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撰文 | 任瀟瀟 ■編輯 | 李 華
1月底,全時便利店總經理楊波公開演講中稱,全時便利店會增加果蔬類生鮮的貨柜。全時便利店相關人員隨后告訴《商業觀察家》,全時已經在北京朝陽區部分店面增設果蔬貨架,未來,會逐步覆蓋北京市。
便利店試水生鮮不是新鮮事,2017年已經有不少便利店試水生鮮,如日系便利店7-eleven、全家,本土便利店好鄰居等。
生鮮品類高頻、剛需,可帶動其他消費品類銷售,流量價值大,能提高顧客粘性及購買頻次。
在商圈物業租金居高不下之際,傳統基于商圈布局的一些日系便利店企業的復制拓店實際遇到了一些瓶頸,尤其是本土便利店企業。于是“+生鮮”,“+線上”,更接近社區(租金便宜),成為了當下市場,便利店企業的一個業務發展方向之一。
但是,鋪設生鮮業務面臨損耗等問題,如何預估需求非常難,供應鏈能力也會是一個問題。因此,便利店能不能跑通“+生鮮”的模式,大家都在觀望,有“想法”,有些也在試錯。
不少便利店嘗試經營生鮮,但大部分日系便利店售賣的生鮮品類限于水果和蔬菜,鮮有肉品、水產。
便利店的客群年齡段主要在20-40歲,忙碌的白領追求健康、輕食。對烹飪復雜的肉類和水產,需求量相對較小。
肉品等經營則會為門店生鮮運營帶來更大挑戰,除了氣味管理,還在于門店的需求預估。
去年7月份,7-Eleven在生意最好的東直門店鋪設了果蔬貨架,有預包裝蔬菜、預包裝凈菜和包裝水果等。相關人士向《商業觀察家》介紹,現在,北京有10家店鋪銷售蔬菜,其中8家店鋪設置了冷藏貨架,專門陳列果蔬,這些店鋪大部分客流較高,社區、商業區都有。
7-Eleven生鮮的商品結構有蔬菜、水果、豆腐等,sku為40-50個,店內的有1-2個貨架,每個店內的生鮮會有差異,不一定全都有貨。西紅柿、黃瓜、黃豆芽等能簡單烹飪的蔬菜比較受歡迎。
相關負責人說,7-Eleven考慮過水產和肉類,但考慮到店鋪廚房和衛生,目前這個計劃暫時擱置。
政策面也是便利店+生鮮的催化劑。
比如北京,對搭載早餐或蔬菜零售等部分便民服務的連鎖便利店,在租金上給予財政補助等。
全時便利店相關人員稱,政策是全時便利店“+生鮮”的契機之一,現在蔬果品類20多種,形式都是包裝凈菜,便利店之后根據客群以及日銷情況,調整生鮮品類和數量。
便利蜂CEO王紫早前也表示,便利蜂響應北京“菜籃子工程”計劃,正在研究推出搭載果蔬的社區便利店。
好鄰居則在去年就賣起了生鮮,去年12月份,好鄰居會員店開業,其生鮮品類比較豐富,200支生鮮SKU,包裝好的凈菜,還有幾十款肉品。
因為有天貓等為好鄰居會員店輸入線上流量,及消費者“用戶畫像”,好鄰居相對能更好預估生鮮需求、控制損耗。基于線上需求,門店覆蓋半徑則擴大到周邊三公里,進而拓展了客群數量,擁有足夠訂單數量是小型店鋪控制生鮮損耗的最好“前提”。
好鄰居會員店開在社區內,物業租金更便宜,因此,其更像一家社區生鮮店,而不是傳統選址商圈的日系便利店。
生鮮對供應鏈的要求較高。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說,生鮮的三個核心難點是保質期短、冷鏈和非標準化。
便利店做生鮮如果是自采,就需要培養買手能力,并建立冷鏈倉配體系等供應鏈能力,這些投入太高。當下市場,便利店企業更多選擇與第三方合作,第三方公司一般都有完善、成熟的冷鏈物流、倉配體系。
7-Eleven選擇與海底撈子公司蜀海供應鏈合作,7-Eleven表示,便利店制定生鮮的品種和規格,蜀海根據要求對蔬菜加工、包裝,便利店隨著銷售情況隨時增減訂貨數量和品類,因為所需的生鮮數量較少,沒有基地自采的意向。
全時便利店則告訴《商業觀察家》,全時采用基地直采和與第三方合作結合的方式,一是從北京市農業局對接農產品基地進行自采,二是依托合作的供應商機構。全時集團旗下還有全時生活便利店,目前在北京有三家門店,主要供應生鮮蔬菜、水果和肉類產品,會與全時便利店共享供應鏈。
好鄰居會員店與易果生鮮的生鮮供應鏈合作則順理成章,易果持股好鄰居15%,通過股權設計,好鄰居獲得了易果的生鮮供應鏈支撐。
實際上,這也可能代表未來發展方向。通過資源整合來+生鮮。這樣做的好處是快速布局,減少“重復”投資。
而隨著過去幾年,市場對生鮮上游供應鏈的投入。目前,第三方生鮮供應鏈公司的發展非常迅速,在生鮮標準化、冷鏈倉配等層面,相比過去幾年進步很大。這實際也為便利店“+生鮮”提供了客觀發展條件。
據德勤中國與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報告,從消費者的行為研究可以發現,日系便利店主要輻射到店時間十分鐘內的客戶群體,并且主要滿足工作間隙或者移動途中的消費需求。
“去便利店購買生鮮做飯” 這一概念在消費者心智中尚屬空白,主力客群對這方面需求較小,這也是便利店沒有全面鋪設生鮮的原因之一。
例如,物美便利店目前僅僅經營水果,品項比較少,只有10支,以包裝好的整支整盒為主出售。物美相關人員表示,“+生鮮”這個模式更多的是針對社區便利店,物美便利店主要是流動型及商務型門店,暫時不考慮加生鮮。
7-Eleven勁松橋東側店的店員告訴記者,目前果蔬的銷售還可以,沒有虧損,但是也沒有帶來太高的利潤。7-Eleven相關人員稱,降低損耗靠訂貨預測,根據之前幾天的銷售數量,預估明后天銷售情況進行訂貨,目前,生鮮sku占整體(2500sku)的比例較小,營業額也很少,毛利不高,銷售額不是太令人滿意。
目前看來,7-Eleven對生鮮仍處于“試水”階段。相關人員表示,來年的重點商品是現磨咖啡業務。
《商業觀察家》2016年的一篇文章,北京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立平曾分析,“上班族的需求是剛性的,利潤也比較高,但包括7-11在內的中國便利店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大規模進入到社區。進入社區的便利店,業態形態就要發生變化,要探索低成本的、符合社區消費者需求的模式。”
陳立平表示,在日本,由于社區超市營業時間很長,有蔬菜有水果等生鮮肉食的優勢,擠占了便利店很大一部分市場需求。
最新的市場變化則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業務進一步發展,使得門店的覆蓋半徑大幅擴大,從周邊500米擴展到門店周邊1公里、3公里。
由此,以數據驅動而萌發出現的這些新型生鮮超市、生鮮便利店,在未來很有可能會與傳統日系便利店共同競爭“周圍一公里”、“周圍三公里”的市場,市場重合度大幅增加,業態的邊界、界限越來越模糊。因此,像生鮮這樣剛需、高頻、引流作用好的品類可能會是戰略品類,是未來大家都需要去占據的領域,和培育的能力方向。
鮮生活CEO肖欣在第二屆新零售峰會上稱,改造升級的好鄰居會員首店(+生鮮,+線上,+數字化),開業兩月后,線上訂單從80單每天上升到300單每天,日銷售額從2520元上升到10650元。單周購買兩次的人群比例從7%上升到12%。生鮮庫存率從開店初期的10%到下降到3%以內。
來源:商業觀察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