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日本列島屬于島國,土壤貧乏,平原面積狹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達2924人/平方公里,沒有發展農業的先決條件。就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下,日本卻建立了比較強大的農業,顯得尤為的難能可貴。
長期以來,相對于日本農業,歐美機械化農業才是中國師承的對象。但是,歐美的高度機械化是以人少地多,人均耕種面積大為前提的。就目前而言,雖然中國土地流轉改革正在深入,但要實現類似歐美的大型農場,仍然任重而道遠。
相比之下,日本的農情和中國更加接近。因此,其實際上更加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那么,中國農業學日本,學什么?我們總結了日本農業九大經驗。
日本農業生產的專業分工十分明確。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產業特色,一個農戶有一個農戶的主導產品,優勢互補,相互依存,共同構建起了日本農業經濟的整體框架。具有差異的才是和諧的是日本農業的顯著特征。
日本農戶的專業化生產格局更為明顯。一般來說,日本農戶沒有“小而全”,只有“大而專”;不為自給自足,而是專業化分工、工廠式生產。除了自己生產的幾個品種外,其余生活所需的食品和農產品全都從市場上購買。這樣既擴大了種養規模,獲得了規模效益,又促進了農戶與農戶、農協與農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繁榮了市場。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日本人非常注重土地保護。保護土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農業經營者們首要考慮的方向。
日本對資源保護高度重視,在日本農村,人們可以看到,所有剛翻耕過的耕作層均呈深褐色,土壤團粒結構良好,土質細而均勻,像海綿一樣。
相比之下,中國目前對化肥的使用并不科學,很多土壤化肥、農藥過渡使用,可能若干年都難以改變。這使得中國要想真正生產出“三品一標”產品難上加難。中國農業應向日本學習保護土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在中國的農業,至少85%以上實現不了二次盈利。打個比方,農民種了100畝麥子,核心收入來自賣掉麥子。一旦遇到滯銷,就得賠錢。
在這方面,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日本為普通的稻子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日本的稻田畫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方向。
舍館村是日本稻田畫的鼻祖。受到麥田怪圈的啟發,為了振興當地經濟,開發觀光資源,1993年該村村民開始制作稻田畫。稻田畫每年題材都不同,涉及日本內外,非常廣泛。現如今,每年去田舍館村的參觀旅游人數已超過20多萬。
日本的稻田畫激活了種植業,農民的的收入除了來自農產品銷售收入外,還可以發展創意農業增加收入。
當中國農業尚未實現機械化時,日本農業已經向前走了一步——機器人農業。
日本《東京新聞》報道,井關農機公司在茨城縣的試驗場公布了“機器人拖拉機”的信息。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機器人拖拉機可以與人乘坐操作的拖拉機同時進行作業,效率是后者的1.5倍。”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日本已經從1995年的307架增加到現在的2400多架,操作人員14000多人,成為世界上農用無人機噴藥第一大國。
隨著中國城鎮化程度提高,未來誰來種地同樣是我國農業發展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方面,可以學習日本機器人的經驗。
也許因為日本是動漫大國吧,精良的設計同樣滲透到了農業包裝領域。日本農副產品品質優良。無論是大路貨,還是新優品種,都是色澤亮麗,規格統一,令人賞心悅目。
在市場上,所有待銷的農產品都是經過精心整理包裝的,沒有散裝,更沒有帶泥、帶枯葉出售的。農產品的包裝箱上都印有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姓名。
日本農產品在流通方面,主要采取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結合的辦法,即成立產銷聯合組織,其主要優勢在于使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面對面的相互信賴”關系。
日本的農業經營者經常會邀請消費者來到基地體驗種植和生產,讓消費者真正知道蔬菜、水稻是怎樣種出來。經過不斷地交流、互動,從而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中國的農業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隔著一層山。有多少個消費者認識農產品的種植者或養殖者?又多少個消費者親自到田地里體驗過種植或養殖的樂趣?但,日本在體驗式農業上,做得很棒。
日本有個“品嘗肥牛大喊大叫大會”。每到秋天,農家邀請肉牛主人到牧場來,酒足飯飽之后,選出100人依次在噪音測定器跟前大喊大叫,根據噪音大小等評選優勝者。不僅如此,凡聚會參與者,皆可通過抽獎獲得獎品。當然,獎品是當地特產。這樣的活動,受到了城鄉居民的歡迎,不僅振興了畜產業,也使閑置的草地得到了再利用。
高端、高價是日本農產品的特色。比如日本的天價西瓜,一個西瓜拍出3.1萬元。這種西瓜如何能賣出高價呢?標準化!高端的日本西瓜是北海道特產的“田助西瓜”。這種西瓜種植過程非常嚴格,先播種發芽,再送往溫室栽培,白天和夜晚的室溫都必須嚴格控管,100天后收成,西瓜甜度不足11度,就會被銷毀。
當然,除了了日本農業的經營之道之外,日本的補貼政策和土地政策也十分重要。但,關鍵的地方還是每一為農業經營者的思維和胸懷。
日本農業的第九大經驗是品牌化,日本農業善于通過品牌來實現品牌溢價,這方面值得中國企業學習。日本企業在品牌化方面的一個榜樣是男前豆腐。
品牌的本質在于在消費者認知中建立差異化的認知,那么,男前豆腐的差異化體現在哪里呢?
第一,物理層面的差異。 這主要體現在“形狀+包裝”上的不同,男前豆腐打破了“傳統豆腐”的四方塊形狀,凹出了各種造型。比如:水滴形、瘦長型、琵琶型等異形。
第二,化學層面的差異。 顧名思義是“男子氣概豆腐店”。軟嫩的豆腐變成了男子漢的象征。這種“軟硬反差”,給消費者的認知和感官帶來了沖擊;由此給人一種“創新、有趣、瀟灑”的品牌精神。
第三,跨界經營,打造超級IP。“男前豆腐”的商標圖案也制成了手機待機圖案和Flash游戲。和人氣動漫《海賊王》共同開發了“喬巴豆腐”。
內容來源:百家號、火種三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