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yè)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yè)
“你看我現(xiàn)在也挺好的,有家有娃、有車有房,雖然工資不高,但起碼生活穩(wěn)定”;
“別看那些人賺得多,都是拿自己命換來的,這叫“有命賺錢沒命花”,何苦呢”;
“就是!何必給自己那么大壓力,安安穩(wěn)穩(wěn)不挺好,差不多就得了”。
以上對話,你是否似曾相識?
難道這么想就錯了嗎?當然不是。倘若你真的每天都活得云淡風輕、與世無爭,那自然是種高層次的境界。
但怕就怕,明明是你自己碌碌無為,卻還安慰自己是平凡可貴。這句話雖然刺耳,但事實確是如此。不是有句話說了么:
“如果你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遲早會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雖然,此話聽起來像句雞湯,但事實上,其背后有著非常嚴謹?shù)目茖W依據(jù)。
01
為什么年紀越大越渴望“安穩(wěn)”?
一個人最難改變的,不是個性,而是自己的「心智模式」。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并非沒有道理。
所謂“從小看大”,其實是一種概率學思維,存在部分的合理性。比如性格內向的人多半適合做幕后,性格外向的人多半適合做幕前。
然而,“從小看大”卻又忽略了人性中的不確定因素,比如這個社會上很多社交達人、演講高手、成功人士,小時候都是性格靦腆不善言辭的人。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我仍然堅定地以為“從小看大”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呢?
事實上,問題的根源在于“心智”。
用心理學來解釋,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不斷秉持著「承諾一致性原則」。
換句話說,當我們心理被植入一種“心智”時,為了維持這個自我認知,便會不斷地采取行動來證明這種認知的正確性。
這種心智模式,就好比我們的手機里被預裝了一個木馬軟件,無論你怎么反抗,它的威力只會增強不會衰弱。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將系統(tǒng)徹底重裝。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么有的人才30幾歲,就急于過著“一眼看到底”的生活?
因為多數(shù)人早早就給自己的大腦里安裝了一個“木馬”,它深深地刻在基因里,表面上你所給出的答案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可實際上那只不過是來自于你「心智模式」的本能反應。
簡單而言,絕大多數(shù)人并不是真心想要安穩(wěn),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還能過上另一種生活。
02
想要毀掉一個人有多簡單?
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叫做“自己想過的生活”。
可絕大多數(shù)人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我發(fā)現(xiàn),如今職場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一種叫做“職業(yè)倦怠”的怪病。
所謂職業(yè)倦怠,其實就是價值感缺失,做起啥事來都覺得沒意義,甚至會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
其實,職業(yè)倦怠從來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長期負面自我認知積累的產物。導致這種怪病的罪魁禍首,就是“貼標簽”。
為什么是「貼標簽」呢?
舉個例子。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被父母和老師說我是個內向的孩子。看到陌生人就縮成一個球,不敢上前打招呼,更不敢當眾展示自己。
久而久之,我逐漸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認為我天生就是個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于是無論后來遇到任何社交場合,都會主動地把自己藏在角落里,爭取不讓別人注意到我。
講到這里,不知你發(fā)現(xiàn)沒有,「內向」之于我而言,其實就是一種標簽。
為了不與自我心智產生沖突,我的行動開始逐漸向其傾斜,慢慢地形成了一種難以撼動的「思維定勢」。
換個角度說,在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當中,很多父母和老師都喜歡用“貼標簽”的方式來衡量一個學生。
比如一個學生每天下課跑去踢球,老師就會說他調皮;一個學生上課總打瞌睡,老師就會說他懶惰;一個學生連續(xù)兩天忘了穿校服,老師就會說他臭美......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愛踢球的孩子就沒有安靜的時候嗎?打瞌睡的孩子就不是因為昨晚熬夜學習嗎?忘了穿校服的孩子說不定真的是因為校服丟了呢。
之所以成年人如此愛給別人“貼標簽”,本質上其實不過是為了偷懶。畢竟,一旦某樣東西被貼上了標簽,就可以方便你輕松地分類處理了。
然而,大人只顧著偷懶,卻忘記了一個更重要的事實:你所給別人打上的標簽,勢必會讓對方形成一種難以改變的「心智模式」。
話說回來,上述很多人口中所追求的“安穩(wěn)”,其本質上也只是一種自己給自己打上的標簽。
03
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勢?
理想的決策不是先給結論,再佐證;而是先佐證,再給結論。
換句話說,真正的高手特別善于繞開直覺思維的陷阱,他們唯恐自己受到思維定勢的局限,所以在問題面前總會多問幾次為什么。
比如一個人在工作中總不順心,要么被老板批評、要么被同事排擠,這時候難免會陷入“職業(yè)倦怠”。
這時候,有的人可能會想,是不是我不適合在這家公司工作呢,或者是我壓根兒不適合在公司的環(huán)境下工作?哎,反正工作也沒起色,不如安安穩(wěn)穩(wěn)過好小日子,追求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反,一個真正具備思考能力的人會怎么想呢?
在我看來,一個正常人的思考路徑起碼要經歷過以下幾點:
1)老板為什么總是批評我;
2)是不是有哪件事我做的不夠好;
3)這件事情是不是同樣影響了同事對我的誤判;
4)如果真的是這樣,我該如何避免同樣的失誤呢?
你看,前者的思維方式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后者的思維方式卻是在一片森林里努力地尋找真相。
所以說,倘若想要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勢,正確的方法是首先要把自己「去標簽化」。
正如前面我所提到的,作為一個從小到大注定被認為是“不善交際”的人,后來我又是如何克服這一點的呢?
方法很簡單,即把“抽象的標簽”轉化為“具象的情景”。
比如我曾經問過一個認為我性格內向的朋友,“你認為我通常是在什么時候表現(xiàn)地有些不善言辭?”,沒想到他的回答是,“其實你跟熟悉的人一起時特別能侃侃而談,但當遇到第一次見的陌生人時就會冷場”。
聽完他的這番回答,我終于知道問題所在了:我所謂的內向,其實是在遇到不了解地陌生人時,會不自覺地開啟自我防衛(wèi)機制,害怕個人的私域部分被“過度侵占”。
于是,我逐漸地磨練自己與陌生人交往的技巧,盡量讓自己主動地放下本能防備,后來便再也沒聽過有人拿「內向」二字來形容我了。
04
凡能成大事者,都是概率高手
思維定勢,還常常伴隨一個更大的誤區(qū),即“盲目認同因果定律”。
有因必有果,這句話并不全面。比如說,”天賦+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嗎?
給你喬布斯的天賦、資源、背景、能力,讓你在這個時代再走一回,你覺得你能獲得喬布斯那般的成就嗎?我猜99.9%的回答是否定的。
人到“中年”之所以懈怠,其實是好像看透了世間難以改變的一些“因”,比如成功人士的家境、教育、資源、人脈等等,卻忽視了自己主觀人為的一些“果”,比如思維模式。
在我看來,因果定律不是必然聯(lián)系,而是偶然聯(lián)系。
所謂必然聯(lián)系,也就是100%的邏輯關聯(lián);偶然聯(lián)系,則是有概率的,且關聯(lián)概率存在于1~100%之間。
換個角度說,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最關鍵的不是你所擁有的牛逼裝備,而是“運氣”!
什么?運氣!?看到這里請你不要詫異,我確定我說的就是“運氣”。也許你會有些許疑惑,既然成功靠的是運氣,那我還努力個毛線?
別急,正是因為成功靠的是運氣,所以我們才更加要運用好「概率思維」,并通過一次次精打細算地賭注,來不斷積累自己的“運氣”。
舉個例子。假如你手里有100萬的投資款,必須投給你對面坐著的兩個人:一個是一無所有但志向高遠的20啷當歲小伙子,一個是有車有房但尋求安穩(wěn)生活的40歲油膩男,請問你會選擇投給誰?
毋庸置疑,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會選擇前者。
為什么多數(shù)人會選擇那個身無長物的毛頭小子,而不是那個沉穩(wěn)老辣的中年男子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年男子身上具有強烈的「確定性」。
具有「確定性」難道不是件好事嗎?怎么放到這里反而不對了呢?
要知道,投資是以概率權換得更高回報的杠桿行為,成功者善于用概率來計算獲得回報的大小,哪怕承擔一定的風險,他們也會堅持如此思考。
而失敗者的思維定勢呢?
他們并非不樂于做賭注,而是他們更傾向于尋找確定的事物,換言之,也就是那些直覺范疇內最大概率的“穩(wěn)定”。
不信你可以試想一下,倘若這100萬真的是你辛辛苦苦賺來的所有存款,當你勢必要那它做投資的時候,很有可能絕大多數(shù)人會跑去投那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了。
畢竟,相對于冒風險的高回報,多數(shù)人更傾向于無風險的穩(wěn)定報酬。然而他們卻忘記了,這個世界上壓根兒就不存在絕對的零風險。
所以,話說回來,什么是“運氣”?
按照我的狹義理解:運氣其實就是某種概率權,就是你要做出一個選擇時綜合的前提條件。
那么,如何才能不斷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好運氣”呢?那就需要我們摒棄思維定勢,學會用概率思維去做出每一個重大決策。
簡而言之,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時,先不要急著下判斷,而要盡可能地收集有效數(shù)據(jù),通過系統(tǒng)化的分析再做決策。
好比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是否是大概率正確的呢?
如果你真的研究過大多數(shù)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就會得出一個截然相反的概率學定論:“成功是成功之母,失敗是失敗之母”。
就像大發(fā)明家愛迪生曾說過的那樣:“誰說我失敗了,我不過是知道了有九千九百種方法是行不通的而已。”
事實上,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基于他過往一次次的成功,沒有前期多次小小的成功及其它從成功中獲得的信心,他們必將失敗無疑。
所以,一個人的運氣,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當周遭虧待了你,先不要急于給自己的人生定性,摘掉別人給你的標簽,聚焦一個微小的事情,命運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以戰(zhàn)勝。
畢竟,安穩(wěn)=幸福,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毒的邏輯。
內容來源:墨多先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zhàn)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yè)行業(yè)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shù)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yè)正確的發(fā)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shù)字鄉(xiāng)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yè)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xiāng)村振興綜合發(fā)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tài)農場..
【考證】第7期鄉(xiāng)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yè)的..
探索農業(yè)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shù)智果..
【智慧農業(yè)】農業(yè)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yè)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chuàng)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yè)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yè)】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規(guī)..
【有機肥行業(yè)】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xiāng)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yè)發(fā)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yè)商業(yè)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yè)】智慧農業(yè)創(chuàng)業(yè):20+條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推..
【農業(yè)案例】農業(yè)創(chuàng)業(yè)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fā)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shù)字農業(yè)創(chuàng)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