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新聞事件!
近日省政府頒布《海南經濟特區農藥批發零售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其中規定需到取得經營許可的農藥商店購買農藥,并嚴禁農藥零售企業及農藥使用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從本經濟特區以外購買農藥。
辦法規定,農藥零售經營應當從本經濟特區的批發企業購進農藥。除運輸農藥批發企業采購的農藥,以及經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用于科研與推廣示范的農藥外,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購買、運輸、攜帶農藥進入本經濟特區。
海南省相關部門要對全省農藥批發和農藥零售經營網點實行總量控制。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農業生產需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銷售網絡。農藥批發企業名錄和銷售網點規劃應當向社會公布。農藥批發企業要根據農業生產及市場供求實際需要采用公開招投標方式確定。
有人認為:這只是當地政府反撲的開始!
來看看這次事件的原因?
海南省人大法制委負責人介紹,禁止農藥掛靠經營的規定,首次明確農藥批發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農藥批發經營許可證,以本企業的名義從事農藥經營活動。
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的發展,農業生產者通過互聯網購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據介紹,有些企業和農藥使用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從海南省外購買農藥,甚至有些農藥是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使用的,極大地沖擊了海南省的農藥專營特許制度。
更核心的原因:2010年“豇豆農殘超標事件”給海南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極大影響。海南省人大于2010年7月修訂《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若干規定》,這項法規施行以來,海南省農藥批發、配送和零售運作體系初步形成,但是掛靠經營、從海南經濟特區外網購農藥以及產品責任追究難等問題仍難以解決,海南省人大此次修訂法規,力求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
農藥監管必須加碼
2017年3月底,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農藥管理條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投入品,農藥的使用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2017修訂《農業管理條例》,對于加強農藥管理,保證農藥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那么,農藥的使用、經營、管理等到底要做出怎樣的改變?小編在這就詳細為大家列舉一下。
強化農藥使用者的義務
1. 嚴格按照農藥的標簽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藥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
2. 不得使用禁用的農藥;
3. 不得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防治衛生害蟲,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4. 遵守安全間隔期的要求;不得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道內丟棄農藥,農藥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藥器械;
5. 不得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使用農藥;
6. 不得使用農藥毒魚、蝦、鳥、獸等。
同時,還規定了農藥登記制度:
1. 新農藥登記試驗由農業部批準,其他報省級農業部門備案;
2. 與已登記農藥的組成成分、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相同的農藥,免予殘留、環境試驗,但登記資料保護期內(登記之日起6年內)的農藥應經登記證持有人授權同意。
定目標!各地政府施壓農藥化肥用量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農業部將按照中央的要求,緊緊圍繞農業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開展化肥使用量的控制,主攻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提升農業的質量效益。
去年我國化肥施用總量接近零增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藥使用量繼續保持零增長,農業部提出到2020年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的戰略目標指日可待。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表示,2016年我國農用化肥用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減少,部分省份實現了負增長,2015年農藥使用理實現了負增長。
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規劃》指出,到2020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山東省:省政府日前印發《山東省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必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突出抓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到2020年,半數以上的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堅持綠色引領,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落實耕地質量提升規劃,深入實施土壤改良修復、農藥殘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便治理、重金屬污染修復等六項工程。到2020年,全省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10%,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
河北省:2017將著力抓好農業節水、化肥農藥減量、畜禽糞污治理和綜合利用、廢舊農膜回收等行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開展水果、設施蔬菜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創建10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和25個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年內化肥農藥使用量力爭實現負增長。
廣東:廣東將進一步把工作重心轉到供給側,加快實現從需求管理為主向供給管理為主、從突出抓總量向突出抓結構的轉變,從生產端、供給側發力,把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效率作為主攻方向。在化肥農藥方面,廣東將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重點在珠三角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示范,并建設30個農藥減量控害技術示范基地和一批農藥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合作共建示范基地。
破解之策:新型肥料和生物農藥!
來自河南最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市伊川縣城關鎮南府店村黨委書記張龍安,做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報道中心時,呼吁政府要加大投入,研發和推廣使用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造福子孫后代。他建議政府出臺措施,讓農民減少對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減少面源污染。同時,加大投入,研發和推廣使用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可快速修復改善土壤,提升農產品品質和產量。
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有機肥分會理事長符純華表示,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重點要推廣精準施肥、有機肥替代、新型肥料應用,實行農藥綠色防控、統防統治、高效藥械替代等。
雖然現在生物有機肥每年銷量以15%的速度增長,但是有機肥要打底肥、追肥、見效慢,導致人工成本比化肥成本高。從長遠來看,有機肥能提高土壤肥力,逐步增加產量,將贏得更多農業公司的青睞。
“微生物產品可以有效地調節土壤酸堿度,大幅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從而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破解土壤板結、肥力缺失的難題。”某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指出,近年來,以生物有機肥為代表的微生物產品在農業上廣泛運用,為土壤生態修復立下了不少功勞。
農資電商5做大山
1、農民傳統賒銷習慣嚴重。
2、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落后。
農資產品又大又重,對保存配送有一定要求。必須有一整套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系統做支撐,且要無縫覆蓋全國的物流系統。
但中國農村廣闊分散,類似四通一達和順豐等快遞公司難以覆蓋。尤其是從市、縣級工作站到村鎮服務站一級的配送能力與送貨速度,這最后一公里是個巨大考驗;必須在當地有倉庫或者工作站,建設成本巨大。
3、農資產品的技術服務與售后問題。
4、農資產品不同于一般的生產資料,其使用有很強的技術要求,使用不當易造成經濟損失。需要一定的專業指導和售后服務。
5、農民更習慣線下購買
農資電商解決信息對稱、購買便利性、幫農資企業減少營銷等成本等問題。雖然,大家都在說農資電商是未來渠道,但你對此又有多少信心呢?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