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創業會失敗,但農業投資6大領域成風口!你看到哪些機會
誰都想不到,一個靠賣金針菇的公司能一年買出10萬噸,還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一開盤就大漲44%,目前該公司市值目前公司總市值達到107億元。
農業君發現:這家叫“雪榕生物”靠一根一根金針菇賣上市的企業,2015年食用菌年產量超過10萬噸,營收10.19億元,凈利潤12335萬元,是國內最大的金針菇生產商,也被業界稱之為“中國金針菇之王”。
但金針菇這么一個小眾的市場,失敗的案例太多。當然,筆者發現,目前種植金針菇市場存在2大痛點:
一、技術痛點
目前90%以上的種植技術還是靠傳統的種植技術,導致產量低、品相不佳,市場難售等窘地。
不管怎么說,種植技術是從事農業生產種植的第一要素,也成為核心競爭力。掌握核心的種植技術,你就能制勝市場。
但各位看看先自省下,我們掌握多少核心技術。我們的種植的產品賣不出去、滯銷,與種植技術有絕大部分關系。
二、市場痛點
很多金針菇種植戶基本上是沒有市場的概念。靠天吃飯,沒有市場計劃、沒有市場預測。看著身邊的人種植金針菇發財了,就蜂擁種植,也從來不會考慮市場需求。
有些朋友,產量上來了,規模上了,卻發現市場并不樂觀,傾銷、價格戰等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但還是看著辛辛苦苦半年的產品爛在大棚里。
因此,沒有市場通路和渠道,經營任何農業,都會導致潰不成軍。但回頭一想,這些種植金針菇的農戶朋友大多是夫妻、兄弟、家人參股的經營方式。讓這些人去研究市場、開拓市場、打通上游下游的渠道,又談何容易。
那么,“雪榕生物”公司生產種植的金針菇為什么就能年賣10噸,還能把公司做成上市。接來下,農業君帶領大家來學習他們的打法和招數吧。
1、互聯網思維:專注、極致
干種植、養殖沒有新思維的確寸步難行,而且思維要跟得上新時代、潮流。“雪榕生物”公司成功法則之一專注、極致。
他們的法人楊勇萍,在從事生產經營上還是比較有膽量和勇氣。這家公司成立于2000年,之前是干蔬菜種植、并加工出口型。其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日本,因遭到日本的出口貿易壁壘,雪榕轉做大宗農產品的生產商和供應商,2008年,該公司法人干脆把蔬菜業務停了,專心生產食用菌,市場也基本從海外回到國內。
因此,農業經營者要有大刀闊斧的精神,懂得取舍,更要抓重點,做強自己的優勢。但當前,很多農業經營者大多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個人干種植、還搞養殖、還做加工、還搞租賃,貌似產業化經營,但年終一算,沒有賺到幾個錢。
專注應該成為農業經營者的核心思維,做好一個單品,并把這單品做成極品,以這個單品制勝市場。
這才是經營農業的出路。
2、掌握核心技術
農業領域有什么核心技術?大家想想也就明白了。有些從事種植或者養殖的技術都是花了好幾萬元從其他地方學過來。你能學到的,別人也能學成。所謂藍海,很快就變成紅海。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讓自己產品快速占領市場。
雪榕公司的研發投入相當有限,其科研人員總共才16人,本科以下占多數,2015年研發投入總計不到300萬元。但各位看客,300萬元啊。這是與其他生物公司相比。但這300萬元有可能就是一個種植戶1-2年的營業額。
更要命的就是這家公司有獨門秘訣——用液體菌種生產食用菌。以金針菇為例,采用液體菌種生產金針菇較采用固體菌種生產金針菇,不但品相更好,而且菌種生產周期較使用固體菌種減少了?47-69?天,栽培瓶培養發菌和生育出菇的周期較使用固體菌種縮短了約?7-13?天,整個周期縮短了約?54-82?天。在雪榕,金針菇栽培周期約為?48-51天,相當于一年賣7茬。
同時,有人調研究:2012年,國際領先企業的金針菇生物轉化率為140%,我國的平均水平為90%,而雪榕公司的轉化率達到了150%,換句話就是一斤的配料,能長出一點五斤的金針菇。
這么大的生產率,國家已經沒有競爭對手了。擁有核心的種植技術,自然而然產量就上去了。有些金針菇種植戶1年只能3季、但這家公司一年可以種7季。這都是錢。
所有說,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對農業生產、經營有多么重要。
3、創新模式:工廠化種植
在農村,氣死人的地方,就是怕對方有文化。有文化的人,點子多,見多識廣。但也沒有辦法,唯有讀書,多學習。
金針菇這玩意跟土豆一樣,放哪都能生長,北到黑龍江,南到云南廣東,西到新疆,東到江蘇,都能長出一捧金針菇來。
在傳統的模式上:手工作坊一般以塑料袋為栽培容器,攪拌、裝袋、滅菌、接種等都是通過人工或簡單的機械進行。這種做法有弊端,農戶通過簡易的保溫和制冷設備,減小了外界溫度對金針菇栽培的影響,延長了產品的供應期。但由于設施設備投入小,大棚和簡易廠房的溫度調節能力相對較弱,老天稍一變臉,估計前期辛苦都得白費了。
也有腦瓜子比較好使的家伙,創造出了一種地區合作社或者“企業加農戶”的模式,企業提供菌種,農戶負責種植,成熟之后回頭賣給企業。但這種做法不僅存在于金針菇行業,其它的農作物也都有借鑒。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效率和質量問題。
雪榕公司采用的是工廠化種植,這也是雪榕敢標榜生物科技企業的重要原因。別看金針菇身材纖細,但也是嬌嫩得很。工廠化生產要按照菌類生長需要,通過溫控、濕控、風控、光控設備,人工模擬生態環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一年四季均能穩定地進行生產。而栽培方式也是通過機械進行裝瓶、滅菌、自動接種、機械搔菌,培養室、生育室都采用標準空調廠房,除了菌類的生長環節,采收也都是機械設備自動化操作。
思維、經營方式的轉變、讓我們飛的更高更遠。當然,這種經營方式的轉變需要集團化、人才、管理等作為支撐。
作為家庭式的農戶如何轉變經營方式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做別人不一樣的方式,或者叫逆向思維。只有不一樣的經營方式,才有機會做大、做強。
4、規模化生產、種植
怕做不大,就不敢做規模。這就是農村創業者的現狀。你越擔心失敗、擔心血本無歸的時候,你就真的血本無歸了。
規模化經營和適度規模經營,這也是政府提倡。規模化經營,除了發展面積,現代化手段、更要知道復制成功案例。
當然,你至少能做成一個成功的樣板,在通過復制,把這個樣板,復制到其他地方。這也就是連鎖店模式。干連鎖店的老板知道靠一家店很難賺到錢,只有開連鎖就能讓賺錢的彌補不賺錢的,但最終還是賺錢了。
該公司雖然總部在上海郊區,但2009年開始就走向了全國,目前除了大上海,生產基地遍布四川都江堰、吉林長春、山東德州、廣東惠州、貴州畢節等,這些地方基本覆蓋了全國市場。
5、網絡不是萬能、重點在線下
筆者不是“網絡銷售”黑,我是個互聯網崇拜者。如果你在互聯網上銷售不成功一定是有問題。
但這家公司卻相反,他們真的在網絡上不是特別成功。
2012年,這家公司開始發力商超餐飲和網絡銷售,并少量向商超連鎖以及互聯網客戶等直接銷售,這些渠道利潤高,但銷量不大。目前雪榕公司共有直銷渠道客戶46家,這部分銷量占總體銷售額的5%不到。
那這家公司靠什么銷售?傳統營銷模式。該公司有79名銷售人員,在全國52個一級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設立了經銷點,通過經銷點向下游的分銷商、零售店和超市銷售,最終才能到達吃貨的胃里。而這種銷售渠道占到了總銷量的95%。
其實,很多老牌的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都特別慢,畢竟與大環境有關系,也與自身的渠道于布局有關系。
如果最為新銳的公司,就是光桿司令一個,沒有這么多線下資源、沒有這么多地推人員。互聯網,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主要你會玩互聯網,只是在朋友圈發發廣告,你也是死路一條。
以上是這家公司的成功的地方。但創業都有風險、尤其是干特色種養行業的朋友,看似藍海,實則就是紅海。因此,農村創業者要懂得識別風險、更要不斷地學習、思考、總結。在這個時代,傳統方法、模式必死,新思維、新商業必定能成功。
因此,做農業一定要膽子大、心思廣、腦洞開。
了解互聯網轉型、互聯網思維、品牌農業、案例干貨,行業政策解讀,與大咖一起學習交流,歡迎訂閱公眾號:nyguancha或微信搜索:農業行業觀察
相關文章
關注農業和互聯網,擅長品牌與營銷!
文章:61 篇
瀏覽:982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