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封面人物:北京御食園食品董事長 曹振興
三農日報第455期
今日名言:習慣使我們順從一切。——伯頓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進口9000萬噸轉基因大豆
據數據顯示,在近些年里,我國大豆的年消費量均突破了1億噸,這一數值也占據全球大豆總消費量的30%,在這些消費的大豆里,很大一部分都是轉基因大豆。根據權威媒體的報道,我國每年都要從別的國家進口近9000萬噸的轉基因大豆。
2、2019年數字農業重點任務:推進數字農業與種養殖業融合
近日,《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公布,提出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分析機構指出,政策扶持疊加5G技術的支持,我國數字農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上市公司中先行布局的企業有望率先獲益。
該《綱要》提出了多條數字農業相關重點任務。其一,完善信息終端和服務供給,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構建為農綜合服務平臺。其二,加快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包括農村地區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其三,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畜牧業等全面深度融合應用。。
「地方大動作」
3、河北省:2035年將完成營造林5180萬畝
日前,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印發《河北省國土綠化規劃(2018-2035年)》,提出到2035年,河北省將完成營造林5180萬畝,河北省森林覆蓋率由2018年的34%達到并穩定在40%。到2035年,河北省林業生產力布局全面優化,林業現代化基本實現,森林生態安全體系全面建成,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優質生態產品需求基本滿足。
4、湖南長沙:種業人才最高可獲1億元項目資助
日前,湖南長沙發布《長沙·中國隆平種業硅谷發展規劃(2019-2025年)》。
為實現《規劃》設定的預期目標,其中,對于種業企業引進的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省市級領軍人才,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獎勵補貼。同時,分別按200平方米、150平方米、100平方米標準區域同期市場均價給予全額購房補貼。采取“一事一議”方式,通過股權投資與資金資助結合,對種業領軍人才及團隊可給予1000萬元項目資助;對長沙市產業發展有重大貢獻、能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種業領軍人才及團隊,最高可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
5、江蘇省出爐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工程推進計劃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近日發布《2019年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工程推進工作計劃》提出,今年江蘇省將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水稻面積保持在3200萬畝以上,稻田綜合種養、優質食味稻米面積分別擴大到120萬畝、1100萬畝以上。生豬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77%,名特優水產養殖面積占比79%。
6、海南今年計劃新增農業水價改革實施面積19萬畝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根據各地2019年改革實施計劃,今年新增改革實施面積1.2億畝以上,其中海南計劃新增改革實施面積19萬畝。
7、廣東農業龍頭企業總數到2022年將超5000家
近日,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0年,廣東省基本構建起框架完整、措施精準、機制有效的政策扶持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適應市場能力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能力不斷增強,進一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到2022年,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總數超過5000家,家庭農場超過2萬家,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進一步增強,有力促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產業新勢力」
8、精準農作溫室技術節能效果可達35%—50%左右
荷蘭農業、自然及食品品質部的數據顯示,精準農作溫室技術總體節能效果可達35%—50%左右。溫室采用恒溫系統,能源主要來自于地熱,并通過循環系統收集附近工業區的二氧化碳供給溫室。在應對病蟲害方面,主要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利用物種間的食物鏈關系,以蟲治蟲,幾乎避免了農藥的使用。且精準的養料供應也減少了資源的使用。但產量則提高了3—4倍。
9、我國奶酪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農業農村部5月28日發布,我國奶類生產實現恢復性增長,2018年全國牛奶產量3075萬噸,乳品質量安全保持高水平。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目前我國人均奶酪消費基數只有0.1公斤,遠低于歐盟人均年消費量18.7公斤的水平,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10、北京宏福農業攜手本來生活網與大慶市林甸縣簽下2.2億訂單
5月28日,黑龍江大慶市政府、北京宏福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本來生活網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并就2.2億“宏福柿”及林甸本土農產品采購訂單簽訂購銷合同,將黑龍江大慶市林甸縣扶貧攻堅戰的規劃落到實處。
宏福農業攜手本來生活網,打造線上線下購銷平臺,用互聯網助推農業產業化發展,使扶貧更加精準化、數據化,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11、數據:農民工成為產業大軍的主體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88億余人。另據2018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的數據,全國職工總數當年已達3.91億人左右。也就是說,我國產業工人中,近8成是農民工,農民工成為產業大軍的主體。
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0.2歲,40歲及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為52.1%,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1.5%。另有數據顯示,現今,高中及以上學歷的農民工已達71.8%。
12、阿里馴鹿冷鏈與中和澳亞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5月2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馴鹿冷鏈與中和澳亞(天津)實業有限公司昨日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阿里巴巴冷鏈項目正式落戶天津市靜海區。
馴鹿冷鏈CEO范基元說,“此次戰略合作后,中和澳亞現有的冷鏈物流體系將并入菜鳥的整體冷鏈物流體系中,依靠大數據和智能化管理,可以幫助中和澳亞進一步降低成本,讓其產品更快、更好、更鮮地抵達消費者面前。”
13、我國農產品產后經濟損失達3000億元以上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但在產地初加工領域由于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后,導致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品質下降。據專家測算,我國農戶儲糧、馬鈴薯、水果、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7%—11%、15%—20%、15%—20%和20%—25%,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損失率。折算經濟損失達3000億元以上,相當于1億多畝耕地的投入和產出被浪費掉。
「觀點」
14、專家:精準農作發展潛力巨大
韋斯特蘭政府的農業戰略專家馬德隆·科諾普表示:“未來,精準農作將進一步加強可持續型、環境友好型的農業生產模式。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將進一步加強對作物生長全過程的可控性。”專家認為,精準農作發展的潛力巨大,未來甚至可以根據不同的營養攝入需求,調整作物的內部結構成分,形成個性化的作物種植和培育方式。
15、徐可:物聯網將在三個層面促進金融和農業產業之間形成“跨界碰撞”
釩鈦智能董事長徐可說,基于物聯網的“訂單農業+保險+期貨+銀行”的農業金融服務,將在三個層面促進金融和農業產業之間形成“跨界碰撞”。其一是通過引入市場化資本、集中化運營提升農業的農資、農技、農產品質量;其二打通農產品新零售的產業鏈,在銀行授信過程中促進企業資信水平提升;其三是在金融科技平臺上附加從保險到銀行新型的金融服務,更好的服務鄉村綠色金融發展。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8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