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農資行業顛覆在即!但這是時代的牽引!
報告指出,關于三農的部分共389個字,主要內容歸納為五個部分: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五、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資行業4大變革:機會與挑戰并存
為適應化肥需求結構的悄然改變,企業紛紛加大了專用肥、特種肥等新型肥料的生產和研發,以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其中的變革包括4個方面:
1、價格逐漸恢復理性
決定復合肥價格的主要因素,除了官方的分析和廠家的心理衡量外,還與上游原材料、下游需求量以及環保風暴的關系極為密切,然而即便如此,行業逐漸從惡性價格競爭走向技術和服務的良性競爭,加快企業對新型肥料的科研推廣,這對企業長遠發展而言更為健康,更為理性。
2、行業整體利潤率保持穩定
國內復合肥行業整體利潤率與資源緊缺的鉀肥行業存在差距,但與常規磷肥、氮肥產業相比,利潤率較高且相對穩定。幾年來的行業洗牌和市場變革并未干擾到核心復合肥企業的發展擴張,反而是在與普通單質肥料的競爭中逐漸占據上風。
3、國產高端復合肥在高附加值市場有所提高
復合肥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通過不斷的探索開發從依附國外技術裝置到自力更生,從進口大國到自供自給,盡管在環保和市場門檻低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復混肥料開工率不足40%,但每年仍有百萬噸產品進口,從2012年-2016年,中國復混肥料進口總量在100萬-150萬噸的區間內波動。2016年,中國進口復混肥料113.2萬噸,同比下降22.5%;進口平均價格為490.0美元/噸,同比下降13.3%。從銷售結構來看,國產肥已經穩穩地掌握了中低端產品線市場。
4、產業升級速度加快
當前中國復合肥產業已由無序競爭進入到品牌化競爭時代,大企業、大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以城鄉發展一體化統籌農業農村工作,強化農業是重中之重的戰略部署。在轉型的道路上,產品升級是首要任務和重要抓手,特別是資源型傳統磷肥企業,當資源優勢不占市場主導后,產品創新成了唯一思路。國內復合肥企業比拼內功、科學發展,提升了行業整體的發展水平。不斷涌現的優秀企業通過扎實的產品、過硬的技術在市場上攻城拔寨,也在客觀上引領了中國肥料行業的發展潮流。
農資電商:農一網、農商1號、大豐收 未來是誰的天下
2017年,農資電商可謂冰火兩重天!有人分析出現這樣的情況有2個原因:
1、人的問題。
這個時代人對了,事情就成了。
我們從農一網和農商1號的案例看到其都是聘請職業經理人的方式管理電商平臺。
不姑且說“職業經理人”的職業操守問題,但我們永遠相信“鐵打的硬盤,流水的兵”。
同時,投資人以業績對職業經理進行考核,但創業者的考核不僅僅是業績,還有責任。
但,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創業者無路可走,職業經理人退路多多。
2、時機的問題。
當前圈子里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農資電商機會還沒來到”。
當然,這個所謂的機會包括:農村的互聯網意識、農資市場、經營者思維等等與互聯網時代相差甚遠。
農資電商的觀念與思維比傳統農資市場快3-5年,因此,當下的農資電商平臺需要再化3-5年的時間進行沉淀。
遷址上海的農一網經過股權變更、內部洗牌后,職業化、市場化成為農一網這1年多的寫照。
自2014年11月上線以來,銷售額已突破6.5億,躋身中國農藥制劑銷售30強行列,服務區域覆蓋國內70%的農業種植區。
但這2年,農一網逐步淡化招商加盟形式,而專注產品建設。比如,農一網“豐收年景”品牌產品正式上線,其精心打造的首款作物解決方案品牌,解決農民實際生產中的痛點難點,大面積推廣后,不僅幫助農民增產增收,還能顯著提高農一網自身盈利水平,實現用戶和平臺共贏。
2015上線的農商1號,其定位農資行業“亞馬遜”,立足專營并設置了多重保險:一是平臺并非完全開放,只有國內外冠軍品牌方可入駐。先期上線的有國內外農資巨頭;二是所有上線商品均由保險公司承保。其實,農商1號最大金主是中國復合肥領導品牌金正大公司。
但經過2年后的發展,農商1號的聲音越來越小,農商1號也有一個賣產品的平臺逐步轉變成農作物解決方案提供商。比如,2017年4月份農商1號對外宣布陸續在全國不同區域不同作物推出高產解決方案,通過科學合理的搭配和管理,幫助農戶提升產品品質。
2017年農資界大事件——農業供應鏈服務平臺“大豐收農資商城”完成B輪系列融資。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線下業務區域拓展,供應鏈建設以及團隊搭建等方面。
從大豐收商城模式中可以看到,在大豐收的農資流通體系中,取消了零售商這一環節,轉而用“服務商”的角色進行替代,貨物流通從廠家到經銷商,經由平臺撮合交易,直接到農戶手中。服務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主要為引導下單和物流配送。除農資商城之外,他們還在植保、飛防、農產品三個板塊完成了業務布局,定位自身為農戶身邊的互聯網種植管家。
其實,從大豐收的成功融資可以看出農資產業鏈的梳理與打造成為未來農資電商的趨勢。
傳統農資企業:諾普信、金正大、史丹利 未來誰能稱王
傳統農資企業無論在農資產品上的轉型還是業務模式和多元化上的轉變,都顯得大手筆、大動作。
諾普信22日晚間發布三季報,諾普信前三季實現營收21.85億元,同比增長32.37%,預計2017年全年盈利2.5億元-3億元,大幅扭虧為盈。
其實,諾普信的成功除了產品渠道強大之外,還得益于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建設。
諾普信已控股經銷商15家,參股經銷商180家(做了工商變更),品牌授權合作2000多家,現已覆蓋400多個農業縣,并對全國1389個以種植為主的農業縣做了部署安排,未來三年可實現全國覆蓋,其中17年目標參股增至260家,控股增至40家,運營平臺建設覆蓋60%以上的農業縣。
1998年,金正大誕生于中國化肥重鎮——山東臨沂臨沭縣,經過19年發展的金正大已經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創新型企業。
同時,尋求轉變的金正大發力緩控釋肥事業。2017年9月,由金正大集團主持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緩/控釋肥料與穩定肥料研制”項目正式啟動。未來,金正大將以項目啟動為契機,圍繞‘減肥增效、土壤修復、水肥一體化’三位一體來開展科研創新和推廣應用工作,助力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今年7月,金正大集團正式在北京創立金豐公社。作為首家開放的現代農業服務合作平臺。其主要匯聚全球種植業產業鏈上優質的國際知名企業,在中國各重要的農業種植區域,與當地重要種植業合作伙伴一起,擬在全國建立1000家縣級金豐公社農業服務機構,努力為中國3億畝耕地提供諸如土壤修復、全程作物營養解決方案、農作物品質提升、農機具銷售租賃、農技培訓指導、機播手代種代收、農產品品牌、產銷對接、農業金融等全方位的農業服務。
史丹利農業集團成立于1992年,在全國擁有10家分/子公司,總資產63億元,年生產能力520萬噸。目前,主攻新產品——第四元素。
第四元素復合肥根據不同區域土壤元素的差異和種植作物的不同進行中微量元素的搭配,做到重點補充土壤所缺元素,科學調配作物各個生長階段的元素,補齊營養短板,在糧食增產的同時,還能有效改良土壤,保障作物高產優產的同時,提升作物的品質和營養。
針對長期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鹽堿化和微量元素失衡等問題,史丹利公司從自身科技研發優勢出發,致力于硫、鐵、鋅、銅、鉬、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發和施用,讓營養更全面,配比更科學,滿足中國土地的需要。在合理搭配氮磷鉀大元素的同時,創新性的添加中微量元素,成功研發出富含中微量元素的“第四元素”這一全新的復合肥品牌系列。并成為中微量元素肥料領域的領導者。
未來農資行業要如何發展,需要有規律可循,但還是需要緊貼時代、打磨產品、提高服務能力。
雖然道路欲艱!但這畢竟是謀求改變,即使道路走錯了,未來還是有機會可以翻身!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