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李子柒”為例如何做好內容營銷策略
“太貴了,不漂亮!”這好像較好總結了目前國內農業所面臨的困境:消費者的認識決定了市場的需求。
1、農產品價格的參照對比價就低。在我國,人們骨子里農產品就是個低廉的東西,一個美國“蘋果”(蘋果手機)幾千大洋可以有人排隊購買,而一個累積了耕耘者幾百個日子精心呵護的一個上好紅蘋果幾元就會被人認為“太貴了”。
2、不漂亮。如果按照死扣生態種植方式做出來的農產品長時間(因為沒有化肥生長劑等催促,生長期更長)在田野間自然成長,受盡風吹雨打,歷經蟲擾病纏,再加上土壤條件及光照、溫度濕度等小氣候條件,同一棵樹上的蘋果都會有不同的狀態,留下自然雕刻的痕跡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國內死摳生態種植的農友們多難賺錢,至少我所了解的朋友都差不多,包括一些大的有機種植企業。
西方人消費習慣
西方農業很好地解決了國內農產品“太貴”和“不漂亮”的問題。
1、消費者普遍認為國外的天空藍、水清潔、人講信用、有人性、政府有法制,所以這些農產品是安全的。
2、因為以上原因,價格高一些也是“不貴”的,進口農產品這個標簽本身就代表了是“高價格”。
3、進口農產品都是標準化的,如同汽車的零件,非常整齊漂亮。
我國的農業為什么不賺錢?
消費者的生態文明還未真正形成,商業誠信體系需要架構。“生態”的概念在大眾中開始傳播才三四年時間的光景,需要一個過程來形成。
現在勞動力成本高,請工請不起了。地大、人多、缺乏理性的引導,沒有宏觀的規劃,跟風成了主流旋律,這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和現狀。
除此之外,廣大網友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標準化難實現,規模都是跟風。
在我國,農業從業人數基數太大,什么賺錢就跟風什么,最后供過于求,當然就會虧。因人口問題硬傷,長期磨礪著人們的生存,也改變了多數農業人的心態。一味跟風,盲目且悲觀性的看待手里操持的農業。掙錢的機會其實很多,很多人錯過了就明白來了。相對來說,農業的利潤還是不錯的,問題出在標準化和規模化。
1、生產效率低下,需要對生產者進行長期工業化思維改造,降低生產成本。
2、品質上不去,種植面積大,市場飽和。
3、市場低迷,農產品價位低。勞動成本高,自然災害影響。
4、第一個做的人賺不到錢,是沒有做好宣傳,最后一起做的人賺不到錢是做的人太多了!把握好時機,就可以賺到錢。
是什么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
源自中央文件
我國關于農業的文件和政策可謂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一波接一波,一個接一個,應接不暇。每年中央“一號文件”一出,全國人民就開始熱議農業,等到“兩會”結束,熱議便漸漸降溫,然后消失。這樣的循環每年都會上演,這種虎頭蛇尾的現象就是當下中國農業產業的真實現狀。
與每年開春時必演的農業大戲“一號文件”互為狼狽的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各大媒體上“農業的機會來了”、“下一個投資熱點是農業”、“農業迎來黃金期”等等諸如此類的文章。你會發現:兩年前有這樣的文章,兩年后有這樣的文章,兩年前的兩年前同樣有這樣的文章,四年前的四年前仍然有這樣的文章。這些文章秋毫明察,政策洞見,理據雙全,但看多了不免心生疑惑:農業的機會到底來了沒有?啥時候來?來不來?沒有人會相信,其實農業根本無所謂機會。
十年前,國家開始提新農村建設,那陣子很多人打了雞血似的,開始熱衷于宣講“農業的機會來了”,而且把每年的“一號文件”之類的政策提起來就灌,不少人就這樣暈頭轉向地干起了農業。
農業是一個周期長、見效慢的產業,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抱著急于求成的心態做農業。毫無疑問,這樣的回答是雙方均能認同的標準答案,所以從來沒有人質疑。但是,再到后來,慢慢發現,那些出于各種理由進入農業領域發展的人所遇到的問題,不光是因為農業本身周期長、見效慢的問題,也不光是對國家農業政策把握不到位的問題,而是有些人為項目一頭扎進去投上幾千萬,耗上十余年,結果依然一敗涂地。
難道說十年不夠長嗎?幾千萬不算多嗎?仔細想想“周期長、見效慢”其實是一句廢話——哪個行業是一蹴而就的?
機會主義是對農業最大的傷害
大凡一個產業,總有一個進入的最佳時間,比如汽車制造業、IT業、文化產業等等。奇怪的是,對農業而言,“機會來了”的口號居然吆喝了十多年。按常理,不同行業背景的人,看待問題的眼光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應該不同,這才正常。
更讓人不解的是“農業的機會來了”被喊了十多年,似乎沒有人認真解讀:是十多年來農業始終如一的存在著一個機會?還是農業的機會十多年間一直都在源源不斷地來?亦或是十多年來農業的機會終于馬上就要來了?我從2013年開始稀里糊涂做了四年農業之后,才終于明白地:真的無所謂機會不機會,農業只屬于有情懷的人。
農業不同于計算機,不同于汽車,不同于電影電視文玩收藏,它除了作為商品的屬性外,更擔當著對生命的根本維系。人可以不戴手表,可以不用計算機,甚至可以不穿衣服,但不可以不吃飯!
正是由于農業伴隨著對生命的擔當和承載,所以選擇從事農業就必須默認這種責任,無可推脫。然而,當下人們討論農業的發展機會時,卻僅僅討論它的經濟屬性和商品屬性,而剝離農業所承載的特殊使命。雖然也有很多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展望有機農業的“機會”,但所謂的機會來了,實際上說得再通俗一點兒,就是賺錢的機會來了。而一切以賺錢為根本目的,就是導致農業一片混亂的根本所在。
正本清源,理清思路之后,再回看每年的“機會來了”之亂象就不難理解了。因為有人從事農業產業,而有人只是在投機賺錢;有人生產的是食品,而有人只把食品當商品。雖然都是“農業”,討論語境不同,對機會的理解不同,結局也就不同。
回歸本真,既然每天都要吃飯,農業的機會就一直存在,它永遠不會像手機、電腦那樣過時,也不會因為有了“一號文件”或出臺某項政策,機會才能來。“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愛,或者不愛,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比绻麤]有情懷,抓不住機會就會失望,就會生氣,就會抱怨。如果沒有情懷,即使抓住了機會,對農業來說也不是建設,而是破壞,甚至災難。
價廉物美是壓倒農民不種地的最后一根稻草
與農民的退出相反,城里的一個又一個土豪卻租地當起了農民。沒有多少人是為了賺錢,也沒有多少人是因為喜愛,更沒有多少人覺得當農民是高大上,只因為自己想吃到安全食品。當一個社會的食品到了不是自己種的就不敢吃的程度,是不是真的到了該深刻反省的時候。
沒錯,化肥是農民施的,農藥也是農民灑的,農民的確與食品安全脫不了干系。但這里值得解讀的是,當今的農民種地,已經不是按農民自己的意愿來決定。農民種糧食可能是分文沒賺,然后還得靠打工來養活自己。還得遭受消費者的指責,問他種的糧食為什么會使用化肥農藥!在所有人都談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時代,憑什么農民只能理所當然地白種地?憑什么只有堅守別人指定的道德規范的義務而沒有追求利益的權力?
反之,在食品安全成為眾矢之的的今天,我們自己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不妨來梳理一下:當你去農貿市場買菜時,面對2元/斤的蕃茄和6元/斤的蕃茄,你會買哪一種?2元/斤與8元/斤的大米呢?10元/斤的豬肉和50元/斤的豬肉呢?……當你或者是因為自己的精明而選擇了便宜的話,當你把這種選擇變成一種習慣和把這個價位默認為“標準價位”的話,那么謬論被重復一千次就真成了“真理”——你就不會去關心這樣的價格這樣的食物正不正常。
所以,當你理直氣壯地指責食品為何不安全,質問為什么“本來”2元/斤的大米變成8元/斤,“本來”10元/斤的豬肉變40元/斤……別忘了這些“本來”的前提是,農民白種地或賠本種地不是理所當然的。
于是乎,“本來”要生長12個月才能出欄的豬,3個月就上市了;“本來”有肥有瘦的豬,全長成了瘦肉;“本來”買的是豬肉,卻被注進去了水……“本來”就應該長在土里,沒有化肥農藥,最自然而然地成長的白菜蘿卜,結果成了奢侈品!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本來”呢?難道你僅僅是無辜的受害者嗎?
人人都站在利己者的立場上打著“本來”的盤算時,你會發現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而且受害者遠不止人。由于人對食物、人對人的極端不信任,結果豬躺槍了,被裝上了監控,強迫要求它只吃不動;羊躺槍了,被打上了耳釘;雞也躺槍了,被囚禁在籠子里;白菜蘿卜也只有在消費者的臉皮底下成長,才會敢吃……據說這叫物聯網,二十四小時監控。
我不知道要求二十四小時監控食品的消費者,是不是也是二十四小時盯著自己的電腦或手機——若不是,那怎么能保證自己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食品就是安全的呢?
于是,“本來”不是種地的人,為吃到安全食品,也只有自己親自種地?;蛘咭粋€大棚,或者一小塊農場,或者在自家別墅的花園,或者在自己的老家,有人把這種農業叫“情懷農業”。
這里的情懷,可能是對農業的情懷,也可能是對家鄉的情懷,更可能是對家人健康的關愛,還可能是因為對某一個作物的特別愛好……總之,因為某種機緣巧合干起了農業。這種農業往往不是以盈利為核心目的,所以總能堅守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底線。
內容來源:農業與市場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797 篇
瀏覽:1607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