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大跌眼鏡,碩士畢業生不搞科研,不做白領,竟搞起了魚蝦養殖!
劉小龍,2010年從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碩士畢業。在大學期間,光環即圍繞著他。
作為學院唯一一個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的碩士生。他在就業方面有很多選擇,如繼續做科研、留校做教師,甚至有年薪30萬的飼料公司職位等著他,但是他放棄了這些,只身到金灣養起了魚蝦。
早在2008年做碩士課題時,劉小龍就在珠海南水、江門新會等地養了一年的蝦。
在2000年到2010年養蝦的“鍍金時期”,因為水質好,蝦農們只要將蝦苗放進塘里,邊打麻將邊養蝦,就能賺得盆滿缽滿:成本只要1萬元/畝,收益卻有1.5萬/畝。
不過,蝦農們卻看不上學院派出身的大學生,“即便是大學生養蝦,也不一定養得比我們好。”蝦農的一句話,讓劉小龍心里憋了一股勁,他要為“學院派”正名。
創業初期需要資金,女友楊林拿出了30萬的嫁妝,支持了劉小龍的創業夢。拿著女友的嫁妝,劉小龍又自籌了30萬,在紅旗礦山租了60畝魚塘,開始了他的致富夢。
可因為沒有經驗,再加上意外事故,劉小龍的首次以創業失敗告終。
但是他沒有就此放棄,依舊在養殖魚蝦這條路上堅持前行。
如今,一晃6年過去了,經歷過創業失敗、蝦塘也轉讓了,之后再重新創業,創新了養殖辦法等波折后,劉小龍的公司已經實現了年營業額達3000萬的水產企業。究竟他是如何反敗為勝的呢?
一、創新養殖模式:黃鰭鯛和蝦共養
近幾年,稻蝦共養模式著實火了一把,因為稻蝦共養不僅可以提高稻田產值,同時可以降低水稻的病蟲害。
劉小龍的專業可不是白學的,在二次創業中,他依舊選擇相信技術,雖然在當時因為水質惡化,養蝦畝產已經大幅降低,不少養殖戶虧了錢。有很多養殖戶將草魚、蝦混養在一起,以此來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但劉小龍看上的不是草魚,而是市場上熱賣的黃鰭鯛。
草魚和蝦混養有過先例,但將黃鰭鯛和蝦混養在一起,蝦肯定會被吃光。不少蝦農勸誡劉小龍。
但劉小龍偏不信。一個月的時間,劉小龍將蝦和黃鰭鯛做混養實驗。他很快發現,黃鰭鯛的嘴很小,只要將蝦苗養到5至6厘米再投入水塘,就會避免黃鰭鯛將蝦苗吃光的風險。
而且,黃鰭鯛在水面中上層,蝦則在底層,混養不僅能合理利用空間,有病害的蝦還能及時被黃鰭鯛吞噬,起到了防控病害的作用。
二、優化產品產業結構,增加養殖新品種
劉小龍的公司在創新養殖模式后上了軌道,公司逐漸擴大了養殖面積,但是在養殖品種上,依舊比較單一。
近幾年,農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要求農產品以市場為導向,緊跟消費需求變化,不僅要讓人們吃飽、吃好,還要吃得健康、吃出個性。
針對當下的時局,劉小龍的珠海市海綠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增加了養殖品種,金鼓魚、海鱸魚、四大家魚等,這一改變有效的適應了市場的需求,同時公司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
三、發揮專業優勢,立足全產業鏈發展
2014年,珠海市海綠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遇到了事業的瓶頸期,也是決擇期。公司股東一直在探討,究竟是繼續重復從前的養殖模式,擴大規模。
經過團隊研究既然是有專業背景的創業,簡單復制并不能發揮專業優勢,全產業鏈發展才是正途。
于是劉小龍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開始在苗種、飼料、養殖、銷售、研發等領域開拓業務,自此公司開始立足全產業鏈發展。
四、發展農業合作社,實現雙贏
2014年,在金灣區海洋漁業與水務局的推動下,海綠公司牽頭成立了珠海市金灣區海綠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將黃鰭鯛混養南美白對蝦的模式推廣開來。見到劉小龍靠技術獲得了利潤,110戶農民紛紛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的成立,使劉小龍的公司由從前養殖戶,搖身一變成了苗種、飼料供應商,魚蝦收購、銷售商。
在產業鏈上游,公司提供優質品種的種苗和優惠價格的飼料;在養殖過程中,對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提高產量;在產業鏈下游,形成了穩定的收購渠道,解決了農民銷售的后顧之憂。
農民致富的同時,劉小龍的公司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形成”苗種、魚藥、飼料、養殖、銷售、研發”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后,公司年營業額達3000萬。
五、打造連鎖店,樹立“十號魚莊”品牌
農業品牌的樹立對于農產品的銷售和農業產業的布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連鎖店的打造能更好的為農業品牌的樹立做宣傳。
劉小龍的公司,在全產業鏈方向越走越深。
所以,他們就在銷售終端全資投入打造了“十號魚莊”品牌,在全市開了5家鮮活魚銷售店即鮮活魚連鎖店,推出“當天捕撈,當天銷售”的鮮活水產品直供本地市場。
六、探索深加工領域,增加產品附加值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公司在人力、物力,以及技術經驗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公司將市場僅僅放在鮮活水產品領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司進一步的發展及轉型升級。
因此,在打造品牌,開連鎖店的同時,海綠公司開始在魚丸、魚罐頭等領域拓展,探索水產品深加工,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擴大了公司的市場。
劉小龍依靠專業技術做農業,他的團隊也并不滿足于傳統農民式的“養家糊口”,他們是一個視野寬闊,專業技術強的創業型團隊,爆發著滿滿的激情和正能量。
劉小龍的案例告訴我們,做農業,技術是關鍵,品牌是出路,好的團隊才是公司發展的源動力。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