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作者:陳立耀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號稱“黃金10年”的農機行業成為一個笑話!
從2014年開始,中國農機行業不景氣年年在延續。
“等待時機”,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代名詞。
但也有專家給出結論:至少到2020年之后,農機行業才可能走出困境。
但又有誰能挨得過這3年的寒冬呢?
01
市場經營慘淡!都是誰惹得禍
在經歷了年增長率持續在15%以上的10年黃金發展期后,我國的農機工業自2014年起進入拐點。
業績下滑,企業虧損是整個行業關鍵詞。
2017年農機不好賣,2018年依然延續著2017年的驚恐:市場銷售慘淡。
早在2017年權威部門的數據披露:2017年上半年,規模以上農機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幅為10.5%,利潤增幅5.53%,虧損企業增幅9.4%,2388家規模以上企業中256家出現虧損,虧損額增幅0.26%。
農機企業農機步入“下坡道”。
另外,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我國累計銷售各種大型拖拉機3.68萬臺,中型拖拉機12.49萬臺,同比分別下降18.22%、18.79%;它們占拖拉機總銷量的比例為6.82%、23.15%,同比分別增長1.17%、3.88%,大中拖占拖拉機總銷量之比較之去年同期共上揚5.05%。
小型拖拉機最慘,上半年產量24.9萬臺,同比去年同期的67.51萬臺,同比降幅達到驚人的36.9%。
有媒體對當下的農機行情總結出2個原因:
對未來市場的悲觀主要源于2個方面。
一是從需求端看,糧食作物收益一直處于下滑通道,今后幾年,隨著糧食市場化和與全球市場價格體系的對接,糧食價格還將進一步下行,影響農戶的購機積極性。
二是排放標準的提高,將不可避免地抬高農機制造成本和終端售價,這將對農機行業是一個考驗,可能會有大批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
其實,以上的2個結論都是表現,我們認為最大的問題:中國農機的創新能力。
02
中國農機創新能力差強人意
中國農機制造業大而不強是業內普遍默認的痛點,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
近些年,農機企業扎堆進入、同質模仿、過度營銷、研發和設計投入不夠,成就了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農機產業現狀。
創新不足的除了人才之外,就是資金的投入。其中,有一些數據,更令人啼笑皆非。
歐美發達國家的農機工業,非常重視研發方面的投入,而且在他們的研發體系中,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政府及相關的科研機構扮演基礎建設和輔助的角色。大部分農機企業將年銷售額的5%左右作為科研經費,甚至一些公司將利潤的50%用于產品研發,充足的資金投入為研發的持續進行提供了保障。
而我國的農機企業,據有關資料,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0.8%,也有專家認為,大中型企業的研發投入占2%。
許多企業靠政策的紅利來生存,企業看什么好賣就生產什么,看別人賣什么就 自己生產什么。
沒有創新的行業,一定會導致抄襲和價格戰。
另外,我國的農機市場,主角一直都是中低端的農機設備,而由于科技受限、創新能力不足等原因,我國的中高端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往往需要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需求。
同時,我國農機的關鍵部件的技術受制于人,不僅農機行業,汽車行業也同樣面臨這樣的難題,而我國在這方面一直沒有較大的突破,除了人才的匱乏,成本也是擺在每個企業的首要問題。
但是一旦補貼政策發生變化或用戶需求發生轉移,靠簡單模仿生存的企業可能將面臨著倒閉的危險。
對中小企業來說,抄襲模仿已解決不了本質問題,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陳志告訴農業行業觀察,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無論從能力上還是在自主創新的意識上都相對欠缺。創新能力已成為決定農機企業成敗的關鍵。
03
洗牌開始了!中小農機企業退出市場
混亂的市場,一定要通過洗牌才能“大道至簡”!
當下現狀,在這樣的形勢下,傳統農機市場基本趨于飽和,國家對于農機的補貼政策對市場的拉動作用也逐步放緩減弱,這時候整個行業開始洗牌就開始了。
有媒體從國際農機展觀察到,2017的國際農機展覽會有2100多家企業參與,然而今年官方的1900家可能還是多說。可見市場供給已經自主自發地作出響應。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大幅下滑的農機市場,已經讓很多廠商望而卻步,部分中小企業甚至退出了農機行業市場。
除了市場之外,政策也促使農機行業要大變天。
2018年8月,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下簡稱“技術政策”)提出了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的總目標,“新生產裝用壓燃式發動機的非道路移動機械,2020年達到國家第四階段排放控制水平,2025年與世界最先進排放控制水平接軌”。也就是說從2020年起,全國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
其中,《技術政策》中所說的非道路機械包括: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林業機械、漁業機械、發電機組和機場地勤設備等。
行業專家表示,從目前農機行業的實際情況看,僅在一年多時間內完成上述工作,對于一些企業來說是相當困難的,此次升級勢必會淘汰一些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的中小型農機企業。
因此,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在行業洗牌的殘酷戰爭下,能夠生存下來的必然是在質量、價格、性能和服務等各方面更適合農民作業需求的廠商。
04
農機大佬都在做什么?
其實,農機行業是大佬的世界,他們一直是整個行業的風向標。
他們的動作可以代表著,整個農機經營者對行業的思考。比如:智慧農業和循環農業。
1、轉型做農服(代表:雷沃)
智能農機已經是趨勢。
雷沃深耕智慧農業和人工智能,從賣農機轉型賣解決方案、農服。
2016年,雷沃阿波斯與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IBM公司及天津易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三國六方共同簽署了“雷沃阿波斯智慧農業2025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布局智慧農業和未來農業解決方案。
2018年4月,雷沃重工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實現自動駕駛量產為目標,在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業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2、新經濟(代表:中聯重科)
秸稈機械已經很火,未來需求強勁。
中聯重科致力于打造秸稈資源化利用解決方案,針對秸稈“收獲、打捆、運輸、儲藏、加工利用”等環節,產品涵蓋秸稈粉碎還田、秸稈收集離田、秸稈生物復合肥制備、秸稈離田堆肥制備、秸稈燃料化利用等領域的機械裝備。
3、精準農業(代表:中國一拖)
目前,我國農業已進入智能數字化時代,數據科學的研究發展日新月異,大數據將成為下一次農業革命的核心,受持續增長的糧食需求和有限的農業資源等影響,我國的精準農業市場將大有所為。
高端農機必將成為趨勢!
2017年10月,中國首個農業全產業鏈人工智能工程“農業大腦·精準農業平臺”在武漢啟動,中國一拖作為農機企業龍頭已率先入駐。
中國一拖以傳感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超級人工智能為技術支撐,通過傳感器嵌入到農業生產、銷售各個環節,借助分析土壤和氣候等數據,再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處理及運算,最終幫助農戶作出經濟、高效的生產決策。
05
影響未來10年的農機政策
農機政策才是影響中國農機市場上升或下滑的最大爆點。從2017年-2018年,影響中國農機的5個政策。
技術政策:國三升國四
2018年8月,國家生態環境部于今年8月19日發布了《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下簡稱“技術政策”),提出了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的總目標,“新生產裝用壓燃式發動機的非道路移動機械,2020年達到國家第四階段排放控制水平,2025年與世界最先進排放控制水平接軌”。也就是說從2020年起,全國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
《技術政策》中所說的非道路機械包括: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林業機械、漁業機械、發電機組和機場地勤設備等。
此政策將幫助中國農機創新帶來生機。
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2017年8月31日,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關于報送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新增機具品目的通知》中明確進口機具也可以作為新增品目的主要產品,這預示著進口機具或將納入農機補貼范圍。
植保無人機納入購機補貼范圍。
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國民用航空局綜合司為引導植保無人飛機技術開發和規范應用,助力農業綠色發展,決定2017年選擇浙江(含寧波)、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等6個省(市)開展以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各試點省份補貼資金總量控制在1000萬元以內。
9項農用遙控飛行器應用標準制定
此前,工信部、農業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7-2018年版)》(以下簡稱《指南》)。在《指南》267項標準中,涉及施藥、播種、航測、施肥在內的9項與農用遙控飛行器相關的技術標準在列,《指南》的發布將有效規范植保無人機行業發展,助推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此政策幫助中國植保無人機帶來充足發展。
農業部發布秸稈利用十大模式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一直是各地積極探索的課題,秸稈年年禁燒年年燒,癥結何在?關鍵是要針對不同地區給出最適合的方法。農業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介發布秸稈農用十大模式的通知》給出了最權威的建議。十大地區的秸稈利用范本為我國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經驗,指明了方向,2018年我國秸稈產業有望轉型升級。
此政策有利于秸稈綜合利用的機械發展。
乙醇汽油政策重啟,玉米收獲機需求將卷土重
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工作主要目標,該方案標志著國內乙醇汽油政策重啟,這一政策將消耗大量的玉米庫存,玉米種植面積也將大幅恢復,對于玉米機市場回暖具有重大意義。
此政策為玉米收獲機帶來利好。
政策很好,市場很大,但中國農機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也許,中國農機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