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封面人物:內蒙古漢森酒業集團董事長 撖建平
三農日報第516期
今日名言: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能轉變你的心情。——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我國遙感衛星市場將達105億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我國遙感衛星市場規模約為74億元,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5億元。遙感產業的發展主要源于政府性需求,具體應用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化以及荒漠化監測;農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資源的監測和評估;災害監測和環境監測等。
2、數據顯示:散戶不因豬價高而擴大生產規模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生豬存欄量為 42817 萬頭,比上年下降 3.0%,2019年上半年豬肉產量同比下降 5.5%。然而于此同時,國家統計局7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豬肉價格同比上漲 21.1%。
這種“高豬價、低存欄”的現象意味著,不少散戶已經不再因為豬價高而擴大生產規模。
「地方大動作」
3、山東將建立省級特色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風險基金
從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山東省今年將辣椒、生姜納入省財政保險保費補貼范圍后,山東特色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參保品種已增加到8個(大蒜、蒜薹、大蔥、馬鈴薯、大白菜、辣椒、生姜、生豬)。截至目前,全省蔬菜參保面積累計已達1000萬畝,生豬100多萬頭,給投保農民提供保障金額近300億元,投保面積、保障水平、財政補貼力度均居全國首位。山東將在省級層面建立特色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風險基金。
4、浙江:三年內生豬自給率達到70%
今年5月以來,以提高生豬自給率為核心,浙江推出了一系列組合拳,擴大新增產能,加快新建一批存欄10萬頭以上的現代化規模養殖場,同時充分挖掘現有規模養殖場的潛能,提高生豬生產效率。根據計劃,到2021年,浙江生豬自給率達到70%。
「產業新勢力」
5、農產品冷鏈將成為“新風口”
根據預測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可以達到5000億元,年復合增速將超過20%,農產品冷鏈物流潛力可謂巨大。并且隨著消費升級、企業重視、政策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將成為未來制造業的“新風口”。
6、農資電商仍然是農村電商的軟肋
農資就是農用物資的簡稱,比如種子、化肥、農藥,以及農業生產、加工、運輸的各種小型農機等。如今國內農資市場容量超過了2萬億元人民幣,而且這個市場的電商化率還很低。可以說農資電商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但是農資電商的發展過程卻并不順利,出現了很多問題。具體來說,一是農資電商的數量較少,二是經營量和交易額不高,三是假冒劣商品較多,四是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五是起步較晚。用一句話來形容農資電商也許非常合適:那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農資電商的發展仍然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
7、3D打印食品可有效應對孩子挑食和老人營養健康
自然機器公司的CEO兼聯合創始人利奈特·庫克斯瑪表示,通常正常形態的菠菜會被孩子們拒絕,但通過3D打印出的菠菜小恐龍就會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此為,3D食品打印可以迎合各種不同的飲食習慣。如今,素食主義、無谷蛋白、無乳制品等潮流正在興起,而3D食品打印技術可以很好地應對這些日益增長的新趨勢。
3D食品打印還對人類健康的另一作用,即在醫院的應用。通過3D食品打印出來的食物可以很好地應對病人的營養需求,幫助他們更快恢復。
8、業內呼吁:應盡快推出生豬期貨
我國是世界上生豬出欄量最大的國家,約占世界總出欄量近60%,但生豬生產經營上下游涉及飼料、養殖、獸藥、屠宰、食品等領域,直接關聯企業數萬家。然而,受諸多因素影響,長期以來生豬價格波動較大,尤其是今年以來的單邊上漲行情,產業企業恐面臨較大價格回調風險,多位產業人士呼吁,應當盡快推出生豬期貨,為企業的生產經營保駕護航。
9、報告:轉基因種植面積已達到1億9200萬公頃
報告稱轉基因作物是近幾年來最快采用的作物技術。它們首次商業化的種植面積不足200萬公頃,去年達到了近1億9200萬公頃。雖然美國和加拿大的大農場已經帶動了大量的增長,但選擇轉基因作物的農民絕大多數來自欠發達地區。
10、中國方便面銷量占全球近四成
近日從中國方便食品大會獲悉,去年我國食品工業營收與利潤雙雙實現增長,其中方便面行業經過轉型升級,煥發出新增長動力,銷量已增至全球近四成。
里斯咨詢的報告首次披露,2018年全球方便面銷量1036億份,其中中國方便面消費增至402.5億份,占比已達38.85%。
11、數據顯示:食品飲料板塊成資本寵兒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85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千億元,其中8家屬于食品飲料板塊,這批白馬股年內在市值排行榜上名次急速躥升,甚至一度超過傳統房地產或科技巨頭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受國家利好政策、消費調整升級以及資金避險需求影響,擁有較強成長性的食品飲料大消費白馬股年內走出了一波遠超市場預期的行情。
「公司情報」
12、易捷便利店已與多點Dmall合作
近日,在中石化旗下易捷便利店位于天津的部分門店,門頭悄然更換為“易捷+多點”。店內從選品到陳列,均與普通易捷便利店有所不同,休閑食品和水飲的比重有所增加,品種更加多元,另外還有部分進口食品。值得注意的是,該店還開辟了專門區域增設多點智能購自助收銀。
13、首農首批3家子集團正式成立
近日,首農食品集團宣布,北京二商肉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京糧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乳業事業部正式成立。以此為標志,首農食品集團“子集團+事業部”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14、芭田股份創首套冷凍法硝酸磷肥裝置技術
近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對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開發并工業化成功應用的“首套國產化冷凍法硝酸磷肥裝置技術”授予了技術進步特等獎。
據悉,該技術解決了裝置酸性尾氣和堿性尾氣的處理問題,實現工藝廢水零排放,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延長了設備使用周期。這可謂是我國化肥工業發展道路上意義重大的里程碑。開發出了硝酸銨鈣生產工藝技術,解決了傳統硝酸磷肥工藝副產品Ca(NO3)2?4H2O的出路問題,實現了磷礦資源完全利用的理想狀態,這將推動氮肥行業走上自主設計創新的道路,引導氮肥行業走向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觀點」
15、農信互聯總裁薛素文:中國農業市場規模或超10萬億
農信互聯總裁薛素文表示,中國農業市場規模達到10萬億元的超級市場,在此基礎上的增產、降成本和提升品質每年可以有約10%的空間,因此在模式轉變和技術提升上有上千億元的市場規模。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改變農業的經營模式,提高著農業的生產效率,降低農業的成本,其市場前景無疑是巨大的。
16、專家:馬鈴薯迫切需要科技支撐
專家指出,當前馬鈴薯產業面臨著優異種質資源匱乏、品種結構不優、種薯繁育成本高、脫毒種薯質量良莠不齊、機械化程度低、盲目擴大種植、加工附加值低等諸多挑戰,迫切需要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成果應用、推進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17、呆蘿卜創始人:消費升級核心是讓生鮮更加便宜
呆蘿卜的創始人李陽認為:“生鮮消費升級的核心方向應該是努力讓生鮮消費品更加便宜,高性價比的產品才能創造用戶幸福感。”
18、趙春江院士:未來農業將會需要大量農業機器人
趙春江院士說,農業機器人目前已成為世界熱點。2017-2021年期間,人工智能在農業中應用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2.68%。2016年為27.6億美元,預計2020年為111億美元,2025年為308億美元,主要包括農業無人機,無人拖拉機、智能收獲機、智能除草機、擠奶機器人、農業自動化與控制系統等。農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是人工智能農業領域市場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102 篇
瀏覽:2001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