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莊怡果業聯合創始人/呂雅麗)
消費升級已成大勢所趨。
2017年,品質消費熱點將持續,隨著消費者價格敏感程度逐步走低,對商品性價比更加關注,更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對于知名品牌和質量好的商品需求上升,這些將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指向。
品質、健康的農產品已經成為熱銷產品。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農業企業如何撲捉機會?
沉淀27年,創立于1990年的莊怡果業是集農業種植、加工物流、商業網絡“三業一體”的產業供應鏈服務商,始終堅守匠心精神,用心為全世界奉上一顆安全、好吃、放心、美味的柚子,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以“國際穩定級供應商”的定位贏得眾多業內人士的認可。
莊怡果業以“蜜柚”大產品切入整個產業鏈體系,并在種植標準化、加工產業化、經營數據化上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
莊怡果業聯合創始人呂雅麗認為,在新一輪農業改革大潮中,企業升級是關鍵!尤其是消費升級、供應鏈升級、產業升級、體系升級。
同時,呂雅麗還指出,作為大單品龍頭企業——莊怡果業的成功在于建立了強大的標準體系,通過建立客戶服務的交付標準產品的標準,從而實現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行業壁壘。
那么,未來傳統企業如何把握新機會和趨勢呢?農業行業觀察[農業創新創業100+]專訪了莊怡果業聯合創始人呂雅麗談談消費升級、標準化問題。
農業行業觀察:在新一輪農業改革大潮中,您看到了哪些機會?
呂雅麗:在新一輪農業改革大潮中,傳統農業企業必須要做好消費升級、供應鏈升級、產業升級、體系升級。
(1)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有以下幾個維度,第一個維度就是食品安全。現在的人買東西都會說買什么是安全的,也就是說,更安全的食品是有需求的;第二個消費升級就是更好吃、更好看、更新奇特的。尤其是水果地標農產品大受歡迎。比如一些特色的,例如說像我們這些年興起的櫻桃、進口的車厘子、大閘蟹、六鰲地瓜,攀枝花的凱特芒果、海南芒果、琯溪蜜柚等,這些其實都是有比較明確的需求。
(2)供應鏈升級
現在是一個需求多元極致個性的時代,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我們的供應鏈能力要有柔性。過去我們一個產品售賣給所有人,但現在非常難的,因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賣點,不同的包裝,不同的規格,甚至不同的情感訴求,所以就目前來說,對供應鏈的要求是非常的高,對農業來講也比較難的。
供應鏈這個概念過去比較多的是用在工業里面。像我們知道比較強的制造業富士康、海爾、格力等,這些都是供應鏈型的企業,都非常強。但農業的供應鏈比工業品更難。所以供應鏈升級對農業來講,是一個更難的一個需求,但也是明確需要做到的。而且在農業這個領域還是比較缺少人才的,所以供應鏈升級對農業而言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3)產業升級
不管是消費升級還是供應鏈升級,其需求的都是整個產業要升級,如果還是這種粗放的、簡單的、散亂的,這樣的產業狀態,那肯定是不能去支撐我們前面講到的兩個升級的。真正的產業升級必須要滿足4點個維度,第一就是要有一定的規模化,通過規模才能集約,第二個是要有一定信息化。通過信息化的出力,實現的數據流、資金流、業務流。所以產業升級就是要信息化。第三是維度品種的改良。第四個維度是新技術的應用,包括一些測土配肥的物聯網技術、傳感器、天氣探偵的傳感器,然后包括一些種植的一些像無人機的這個技術等等。
綜上所述,產業升級包括4個維度。第一是品種改良。第二是新技術的應用,第三是要一定的規模化。第四是要一定的信息化。
(4)體系升級
體系升級就是一個從點到面、再到體的全面升級。所謂“點”,就是指標準;線,就是不同的一個一個的標準連起來就是線,線其實就是流程;所謂“面”,就是指流程連接起來,形成體系。而體就是指我們整個的信息化和數據流。所以點線面體連起來才有可能實現前面消費升級、供應鏈升級和產業升級。所以,我把體系專門放了一塊兒。
企業為什么要體系升級呢,也有三個維度。第一是意愿,就是愿不愿意做這樣的升級。因為這樣的升級意味著要改變過往的習慣,改變自己的意識,甚至要改變企業內部的組織形態。而這些變化升級也會給企業帶來壓力和風險。其實對于很多從業者他是不愿意的。第二個就是態度。思想過關了,那你是什么樣的態度呢?我是一定要做好,一定要精益求精,還是說我差不多就行,別人還不如我呢。想改變,意愿是決心,態度是標準。態度就是我做個八十分九十分呢,還是做個六十分,而意愿就是你要不要改。而能力是什么呢?能力就是我要做的這件事情,我具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這個就是態度意愿和能力。這么講比較抽象,怎么去把它講的更細一點?更細一點態度對應的意愿就是專注。對莊怡來講,莊怡什么都不想,我們就想這果樹類、柑橘類,目前就是琯溪蜜柚類,先把它做好。做到國內第一,然后有機會做到全球第一。所以這個就是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把琯溪蜜柚這一個產品在整個產業鏈條上能夠打通,并且能夠在整個產業鏈條上具備競爭力。
接下來,就是態度維度體現夠不夠專業。有些時候我們會講什么叫有態度的人,有態度的人就是專業,那什么叫專業的人,專業的人就是做事有原則,有標準。每一件事兒就是每一個產品,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包裝,每次跟客戶的溝通,每個環節和細節有沒有標準,有沒有對自己有要求,所以,其實這就是態度的一個具體體現。
最后是能力,能力。所有農產品的產業鏈,都是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就是上游的種植。然后我們也把它叫做這個上游,那中游就是加工分選,產品分選;那再有就是下游的流通。這三個環節,它都有相應的能力和相應的一些要求。在上游的種植方面涉及到的有比較多的果園規劃、土壤改良、植保技術、品種改良、水肥使用、園藝、樹形修剪等等。那上游其實我們叫做一個技術集成的解決方案。
在中游的生產加工,又涉及到流水線的設計、設備的使用、小的連接設備,如何用傳送帶去替代人工,在中游升級設備,像我們現在用的光電選果機,如何才能選外觀、選規格、選大小,選重量。包括在未來,怎么用光譜的形式去做整個的有損無損的整個柚子的數據庫的積累。
所以,在中游,包括設備的升級,中游的分選加工。
比如,現在莊怡已經有一百零九個產品ID卡,就是一百零九個產品,這只是國內的,再加上出口的二十多個產品,我們加到一起已經是快一百四十個單品了,那簡單的一個柚子將近一百四十個單品。怎么給它管起來,怎么樣能讓每一個產品到位。這個涉及到我們管理上的叫sop的管理、6s的管理、定點定位定區的管理、責任人制的管理,其實在中臺的這個生產加工級別,重點的就是設備升級、管理升級。
再接下來,就是到了分銷流通的環節。怎么樣給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呢?這里包括3個點:第一、與客戶一起確定產品的標準:第二、與客戶一起確定產品的賣點;第三、與客戶一起確定產品包裝形式和呈現形式。除了這些,我們還與客戶一起去研究怎么樣能夠創造價值。
在創造價值上,我們舉兩個小點,第一叫錯峰銷售,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當整個行業還沒有琯溪蜜柚的時候我們怎么樣能供應,這涉及到產區前移,整個產區的位置。像我們就是從海南、云南、廣東、廣西、福建整個的琯溪蜜柚產區的一個設定。
第二個是延長售賣期,這需要采后處理技術。采后處理技術包括一定的技術攻關,但是這個花了我們七八年時間,不過效果也很明顯,使得產品的售賣期延長了兩個月。這是需要在營銷分銷網絡環節要做到的。比如,莊怡果業做一個新創新嘗試,即用可折疊的周轉箱替代一次性的紙箱,以此來降低周轉費用和包裝成本。基本上體現了前中后臺的不同能力。
農業行業觀察:標準化是農業整體的痛點,您對農產品標準化的理解是什么?在標準化上,莊怡果業又做了哪些探索?
呂雅麗:農產品的標準,很難絕對的標準,只能相對的標準化。如同一個果園向陽的、向陰的,或者說同一個琯溪蜜柚,側著的部位不同,其糖度、酸度、皮的薄厚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農產品很難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化,只能說是一個相對的標準化。
莊怡的標準化邏輯有兩個維度。第一、客戶服務的交付標準;第二、產品的標準。這兩個是發育不同的能力,是前提和基礎。
第一、基于客戶的服務標準,莊怡果業要做的運營的標準和管理的標準。例如,接線下的單要跟客戶確認,七十二小時之內必須要發貨。再如對于出口產品,莊怡果業是每周三周五兩次貨柜,加入今天要發四個貨柜,不管怎么樣,必須要交付。所以。這是基于客戶服務交付標準的基礎上去匹配運營的標準。
第二是基于產品的標準。基于產品的標準的基礎上匹配上游種植的標準。從食品安全的維度上,產品如何能通過德國有機認證,檢測不出農藥。這其實是在種植上,如何改良土壤,怎樣讓食物更健康,如何用生物防治方法而不是用化學的防治方法。
其實,基于客戶的交付標準和產品的交付標準,我們管理的標準要求我們的團隊要高效協同。莊怡果業對自己管理上的標準就是必須要高效協同。局部服從于整體,個人的服從于組織,小集體服從于大集體,個性服從于共性。我們企業文化里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如全局觀、客戶觀、效率觀等這方面的內容。
接下來,我想詳細講一下莊怡產品的標準。
農產品的標準,很難是絕對的標準,只能是相對的標準。這個相對的標準,需要對行業深耕之后的,不斷迭代和升級。莊怡的標準化:基于“客戶服務交付標準”+“產品標準”的基礎上,從“市場端到種植端”相應的種植的標準,管理的標準,運營的標準。
那這個相對的標準,怎么辦呢,就是盡可能的可量化,就是把這個不能量化的內容一定想方設法千方百計的給它量化掉。
莊怡產品的標準:食品安全標準;內質標準;外觀標準;規格標準;包裝標準;儲運標準;這個具體我們有個莊怡的產品標準手冊,里面內容都很全面。另外,具體到每個產品,我們實行ID卡管理,也就是產品身份證。
農業行業觀察:目前整個生鮮行業供應鏈存在哪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您打算如何解決升級與優化?
呂雅麗:主要存在的問題:資訊不夠共享;資源不夠流動;資金不夠支持。
在這個行業內,有非常多的公司,如做農業物聯網的公司,有做農業大數據的公司。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切,但是最后發現都沒有作用,沒有什么大的改變,不過在畜牧這方面,溫氏做的卻是特別好。
在乳業領域我們看到了通過深加工的伊利、蒙牛、光明等,但是像初級的農產品。像新西蘭的佳沛。把全世界的獼猴桃壟斷,人家為什么能做到,而我們又缺什么呢?
第一是中國農業的經營主體都是小散戶。家家戶戶一畝三分地,所以他們來講,是不會去研究技術的,就像我們經常得感冒,但不會在家里建個醫院是一樣的道理,對于小散戶來講,投入到技術研發上這是不現實的。所以決定了經營主體散亂弱有沒有辦,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是行業缺乏人才。對于中國來說,農民就是面向黃土背朝天的,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里農民就是沒事做了才去當農民的,所以這給農業帶來了的影響就是人才極度匱乏。
第三農業是一個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的一個行業。這個對任何國家來說都屬于政府工程。作為企業和個人。前些年,從資本的層面上來說是不愿意投資農業的,中國高速發展的時代,投資房地產、礦產、能源、包括互聯網回本又快,賺錢又多。像我們的琯溪蜜柚,三年果樹還沒結果,五年掛果,七年才穩產。所以前幾年很少有人愿意去做這樣的長期投入!
上面的幾點說的是資金不夠支持。至于資訊不夠共享,資源不夠流動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實這是標準問題,沒有辦法共享。舉個例子,如果每一個人眼中的琯溪蜜柚都不一樣,也沒有一個標準,這樣就沒辦法統一語言。對于琯溪蜜柚的標準,我們會明確,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的公司來講沒有標準。比如大家說,我要好的柚子,大的柚子,如果沒有明確的標準,根本沒法說什么是好,什么是大!
所以想把資源流動和資訊共享的問題解決,其前提就是標準化。可是誰來做這個標準化規范呢?這件事必須得是企業做,因為企業最了解市場,最了解客戶,最了解需求,同時企業最需要創造價值。因此,必須要有龍頭企業去做帶動、尤其是大單品龍頭企業。
為什么是大單品龍頭企業呢?因為如果連一個單品都沒有做到行業內的相對標準化和行業內標準的共識,那也不可能做出幾個標準,幾個產品出來。因為任何的標準從出現到大家達成共識,認可這件事最起碼需要三五年的時間,所以在莊怡推出產品ID卡標準包,到大家認同,至少要三五年才能改變大家的一個挨一過往的主觀判定。畢竟企業的資源、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選擇大產品。由龍頭企業去帶動制定標準,最后才能實現資訊共享和資源流動的,同時資金的投入才有可能得到回報。
所以做農業,一定要戒浮躁,理標準,大單品,龍頭企業發展并帶動。
農業行業觀察:美國的新奇士對中國農業企業的啟示有哪些?莊怡果園需要學習“新奇士”什么?
呂雅麗:新奇士首先也是統一標準。佳沛也一樣,也經歷過無序競爭。其實所有國家都一樣,佳沛是大洋洲的企業,新奇士是美國的企業,這些企業都經歷過的中國也正在經歷。
從改革開放至今,新中國的發展是非常快的,發達國家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所以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知,不用特別悲觀,這都是發展階段中必然要走過的過程,從吃飽到吃好的,慢慢的發展。
但是,現在我們聽到有很多人去抱怨,中國什么都不能吃,問題很多等,可我們并不這樣消極的去看待問題,因為這個過程是必須要經歷的。
所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好。新奇士在國外也是這樣的,都是從定標準開始。定完標準一定要做設備升級,新奇士做到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設備做了升級,通過高標準的設備把分選出來的果子,在大小、顏色,糖分上實現相對的標準化。
但是,我們可能跟國外的國情有些不同,因為國外的政府補貼是通過行業協會補下去的,而且當地的協會比較有權利,因為影響到投票權、選舉權等等。直到現在中國的柚子都不能進口美國,因為美國的柑橘行業協會非常強勢,貿易壁壘還未打通。可是在中國,行業協會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但是定標準,做設備升級必須是要做的,既然行業協會作用有限,經營主體又都是小散戶,我們就只能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走出一條路來。
莊怡通過制定企業的標準,從而影響行業的標準,從而帶動品類的標準。我們的標準從來不保密,是希望大家共享這個標準包,希望整個行業都說一樣的話,都認同同一個標準,如此,品種才有機會走出來。畢竟一個企業的力量是非常微小的,因此,我們需要一些科研機構、農業基金機構能夠關注我們的企業,并給與我們支持和幫助。
農業行業觀察:中國已經邁入消費升級,您認為農業企業應該如何引領潮流?
呂雅麗: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維度。
第一個是規模農業。要相信大企業大公司的力量,它背后代表著一定的標準和一定的安全保障。比如從上游的規模農業到生產加工的伊利、蒙牛,以及到下游零售型的周黑鴨和絕味,一定要想辦法,提高體量擴大規模。
第二是觀光農業。包括采摘、體驗、農趣等。
第三是特色農業。特色農業特別多,如在陽臺種菜,樓頂種菜,無土種植等,其實在整個消費升級的過程中,這些都體現在我們身邊。但是我想萬變不離其宗,因為對于消費者來說,人們都喜歡更真、更好、更美的東西,這也是人性,用莊怡的話來說就是更好吃、更好看、更安全、更標準。
農業行業觀察:傳統的農民不對接用戶,但互聯網時代,用戶與體驗至關重要。莊怡果園如何打造體驗場景?
呂雅麗:其實場景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于做2C業務的企業而言。不管是傳統的零售型企業,還是電商零售型企業,亦或是新零售型企業,都在講消費場景,在什么樣的環境,對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事,得到什么樣的評價和信賴。所以對場景這個詞,我們確實需要多關注它。
但是因為莊怡是B2B型的企業,所以我們不怎么直接面對直接客戶,我們更多的是服務于零售類的客戶。但莊怡果業有兩方面的價值主張,第一是用2C的眼光來做2B的生意,要關注我們客戶的客戶,即各種零售商,比如水果連鎖店,還有連鎖商超,如家樂福、大潤發、樂購等;還有很多電商,如京東、天貓、淘寶等各種平臺,以及每日優先等特別多的電商,同時也有很多國外出口類型的客戶。
第一個維度關注客戶的客戶。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我的客戶的客戶是誰?我的客戶的客戶是一樣的嗎?對于很多社區生鮮來說用戶基本上是媽媽,在北京大概都是在三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她們對品質的要求以及需要的產品是什么樣的,是安全便捷,相對家庭人口少所以對應的也是小包裝。而對于上海的白領而言,他可能需要更時尚、更安全,是歐盟標準等。還有一些是商超里面的客戶,什么年齡的都有,有去買性價比高,也有去買高端禮盒裝的。所以,我們要關注的是客戶的客戶究竟是誰。
第二個緯度是給客戶想要的,而不是我們想賣的。這就一定要貼近客戶,了解客戶,共同創造價值。其實每個客戶的價值主張是不一樣,他的細分人群也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每一種零售業態,他能夠生存下來一定是有他自己道理的,一定是給某一類人提供了某一類的產品或者服務,并得到了認可。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要去看我們的客戶他到底要什么樣的產品,看用戶是誰。像我們服務于天貓、易果生鮮、每日優先、京東等這些都是電商客戶。但是他們所需產品的表現是不一樣的。
具體如何,你們可以等到國慶前后,陸續在所有的平臺上我們的產品都會上線。你會發現它們的名字、包裝、長相都是不一樣的。同時,每個產品的標準也都不一樣,因為平臺的定位是不一樣的。
具體到線上和線下,其區別也是比較大的。因為線下的購買場景是在一堆產品里面去挑,就琯溪蜜柚來說,可能大家喜歡個兒大的,我們線下的柚子比較好賣的規格段是3斤到4.5斤,又大又沉又圓,這樣的最受歡迎。
我們線上購買場景是什么呢?比如我收到了兩個柚子,因為沒有在現場挑選。又收到快遞重量的限制,所以柚子線上的最佳規格段是2到3斤。這個需求就要兩個柚子大小要均勻,并且口感要好。所以,在高端超市,像北京的果蔬好,山姆會員店等這些的購買場景。會有禮盒裝等,但是水果店可能更性價比更高。
農業行業觀察:這個時代,專注、聚焦、垂直才是生存之道。您認為新農人應該如何專注產品的打造?
呂雅麗:我們也很喜歡新農人這個詞,最近三高即高學歷、高素質也很年輕的人給農業領域里帶來了很多新的思想,新的操作手法。我們很開心,同時,這也讓我和我的搭檔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很多的朝氣。
但是我更想強調老農人,強調在這個行業堅守了10幾年,20幾年,矢志不移,并且被驗證了,在行業內做出一些創新和改變的人。
從我的搭檔“莊主”(莊怡果業創始人莊展中)中來說,他是中國第一個把琯溪蜜柚出口到歐洲去的人。現在中國一年有十幾萬噸的琯溪蜜柚出口是從他開始做到,包括現在琯溪蜜柚外面包的環保膜也是他從以色列學引進到中國的。同時,在柚子上突破農藥殘留也是他做到的。
農業行業觀察:生鮮行業除了拼融資能力之外,還得拼價格和流量,在這方面,莊怡果園帶給生鮮行業的改變有哪些?
呂雅麗:我們B2B型的企業,和B2C的不同,流量對我們而言,不是太需要,這個是B2C零售型的企業,才會比較多的關注這個問題,我們就是做供應和服務,這個和我們關系不大。
另外:對于我們這類B2B產業鏈型的企業,重要的不是價格,而是成本和效率,通過規模化,邊際成本遞減。
農業行業觀察:您是莊怡果業的首席品牌官,您認為農產品品牌升級的創新點有哪些?莊怡果業的品牌創新又有哪些?
呂雅麗: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熱愛這個行業,因為愛才能堅持,才能樂在其中。很多人說,如果把自己的愛好和工作合二為一,這是很幸福的事,所以熱愛非常重要。我和我的搭檔從來沒覺得累,否則也不會干了這么多年我們依舊覺得特別開心,雖然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快樂總是多于困難的。
第二就是要死磕產品。這個其實取決于眼界定位,我和我的搭檔(莊怡果業創始人莊展中)都有類似的經歷,他從1999年接觸家樂福開始,一直在家樂福做家優鮮這個自有品牌貼牌的產品,看到了國外是怎么做體系認證?怎么嚴謹的去做農業的?又因為從2003年莊怡開始做出口,在出口的過程中,他很多次的去了歐美的一些國家。
在歐洲和美國,有很多先進的農業企業,像西班牙的柑橘,他也看到了日本農業的很多成功案例,從而引發了很多的思考,我們兩個也經常交流,所以這是一個眼界。而從我來說,我在一家歐美合資的企業工作了七年,在那家外企的工作中,我看到了先進國家對產品品質的要求,對標準的要求。后來我也去小肥羊工作了4年,也看到了小肥羊對品質的要求。
所以對我們來說眼界是很重要的,我們覺得是自己應該改變。接下來就是定位,從我來說,我清晰地看到了中國在這個行業的十八年。就中國的豬肉而言,是從混亂無序全是小散戶到有雙匯這樣的優秀的企業出現。雖然中間有一些問題出現,但是整體是往前發展的。溫氏也一樣,站到了中國黃羽雞和生豬市場巨無霸的地位。所以,我們看到了國外和國內很多企業走過的路。
雖然這條路走起來不是太容易,但是我們還是樂在其中,也沒有換過別的行業,更沒有其他的想法。好像就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實對于品牌升級,我認為品牌的基礎是品質,品質的基礎是標準。對于我們B2B供應鏈型的企業來說,我們做的是行業品牌、品類品牌。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品質和標準去贏得市場。而不是去跟B2C一樣,它們的消費者品牌是一種新的玩法。所以莊怡果業定位是國際穩定級供應商。即品牌的基礎是品質,品質的基礎是標準。
農業行業觀察:我們看到莊怡果業已經發展27年,您對工匠精神如何理解?對此,莊怡果業的態度是什么?
呂雅麗:熱愛,行動,樂在其中。不是設計的。也談不到什么精神,這就是我們的選擇,我們的生活狀態。
農業行業觀察:請談談夢想,莊怡果業的夢想是什么?
呂雅麗:莊怡人的夢想就一句話:讓世界愛上中國水果。
未來的三年,我們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到十萬噸以上的供應量,在琯溪蜜柚這個行業內保持持續穩定的單品第一的行業位置。之后再擴展到其他柑橘類品種上。目前我們基本上是這么想的。因為琯溪蜜柚這個品種是中國原生品種,是大自然進化出來的品種。我們想讓大自然凈化出來的這么優質的品種,走遍全世界。讓世界知道中國還有這么好吃的水果。
農業行業觀察:您感覺莊怡與實現夢想還有多少米的距離?
呂雅麗:我們一直在路上。其實很難去說離實現夢想還有多遠,因為目標一直在變,讓世界愛上中國水果這件事情是持續要做的。
目前只要中國的蜜柚上市,全球其他國家的柚子基本已經都退市了。因為琯溪蜜柚這個品種很優秀,從這個品質到價格,中國都具有無與倫比的競爭優勢,所以說階段性的夢想已經實現了。但是讓世界愛上中國水果,可能還需繼續努力的。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