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創業會失敗,但農業投資6大領域成風口!你看到哪些機會
9月4日作為一個非正式對話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G20峰會在拉開序幕,全球的目光和焦點都集中在這里。未來經濟的走向、未來經濟的方向、未來經濟的融合、未來經濟的競爭與合作度將會得到破解方案與答案。
眾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后,G20峰會一直把推動全球經濟復蘇作為最主要的議題,共同商討克服危機的辦法與對策,取得了一定成績,全球經濟也正在朝著復蘇的方向前進。但是,由于全球經濟也面臨著結構性矛盾和瓶頸,面臨著增長方式落后帶來的經濟增長潛力不足。
也正因為如此,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毫無疑問會成為中國向世界傳遞創新信號的機會,成為中國向世界表達創新決心的平臺。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則是中國在“創新增長方式”方面提出的最具針對性的措施。
同時,G20作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在主要議題上也特別廣泛,從建成之初到土耳其杭州峰會,G20議題越來越廣泛。從1999年首屆“金融危機的預防與解決”議題。到全球化挑戰、打擊恐怖融資、國際發展援助、打擊金融犯罪、金融制度建設、促進增長政策、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相繼進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議題范圍。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議題更涉及到創新增長方式、綠色金融、國際貿易與投資等。
為回應各方期待,G20杭州峰會將主題定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G20四大議題備受關注:
議題一、創新增長方式: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在政策建議中注入很多“中國主張”。比如,在呼吁“創新增長方式”這一重點議題中,中方主導建議實施G20智慧創新倡議,即建立一個供政府、私營部門、院校和研究機構共享資源、知識和成果的開放型網絡,以推動技術創新為目標,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與就業增長。 這一倡議主要內容是強化G20文化教育交流、建立“G20創新簽證計劃”、成立G20科技創新基金、打造G20技術創新分享經濟平臺、構建“G20大腦平臺”等5項計劃。
議題二、綠色金融推升全球經濟增長:今年中國首次把綠色金融引入G20議程,并創建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B20政策建議報告》也將發展綠色投融資市場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提出,這得益于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帶頭實踐。
議題三、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根據G20杭州峰會“實現強勁的國際貿易投資”這一議題,中方在《B20政策建議報告》中主導提出,倡議G20建立促進跨境電商領域公私對話的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 這一建議的具體措施包括,孵化跨境電子商務規則,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創造更有效、更高效的政策和商業環境;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推廣最佳實踐(如跨境電商試驗區)等方式,促進跨境電商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解決中小企業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幫助中小企業乃至個人利用互聯網參與全球經濟。
議題四、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在今年的峰會上,中方把“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主題,并專門設置“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議題,將發展問題置于G20議程的核心位置,把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作為G20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不僅在客觀上體現為要求放松管制,促進競爭,支持創新,推進財政、金融、勞動力市場改革,改善基礎設施,增加更多更高質量的就業。主觀上,也需要各國把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增長作為世界經濟復蘇的發展方向和重要推動力量。此外,還需要各國加強協調和聯動,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國際金融穩定、應對風險和挑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G20峰會之后,全球的經濟合作、聯動頻次與機會的進程將會加快,全球經濟一體化、人才國際化、跨界合作將會越來越多。
中國農業作為中國重要產業領域如何跟上世界的步伐,如何快速蝶變與升級,也日益成為專家與學者討論的話題與焦點。
2016年6月3日,二十國集團(G20)農業部長會議在陜西西安成功召開,本次會議是G20機制建立以來第三次舉辦農業部長會議,是在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世界各國致力于消除饑餓與貧困、啟動實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背景下召開的。各代表團圍繞“農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就構建糧食安全體系、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和科技創新、農業投資與貿易、小農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農業的機會與挑戰并存,除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還要解決可持續發展遇科技創新、金融、企業發展的問題。那么,中國農業需要如何路?
未來農業10大挑戰
1、面臨競爭全球化的壓力
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業大國,中國卻一直不是一個農業強國。從大豆到玉米,無不受制于人。背后的原因在于農業領域缺乏一個有實力的產業領導者、整合者。在世界農產品市場競爭的格局中,中國缺乏強大的競爭力,國家糧食安全也不無隱患。
環視如今橫行世界糧油產業的四大巨頭ABCD公司: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Dreyfus),對中國市場垂涎已久,競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隨著全球市場開放以后,中國農產品走出去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同時,全球優質的農產品也會紛紛來到中國。
2、技術的挑戰
中國農業的落后是事實,那么,到底落后在哪里?技術!技術!技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在中國農村一直在延續。畢竟這已經是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改變需要過程。技術的提升與普及在于機械化的運用和推行。
美國于20世紀40年代領先世界各國最早實現了糧食生產機械化,60年代后期實現了糧食生產從土地耕翻、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和干燥的全程機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和甜菜等經濟作物從種植到收獲各環節的全面機械化,目前農業機械化率接近100%。
專業化、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和服務的社會化是現代工業的一種經營方式,它們被運用到農業方面后,成功地引發了美國農業生產方式的劃時代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產業化的程度和生產效率。
除了國美之外,日本農業機械化率程度也非常高。20世紀60年代初,日本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田間作業主要靠人畜力,60年代后,農業機械化進入高潮期,到1967年基本實現田間作業機械化,1977年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同時,畜牧和園藝作業的機械化程度也迅速提高。
2015年,農業部表示,為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部日前印發《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均達到80%以上。
3、產業轉化
專家認為:實現產業化必須要規模化經營,規模化經營必須要進行土地流轉和土地使用率、并提高生產效率。
產、銷、加一體化才是農業產業化的關鍵。不管出口還是自產自銷,產業化效率都決定未來農業的發展速度與方向。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依靠各類龍頭企業和組織帶動,實行一體化經營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方式。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既是生產經營方式變革,又是農村生產關系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是“十三五”期間農民增收,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然而,從目前來看,農業產業化發展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還有不少的差距。當然,包括優勢不突出、科技轉化率低、融資渠道不明、土地產權不清晰。
美國農業產業化的顯著特點就是美國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已經實現了區域專業化、規模化布局以及農業生產的機械化、集約化、企業化和服務的社會化。
目前,美國棉花農場專業化比例為79.6%,蔬菜農場87.3%,大田作物農場8l.1%,園藝作物農場98.5%,果樹農場96.3%,肉牛農場87.9%,奶牛農場84.2%,家禽農場為96.3%;至于美國的九大農業產業帶更是典型的專業化農業生產區域,它們各自都逐漸地形成了規模龐大的農業產業集群。
4、農業產業的結構
農業產業結構直接決定我國農業的競爭力。中國農業什么是競爭優勢?依靠什么來實現全球化?這些都是擺在發展現代化農業最核心的位置。
中國用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日本用0.3%的土地養活了1.8%的人口,然而美國農民只有三百萬,但出產的糧食卻夠全球二十億人食用的糧食。
作為人少地多國家代表的美國,成功地實現了從資源優勢向競爭優勢的轉變,是世界上農業最具競爭力的大國;作為人多地少國家代表的荷蘭則奇跡般地從資源小國變成了農產品出口大國.美國、荷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演進表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必須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結合美國和荷蘭的經驗及啟示,我國也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制定相符合的調整方針,從而階段性的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嚴重不平衡,靠什么優勢來與世界競爭已成為難點。
5、人才競爭
我國的農業人才基數特別薄弱。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大量農村人口尤其是青壯年勞力不斷“外流”,農村常住人口逐漸減少,很多村莊出現了“人走房空”現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漸演化為人口、土地、產業和基礎設施整體空心化。
“找不著、留不住”是中國農業人才的現狀。當全球一體化之后,國際上巨頭農業必將會吸引我國優秀的人才,面對這樣的競爭,中國農業又靠什么留著精英?
6、文化低
企業需要發展靠人才,人才發靠文化普及。
剛剛上面提到的海外農業挖中國人才的案例,一旦中國農業精英出走,對中國農業的將是致命的打擊。
機械化需要高學歷、高知識人才、智慧農業更需要高學歷、高知識人才、企業經營管理更是如此。
文化程度的高低與否直接決定中國農業的高度和速度。
7、土壤環境
中國農產品為什么賣不了高價。除了與科技、品牌有關,更核心的在種植或養殖環境。
土壤是生物和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環境,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我國農業土壤污染不斷加劇。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和群體性事件逐年增多。
我國土壤污染總體形勢相當嚴峻,全國至少有1300~1600萬hm2耕地受到農藥污染,約占全國耕地的10%以上,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萬hm2,固體廢棄物存占地和毀田13.3萬hm2,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我國農業土壤污染主要表現在肥料元素積累、多種重金屬污染嚴重、農藥和有機污染物殘留量高等方面。
國家不控制農藥、化肥使用率、不對土壤進行修復,中國農產品根本進不了別的國家市場。
含有農殘的農產品誰會要,中國人自己都不會要,何況國外的消費者呢?
8、農業投資環境
做大做強農業除了靠人才、技術、更多的是依靠錢(金融)。錢追項目,當然是追熱點項目、潛力大的項目。
當全球經濟一體化之后,國外的錢會進來、中國的錢也會出去。其實,這不是好事,至少對中國農業企業來說。
投資環境的變化,直接導致企業間競爭、行業內部的競爭加劇與惡化。
同時,國外資本的注入,也帶來收入分配制度的變遷。一般而言,與內資企業相比,外商投資企業員工的收入不僅普遍較高,而且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很大。這種收入分配機制,一方面,提高了中國企業員工收入;另一方面,把資金、技術、管理、知識納入收入分配范疇,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員工的積極性。
傳統農業企業與外資農業企業必然會存在價格戰、人才戰等一系列的競爭,如果有嚴格的管控,競爭應該是有序的,否則就會導致無序競爭與資源掠奪。
當然,除了國外熱錢進入中國,中國的熱錢也紛紛投資國外農業。如此,迫使中農業投資環境進入了一個比較危險的窘地。
9、融合
當前,中國農業在頂層設計助推下:推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與發展。但這些融合只是解決中國農業內部產業與結構矛盾,面對“如狼似虎”的國際農業,中國農業的融合格局要求將會更高。
中國農業除了產業的融合、還需要國際化融合、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融合、中國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與世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
可但是,我國的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僅僅是解決國內農業與消費需求的問題。
隨著,國際化交流越來越多、旅游、購物、消費呈現國際化趨勢。中國農業的融合還要考慮國際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面對國際市場與需求,同樣,留給中國農業經營者更多思考。不斷地思考品牌的打造、需求的升級、產品的升級、文化的沉淀與輸出等一系列方向與國際消費者的文化、興趣符合度和粘連情況。
如果,中國農業企業家們還停留在糾結當前一二三產業如何融合的話,沒有進行國際形勢與市場的預判。那么,我們又依靠什么去融合世界農業。
10、國際法則
多年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貿易發展中,綠色貿易壁壘已經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造成了攻擊性的影響,形成了難以逾越的門檻。
發達國家通過設定綠色技術準則、綠色環境標記、綠色包裝系統、環境安全檢疫系統、動物福利措施等等規則和門檻。以限制和禁止進口為目的,許多發達國家借著環境保護的名義,頒布了一系列難以逾越的綠色準則。這些標準是根據各國的生產水平以及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制定的。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很難達到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這些規則影響了我國出口貿易的利潤和出口量、也使得商品的成本進一步升高、惡化了出口商的貿易形勢。
9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代表參加B20峰會的工商界人士發出倡議:“我們需要更開放的環境、更密切的合作和更順暢的貿易。”
G20杭州峰會之后,挑戰與機遇并存,中國農業想從世界農業里分一杯羹,除了更加寬松的國際環境,還需要中國農業和中國農業企業家的自身奮斗與不懈努力。
下一篇文章,姊妹篇《G20思考:看中國農業未來10大機會點》將會陸續推出,歡迎持續關注。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關注農業和互聯網,擅長品牌與營銷!
文章:61 篇
瀏覽:982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