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是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關于農業綠色發展的文件,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這一信號的發布,預示中國農業顛覆即將開始!
農業綠色發展將擺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國將全面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農業發展格局。那么,作為農業企業我們應該怎樣響應國家號召發展綠色農業呢?
綠色農業是指以生產并加工銷售綠色食品為軸心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以“綠色環境”、“綠色技術”、“綠色產品”為主體,促使過分依賴化肥、農藥的化學農業向主要依靠生物內在機制的生態農業轉變。
一、注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著力實現清潔生產,將廢棄物進行有機化處理,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
二、倡導“以人為本”。綠色農業要生產出營養合理、衛生安全、數量充足的綠色食物。生產過程中以安全為標準,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三、倡導農業全程一體化管理。將農產品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全程進行綠色化管理和控制。
發展綠色農業需要全程控制
發展綠色農業,擴大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必須著眼于綠色農業的系統工程。發展綠色農業的目的就是產出綠色產品,讓人類有1個安全健康可持續的生活。
農業從生產資料的投入到產品產出的各個環節聯系非常緊密,所以要求發展綠色農業時需要全程的控制。無論是產前、產中、產后都需要嚴格的標準化。政府在嚴格檢測食品安全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在政策上引導和扶持綠色農業的發展,從農業生產的源頭上加以控制。例如,制訂工業化肥的使用標準,鼓勵使用高科技的微生物肥料,加大對綠色農業肥的研制扶持;嚴格控制劣質農藥,難降解農藥的使用,鼓勵采用抗病蟲品種等。
如果未控制好產品生產過程,就無法給加工企業提供合格的原材料,在企業制定再嚴格的標準也不會生產出合格的綠色食品。同理,有好的原料,如果生產程序標準控制不嚴格,就會造成二次污染,也很難生產出合格的綠色產品。在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都要制定嚴格的標準,才能生產出放心的綠色產品。這不能僅依靠政府來監督和管理,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所以發展綠色農業既是全人類的責任,又是全人類的義務。
綠色農業發展需要農業科技全面支撐
我國雖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人口眾多,要用全世界7%的土地養活全世界22%的人口。同時,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還處在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促長激素的高投入階段。近幾年,我國農產品出口經常受到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的阻礙,農業競爭力不強。要想積極應對面臨的問題和壓力,只有大力發展綠色農業,依靠農業科技的全面發展。
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 的飛躍,科技創新的作用舉足輕重。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產出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的農業科學技術不斷被發明創造并被廣泛使用。要實現常規農業向綠色農業的轉向,必須大力提倡綠色技術創新,使綠色技術成為綠色農業發展的支撐。
綠色科技是指符合可持續發展需要的1種科學技術創新。他建立在綠色技術發明基礎之上,不僅追求技術的工具效率,而且還把農業技術創新活動自覺地融入自然生態循環的系統中,既有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社會效益,又有獲得潛在利潤的經濟效益,既是1項使綠色技術成果商品化的經濟活動,又是使綠色技術成果公益化的社會活動。
從當前來看,綠色農業技術創新關鍵是要圍繞生態建設和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雙贏技術來展開。綠色農業需要有良好的環境,還需要工業科技不斷發展,減少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發展低碳經濟,同時還要改變生活方式減少生活污染。在農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加強的今天,只有依靠科技的全面發展,綠色農業才會迎來真正的春天。
屋架太陽能集熱式日光溫室
中國農業大學馬承偉教授團隊利用作為溫室結構自身具有的屋架,組成太陽能集熱、貯熱和放熱加溫的管網系統,使用材料少,設備安裝簡單,材料和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以水作為蓄熱介質,收集和貯蓄白晝多余的太陽熱能,用于日光溫室夜間加溫以及兼用于加熱灌溉用水和提供生活用熱水等多種用途;其夜間最低氣溫可提高4-6℃。
空氣-土壤源熱泵復合調控系統
中國農業大學王宇欣副教授團隊將空氣源、地源兩種熱源不同的熱泵復合一體,實現“一機多用”,提高了空氣能和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通過消耗少量的電能就能實現能量的高效提升,滿足溫室熱負荷需求,減少了溫室加溫成本,機組制熱方式高效環保,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墻體對流蓄熱式日光溫室
本技術是對后墻構造方法加以改進,構建一種通體中空和外側擁有連續完整保溫層的墻體方案,以調動更多的深層墻體材料參與蓄熱、放熱過程,提高太陽能利用率。
散射光薄膜覆蓋的日光溫室
散射光薄膜可以提高作物冠層水平、垂直空間光分布的均勻性,提高作物冠層中部、根基處的光照截獲量,促進并增強作物中下部的光合作用,也可防止夏季光照過強可能產生的葉片灼傷現象,對提高作物產量及果實品質具有最重要作用。
設施農業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節能環保,而通過構建循環農業產業,則可以使農業生產資料和能源得到高效利用,減少農業副產物的產生和排放,從而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對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循環農業模式。
1、直接還田模式
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晾曬-打碎-直接還田
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集中到一起,進行晾曬,之后用粉碎機打碎,直接還田到土壤中,用于生產。
此種模式是應用起來比較好操作的一種模式,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效果上會差些。同時在還田的時候加入復合益生菌,效果會好些。
2、間接還田營養模式
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打碎-發酵池+復合益生菌-有機肥-生產種植-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
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集中打碎(可不用晾曬),放入發酵池內,同時加入復合益生菌,經過發酵可以形成有機肥,有機肥應用于生產種植,生產種植產生的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又可進入發酵池,如此循環利用,形成良性循環,達到健康種植的目的。
3、種-養模式
生產種植-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養殖(喂養羊和雞)-肥料(糞便+剩余的殘植爛葉)-生產種植
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一方面可以作為碳素有機肥;另一方面可以作物飼料喂養羊和雞;羊和雞過腹還田產生的糞便經過發酵可以形成優質的有機肥,有機肥施入到土壤中進行生產種植,生產種植過程中產生的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又可進入下一步的循環過程,從而形成一個小的閉合圈,形成一個小的生態氣候。
此種模式可以用發酵池發酵也可自然發酵。
4、種-養-用模式
生產種植-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養殖(喂養羊和雞)-肥料(糞便+剩余的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進入沼液池-沼渣、沼液-生產種植
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一方面可以作為碳素有機肥;另一方面可以作物飼料喂養羊和雞;羊和雞過腹還田產生的糞便和剩余的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一起進入沼氣池,經過發酵可以形成沼渣、沼液和沼氣,沼渣和沼液又可以進行生產種植,生產種植過程中產生的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又可進入下一步的循環過程,從而形成一個小的閉合圈,形成一個小的生態氣候。沼氣可以用于生活。
此模式可以用于日光溫室,四季都可以應用。
5、生物有機集成循環技術
生產種植-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復合益生菌+鉀營養元素+植物誘導劑-土壤-生產種植
作物生長的三大元素是C、H、O,占作物所需的95%。而秸稈或農副產品下腳料(殘枝爛葉等)主要的含量就是這三大元素,正好可作為碳素有機肥。
在生產種植過程中使用有機肥,但是光有有機肥是不夠的還要配上復合益生菌。有機肥在雜菌的作用下只能利用20-24%,而76-80%有機營養放空。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配上復合益生菌,有機肥中含有的C、H、O、N不僅全利用,而且還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元素。大大提高了空氣中的營養利用率,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高循環利用。
作物需要的C、H、O、N有了,但是還要有K,有了K,才能有產量和質量的保證。
植物誘導劑的應用主要是防止因營養過剩而造成徒長,應用植物誘導劑可以促秧控根、控蔓促果,提高葉片光合強度。
以上各個環節的綜合利用,不僅為作物提供了必須的營養元素同時還保證了所生產的農產品的健康和安全的。
6、綠色防控模式
在生產種植過程中,規范使用化肥、農藥,嚴格控制二者的用量,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此模式全園區都可應用,應用的過程中注意細節,效果還是很可觀的。
綠色農業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可促進農業與工業的協調,環境的良性循環,人與自然的協調,維持人類的持續生存。
來源:農業有料兒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