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縣域電商的上山下鄉運動中,到底誰賺了錢?
一個朋友跟我說了這個故事。
說前兩年,全國各地都在搞縣域電商,一哥們原來搞IT的,整天想著這里面有他什么財路。
終于有一天開竅了。
他發現,縣領導們都愛拿搞縣域電商當成政績,好看有面,在電商平臺啊什么開個特色館,然后搞個發布儀式,然后邀請新聞媒體一通吹,說什么什么開館當日成交了多少,這樣下去整個縣的農業產業都被調動起來了,不得了。
平臺也高興,因為縣財政投廣告費吶;代運營服務商也很高興,因為縣財政給服務費吶;縣里的淘寶店也高興,財政給咱撥款引流量,不用白不用……一種一石多鳥的事,大家搶著干,甚至自上而下還有專門的政策補貼。
但是,大平臺特色館的門檻太高,很多縣都夠不上,人才什么的都不配不齊。
于是,這位兄弟做了APP,就是自帶電商功能的那種,然后在APP上開了一個又一個縣域電商館。
我們知道,縣域電商最重要的不是開館,而是成交,究竟有沒有流量,有沒有消費者愿意上去買東西;但是政績卻不看這個,看得是有沒有縣域電商,或者說有沒有頁面吧,而不是銷量有多少。開個頁面容易,但是談持續運營,談何容易。
但是沒關系,漏洞就在這里。
這個APP跟全國很多電商服務公司合作,因為人家手里有政府資源嘛~開始全國各地開館,開一個館收10萬塊錢,然后服務商拿這個項目去政府報項目30萬,成功了一個服務商就賺20萬。
這真是一個一本萬利的生意,一個程序一個設計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倒騰出一個華麗麗的縣域電商館,一年千把萬的凈利潤就這么來的。
朋友問他,你這個生意可持續嗎?
他說,什么持續不持續,縣域電商就這一波,該搶錢的時候就搶錢,哪來這么啰嗦!再說了,我把這么農產品都倒騰到APP上來了,保不準消費者看了眼饞也會越來越多,那會我就成了某寶了。
是啊,前兩年的縣域電商現在好像基本都偃旗息鼓了,縣財政該燒的廣告費都燒完了,燒完了再也沒有流量來源,消費者也不會主動上來,店鋪該散的都散了,當地的產業呢也沒多大變化,當然他那個APP呢也沒變成某寶。但是,領導們該升官的都升官了,做生意該賺錢的都賺錢了,這一波上山下鄉算到此結束。
有人作打油詩一首紀念——
“昔人已乘電商去,縣域只剩電商樓。電商一去不復返,有人賺錢有人愁。”
縣域電商那些“套路”與“新花樣”
1
示范縣之“套路”
商務部轟轟烈烈搞了三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累計有496個示范縣拿到了國家專項資金。仔細想想,這里面盡是“套路”:從申報到答辯,從承建到評審,都得按“套路”走。到末了,幾個國家級的規范性文件也在試點基礎上出臺了,作為最后統一驗收的標準。
2
農村電商生態體系建設的“套路”
從縣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到三級服務站點的完善;從眾創空間的布局,到雙創政策的出臺;從物流補貼的細則,從電商發展的啟動儀式,到多層次人才培訓工程的推進……這一系列的政策設計、落實辦法與效果考評,幾乎是“千縣一面”,里面的套路基本上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3
打造區域電商影響力的“套路”
全縣發動,三級干部全參與,書記縣長掛帥;舉辦千人(甚至萬人)啟動大會;拼全力參加幾次平臺電商的大促;找幾個專家站臺搞高峰論壇;甚至是書記\縣長站臺為本地農產品電商代言;打造本地的幾個先進典型廣為宣傳,如此等等。我曾經同某縣領導戲言,能不能換個“玩法”,都太老套了!領導反問我,那你講講,除了這些套路,我們還能玩出啥新花樣?
4
人才培養體系的“套路”
領導干部的觀念大課,網店的基礎班、提升班、精英班,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農產品上行研修,農旅融合與美麗鄉村,電商扶貧等等,翻看相關部委培訓中心、平臺電商還有諸多社會化招生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現在面向縣域電商人才培養的招生簡章,如出一轍。再往細里研究,就會發現連講課的人也幾乎很雷同。
……
“中國人啥都講究法,不是法律法規的法,而是一種高深的套路。下棋有下棋的妙手,叫定式;練字有練字的模式,叫書法;健身有健身的招式,叫功夫;生活有生活的樣板,叫活法。”
如此說來,我們做縣域電商的自然回避不了,總得有一大“章法”來約定,就是這個領域的“套路”。但顯然,遵照“套路”來,創新有時候變得可有可無。就說示范縣吧,不按套路落實,驗收就有問題;驗收出問題,問責機制就會啟動,領導政績就要打折扣,誰敢冒這個風險?在農村電商的生態體系建設、人才培育、影響力打造這些方面,哪個縣都缺少經驗,不按“套路”來,豈不是要亂了套?但我們同時也要看到——
“套路讓世界成年,套路讓少年世故。我們還沒有成長,卻已經老成持重,滿頭白發叢生。”
其實,中國太大了,東西南北中,縣域大不同,原本縣域電商要做的是“千縣千面”。但現在近乎一切縣域都按“套路”來執行這些政策,忽略了本地的資源、地理與文化秉賦,真正做出“新花樣”來的恐怕并不多。前段時間,公司為某縣做的三年行動計劃完稿后,政府商務局的領導不滿意,還投訴到了我這里。我也是參與了前期論證與調研,里面還有我自己的獨特創意。為何讓政府的人還不滿意了呢?一了解,原來當地商務局長的意見,他們是示范縣,要求我們就按國家對示范縣的規范做一個落實執行方案就可以了。唉……除了一聲嘆息,我們能說什么?這么做,其實對我們來說是變輕松了,也更容易過關。但我們怕辜負了這個時代,怕浪費了當地的資源。只是依照“套路”,政府商務局自己都可以干,何必找我們呢?
“對套路的過份依賴,讓過去一年成為小心翼翼的一年,成為左顧右盼的一年,患得患失的一年。”
你說是不是?
我并非是要全盤否定“套路”。所謂的這模式,那模式,不正是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的一個“套路”嗎?迄今為止,我堅信麗水的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武功的頂層設計推動、成縣和臨安的單品突圍、碭山的微營銷、通榆對東北大農區的示范,如此等等,都在這一輪縣域電商的“試錯”中別具特色。這些縣域的經驗,在所在的區域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但非要在全國推而廣之,就另當別論了。是的,沒有標準化、不可復制,就不叫商業模式。但電商之于縣域的復雜,要“一招鮮,吃遍天”恐怕不容易。這幾年,大大小小的服務商套用平臺電商的各個業務版塊,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一地一策的勉強維持,一條路走到黑的,基本上是“四面楚歌”。
“許多時候,在套路的路上狂奔的我們,在社會性失眠,社會性抑郁癥面前,只會面對直播的視頻發呆。傻傻地刷屏著對方傻傻的生活軌跡。”
更多的時候,要做點“新花樣”著實不討好。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頂層設計外,太多人一開始對縣域電商的“看不起”、“不屑于”,在基本普及后的態度,又變成了“也就那么回事”——出套政策,搞點培訓,開些網店,賣些特產。我們刻意要在戰略、定位上做突破,很多決策者覺得反而沒有必要,“就那幾個套路,按套路走”!
這樣一來——
“ 套路的世界讓我們以為一切都是套路,在這市場經濟里是失卻信任后泛濫的成本和糟糕的性價比!”
很多服務商在實踐一兩年后都在準備退出縣域電商,“累死人,不好玩,沒奔頭”!
在縣域電商領域,我堅信“千縣千面”,“不按套路出牌”,要按當地的資源秉斌、歷史文化、互聯網基礎與切入時機來綜合思考,拿出適合當地特點的辦法來。從本質上講,啥事只要被“套路”了——“其實也是對虛偽,對經驗主義,對一成不變,對精雕細琢的利已主義者,對猜得到結局的故事充滿厭倦的時候。”所以,在縣域電商的業務上,我們要寧可放棄,也不“套路”,也別想“套路”我。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