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創業會失敗,但農業投資6大領域成風口!你看到哪些機會
對于農業,“十三五”規劃:除了加快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更要加快改善生態環境。隨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重點,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其中,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大生態環境成為核心的關鍵詞。農業對于中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發展了500千多年的農業,習慣了傳統的耕作方式,隨意開采、無規劃的耕種方式,導致土地的浪費、土地的污染、生態環境的破壞。
盡管很辛苦,但很多干農業的人都說干農業不賺錢。干農業沒有在傳統的經營中賺到錢,農業君(公眾號:nyguancha)認為有以下3個原因:
1、 產出與回報不對等
傳統的耕作方式,導致大量的勞動力浪費,重復、隨意性的耕種方式,生產效率得不到提高。似乎,每天都在辛勤勞作,但年終算下來,還是沒有賺到錢。
這就是產出與回報的嚴重不對等,必然會導致農業經營者、創業者、農民的從事農業的積極性和熱情降低。
2、 經營模式不對
單一的產品、單一的種養方式已經不適合農業現代化的需求與發展。同時,靠天吃飯的窘況也迫使農民在經營上追求跟風。同時,跟風現象在農業和農村里非常常見,看到其他人種植這個賺錢了,就馬上上這個項目。加上沒有調研市場和項目的前景,看似“藍海”立馬變成“紅海”,暢銷產品變成滯銷產品。
在經營方式上,“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產出、低效率”為特征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其主要表現在采用傳統的經營方式,蔬菜有蟲子就買農藥、作物長不起來就買化肥、養豬買飼料。這些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理念,浪費了農業企業家的很多錢和精力。
3、 產業鏈沒有形成閉環
當今時代提倡的是產業鏈的銜接和再造、閉環,上游、下游的連接與互通。如何打通農業產業鏈成為農業經營者們思考的問題。生產、營銷、采購三維一體的產業鏈模式,可以讓企業在生態經營上取得良性發展。
因此,在耕種方式、經營方式、產業鏈模式上存在不足,直接導致干農業不賺錢。那么,需要如何突破——思維突破、經營方式突破。
2016年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國家林業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適應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政策支撐體系,基本構建起循環型農業產業體系。以此,來推動農業新型的經營方式的轉變。
但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有幾個困難:一是土壤生態有所損害,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陷入困境;二是農業種植方式單一,農業產業脆弱,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二元結構很難改變,不利于農業的長期發展;三是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率低,造成了極大浪費;四是農產品安全隱患仍然存在,降低了民眾的信任度。
因此,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環保農業成為十三五規劃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和熱點。
那么,發展循環農業對國家和企業有哪些機會:
對國家的機會
1、資源保護
中國7%的土地養活世界20%的人口。因此,如何保護我們的土地,防止土地破壞、污染成為現代農業和十三五規劃的關鍵節點。
循環農業模式可以把資源利用效率提高,減少污染、對生態、環境有一定意義的促進作用。
2、實現世界農業大國的夢想
世界農業大國除了機械化、重點在經營農業的人從其中賺到錢。因此,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幫助經營農業的人提高效率、節省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現實農業生態發展的夢想。
3、共同富裕的目標
十三五規劃之重“現代農業”,現代農業包括經營方式的轉變、環境保護、生態循環等核心內容。通過發展循環農業把“美麗田園留住”、“把青山、綠色留住”。農民利用循環農業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和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對于企業的機會:
1、 省錢
這是關鍵!循環農業注重的上游、下游的資源整合與利用。“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是循環農業的表現之一。通過利用上游的資源,把資源充分利用,節省外部的采購或重復采購成本。從而節省了更多的錢,把錢用于企業壯大與發展中。
2、 省力
循環用農業不是簡單的一個銜接與串聯。而是借助現代化工具和新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技術的變革讓農業經營者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更重點的環節。通過現代技術幫助企業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3、 賺錢
循環農業講究的是有機、生態、不打農藥和化肥,讓種養產品在市場上更具有競爭性。市場上對打農藥的農產品是抵制的,然而循環農業生產出的產品能滿足市場和消費者對有機農業的“渴求”。這樣,循環農業的經營者們可以在循環農業發展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說了這么多,到底什么是循環農業?
循環農業,是指在農作系統中推進各種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的活動,以此實現節能減排與增收的目的,促進現代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通俗地講,循環農業就是運用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多層次利用技術,實現較少廢棄物的生產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農業生產方式。
同時,循環農業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農作方式,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只有不斷輸入技術、信息、資金,使之成為充滿活力的系統工程,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村資源循環利用和現代農業持續發展!
循環農業必須要符合以下4大原則:
一是“減量化”,盡量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節約資源使用,減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減少一次用品污染。
三是“再循環”,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夠重新變成再生資源。
四是“可控化”,通過合理設計,優化布局接口,形成循環鏈,使上一級廢棄物成為下一級生產環節的原料,周而復始,有序循環,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環”,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入生產和消費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質或不利因素進入循環鏈,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達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相協調,并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
6大生態農業循環模式
1、 林下養殖模式
所謂林下養殖,就是通過發展林木、果樹、樹苗等植物作物的同時,再在作物周邊發展養殖業,這樣能讓果樹需要的肥料可以由雞、豬等廢料,從而實現了林下養殖循環農業的發展。
2、 N2N生態農業循環模式
“N2N模式” 是一個閉鏈循環系統。第一個“N”是指養殖業子系統,代表的是N家養殖企業;“2”是指處理中心,代表的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心和有機肥處理中心;第二個“N”是指種植業子系統,代表的是N家農業企業、種植大戶和合作社。此模式通過中間的兩個資源循環利用轉化核心,成功地將上游的種養殖業廢棄物產生端與下游資源再生產品應用端結合起來,可以推動養殖和種植各產業鏈的無縫銜接,達到三位一體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目的。在周邊半徑25公里區域內能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集鎮生物質天然氣集中供氣、生態有機肥供應全覆蓋。
3、 “豬—沼—果(魚)”生態循環農業
通過發展養殖產業、把豬糞和養殖場廢料運輸到沼澤地里進行發酵和加工生成有機肥,之后再把有機肥施給果樹或者魚塘。這種模式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節省了一大筆錢。
4、 “草-牛-肥-菜”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通過草皮的種植,把草皮供給養牛的種植戶,之后把養殖場的糞便和廢料進行加工形成有機肥,之后再把有機肥,供給蔬菜經營者和草皮經營者。這樣也就形成了一個經濟循環,大大提高了上游、下游的經濟效益。
5、 稻田養魚模式
稻田養魚是一種典型的生態循環模式。通過魚的活動,增加稻田的通透性,魚的排泄物又是水稻非常好的有機肥,通過魚取食田中的水、有害生物、雜草、蟲類、禾花等廢棄物,減少病蟲害發生,養魚又促使農民不用或少用高效低毒農藥,以生物防治蟲害為基礎,減少了化肥與農藥的使用,保護了生態環境,提高了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益。
6、“鴨—稻”共生模式和“鴨—草—魚”混養模式
鴨的糞便通過發酵可以改善魚塘的水質,充實魚的餌料,同時用發酵鴨糞在魚塘及周邊種草,以草養魚。這種混養模式一年可以累積節約魚類飼料50噸,節約成本18萬元。到了水稻種植季節,“鴨子喜歡吃禾苗以外的植物和雜草,能夠比較干凈地除去稻田雜草;喜吃昆蟲和水生小動物,能基本消滅稻田里的害蟲;放養過程中排泄大量的鴨糞,足夠稻田追肥;在稻田里不停地活動和游泳,能夠刺激水稻的生長。
布局循環農業還是那些需要在哪些地方發力:物聯網技術、土地流轉、物流配送
1、 物聯網技術
互聯網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石”,通過互聯網工具助力農業產業改革、農業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農業營銷體系的變革。除了電商,物聯網將會在農業領域大顯伸手。
物聯網技術可以控制有機肥生產的整個過程,也可以對種植、養殖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和監測與管理。
2、 土地流轉
這個是關鍵。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要進行土地流轉,否則形成不了規模和效率。農業經營者通過土地流轉可以獲得大批的原始資源(土地)從而發展規模種植和養殖項目。
3、 物流系統
在養殖場、種植基地、廢料加工中心需要物流系統來統籌。通過物流的建設,能夠把3者之間進行完美的結合和聯通。
種植基地的大批農產品運輸與倉儲、養殖基地的廢料運輸運輸與倉儲、廢料加工后運輸、倉儲到種植基地等3者的運輸、配送都需要物流來解決。
如何協調資源?政府扶持、財政補貼
有朋友會問。這么大一個體系需要投多少錢財、人力。
農業君發現:的確,農業循環模式很多情況下還是由政府在主導,如果家庭種養方式的話只能采用沼澤池方式進行廢料處理和加工,投入金額在1-2萬元。
如果是龍頭企業,那就可以籌建物流體系、廢料加工處理中心,建成自己生產有機肥,并服務種植基地和養殖基地,實現一個生態閉環。
畢竟,投資物流系統和肥料處理中心需要不少錢。因此,農業經營者除了自己投資之外,還可以申請政府扶持或補貼。2015年農業部與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在全國部分省市開展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項目建設試點,試點選擇將以糧食主產區、畜禽養殖大縣、水源地等典型區域為主。試點建設將以項目區生態循環農業基地面積達到10000畝以上、農民收入增加10%以上、土地流轉率達到50%為目標,扶持方式將探索項目先建后補,建設期為兩年。河北、陜西等16省區有望設立循環農業試點縣市,每試點可獲1000萬至1200萬元的中央財政資金扶持。
同時,農業君也發現,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2批建成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0余個,帶動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500多個,探索形成了“豬-沼-果”、稻魚共生、林果間作等一大批典型模式。
近年來,在全國相繼支持2個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省、10個循環農業示范市、283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1100個美麗鄉村建設,初步形成省、市(縣)、鄉、村、基地五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帶動體系。各地也積極開展試點示范,浙江省建設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17個、示范區88個、示范企業101個,江蘇省啟動11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市、區)建設,山東省確定了16個生態農業和農村新能源示范縣。
總結,生態循環農業是推動農業走上現代的必經之路。破解發展難題,加快現代農業建設,迫切需要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十三五規劃也明確規定大力保護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了解互聯網轉型、互聯網思維、品牌農業、案例干貨,行業政策解讀、實戰課程,與大咖一起學習、交流、逗逼,歡迎訂閱公眾號:nyguancha或微信搜索:農業行業觀察
相關文章
關注農業和互聯網,擅長品牌與營銷!
文章:61 篇
瀏覽:9821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