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沽源縣是位于河北北部壩上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信息閉塞、交通落后、產業稀缺,但這里有京津冀地區難得的無污染富硒土地,天藍水凈,號稱三河之源、京津水塔,這里的農民樸實、忠厚、待人熱情。趙雪姣—天合助農集團創始人,畢業于河北工業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80后優秀女企業家,就出生在這片土地上。
01
女承父業養黑豬 弱小肩膀勇擔當
2008年以前,20多歲的她和許多女孩子一樣,做夢的年紀,剛剛開始的青春,大學本科沒有畢業的時候就找到了一份外貿實習工作,邊上學邊打工,2007年正式畢業后在天津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外企工作。她憑自己的能力,業務上已經如魚得水,月薪不菲。閑暇時還能和自己的小姐妹們一起看看電影、逛逛街、旅旅游。
生活往往會跟自己開個玩笑。2008年沽源縣來了個北京商人投資大白鵝養殖場,采取公司+農戶的形式發展,年底了,意外的是農戶沒有拿到夢想的收益,等來的卻是外地投資人卷款潛逃。趙雪姣的父親是被騙農戶之一,父親備受打擊突發心梗,緊急入院,當時正好休假的她,看著父親日漸消瘦的身體,純樸的農戶們個個欲哭無淚的表情,當即做了一個大膽的抉擇:決定用她單薄的肩膀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為父親和受騙農戶撐起這片天。父親住院期間,她日夜守護,14天瘦了17斤,父親出院后,她很快辭掉了豐厚回報的工作,毅然回鄉配合當地政府處理這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站在只有一片枯草、破爛不堪的養殖場荒地上,她對自己說:“是金子哪兒都能發光,更何況是生我養我的家鄉。”
2009年3月,她和父親組織農戶成立了沽源興農草鵝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延續經營原有養殖場大白鵝項目及其他畜禽養殖為主線,用了將近3年時間,配合當地政府處理了原養殖場給農戶帶來的損失,又將原養殖場欠信用社的30余萬貸款全部償還。在這3年中,她對沽源的地域環境及一線城市的消費趨向做了深入的觀察和調研,當時的禽類養殖她并不看好,因為技術原因,疾病頻發,而且市場沒有太多需求,因此她邊工作邊并對養殖場的未來做了詳細的規劃。
2010年,經過對市場進行了無數次的調研及結合當地的資源稟賦優勢,她選擇了當地獨有的極盡滅絕的品種--黑豬,父親陪伴她走遍了沽源縣十多個鄉鎮的每個角落,最終在豐源店幾個貧困村選取了如今壩農黑豬的第一批生產種豬。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充滿坎坷,自己本身就不是學養殖專業,技術、管理和經營,全部從頭學起。如今她也不記得在養殖場呆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這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跟豬一起吃一起睡,“豬味兒”曾經是她身上最熟悉的味道。人們經常說:白手起家。可是,她卻成了負重債起家的傳奇女子。
02
天道酬勤終有報 鳳凰涅槃得重生
2010-2012年,是趙雪姣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此時公司債務已高達400余萬元。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公司的業務范圍只能停留在出售仔豬階段,她每天跑銀行貸款,尋政策支持,可是公司卻日漸衰落。有一天,一位銀行行長對她說了一句影響她一生的警示名言:“我們銀行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那一刻,對她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從此她知道了:求人不如求己。拖著疲憊的身軀,她回到了養殖場,現實的沉重打擊讓她出了一身虛汗,她病倒了。高燒40多度的她,在昏迷中告訴自己:要不放棄吧,你一個畢業幾年的大學生,沒有任何社會資源、任何靠山,用什么支撐下去?父親在一旁心疼的看著本來美麗大方、意氣風發的寶貝女兒如今披頭散發,渾身豬味兒,想著自己對女兒的連累,流下了心痛的眼淚,對女兒說:你好好找一份工作去上班吧,不要再受累了。那個凄慘的場景,趙雪姣永生難忘。
人生沒有絕路,只要你不被打倒。很快她從病痛中站起來,她帶著父親走上了養殖場附近的山坡,對父親說:你給了我生命,養育我長大,現在我就是要為你、為我們的家撐起這片天。當場她讓父親給遠在外地當兵,士官還沒有到期的弟弟趙雪龍打電話,安排弟弟提前退伍回家與她一起創業。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從此,趙雪姣帶著父母和弟弟,真正開始了她們一家四口的創業人生。
父母和弟弟負責養殖場的正常運營,而她不僅開始走進一個個學習班,學習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股權激勵模式、營銷策劃管理等新知識,更是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先天的天賦加上后天的努力,她在最短時間內徹底為自己事業的翻牌奠定了緊實的基礎。
2012年12月5日,正式成立了沽源縣天合畜禽養殖有限公司, 并打破原來只做仔豬市場的限制,采取生態養殖黑豬的方法,將黑豬產業鏈延升到了終端,迎合了人們對安全食品日益重視的市場需求。為了做大格局,她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建立完整產業鏈條,塑造“壩農”高端品牌,坐實產品優良品質,建立了從種豬繁育-商品黑豬-高端豬肉制品-網絡銷售四位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雖然壩農黑豬業務做得名聲漸起,但是2016年9月的一天,一個晴天霹靂傳來,趙雪姣形影不離的父親突然離世,這個要命的沉重打擊讓她一病不起,父親走后的多半年,她一直在病床上度過,直到有一天她昏昏沉沉中聽到父親對她說:站起來,帶著我的生命堅強的走下去,用你的能力為社會做貢獻,你比老爸強,你是最棒的。至此,未吃一粒藥,她奇跡般的康復了。
03
心系家鄉貧困戶 巾幗扶貧展風采
趙雪姣經常對弟弟趙雪龍說:咱們所有吃過的苦都是應該的,因為咱們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如今公司擁有基礎母豬600余頭,后備母豬380頭,采取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擁有合作基地16余個,直接帶動農戶6000余人,年人均增收500-1000元。總散養面積達4000多畝,年出欄商品黑豬20000余頭。經過三年馬不停蹄的努力,2015年公司起死回生將業務做到了將近500萬元。天合助農集團也逐步向產業一體化發展。2016年,企業先后榮獲河北省扶貧龍頭企業,張家口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榮譽稱號。2017年,公司投資500萬成立了沽源縣禾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市場直接做到了北京城,營業額達到了2000余萬元。如今壩農黑豬合作連鎖店已達100余家,日銷售額將近10萬元。
2018年上半年,在農業部掛職副縣長張天佑的極力推薦及沽源縣縣委郭書記的大力支持下,趙雪姣終于與政府攜手在興順店打造了首個養殖規模在400頭左右的“壩農黑豬扶貧示范養殖基地”,由天合助農集團其中的銷售公司與村委會簽訂租賃協議,按投資總額的8%付給租金作為村集體收入;與農戶(村經營主體)簽訂合作協議,由天合助農集團對養殖場豬只統一管理、經營、銷售并承擔全部風險,給入股農戶平均年化收益率35%的分紅收益。項目分3年實施完畢。這個項目模式不僅給村集體增加了收入,還為無勞動能力的困難戶找到了出路。我們會陸續在其他鄉鎮復制“興順店模式”,形成扶貧產業鏈。
“要為家鄉做扶貧,就做到實處;要為貧困農戶增收,就舍得付出。作為農民的后代,我們擁有樸實的性格;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擁有最美的真心,好的企業需要堅持初心、堅定信心、不昧良心。2017年我們的銷售額達到2000余萬元,2018年我們爭取達到5000萬元。天合助農集團將永遠秉承她的主旨:正道人本,天地融合,海納百川,助農起飛。做一個真真正正的好企業。”這是趙雪姣在2018年元旦員工動員大會上說的。
為什么我今天不想講黑豬,因為非洲豬瘟嘛,今年是一次養豬業重新洗牌的過程,而且很多人因為這個已經被滅頂了,為什么我還站在這里,為什么沒受到非洲豬瘟的波及,是因為在四五年以前我已經為這個做準備了,養豬業是高風險的行業,而且會隨時發生,毫無預兆。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就在想,我做了養殖業,該如何去規避風險?這也是我今天重要的想跟大家分享的兩點,我認為對于產品、養殖方式這些大家的概念都差不多,誰去做都一樣。所以我不重點給大家講。
我想重點分享兩點:
第一,提供良心產品。有一句話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而我又創造性的加了兩句“安以品為魂,品以心為源”。什么是“心”,良心!什么是“品”,品德。何為生態農業?我有我自己的見解,我認為:“生”就是生生不息;“態”就是態度,不管你做種植業,還是養殖業,只要你保持“生生不息的良心和品德”,擁有這種態度,你就是一個合格的新農人,也會做出合格的好產品。
第二,創新銷售模式。因為我做黑豬,當時定位就是高端豬肉制品,所以在銷售模式上面也是不斷摸索和調整,三四年以前我們就開始實行會員制,一開始效果不好,因為路沒走對,經過幾輪調整,現在我們在北京地區擁有的會員就近四千人,這是我們創造的體系,也是用心換來的回報。
我的企業在老家帶動了500余戶,1000多名無勞動力的農民,現在的農村就剩下老人和孩子,看著心疼,踏踏實實做點兒事兒比什么都好。我的智慧三農新項目即將啟動,以農產品銷售平臺為主線,鏈接農村資源,真正為老百姓打開一條通路,讓老百姓當家做主人,是我們每一個新農人都應該擔當的社會責任。
社會需要有責任感、創新創業的好青年。堅韌不拔,無論何時都要記著反哺社會。相信這個傳奇女子在青春的奮斗路上,會走的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堅定。
來源:張家口婦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102 篇
瀏覽:2002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