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數字農業,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的加速器,更是中國農業農村致富的新武器。
比如,科右中旗農民借助數字農業,每斤大米可以多賣0.2元;陜西榆林的農民農民用一部手機種上萬畝馬鈴薯、放上萬只羊;浙江嘉興市秀洲區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8%...
鑒于數字農業的重大作用,國家也陸續出臺政策加持。
2017年起,農業部開始實施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2020年,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有力支撐數字鄉村戰略實施;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智慧農業,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除了政策之外,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互聯網公司也紛紛來到農業“最先一公里”,借助數字技術、供應鏈、物流、品牌、金融等優勢資源推動中國農業探索數字化,幫助農民用新的辦法,種出好產品,賣出好價格。
比如,阿里就在海拔40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建成了海拔最高的數字農業基地——“盒馬村”,助推當地產業升級,幫助理塘縣的農民增收致富。
阿里正在引領中國農業農村新一輪升級。
-010-
改變:產業增值 農民增收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其中,農產品是中國農民致富的關鍵。然而,由于物流難題、銷售難題,很多縣域尤其是一些貧困山區的農民幾乎很難依靠分享數字農業的紅利。
除了物流、銷售渠道難題之外,有些貧困地區還存在產業短板,比如缺乏標桿產業或標桿的產品。
比如,阿里巴巴對接的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就是遭遇產業發展不足、農民增收不高等窘況。
資料顯示,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是青藏高原典型的半農半牧地區種植業為一年一熟地區。另外,農作物品種比較單一,主要糧食作物有青稞、冬小麥、小麥,其次是豌豆、馬鈴薯、玉米。牧業方面,特色畜種為高原牦牛和藏系綿羊。
阿里數字農業進入理塘縣以來,該地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19年,阿里與理塘縣康藏陽光農牧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楊帆在康呷村共建數字農業基地,也就是盒馬村。目前,康呷村基地已有現代化種植面積6600畝,出產的黃瓜、蘿卜、夏季草莓、高原小番茄等直供盒馬,開辟該地區種植蔬菜產品的先河。
據悉,康呷村位于理塘濯桑鄉,以前農牧民人均占有耕地1.42畝,糧食作物是青稞、冬小麥、小麥、馬鈴薯、油菜一年一熟,每畝產值不足1000元,時令蔬菜種植是空白。如今,阿里數字農業共建基地畝產8300元左右(以前種植小麥青稞,畝產不足1000元),已帶動周邊康呷、若拉、漢戈、查卡等村400余戶發展果蔬種植,長年基地上班的農戶有180人左右,而且農民個人收入節節攀高。
比如,90后牧民珍它。
珍它沒到阿里基地之前一直靠挖蟲草以及種青稞為生,身為貧困戶的他年收入才幾千元,自從到阿里之后開始接觸開拖拉機,現在已經是組長了,他個人年收入就達到了7萬元人民幣左右。
數據顯示,2020年阿里數字農業基地已帶動當地400多戶藏民就業,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余元。同期,理塘縣農牧民的年收入是1.3萬元。
理塘縣委副書記次登達瓦在媒體座談時表示,理塘的農業需要升級,發展數字農業是大勢所趨。未來要加大與阿里的合作,把“天空之城”理塘建設成數字農業高地。
由此可見,數字農業已經成為理塘縣農民增收的新方式,阿里巴巴也正在加速縣域經濟建設、推動產業升級,農民增收致富。
-020-
轉型:從“管產品”到“管全產業鏈”
數據顯示,阿里數字農業推動下的盒馬村已經在全國18個省市誕生了120多個,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專家朱啟臻認為,盒馬村為農村打造了新基建,其通過數字化產、供、銷對農業升級,讓農民用新的辦法種出好產品,賣出好價格。
眾所周知,數字農業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幫助產品賣出高價,而是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以阿里數字農業理塘基地為例,
據悉,與阿里共建基地的是楊帆,曾在百事可樂工作十數年后離職創業,2016年帶著團隊來到理塘創業。
楊帆與阿里數字農業合作的2年時間,理塘縣開創了蔬菜種植的先河,引發了當地數字化新思潮,并推動理塘縣整個農業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比如,
1、蔬菜產品成為主打
2019年之前,理塘縣的以農牧業為主,在種植方面主要有馬鈴薯、青稞等,在牧業方面,主要品種有高原牦牛和藏系綿羊。
2019年之后,阿里與楊帆合作之后,靠著大數據精細分析,推出了爆款極地蘿卜(年產值5000萬以上)、可以當做零食的夏季高山草莓(種植面積一年之內從30畝擴增到300畝)、高原小番茄、辣椒苗、茄子、黃瓜等多種高質量品種蔬菜瓜果。
同時,黃瓜、蘿卜、夏季草莓、高原小番茄等高品質蔬菜農產品成為該縣走向全國的主打產品,據悉,2020年,阿里數字農業合作基地的僅蘿卜產品一年實現5000萬元的產值。
2、以銷優產
數字農業讓農民種田變得越來越輕松,從早期的土壤培養到種植農作物以及收割、盒馬訂單管理等等,每一步都做到精細處理。根據用戶需求,以需定產。
楊帆表示,“以前的蘿卜都是按斤賣,批發市場一斤3毛錢。與盒馬合作不一樣,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我們種植克重750g,滿足三口之家吃一天的蘿卜。重量之外,盒馬對外觀、口感也做了標準化的建議。這樣種出來的蘿卜,由盒馬直采省去了批發環節,折算成斤是兩塊多錢一斤,600%的增長。”
另外,借助數字技術該基地還要實現了土壤保護,比如播種前期怎么養護土壤,土壤肥沃了自然能種植出比較優質的農作物。
3、標準化升級
解決農民賣給誰的產銷難題后,楊帆想破解困擾理塘農業在“最先一公里”另一難題:標準化的空白。
據悉,根據盒馬采購的建議,楊帆在基地旁建設了一個冷庫,預處理后的農產品進入盒馬加工中心進行數字化分級。
目前,該基地擁有10個100噸的標準化冷庫和農產品分級加工車間,可以完成清洗、分級、包裝。運轉以來,將蔬菜運輸的腐損率從30%降低至5%,分級與冷藏提高了10%~20%的市場售價,從而實現了蔬菜產品從農產品變成商品的過程。
2020年9月份,該縣4000平方米采后商品化處理中心建成,這也是理塘縣第一個產地倉。
楊帆還介紹,產地倉也是阿里的直管倉。過去一年阿里與生態伙伴在產地,共建了數量眾多的直管倉。阿里自營倉與直管倉共享農產品數據,共同構成阿里“最先一公里”的基礎設施,通過數字化分級把農產品變成標準化農商品。
農業行業觀察也發現,從智能程度到供應鏈以及高原反應上來說,實現數字農業非常困難。但是阿里也在慢慢克服這些問題,打攻堅戰,從農業“最先一公里”解決農業“卡脖子”難題,從“管產品”全面升級為“管全產業鏈”,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030-
賦能:全渠道打通 破解產供銷一體化
數字農業下沉正成為各大互聯網淘金農業農村的重要方式。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也表示,數字農業已經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農業轉型升級的先導力量,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高點。
早在2019年,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首次亮相。該數字農業事業部將建立產、供、銷三大中臺,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鏈路數字化升級。
2020年,阿里數字農業的大格局已經成型,全國建成昆明、南寧、成都、淄博、西安的五大產地倉全部投入運營,已經形成全產業鏈賦能農業新模式。在產地倉內,農產品可以在90秒內完成清洗、分選、分級、包裝,直接把農產品變成商品;同時,配上菜鳥物流體系和阿里各大渠道加速推動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
我們透視阿里布局農業來看,阿里借助全資源發力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整合源頭小散亂的農業資源、梳理農業上下游利益關系,建立“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并且發力以銷優產,構建以阿里體系內盒馬、大潤發、餓了么、淘寶、阿里云、菜鳥等平臺、物流全資源、全渠道聯動、賦能。
除此之外,阿里還聯合全國的農業院士專家、科學家共同探索數字種植,從源頭開始,幫助農民種出更好的農產品,真正實現“種得好、賣得好”的承諾。
截止目前,阿里的1000個數字化農業基地中,已經孵化出了120個“盒馬村”,研發出來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推出了甜1度的“超極蘋果”,帶動果農每畝增收3250元。其中研發的國產“即食獼猴桃”,上線盒馬第三周在多個門店的銷量就超過了國外高端品牌。
數字農業,阿里正一步步邁入“深水區”。
小結
所謂價值,就是幫助別人帶來積極意義和有用的東西。
阿里巴巴對農業就是如此。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農業”已經成為阿里賦能農業的執念。自2014年以來,阿里深入農業農村,從產品到產業、從電商到平臺,從淘金到賣水,一次次的業務升級都促進中國農業農村深層次的變革,更不斷體現出“讓合作伙伴和客戶成功”的阿里服務精神。
目前,阿里構建的數字化新價值鏈路中,打通農業的“研-產-供-銷-服”是其核心目標,但是每一個鏈條都非常復雜且困難,也絕對是重投入。
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是量變到驟變的過程,隨著阿里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陸續建成,阿里在大農業領域將會迎來更大的機會與能量,也必將會推動農業全產業的轉型,帶來億萬農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