反饋過程中,大量涉農主體的基礎數據則會直接進入布瑞克的平臺,可為金融服務機構節省大量的數據獲取成本。
本刊記者:布瑞克是怎么用大數據為縣域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服務的?
孫彤:說說我們近期正著力打造的豐縣農業大數據平臺吧。2020年,我們中標“豐縣數字農業建設項目——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這個項目將傾力打造豐縣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通過農業產業研究、數據資源積累、數據挖掘技術積累,針對豐縣的農業產業特點進行專項規劃,設計指標體系、設計采集標準、部署數據系統、開發應用模型,充分整合豐縣本地農業數據資源,打造全產業鏈的數據體系,建立完善的生產、消費、進出口、成本、價格、經營主體等諸多環節、諸多維度的全面的數據指標體系,與全國、全球的相關農業數據指標形成統一標準,并打通分析,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形成應用場景和服務能力。針對豐縣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農周期問題、涉農漁企業和合作社生存發展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農產品品牌化銷售問題,以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持續服務為核心,通過豐縣農業智慧大數據建設,搭建豐縣農業大數據管理、應用與服務體系,形成一批有效支撐智慧農業建設的大數據應用系統,實現農業產業智能化、精準化和科學化。進入數字鄉村時代,孫彤認為互聯網和大數據必將對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農業也必將成為有奔頭的產業。毋庸置疑,隨著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潮起潮涌,會涌現出更多奔跑在信息時代的“新農人”,為鄉村振興帶來巨大的新動能。
本文刊載于《江蘇農村經濟》2020年八月刊,作者:姜瑾華 劉俊逸/本刊記者。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7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