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中國 135 萬平方公里的農村田埂上,一場更深更廣的變革正在以燎原的姿態蔓延,互聯網+農業的生產模式,正在繼續影響著占中國人口總數 50.32%的 6.6 億農民群體。
互聯網附體,現代農業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概念的滲透下,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呈現出生產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流通快捷化的趨勢。再加上政府不斷出臺的“互聯網+農業”政策推動,一直存在互聯網與農業之間的層層壁壘不斷被打破。
其一,結合互聯網,農產品附加值得以擴大。一方面從產品流通方向來看,農民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把產品、深山里的山珍等賣到世界各地,而銷售渠道市場擴寬了,反過來又可以促進農民生產增收,信息對稱了產品附加值也得以最大化。另一方面從農業大流通的角度上來說,面向商戶(2B)主要靠渠道,而面向消費者(2C)一端更加看重的則是平臺。隨著中產階級崛起和消費升級,互聯網平臺為農產品帶來的附加價值會越來越高。
其二,結合互聯網,農業的生產和組織形式得以改變。農民可以進行在線購買土地、在線挑選合作伙伴、指定種植方式、在線打理土地、在線配送下單、查看土地及時照片和實時視頻、追溯配送食品的生產、流通歷史記錄等工作,互聯網的深入讓現代農業生產模式也有了更多維度的改變,最為典型的便是現代生態農業在農業網購商城的幫助下,也開始從O2O轉化成B2B2C這種新型的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
其三,結合互聯網,農業資本得以高效流通。農業是資金需求旺盛的產業,種子、農藥、化肥、農膜及農業生產、加工、運輸機械等都要用到大量資金,但長期以來金融對農村地區的供血明顯不足。傳統金融機構對于農商戶經營模式、資金流、周期都不是很了解,沒辦法做一般貸款服務,且農產品流動周期性很長,一般行業貸款產品也不適用于農商戶。此時互聯網金融成為破局農村金融的關鍵入口,互聯網開放平臺以及整合資源的優勢讓農業供應鏈上的資金流、信息流與物流無縫對接,省去資產端獲客以及擔保、風控等成本,從而低成本、高效率地取得經濟環境效益。
由此可見,互聯網+生態農業平臺不僅打通農業產、供、銷產業鏈條,還拓寬了農業發展空間。隨著中央一號文件互聯網+進村,萬億規模的農產業迎來新契機。這塊蛋糕看起來異常美味,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沒有強大的規模投入和經營實力,是很難下口的。
前景雖好,攤上互聯網挑戰卻更加艱巨
基于我國當前現狀,目前農業發展在生產、渠道和市場(即上、中、下游)方面仍存在著很大的挑戰:
(1)上游:農業生產較為分散、農業生產技術普遍落后。
(2)中游:運輸成本高,時效性低,中間流通環節層級太多。
(3)下游:用戶體驗要求升高,市場供求調節遲緩,農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總理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優綠新”將是今后我國農業改革的重要著眼點,即優化農產品結構、推進綠色農業生產模式和打造農業新業態新生態,可見今后我國農業未來會迎來更多的變革。
一、農業土地政策效率化
要實現農業產業供給側轉型升級,研究更為切實可行的土地政策勢在必行。目前持有土地必須納稅是國際通行的辦法,可以避免土地浪費、荒棄、低效種植。但這并不等同于農業稅,為避免“隨便撒點種子吃補貼”的行為出現,讓讓低效使用土地得不到國家補償,高效土地使用拿到全額國家補償,采用農村農業用土地流轉與持有實行稅收制、配合以適當的免稅政策或許可行。
二、農產品流通專業化、分層化
一方面,互聯網+農業經濟,會部分解決農產品價格倒掛的問題。農業產品分檔銷售,高端走高端、低端走菜市場,將會成為一種常態。另一方面,傳統農產品流通渠道會遭遇2006年至今小商品流通渠道經營者相同的命運:淘汰。流通領域的發展總體來說呈現專業化和分層化的趨勢,電商渠道早晚會建立。以后的農產品流通,主要就是專業菜市場和農產品電商,針對特定消費群體的趨勢會更加明顯。
三、農業品牌化
“互聯網+”時代,農業市場必將催生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轉型,品牌農業將迎來絕佳機遇。品牌農產品的目標人群定位有兩大選擇,其一是轉化目前的絕大多數非品牌消費者為品牌消費者;其二是轉化競爭對手的消費者為自己品牌的擁躉。不管選擇其一,還是兩種人群都考慮,前提是要保證好農產品的生產控制和品質。
從早期的丁磊養豬,到中糧的全產業鏈布局,聯想控股高調進軍農業,以及從各地政府積極倡導和扶持農產品品牌建設,加速品牌農產品的迅猛發展,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農業品牌在開拓國內市場、拉動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四、農業生產模式向智慧農業升級
智慧農業主導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顯然這種生產模式對于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轉變農業生產者、消費者觀念和組織體系結構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農業產值的比值為2.2∶1,發達國家一般為4∶1。在發展智慧農業方面,中國或可借鑒日本的經驗。
日本的農業中97%的日本農戶菜田面積在3畝以下,且農產品供應高度依賴進口。這和中國的小農經濟結構非常的相似。根據日本發展智慧農業的特點,首先是政府要發展農場的信息化體系建設,建立了完善的農業市場信息服務系統,并且通過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發展實時監控和指導農業的發展;其次逐步完善農用物資及農產品銷售的網上交易系統,讓智能化生產推動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最后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農產品可視化品質溯源系統、智能化冷鏈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等手段,實現物流環節的全程可控,精準了解供需信息,指導企業經營。
未來中國農業互聯網市場,有望達到萬億級規模。目前中國 20.25 億畝農村肥沃的土壤上,有很多“獨角獸”正在孕育、成長、厚積薄發,嶄新的中國農業生態體系和行業規模巨頭正在誕生中。(來源:cwa智慧農業網)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6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