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生態農業,浪潮已來。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
科技的進步提高了現代農業的生產效率,滿足了人們日見增多的物質需求,但也造成了生態危機:土壤污染加劇,化肥農藥使用率上升,環境問題突出。
面對上述問題,生態農業發展成趨勢。
生態農業最早于1924年在歐洲興起,20世紀30-40年代在瑞士、英國、日本等得到發展。
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末東南亞地區開始研究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成為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共同選擇。
中國作為生態農業的后起之秀,在經驗上自然要向國外學習,一起來看看日本、德國、美國、日本的生態農業是如何發展的?
一、日本:重視環境,制度完善
日本生態農業的基本思路是:農作物的栽培不利用化學肥料而用動物糞尿和落葉枯草等有機肥料,借此來提高土地自身的生產能力;用病蟲害防治不噴灑農藥而通過生物的方法,盡可能減輕環境污染和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通過多年的努力,日本的農藥和化學肥料的單位土地面積使用量逐步減少。
農藥使用量由1990年的9.5公斤/公頃降低了將近一半,化肥使用量也降低了很多。由此可以反映出日本生態農業得到了較為明顯的進步。
同時,在1999年和2001年出臺了《可持續農業法》和《生態農業推廣法》,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生態農業的推廣固定下來。
詳細規定了國家在保障生態農業發展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明確規定中央及自治體政府須對生態農業生產者和組織從技術開發、資金等方面進行支援。
近年來, 日本的稻田農業非常關注通過有機生產, 革新農業技術和發展農業多功能性來構筑生態農業的發展。
種養殖相結合的途徑稻鴨共作技術,起源于中國, 但完善于日本,它開辟了水稻、水禽有機生產的新途徑。
二、美國:低投入,高投資
20世紀80年代初,由于有機農業造成玉米等農作物的減產,實際利潤減少,美國在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的基礎上提出了“可持續農業”的新農作制度。
可持續農業強調農業在生態上能自我維持,多級循環利用,經濟上又有高效益。
為推動低投入的可持續農業的發展,美國加大了對生態可持續農業的投資力度。
第一,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補貼總額提高到220億美元。
第二,加大了科研投入。
第三。對農業科技推廣給與自助,對經營生態農場的農民提供貸款擔保和貸款利息補貼。
農牧結合是美國大部分生態農場的共同特征。
農場注重養殖業與種植業之間在飼料、肥料等方面的相互促進與相互協調關系。養殖場的動物糞便或通過輸送管道或直接干燥固化成有機肥歸還農田,既防止環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三、德國:扶持力度大,重視培訓
德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國家每年撥款5000 萬馬克用于“工業作物”的研究和開發,并成立了生物原料和生物能源研究中心,專門負責這方面的科研以及促進和協調全國“工業作物”的種植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
同時,為了發展生態農業,德國在培訓農民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其主要措施是:教育農民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生產技術;培養家庭農場經營者、農藝師和農業技術員; 培養相當于大專水平的高級農業技術、管理人員和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農業人才。
四、以色列:因地制宜,計劃性強
以色列是一個農業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全國一半以上土地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
為了改變農業缺水的困境,以色列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了滴灌和其他微量灌溉技術,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同時因地制宜,特別強調充分利用太陽能和水,把不利的自然條件中的積極因素加以充分發揮和利用,助推生態農業發展。
此外,以色列特別重視農業生產的計劃性,努力控制過剩生產。為此,成立了全國性的管理委員會.統一計劃安排整個農業生產,取得了很高的效率。
國外生態農業確實做的非常好,中國作為農業大國也該乘勝追擊了,那具體該怎么做呢?
農業君(公眾號:nyguancha)認為這需要政府和農業企業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
生態農業要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在這方面應做到以下兩點
1、健全相關制度,完善法律法規
我國生態農業雖然發展前景廣闊,但想實際推進卻是困難重重。
在環節監管上的缺失,使得大量假冒偽劣的農產品披著“生態產品”的外衣在市場游走,攫取高額利潤,嚴重擾亂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從國外生態農業發展的經驗來看,生態農業想長期健康的發展僅靠行政手段是不行的,需要用相應的法律手段來規范農業生產。
目前我國生態農業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缺乏實際操作力和執行力,在這方面政府應出臺相關法律文件和相應的管理制度,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2、加大財政支持,調動經營者積極性
農業本就是一個經濟效益較低的行業,而生態農業更甚。
所以為了調動經營者的生產積極性,政府應加大對生態農業的政策扶持,建立專項資金,吸引社會資本。
同時,應加大對生態農業技術研發推廣、生態農業基礎建設、綠色農產品加工等企業的稅收優惠,以此調動生態農業經營者的積極性。
二、企業
企業是生態農業發展的關鍵,作為關鍵,中國的農業企業該如何做呢?
1、加大科研投入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態農業的生產技術相對落后,作為生態農業企業,就該將科研作為重點項目,加大投入。
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研隊伍和資源,推動農業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2、探尋生態農業模式
目前,我國最具代表性的生態農業模式有10大類。而這10大類是2002年專家學者從370種生態農業模式或技術體系中經過反復研討和實踐運行檢驗后遴選出來的。
但是隨著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態農業的模式也應有所增加,這樣,更有利于加速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
在這方面,就需要農業企業去探尋,在實踐中找到適合我國發展的更多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助力我國經濟的發展。
3、打造生態農業品牌
天下星農創始人胡海卿說:“未來是中國農產品商業品牌崛起的黃金十年”。
其實,生態農業也需要品牌打造。
農業企業應實施生態品牌培育工程,重點依托地理標志產品和特色產品,打造地方生態農業品牌,以品牌贏得市場,以市場引領消費。
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雖有國外經驗可借鑒,但在借鑒的同時,要結合我國的現狀,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總之,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之路依舊漫長。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