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在農產品安全引發無數恐慌的時代,有機農業的出現給了人們安全感,讓每一個愛健康,愛生活的家庭,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成了有機農業的初衷和最高理想。
事實上,我國現代意義上的有機農業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在國外,有機農業已深入人心。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但在中國,由于傳統農業根深蒂固,有機農業起步晚,政府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支持力度上遠遠不及發達國家那樣的強度。
但是由于近年來我國土地污染、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發,于是,有機農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
早在2016年,“一號文件”就明確提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等關鍵要求。
2017年“一號文件”更是從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推動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等方面對農業發展進行了部署,這也被視為發展有機農業的又一重大利好。
鑒于此,近幾年來,很多人紛紛投身有機農業領域,想在這個風口實現自己的農業夢,而崔大有就是其中的一員。
2009年,崔大有與人合伙流轉了位于鄒平城郊西董鎮的1000畝山坡地,成立了山東君暉綠色有機循環農牧業有限公司。不久合伙人退出,崔大有正式成為一名農場主。
2011年12月,園區生產的33種蔬菜、瓜果、作物和豬、羊兩種禽畜產品獲得國家有機認證,葡萄、香椿進入有機認證轉換期間;2011年入圍第一批農業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名單……
一直以來,君暉農場規模不斷擴大,并且有了盈利,但不幸的事時有發生。2012年,農場年銷售額從四五百萬元一下降到幾十萬元。為維持園區的正常運營,崔大有先后將北京、上海、濟南的多處房產賣掉。
至此,農場規模一再縮小,連工人也從近百人下降到20人。
君暉農場,從一個前途無量的有機農場到依靠賣房維持運營的虧本農場,這期間,君暉農場到底經歷了什么?一起來看看它跌入谷底的原因究竟為何?
一、銷售渠道不完善
1、將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銀行等單位的團購和福利定位唯一消費者。
崔大有一開始的銷售渠道就是是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銀行等單位的團購和福利。但由于2012年底中央出臺了八項規定。原來的單位客戶紛紛取消了團購蔬菜和肉品,造成了農場年銷售額急速下降。
2、市場調研工作不到位,社區體驗店做法不成熟。
在農場虧損后,崔大有做了社區體驗店。設了幾個小區做試點,可是一個小區一天就只能賣100公斤菜,價格還賣不上去,除去工錢、房子租金每天還得賠錢。
這說明,在做社區體驗店之前,崔大有并未進行市場調研,沒有搞清楚社區人群的消費水平和收入水平,以至于社區體驗店只能賠錢。
3、物流成本高,電商之路夭折
崔大有其實一直都沒閑著,畢竟農場不賺錢自己也著急,于是最后尋思直接走電商渠道銷售,但是由于物流成本過高,電商之路終究夭折在了路上。
二、產品缺乏競爭力
1、成本過高,在同行業沒有競爭性
君暉農場自動化程度高,從土地租金、到有機農產品生產成本,再到單位面積的畝產量,君暉農場都是沒有任何優勢的,而隨著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有機農產品的出現,君暉農場顯得毫無競爭性。
2、未形成差異化產品
君暉農場一直閉門造成,將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銀行等作為消費市場,產品沒有進入到真正的市場競爭中,未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沒有根據市場需求做出有差異化的有機農產品,所以在最后只能是轉盈為虧了。
3、未打造自己的品牌
崔大有將自己的農場定位有機農場,將自己的農場產品定位為有機農產品。
除此之外,并沒有給自己的農產品打造任何有區別性的農業品牌,這樣就跟市場上所有的有機農產品一樣,自然也不能從中脫穎而出。
三、前期準備不足
1、對農場面臨的困難程度預料不足
農業經營的基本特征就是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風險大,崔大有雖然有準備,但沒有預料到困難的程度,有點準備不足。
2、對有機農業的市場競爭環境未做充分準備
事實上,只要是企業就會存在競爭,農企也也不列外。尤其是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的環境下,就該預料到有機農業所要面臨的市場競爭,他應該在與其他有機農企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做好相應的應對工作。
四、市場秩序混亂
1、農產品濫竽充數者太多
君暉農場的有機農產品雖是優質,但卻不能實現優價,因為市場上以次充好、魚龍混雜的太多。用隨便一塊地注冊有機牌子,但卻賣著100塊地的菜,或者直接收了別人的菜當自己的賣。
2、部門監管不利
假冒的有機農產品之所以能如此輕易地進入市場,這與政府的監管有莫大的關系,若是國家加強有機行業的檢測、監管,與廣大消費者一起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秩序,君暉農場不至于走到這一步。
君暉農場雖然已經在掙扎著前進了,但中國的有機農業還要發展,以保證大眾有健康的蔬菜吃。那么有機農業究竟該怎么做才能在市場立足,致勝未來?
一、建立多樣化的銷售渠道
臺灣有機農業發展是非常好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想臺灣學習,建立多樣化的銷售渠道。
1、直銷。
可以采用消費者直接到農場選購,或由農場送貨到家,或社區居民主動集結共同購買。由于消費者與有機農產品生產者有直接溝通及接觸的機會,建立了彼此互信的關系,因而這種類型的銷售往往比較穩定。
2、共同運銷。
在有機蔬菜、水果栽培較集中的產區,成立有機蔬菜、水果分級包裝集運中心,并由集運中心負責推廣及運送至超市或有機農產品專賣店等。銷售方式包括運銷生鮮超市、有機農產品專賣店及宅配到家等。
3、設立有機農產品專賣店及超市專柜。
近年來,有機農產品專賣店及超市專柜陸續出現,這可以使有機農產品銷售朝向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能也間接帶動有機農業的發展。
二、借助國家政策,控制成本
國家對有機農業的支持力度逐漸加大。有機農業本身就是一個高投入,且回報比較慢的行業,所以作為有機農企,你更應該時刻關注國家的補貼或優惠政策,將能拿到手的錢拿到手。
同時,要注意生產成本,借助有利政策,如借助有機農業用地或交稅方面的優惠政策,有利控制生產成本。
三、走品牌化道路
1、辦理有機農產品證書
有機農產品證書是對你產品強有力的證明,這能讓你的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區分開來。
2、選擇優良品種
任何優質的農產品,都是由優質的種子逐漸成長起來的,所以優良品種的選擇會使得你的產品更具競爭力,再加上精美的包裝和個性化的品牌,相信你的有機農產品定能在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
3、讓你的產品有故事
每一個農產品就是一個文化創意產業,把最好的產品通過包裝讓其保持最好的風味,才能最佳體現出農產品獨特的附加值,加上文化營銷,讓你的產品有故事,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豐滿的形象,這樣你的農產品品牌打造之路就算邁出去了。
四、創新發展模式,推廣CSA模式
在國內,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大部分是“公司+農戶”的模式,由于土地轉換期的風險和對土地、環境的要求,如果沒有資金補貼,大規模發展有機農業還有較大難度。
所以有機農企可借鑒國外的經驗,發展CSA模式,這是一種現實和有益的嘗試。這種新的模式,可以影響周邊的人群與環境,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有機農業,讓大眾了解發展有機農業實際上不僅僅為了健康的食物,也是一種公益行為。
五、加強農產品監管, 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政府機關應加強對認證機構的管理, 防止不合格的認證機構在市場出現。減少國內外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質疑, 提高消費者的信心。
同時, 可以促進有機食品出口到國際市場, 搶占發達國家廣闊的消費市場份額, 擴大產品的營銷渠道, 提高產品的盈利能力。
有機農業是風口,同時也是“坑口”,在風口與坑口之間,就看你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了!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