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農業食品科技風險投資公司Agfunder發布了關于2020年農業食品科技投資的年度報告。在大流行之年,農食科技領域的公司獲融資260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15.5%。如果這還不夠,那么該報告實際上預測,隨著去年達成的更多融資交易被披露,農食科技領域融資總額將有望躍升至305億美元。
從2020年伊始,對于任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人來說,“艱難”這兩個字只能算輕描淡寫,都不足以彌補所受傷痛。同時,對于農業食品科技領域來說,2020年是經歷精彩的井噴式發展的一年!
Agfunder的年度報告指出,農業食品科技領域正在逐漸成熟,處于成長期和后期的初創公司融資規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去年,農食科技初創企業融資261億美元,同比增長15.5%;隨著去年達成的更多投資項目被披露,報告預計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00億美元以上,與2019年相比增長34.5%。
這種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后期融資的大幅增長,越來越多的真正大型融資。投資者對已經投資的初創公司,以及對第一波農業食品科技創新繼續加倍支持。
例如,美國冷藏和倉儲公司Lineage Logistics的16億美元融資占全球農食科技投資總額的5%;還有吸引一大批投資者支持的蛋白質替代品公司Impossible Foods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分別進行的5億美元和2億美元的兩次融資;中國的社區團購平臺,芙蓉興盛,以7億美元的融資額位居生鮮電商類別的首位,并與其國內的同行們共同主導了該類別榜單。
更積極的訊息是,我們看到早期融資規模變得更大,有許多小額的融資交易。2020年,早期投資同比增長10%;融資數量增長15%。這表明投資者對整個農業食品科技行業有信心,而且下一代或第二波的早期農食科技創新受到越來越多風險投資者的認可。
Agfunder研究主管Louisa Burwood-Taylor也認為:“(農業食品科技)不再被視為一個利基市場、試驗性和高風險的行業,成長期和后期融資的規模中值上升凸顯了這一點。盡管發生了新冠大流行,投資者還是蜂擁而至;每個類別的第一波創新者現在都已經成熟,比如Impossible Foods等許多家喻戶曉的公司獲得巨額融資;第二波創新者現在籌集的資金比第一波前輩在同階段的融資規模要大得多。”
農食科技行業上游投資首次超過下游
報告將農業食品科技行業細分為離農場更近的“上游”,離消費者更近的“下游”。根據報告,這是有記錄以來,農食行業上游初創公司的融資在2020年首次超過了下游的公司。這些上游公司通過1950筆融資吸引了158億美元的資金,而下游公司通過1142筆融資籌集了143億美元。
通常情況下,下游的風險投資會獲得更大的回報;但去年,針對行業上游的風險投資在投資總額和融資規模等方面全部超過下游行業。而且,投資者看好許多上游的技術創新。與2019年相比,完成融資的早期上游初創公司數量增加了30%,總投資增加了近50%;而對早期的下游投資活動實際上減少了近10%,融資總額減少了25%。
從行業觀察者的角度,農業食品科技行業上游的表現當然令人興奮,表明了投資者越來越看好農業食品行業整體技術轉型的必然性。離農場最近的技術往往是資本密集型的,也更難測試;與軟件密集型的下游相比,上游的創新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進入市場并得到普及。
在幾年前,新的農資產品、農業機器人、新型農業系統和創新食品,對于非專注農業食品領域的投資者來說都被認為太“危險”了。如今,支持此類科技的一般投資者如潮水般涌現。
以細胞培養肉公司Memphis Meats為例:2015年時,它最早的投資者是SOSV,一家比較專注于農食科技風險投資的創業加速器;當時,Memphis Meats開發的細胞培養肉類產品的成本為每件要數百上千美元。如今,隨著細胞培養肉的單位成本趨近個位數,淡馬錫和軟銀等投資者也開始參與進來,并都為Memphis Meats的1.61億美元B輪融資提供了支持。
報告發現,上游行業的各個類別,包括農業生物科技,創新食品,農場管理與物聯網,農業綜合市場,生物能源與材料,新型農業系統,農用機械與機器人,無論是融資總額,還是融資交易數量,同比都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
其中,增幅最大的類別是創新食品,包括了蛋白質替代品,新型配料和功能食品領域的初創公司,通過260筆融資籌集到23億美元,同比增長130%;其次是農用機械與機器人,以103筆融資獲得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10%;以設施農業,垂直農業為主導的新型農業系統的增長排第三,99筆融資共籌集了23億美元,同比增長75%。
大流行提振中下游行業
由于投資者和消費者對疫情及全球食品供應鏈遭受沖擊作出反應,在行業中下游的公司無疑受到了連帶性的提振。
對Lineage Logistics的16億美元投資是中游里最大的融資活動,也是2020年行業整體的最大筆融資,使產業中游技術類別的融資總額領先于所有其他行業類別。這證明,無論全球環境如何,都需要一個強大而可靠的冷鏈倉儲系統來安全運輸食品,甚至疫苗。Lineage Logistics通過將部分功能自動化,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
在中國專注于行業中游,解決to B食品及原材料供應鏈的永輝彩食鮮,樂禾食品,還有鍋圈食匯進入了產業中游技術類別的前20。
生鮮電商是流入資金最多的下游類別,通過119筆融資籌集到51億美元,以確保食品在最后一公里成功到達消費者手中。
這一類別的最大贏家是中國的生鮮電商公司,如芙蓉興盛,但也有誼品生鮮,融資3.6億美元;每日優鮮,融資3.06億美元;叮咚買菜,融資3億美元;同城生活,融資2億美元,以及十薈團,C3輪融資1.96億美元。2020年,中國的生鮮電商公司總融資29億美元,占去年該類別融資的57%。
盡管更貼近消費者的零售和餐飲業科技類別受到大流行的影響嚴重,備受打擊。由于商店和餐館關閉,讓餐廳顧客越來越多的依賴送餐應用程序。然而,截至去年底,零售和餐飲業科技類別快速反彈,讓業界感到欣慰:這意味著這類j公司正在成功轉型,并成功地幫助傳統餐廳和零售業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經營社區廚房和幽靈廚房的英國初創公司Karma Kitchen,在7月份融資3.16億美元;中國的便利蜂也是如此,憑借保持社交距離的無人便利店和自動售貨機獲得了1億美元融資。最終,該類別的總投資金額為24億美元,整體排名第三,融資規模排名第二。
這只是開始
盡管發生大流行,報告稱農業食品科技卻增勢強勁。新冠疫情給世界各地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困難,但農業食品行業似乎也因為大流行而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包括淡馬錫,維港投資,紅衫資本,還有騰訊等知名機構。
新冠大流行突顯了高效的種植、加工、運輸和銷售食品的方式,以及可持續供應鏈的重要性。農民和零售商之間的中游技術創新得到了亟需的投資提振,行業下游的科技創新尤其受益,因為餐館和商店都在加快采用能保證社交距離的技術系統,特別幫助滿足生鮮電商業務日益增長的需求,而外賣送貨拓展了新的領域,讓消費者在家中就能獲得日常食物。
同時,也有更多的投資活動發生在支持在家就餐的云零售技術上。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原產地提出更多問題,蛋白質替代品領域的趨勢,繼續有增無減。
Agfunder的這份報告強化了早先顯示2020年食品科技投資在增強的印象。根據PitchBook,去年向食品科技公司投資的資金略高于120億美元。
雖然這兩份報告在定義和范圍上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大致觀點是相同的,即農業食品科技領域去年獲得大量資金支持并強勢成長。由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相信2021年農業食品科技將繼續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內容來源:城食有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